第14章 行萬里

第14章 行萬里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xǔ)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南華經》與《南華劍經》,一個是練氣心法,一個是煉體秘笈,兩者相輔相成,兩本經典均是一位得道之人所著,大道蘊藏鋒芒,稍有不慎,便會對身體有損。一般人真的練得成嗎?」

秦瑜雙腿盤膝而坐,頭頂的古榆傳來陣陣清香,沁人心脾。左手持竹簡,右手拿獸皮,秦瑜認真對比著二者的關聯之處,尋求著一絲突破。

原來秦瑜白日修鍊劍經時,遇到些許不適,全身經脈阻塞不通,空有一身力氣,卻無法由內向外的施展。就像這瑤池水下的岩石,水重千鈞,岩石穩如老松,好不動搖。秦瑜稍微感悟到水之道時,察覺水柔,可融萬物;水利,可穿頑石。

就好比瀑布下的秦瑜,皮膚受到水的衝擊,猶如針落在身上,刺痛無比。一灘積水奔流而下的速度常常讓秦瑜痛得咬緊牙關,按照劍經的修鍊方式快速調動自身潛能,順應全身經脈的運行。這樣,方能在一次次衝擊之下提高自己的身體強度和力量!

而現在,秦瑜感覺到身體的強度彷彿到了一個極限,力量也不再增加,更加詭異的是,自己一點力氣也使不出來,和未曾修鍊過的自己一般無二。正是如此,秦瑜才在此地尋求答案。

遇到不解之疑,老師囑咐少年要從書中尋找解決之道。此道非彼『道』,即是方法,也是答案。老師說過:道乃吾師,書亦是也。可見博聞強識的作用。書可藏道三千,自然也可傳道。

「相呴以濕,相濡以沫…相濡…以沫!」

少年沒有了之前的玩樂心態,思考問題,感悟大道的時候前所未有的認真、專註,心無旁騖。口中喃喃自語,待到少年念頭通達,思緒百轉,心道:我還是忽視了柔的作用,一味尋求至剛至強,反倒忘了自身的極限所在。剛柔並濟,相互扶持,才是此經的玄妙之處!

少年口中不停的回味著《南華經》所言:「,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少年念頭通達之後,腦中不斷浮現著蘇蘇的身影,從最開始的在自己眼前晃來晃去的嬉戲,再到後來漸漸變得端莊,像極了從天上掉下來的小仙女。青春美麗,撩動心弦。

現如今,兩人相隔不知千萬里,自己修鍊之餘常常想起這位美麗動人的女孩兒。不知道遠在青丘的蘇蘇,蘇瑾兒,是否也是如此。懷瑾握瑜兮,情不知從何起,但願有始,亦有終。

秦瑜明悟剛柔之理過後,借著《南華經》的感悟,梳理著自身的經脈。瑤池仙境充沛的靈氣,如泉水一般貫入少年略顯弱小的身軀,由四肢百骸間緩緩進入到大小不一的經脈。體內傳來絲絲脹痛感,秦瑜知道是經脈內的靈氣在幫助自己拓展其寬度,增加經脈的韌性。以便之後的修鍊。

遙遠的一座山頂上,老人那混沌黯然的雙眼,穿過層層雲霧。秦瑜獨自一人修鍊的場景出現在老人的眼中,只不過在老人眼中,天地皆白,唯有秦瑜一人染墨一般,突兀不已。『看』到秦瑜獨自解決了修鍊的難題,老人欣慰頷首而笑。然後繼續密切的注視著少年的成長。

秦瑜又開始了日復一日的修鍊,白日修鍊劍經中的煉體築基之法,夜晚藉助月華參悟《南華經》和《道經》。經過秦瑜這些時日的修鍊,他發現兩本心法,在對道的解釋、理解上有相通之處,但在『理』的探索方面又大相徑庭。

而《南華經》有點像是對《道經》的繼承的意思,卻又脫離了其『無為』的核心思想。老師的無為之道,返樸歸真,無所為而無不為。《南華經》中更加表現了一種逍遙天地間,我即是道,道即是我的思想。這與自然自有其規律完全是兩個極端。

秦瑜對此疑惑不解,嘗試著貫通二者卻又難以做到。一個人又在古榆樹下冥思苦想,靜默不語。就在秦瑜絞盡腦汁之際,老師出現了。

「相信含章也看出來了,這《南華經》的不凡,與為師的無為之道,自然之道相去甚遠。卻又脫離不了道的本體,這也是為師所著的《道經》的開篇之言:無有謂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三千道藏裡面,各有其對道的闡述,而唯有老師之言,道盡其中玄妙。若說出處,相信三千道藏之中,大多都是老師《道經》的衍生之道。而這本《南華經》…」

秦瑜欲言又止。

「而這本《南華經》是其中最接近吾對道的理解,然也?」

老人撫須直言,眉頭卻現些許愁色。秦瑜頷首,座前已經沒有任何書卷錦帛。三千道藏,秦瑜早已經熟記,只不過其中的大道至理,自己尚未參透。還需要以手持之,才能更近的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

而對於每夜參悟的兩本道藏,徒手翻閱也難有進展。還不如摒棄外物,借天地自然孕育的大道來感悟其中的至理。這也足以說明秦瑜的天賦,卻實,豈非人哉!

「這,其實是你師兄所作,其中因果,待日後再與含章說吧。」

「先說說含章你的問題吧,修行之事,可有所獲,可有所問?」

老人自然知曉秦瑜的修鍊不可謂不快,而且這還是循序漸進,自然而然的結果。正是如此,老人才前來打磨打磨少年心性,一定要戒驕戒躁!寬心持之!

少年暫且拋開雜念,也不去追究兩經之差異,只是將最近關於修行的疑問提出:

「敢問老師,天地靈氣為何?其如何做到的調陰陽,順萬物。」

「含章所問,無非乃天地本質。混沌初開,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其一為『氣』,也既是現在所謂的天地靈氣。其二便為陰陽,包含剛柔、明暗、大小等等之變化。其三為天、地、以及虛無,而後萬物生,生靈現!」

秦瑜明悟,再問:

「如何修行才能達到老師的境界?」

「至道的氣,幽遠而不可窮究;至道的極境,細微無法視之。不要用眼睛去看,不要用耳朵去聽,專一精神,清凈無為,用心去感受。靜寂、清心,不要動用自己的身體,不要動搖自己的精神。心神合一,自有達到為師之境的一天。」

「經無窮的道途,游無垠的天地。體會萬物之變化,感悟自然之玄妙。」

「含章,你的道路還很漫長,修道之路,修心為上。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好好參悟吧,為師在你悟透時,有話傳與你。」

老人說完,漫步離去,腳下恍若有雲霧繚繞,虛無縹緲間,留下一連串的影子。仙風道骨之姿不禁讓少年感慨:何時才能向老師一般,道法玄妙至極。

不過老師今天怎麼沒有用上消失『大法』,煙遁之術?少年感慨之餘,心性成熟不少,也不再多想,繼續自己的尋道之旅。

白駒過隙,瑤池仙境仍然一沉不染,美麗大方,沒有絲毫變化。而距離蘇蘇離去已有一年之餘,秦瑜的修鍊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已經發生翻天巨變。

天池一側的瀑布之下,激流勇進,嘩嘩水聲連綿不絕,彷彿滴落在人的心裡,久久不能停息。少年精壯的上半身赤裸的暴露在飛瀑之中,承受著萬鈞壓力。這一年裡,藉助水勢,少年已經將劍經煉體的內容修鍊到一個瓶頸。任憑少年再怎麼參悟,感受,任然難以提升。

不過,現在少年的力量已經不弱了,甚至可以說是,很強!

隨著煉體的進展緩慢,少年在練氣方面感受到了無窮無盡空乏,自己就像個大水壺,怎麼裝都裝不滿。果然如同老師所言:道似海。

不過少年卻在嘗試著另一個境界,地境,自然之境!

少年熟讀三千道藏,知道自然包含萬千,其中《道經》所言,水之柔,也是三千大道的一種。更是萬物變化之基礎,五行變化之一!

水柔,可包含萬物,滋養生靈;水剛,勢如破竹,滴水穿石。水之道,在乎一柔一剛,以弱勝強。秦瑜在老師對水之道的描述下,嘗試著溝通眼前瀑布的水勢。

勢,一種無形無質的存在。可用眼觀察,用耳傾聽,最主要是心的感悟。高山之勢,厚重萬鈞;大地之勢,廣袤無垠;森林之勢,靈動活力;水之勢,上善若水,不與之爭,故無尤!

少年雙眸微微睜開,抬手之際,一股無形的力量將水流速度放緩,滴落的聲音清脆可聞。一道水流衝天而起,刮過天際,直追雲端。但力有不怠,在半空滯留一瞬陡然下落,砸向地面,只留下一灘水漬,證明它也曾經在天空之中翱翔!

「善。」老人不知何時在一旁言語道,「含章今日便可下山了。記住為師的話,善學,汝方有可能去到蘇蘇身邊。照顧好蘇蘇,今後的路,需要你自己走了。為師不在身邊,切記注意安全,九州十地,各中兇險,好自為之。」

「老師…」

「去崑崙取劍吧,它應該等很久了!汝慎用之!」

「只要你的心答應,沒有到不了的遠方,沒有越不過的高山。去吧。」

悠悠萬里道路,少年意氣揚時。待到來日重遊,還望山河依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劫秦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劫秦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行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