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參戰
對於華裔在墨西哥灣建立真正的港口據點,不僅僅是歐洲殖民者進行了殊死的反撲,就是南面的毛利政權此時也徹底失去了人的勾心鬥角的耐心,直接從大本營抽調了不下三百萬的大軍,直接揮師北上,看起來是要一戰定乾坤了。
顯然形勢的發展遠超尚軍的意料,對方如此激烈的反應,恐怕也是吸取了歐洲戰敗的教訓,這是要趁華裔立足未穩一舉端掉了。
說是不急迫那是哄人的,但有點尚軍到是不用擔憂的,有了華裔太平洋艦隊以及大西洋艦隊,還有自己帶過來的隨軍龐大艦隊的馳援,巴拿馬地區就是如此狹窄,只要遏制住這片狹小的飛地,就算南美毛利政權派出千萬大軍也不足為據,數百艘戰艦齊聚兩處大洋,分批巡邏值守,隨便一次性飽和炮擊,就能往數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傾瀉數以千噸的彈藥,而在巴拿馬地區還有不下五六十萬印第安土著軍隊防守,就算毛利人採取分批強度的模式,只怕也是無濟於事,根本就闖不過這片嗜血的藻澤。
南美的威脅暫且不顧,但是來自北方的威脅確是實實在在的,歐洲殖民政權派出了不下十支艦隊偷襲華裔的大西洋艦隊,雖然每次都被慘痛收拾,但也給大西洋艦隊的防禦增大了數倍的壓力,造成了數十艘戰艦,上萬名官兵的陣亡,畢竟華裔的造艦技術在發展,對方也在戰爭的壓迫下,並未止步,也在夜以繼日的趕工研製最新武器,雖然在一些核心尖端技術上還遠遠落後於華裔,但只要在某些特定地區,戰術運用得當,勝利的天平誰說不會再次傾斜在對方身上?
不過顯然面對於華裔海軍本身龐大的體量,就算對方來再多次飛蛾撲火只怕也是無濟於事,對大西洋艦隊的根基造不成嚴重的傷害,但也是出於安全考慮,一些大型的搭造港口的軍用設施的運輸速度此時也不得不放慢許多。
不是尚軍不著急,而是此時面對來自北面不斷增多的歐洲殖民軍隊,尚軍也得不疲於應付,焦頭爛額的。
在歐洲一眾殖民帝國的議會再次批准徵召士兵參戰之前,前期抵達的歐洲殖民大軍匯通當地的印第安土著武裝已經在中美洲朝著尚軍的總部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奇襲。
歐洲殖民者採取的策略很簡單,一百餘萬印第安部落策馬狂奔,衝殺在前,他們配備的現代化武器數量極少,或許這也與歐洲殖民者對於他們的提防有關係,多數人手中拿著的都是步槍,印第安部隊中的裝甲車和坦克的數量更少,出去兵力人數佔據絕對的優勢,一眾華裔軍隊還真的想不出這麼一群活靶子到底靠什麼來支撐他們打仗的勇氣。
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如期爆發,因為修建港口的緣故,歐洲殖民者前線軍隊的首領壓力山大,而尚軍也想用一次酣暢淋漓的戰鬥,為港口建設爭取時間。
宏都拉斯,這是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宏都拉斯以南一直到巴拿馬地區的印第安部落已經徹底被華裔收服為其所用,就算不願臣服的此時也早就進入了歷史的垃圾堆,否則尚軍也不可能多出六七十萬印第安土著軍隊馳援南面的駐防,以及幫助在後方運送彈藥和糧草。
而在宏都拉斯的北面一直到第三縱隊控制的安赫爾港,這之間的印第安部落全多倒向了歐洲殖民者。
這是一個空氣清新的清晨,位列戰場考前位置的印第安營地還在生火做飯,一切都是如平常一般的安逸祥和,畢竟此時對面的華裔兵力有限,處於絕對的防禦守勢,他們自然不擔心來自對面戰場的威脅。
「轟轟轟!」「嗖嗖嗖嗖!」突然間整片附近大地猛顫,天空之上發出爆破一般的轟鳴聲,一眾巡視的印第安軍士還未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自天空之上顯現了數個小黑點,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小黑點規模越來越到,直到飛臨印第安營房上空,眾人才看到居然是後方冒著巨大熾熱火焰的彈道導彈。
這一次的攻襲沒有任何的懸念,在五枚彈道導彈的聯合封鎖下,這一處規模再數萬人的營房駐地,連帶周邊七八平方公里都被轟成了一片廢渣,三萬餘人都在夢魘與驚恐中丟失了小命。
而這才剛剛是開始,後續的印第安部隊還未從之前的巨大震動中回過未來,數以千計的坦克洪流,其後跟著同樣數量的裝甲重機槍快速反應部隊,一股腦自對方的防守高地殺了下來,好似一頭嗜血的怪物一般,不斷橫衝直撞,橫推無極,朝著對面大地之上的印第安防禦營地狂轟而去。
而就當印第安防禦陣地後方的歐洲殖民軍隊快速集結,預備形成大規模裝甲軍團反向吞噬華裔的坦克大軍的時候,天空之上突然響起了魔鬼的嗜吼,數十架戰鬥轟炸機騰空呼嘯,投下一枚枚巨大的致命炸彈,在歐洲殖民大軍布防四處炸開一處又一處絢麗的焰火。
當然也是因為長期在這種沒有制空權的戰鬥中摸爬滾打,除非身處狂野之中無處躲藏,只能當個活靶子挨打,否則遇到這種情況,歐洲殖民者早就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方案,只要看到有轟炸機來襲,都能很快的四散分佈四處躲藏,每次的轟炸都是沒有太多的實質意義,最多也就是轟炸一些固定的目標,對付這些躲藏能力出眾的不死小強,戰鬥轟炸機已經力不從心,反倒是有時候在對方防空網路不強的時候,武裝戰鬥直升機到可以鑽些空子,屢屢偷襲得手。
顯然這一次面對華裔戰鬥轟炸機群的突然轟炸,早就有了應對機制的一眾歐洲殖民部隊自然也沒有受到什麼太過慘重的損失,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分散隱藏躲避就可以了,但這也正是尚軍所需要的。
只要他們迴避躲藏,前線的印第安部隊的後防就完全空虛,徹底失去了馳援,而此時在前方擔當突襲任務的華裔坦克鋼甲洪流就可以隨意碾壓這些馬匹肉軀,而不用有任何的顧慮和后怕了。
不間斷的轟炸一直持續了三四個小時,在這和三四個小時內,歐洲殖民者雖然猜到了華裔的戰略目的,但也是無可奈何,畢竟沒有制空權,一切都是白搭,莫說一個旅團師團規模的戰鬥序列集結,就是一個團,百餘輛坦克規模的集結,也會遭到對方高空炸彈的眷顧,在狹小的數百平方公里的戰區,散步三四架對方的高空快速戰鬥轟炸機,足夠在短期內來回奔襲炸個底朝天了。
也就是這短短三四個小時,前線的幾個裝甲坦克軍團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配合後方的十餘萬正規重機槍部隊,將四五十萬印第安部隊營地盡數衝垮衝散,最大限度的殺傷了對方的有生力量,短短三四個小時,就有不下三十萬人丟掉了性命,一次漂亮的陸空配合作戰,順利的瓦解了對方的大面積攻勢。
也是因為顧及華裔的戰鬥轟炸機的威脅,歐洲殖民部隊不得不將戰線後撤,隱蔽在大山之中,暫且躲避,畢竟一次又一次切膚的痛,讓歐洲殖民者的高級將領深刻的意識到,沒有制空權,一切的地面進攻都是徒勞。
不過雖然這些前線的將士了解前方的戰局的恐怖,但是後方議會的一眾大佬,他們是不會有絲毫憐憫前線將士的想法,一眾政客最為清楚,一旦讓華裔在巴拿馬地區將補給港口建好,只怕就真的是落地生根,日後再想收復,只怕難於上青天了。
顯然對方不進攻,不代表尚軍也願意與對方打消耗戰,雖然一次規模不小的圍殲戰,幹掉對方三十餘萬人,但對方的兵力人口基數擺在那裡,至少還有二百餘萬,而自己只有不到四十餘萬華裔本部軍隊,其他的數十上百萬印第安盟友軍隊除去要擔當防守後方的重任外,也就只能運送個糧草什麼的,指望那些平時拿長矛利箭打獵的傢伙,開著坦克在戰場上英勇無畏的衝殺,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利用此時自己的制空權優勢,尚軍別無選擇,只能不停的命令前線的官兵進攻。
將具體目標落實到具體的部隊,具體的作戰任務也劃分到天,到小時,誰出來問題,完不成任務,找誰的麻煩,鬼才知道自己華裔的制空權優勢到底還能持續多久,一旦讓對方大規模獵裝高度攔截彈道導彈,只怕日後華裔軍士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當然在經過協商之後,戰後重建的英格蘭艦隊此時也答應了投入作戰序列,為了最大影響一眾歐洲殖民帝國的戰爭決心,英格蘭艦隊分批次派出了一百餘艘大型戰艦,對北美東部沿海地區進行了炮轟摧毀,當然也是因為此時的世界貿易都控制在華裔手中的緣故,在北美大陸諸如想溫哥華這種巨大的港口城池也是極少的,歐洲殖民者從一開始就在防備華裔的海軍,所以將城池都修建在內陸,一眾艦船炮火根本顧及不到的地方,當然也是因為對方陸軍防守嚴密的緣故,除去少量的轟炸之外,從北美東部登陸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畢竟傷亡太大,夏青石也不好給國內的人大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