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為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
席上大家都是小酌,頂多喝個二兩,少喝一些白酒,活血化瘀對身體反而有莫大的好處。吃飽喝足之後,眾人也沒有換地方,直接就在吃飯的地方聊起了正事。
席間,董明從系統那裡按照人頭又兌換了相應數量的計劃書。說正事兒的時候,他借口去拿,轉了一圈就抱著回來了。
將計劃書分發給眾人,讓大家先看著。
這大運河的計劃書,可以說是蔡邕等人見過的最後的一本計劃書。厚度要比當初的變法計劃還要厚實一些。
袁紹拿到計劃書的時候還沒有看呢,就有些驚訝了:「這麼厚的計劃書?某剛才還以為伯照所言幾千里的運河是開玩笑....現在看來...是某家沒遠見了。」
「先看看,想來這一次伯照先生的運河計劃定然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龐大計劃。」夏允笑著說道。
那邊劉備已經看完了前幾頁。材料的前幾頁是大運河項目的總體介紹,包括運河的長度、簡略的示意圖,以及董明估算出來的造價和工期。
「這...這若是建成了,將成為大漢之根基。」劉備臉色潮紅看起來很是興奮:「伯照!如此宏偉的工程,我們真的能夠做出來嗎?」
「嗯。」董明言簡意賅的回答道。
「太好了!太好了!」劉備很是高興。
上首的劉辯看到劉備這個模樣,心裡覺得這個親戚還挺不錯,便笑著道:「衛將軍,繼續看下去吧。這種工程需要聚天下之力,方能做成,大家都看仔細一些,待會兒好商議。」
「喏!」
董明笑了笑,抱著茶杯安靜地喝茶。他覺得自己今天好像一直在喝茶的樣子....想到這裡,他忽然有些便意。
站起來,招呼了一下張全,讓他帶著自己去上廁所。
張全將董明帶到了一個充滿了草藥香味的房間,然後遞了一個夜壺給他,笑著道:「大人,要不要奴婢服侍您如廁?」
董明看他笑的一張臉跟菊花似的,連忙擺擺手,道:「不用了不用了,你出去吧,這裡永不找你。」
「好嘞,那奴婢就出去了。若是尚書令用得著奴婢,招呼一聲就行。」張全笑著出去。
董明打了一個寒顫,抖了抖決定下午的時候一口茶都不喝了。
如完廁,叫上張全,往回走。走到半路的時候,遇上了一個熟人,王越。
王越還是老樣子,好像歲月將他遺忘了一樣,仍然是個帥大叔的模樣。他見到董明的時候,眼睛一亮,上前一步拉著董明,又看了看張全。
張全識趣的往一邊挪了挪。
王越笑著對董明小聲說道:「先生,有煙嗎?」
董明楞了一下,然後道:「你不會是有煙癮了吧?我跟你說話吧,這玩意傷肺,抽得多了,對你的武藝有影響。」
「真的?」王越聞言有些猶豫了。他這輩子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這一身武藝了。聽到抽煙能夠影響自己的武藝,他肯定會猶豫。
董明點點頭,很是認真的說道:「騙你作甚?你想想,你的肺都不行了,走幾步路都大喘氣,還能打過誰?」
「那我已經抽了....」王越覺得董明坑了自己。
董明擺擺手:「不礙事的,你才抽多少?就是再抽十倍,也沒有太大的影響。我跟你說,抽煙這種東西......」
說到這裡,董明頓住了,因為他看到王越已經兩眼放光了。
「抽煙這種事情啊,它就不是什麼好事兒!污染環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還能危害到身邊的人。所以,我都戒煙了。」董明話鋒一轉,成了禁煙鬥士。
王越搖搖頭,道:「我能聞到你身上的煙味,雖然很淡,但是還是聞到了,你是今天早上決定戒煙的嗎?」
「沒錯!」董明毫不猶豫的承認了。
「那你把剩下的煙給我吧。」王越對董明伸了伸手。
董明:「......」
「要不這樣吧,咱們找個沒人的地方抽一根?」王越提了一個建議。
「好!」董明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兩人找了一個背風的角落,一人點了一根煙。董明抽煙,尤其是開始變法之後,幾乎每天都抽煙,不過為了多活幾年,每天只抽三根煙。
今兒個上午就來了皇宮,一直到現在,一口煙都沒抽上,正好這會兒抽一口,精神一下。
「要說也奇怪,抽的時候覺得沒啥。可是時間長了一不抽吧,還挺想得慌。」王越抽了一口,道:「你說奇不奇怪?我也不是想抽,就是想得慌。」
「這事兒誰能說得清楚呢?」董明搖搖頭:「實話告訴您,剛說的抽煙傷肺都是真的,可是呢,我還真就不在乎這個。」
「為什麼?」王越問了一句。
董明笑了笑,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十年少小,十年老弱。還剩五十年,夜晚佔一半。剩下二十五年,還得去掉三災六病,颳風下雨,迎來送往,每日辛勞。你說,人這一輩子還剩下多少好光景?這些好光景中又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的呢?」
「人生在世,及時行樂,俯仰之間無愧天地就行了。」
董明看的特別開,說的也都是肺腑之言。
「伯照你倒是看得開。」王越對董明的說法大加讚賞,笑著道:「想不到你年紀輕輕的倒是比一些老頭子活的明白。」
「怎麼說?」董明隨口問了一句。
王越笑了笑道:「袁逢啊,他最近總往宮裡跑,不知道跟陛下聊什麼。」
董明正抽著煙呢,聞言楞了一下,然後笑了笑,將懷裡還剩下大半包的玉溪遞給了王越,道:「多謝了,老哥。」
王越也不客氣,直接接了過去:「說什麼呢?請我抽煙,還要謝謝我?」
「抽煙,抽完這根煙,還得去陛下那的。」董明嘬了一口。
「好!」
抽完煙,作別了王越,董明跟張全兩人繼續往回走,兩人走得很慢,像是在故意壓著速度一般。
「周陽公最近經常過來?」董明走在張全前面,也不回頭,就像是跟空氣說話一樣。
「嗯。」張全輕輕嗯了一聲,聲音不大,但是董明肯定能夠聽到。
「來幹什麼的?」董明直接問道。
張全還是那個音量:「沒幹什麼,就是陪著陛下閑聊,偶爾會幫陛下處理一下政務。」
「就這?」
「就這。」
「那行吧。」
......
回到了殿內,等到所有人都看完了材料,董明快睡著了。
劉辯更是早就坐不住了,看到所有人都看完了,他馬上開口道:「諸位也不用有什麼負擔,材料也看完了,有什麼想說的就說吧。這是國家大計,每個人都能發表意見!不管說什麼,朕都不追究。」
董明聽到這裡點點頭,漂亮話說的不錯,有進步。
劉辯話音一落,就有人開口了。
「老臣以為,這大運河的確是利國利民的大工程。但有一點,整個工程太過浩大,朝廷能否負擔呢?」說話的是袁逢。
董明知道這位不是反駁,是就事論事,因此便溫言解釋道:「所以計劃中把整個工期給拉長了,甚至還能繼續拉長。咱們可以用一代人來開鑿大運河,工期延長,每年投入的數額就沒有那麼多,所以朝廷肯定是負擔的起的。」
「這一點老夫也看到了。」袁逢對董明拱拱手,道:「不過就算如此,這也意味著,接下來最少二十年的時間裡,朝廷會有一部分收入投在了大運河項目。誰能保證這二十年的時間朝廷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呢?若是哪一年錢投下去了,卻出了亂子,朝廷沒有了糧食錢財去應對該如何?」
這倒是個問題,不過董明怎麼可能會被問住呢。
「每年朝廷的財計都是計劃好的,肯定會預留應對緊急情況的物資和錢財的,大人不必擔憂這個。」董明笑著說道:「況且,只要變法繼續下去,未來二十年之內,朝廷不會缺錢的。」
甭管是不是,先自信一波再說。
「既然如此,那老夫沒什麼問題了。」袁逢對董明點點頭。
董明看向其他人。
「在下支持開鑿大運河,在這一點上沒什麼問題。不過某倒是想問一下其他的事情。」劉備站起來說道。
「說吧。」劉辯笑著對劉備點點頭。
劉備開口道:「是這樣的,尚書令的這份計劃書,臣仔細看了一遍。私以為沒有任何問題。微臣想問的呢,其實是誰來負責這件事?這種事情,讓誰負責都不好吧,畢竟一干就是二十年。不是下官烏鴉嘴,這種工程只能交給老成持重的同僚,可是老成持重的同僚能不能堅持二十年呢?臣覺得應該專門成立一個衙門負責大運河的建造。」
劉備的話,說的董明差點笑了。
意思很簡單,這事兒要做二十年,還是個大工程,只能找靠譜的臣子負責,起碼得是個兩千石,才能統籌全局。可是靠譜的兩千石大臣基本上年齡都大了,若是接手了這樣的工作,那下半輩子都得折裡面。
甚至能不能活到工程結束都不好說。畢竟大運河工程過手的人力、物力、財力實在是高的可怕,最後得到的功績也是大的可怕。誰都想分一杯羹,若是讓某一個人負責,不出三年就得被人用各種方式扒下來。
好一點的告老還鄉,差一點的就直接去見先帝了。而且這種爭奪一定會影響到大運河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工期。
還是整一個衙門好,大家都往裡面塞人,壓力分擔,功勞也都分潤一些。這樣一來大傢伙都開心,也不會誤了工程。
劉備話音一落,在場的大臣們,都表示同意。大家都不是傻子,非常明白劉備的意思。事實上,如果劉備不提的話,董明也會提出來這一點的。
大家都這麼說,劉辯自然不會反對:「衛將軍說的有理,既然如此,諸位覺得該如何呢?是新建一個衙門,還是讓某一個衙門主管這件事?」
兩個選擇,新衙門,還是將工程交給現有的某一個衙門。
這還用選?
袁逢毫不猶豫的說道:「以微臣之見,應該單獨設立一個衙門,專門負責此事。」
「臣也以為應該如此。」陰循也開口道。
劉辯看向了蔡邕。
蔡邕老神在在的坐在那裡,見劉辯看向自己,緩緩開口道:「陛下,若是新設衙門,是常設還是單就為了運河而設?品秩又如何?衙門內部又有多少官員?職責包括什麼?還有就是,這新的衙門,歸屬哪裡?還是只向陛下負責就行?」
蔡邕說了這麼多,其實就表達了一個意思,這新設的衙門到底是怎麼個樣,這一點要比建立不建立更重要。
在他看來,若是平白無故新設一個衙門,跟其他衙門的職權有衝突,那建來幹什麼呢?光武帝可是廢了好大的功夫才精簡了朝廷機構,讓朝廷不至於那麼臃腫。他不想憑白多出一個高品秩的衙門。之前多了東南西北四大中郎將的時候,他就覺得難受了,眼下可不想再多了一個新衙門。
若是一千石以下,那倒是有的商量。不過這事兒,交給一個千石主官的衙門,蔡邕自己也不放心,所以他才會問的這麼詳細。
「諸位覺得呢?」劉辯將蔡邕的問題,拋了出來。
袁紹這個時候開口道:「這事兒其他的不說,這主官的品秩,肯定得是兩千石,不然的話壓不住人。」
「本初所言甚是。」劉備也覺得最少得是個兩千石。
蔡邕皺了皺眉頭道:「若是兩千石的話,這必然是一個龐大的衙門,咱們有這麼多人手去填充嗎?」
「這麼大的工程,必然是需要極多的人手的。不光如此,還需要朝廷的配合。所以兩千石的主官,是最基本的了。」袁逢開口道:「至於這衙門是常設,還是僅僅是為了開鑿大運河,還得陛下來定奪。」
劉辯怎麼定奪都無所謂,一點這衙門開了,哪怕是限時的,過了幾年之後也成了永久衙門了。大臣和皇帝有時候可不是一條心的,多了一個兩千石的職位出來,這些做臣子的就不會讓他消失掉。
除非是光武這種再造乾坤或者各朝各代開國皇帝,才有這個能力和魄力。
劉辯聞言想了想,道:「就為了開鑿大運河設立的衙門,自然不用常設了。等大運河開鑿完了,就裁撤吧。」
放出來一個兩千石,這裡的位置就得多一個。多一個人,他作為皇帝的權力就會少一些。雖然他還不太懂,但是帝王的本能讓他拒絕多出來一個永久的兩千石衙門。
「臣以為,應該設立一個常設的衙門。」
說話的,是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