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投資報恩創基業
自從第一次回國之後,陳華秀以後又有過幾次回國。她見到了陳涌金,也與陳棟樑副市長逐步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陳華秀有時是單獨一人行動,但大多數的時間還是又她的丈夫王積利陪同她一起回來。
王積利的祖籍是廣東,但他從不回老家,王積利的父親和爺爺也從來沒有回過老家。王積利聽他父親說過,廣東的老家不光沒有了任何親人,老家的具體地址也說不清楚在哪個角落。王積利曾經設想過他那位下南洋的祖先可能是一個脫離故鄉出走的孤兒,稀里糊塗的跟著什麼人逃亡到了馬來西亞。
儘管不記得回家的路,但王家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王氏家族流傳下來的一條祖訓就是王家的子孫後代都要學會說華語。王積利也是這樣要求他的子女,所以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會說流利的中國話,這得益於王積利與陳華秀在家中只說華語的語言環境。
與陳華秀一樣,王積利同樣有一顆愛國之心,他自己的家鄉找不到了,便積極支持他的夫人為她的家鄉捐款捐物,支持陳華秀在她的家鄉進行投資。
有了董事長丈夫的支持,陳華秀對家鄉的投資意向更加堅定、更加踴躍。她向王積利坦露她的內心思想:為了給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和以實際行動報答她的弟弟,她決定給陳涌金留下一個實體公司。王積利表示理解和贊同,並承諾他和董事會將會一同既往支持夫人的行動。但他同時提醒陳華秀,對陳涌金的使用一定要切合實際,要求不能過高也不能太急,在陳涌金的能力達到一定的水準之前如果過度使用反而會害了他。
陳華秀讓王積利放心,她會逐步對陳涌金進行最嚴格的培訓,讓他的能力和水平達到與他擔任的工作相匹配的水準。
只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醫院在這個海濱城市中建起來了,並以陳華秀的名字命名。
陳副市長也沒有食言,在市領導的督促和市教育局的策劃下,陳涌金先是參加省內某大學的函授學習班學習大學課程,之後又保送進入一所國內某著名大學攻讀研究生。
陳華秀的每次回來都會由發小和老鄉陳副市長全程陪同。
陳棟樑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次介紹市開發區優惠政策的機會,給陳女士宣傳本市經濟發展的美好前景,鼓動陳華秀為家鄉的建設踴躍投資、為國家和家鄉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為出國他鄉經濟上取得成功的華僑做榜樣。
每一次回國,只要陳華秀有充足的時間都可以見到她的侄子陳涌金,陳棟樑會親自安排陳華秀與陳涌金在適當的地點和適當的時間見面。
陳華秀被打動了,她打定主意要儘快為家鄉人民做一件大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陳華秀和她丈夫王積利在進行多方調研之後,決定在陳華秀的家鄉所在地投資建設一座亞洲最具規模的現代化電子企業,即:華金電子有限公司,投資總額為一億美金。
一億美金的投資是這座海濱城市改革開放以來吸引到的最大的外資投資規模。市裡面乃至省裡面的主要領導非常重視這筆資金的到位、關心投資的進度,指示市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為投資建設大放綠燈。
徵得王董事長和王太太即陳華秀的同意,副市長陳棟樑掛職電子廠籌建指揮部的副總指揮,總指揮則是陳華秀的侄子陳涌金。
陳涌金這時二十三歲。之前,在市政府的推薦及牽線安排下,他在省城最好的綜合性大學裡面進修了所有的企業管理課程,並且又到首都一所著名大學攻讀了MBA。
讓陳涌金擔任電子廠籌建總指揮是陳華秀女士的主張。
但在整個的電子廠籌建期間,陳涌金只來過建設工地寥寥幾次,而且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走馬觀花似的到建設工地瞧了瞧而已。
電子工廠建設期間的這段時期內,陳涌金正在在距離建設工地萬里之外的馬來西亞一家工廠做總經理助理。這也是他姑姑陳華秀女士精心為他設計安排好的,讓陳涌金直接參加現代化企業管理,希望他從實踐中掌握現代企業的管理方法,並在實戰中得到鍛煉成長,這樣可以為他將來的發展鋪路。對陳涌金來說,相當於一場大戰前的演習。
好在籌建期間的主要工作是廠房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項目都承包給了本土的建築工程公司,即使總指揮長時間不露面也不會有多大影響,何況還有一個本市的副市長几乎在電子工廠的建築工地天天坐鎮。
這畢竟是一個投資了兩億美金的大工程,工程建設的進度控制、質量監督、以及設計更改、工程量變動等等,需要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領導天天協調、日日溝通,施工單位是當地的建築工程公司,從工程總經理里、項目經理、技術人員到材料員資料員等等配置齊全。建設單位對等成立了籌備指揮部,但總指揮陳涌金人在萬里之外,現場上每天發生了什麼他都不從知曉,怎麼能處理建設工地上出現的實際問題呢?陳涌金的總指揮只是掛了個名而已。
副總指揮由陳棟樑親自兼,按他的能力指揮和協調一個建設工地不存在任何問題,可工地上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多與錢有關,陳棟樑雖然是這個海濱城市的副市長,卻沒有動用建設資金的權利,沒權辦不了事,也解決不了問題。
按照常理和參照建設單位的通常做法,挂名的總指揮即使來不了現場,只要派一個總指揮代表常駐工地也可以,就讓陳涌金在馬來西亞的電子工廠實習好了,華利集團另外派一個人來工地代表陳涌金行使總指揮的權利就可以了。而且,華利集團可謂人才濟濟,建設工地的現場需要什麼樣的人華利集團都能馬上派的出來。
但董事長的夫人也即陳華秀女士對華利集團拍誰去建設工地都不放心,她決定由她親自過來坐鎮。這是華利集團第一次在中國大陸上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陳華秀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投資回報,主要還是要體現她對家鄉父老鄉親的報答之情,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哪怕是出一點瑕疵也不行,陳華秀要實際履行華金電子公司籌建總指揮的職責。這或許是她畢生最後一次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做貢獻,也是為她娘家、為陳氏家族打造一個基業,也是對她弟弟當年冒死送她出洋的最好報答。
因此陳華秀女士早就在心裡打定了主意:這座電子工廠必須交給她弟弟的兒子、亦即她的親侄子陳涌金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