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激將法
切斯特高中就像過去幾年殺到總決賽的東部球隊。
只是來走個過場,表面上抵抗一番,不知怎麼了就被打爆。
他們重演了去年的劇本,比去年更糟糕的是,讓韋夏打出了一場眾口相傳的代表作。
韋夏打了31分鐘,直到第四節剩下一分鐘的時候,大局已定,格雷格·唐納才將他換下。
他留下的數據是32分12籃板5助攻和難以忽視的10次搶斷。
攻擊籃筐一向是他的優點,這一戰,他將之前始終找不到准心的投籃穩定了下來。如果他的投籃不開,必定是場苦戰,他的投籃一開,瞬間就成了超班的球員。
「從去年開始,Wish就是費城最好的高中生球員,今天對切斯特高中的表現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第四個高中賽季,他帶領勞爾梅里恩高中全勝奪取城市錦標賽冠軍。他讓我想起了七年前的科比。」
「現在他距離七年前的科比還差一步,他需要帶領王牌隊奪冠。」
韋夏無懸念地當選MVP,再次入選費城一陣。
這點榮譽對他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他接下來要做的是繼續強化投籃,爭取在AAAA錦標賽到來前再上一個台階。
四月,維拉諾瓦大學再次對韋夏發出正是訪問邀請。
此時,韋夏經過費城錦標賽決賽的表現,從百大高中生的榜單上連跳11名,來到全美第19位。
開始有更多賓州以外的大學向他發來獎學金邀請。
而韋夏一直在等待康大的獎學金邀請,看起來,他的表現沒有引起康大的關注。至少目前為止,他沒看到一個來自康大的信封。
維拉諾瓦的訪問邀請他既沒拒絕也沒同意。
每個高中生最多可以正是訪問大學五次。
他之前已經訪問過維拉諾瓦和德保羅,還剩下三次,不知為何,他決定再去一趟。
或許是他想出去放鬆一下,也許他正在期待維拉諾瓦為他安排漂亮的女學生作為接待。
也可能是他被對方的誠意所打動,畢竟對方從他高三開始就不斷地拋出橄欖枝。
第二次訪問維拉諾瓦大學,韋夏根本不想聽接待他的學生多廢話,直奔體育館打了打球。
正如球探所評估的一樣,他已經擁有大學生級別的身材與對抗能力。
野貓隊的幾名主力球員和他單挑,討不到便宜。
韋夏的控運基本功出人意料,他在高中比賽里表現出來的持球能力,在球探看來,是基於對抗能力過於突出的基礎上。
由於身體優勢太大,任何一個妄圖和他對抗的人都會被撞開,他的運球等於零干擾,自然看起來紮實。
現在看,即使是面對NCAA強校的主力球員,他也能自如地運球。
「難得的是,他擁有這麼好的控運能力,卻願意在無球端做出貢獻。」跟蹤韋夏多時的助教理查德·杜德曼說。
維拉諾瓦籃球隊主教練傑·賴特輕聲道:「這正是我看重他的原因。我並不需要最頂尖的天才,我只要甘於奉獻的傢伙,假如他剛好是個天才就再好不過了。」
韋夏先後撂倒了野貓隊的三名主力,打著打著出了一身汗。
賴特過去打圓場,讓鬥牛到此為止。
之後,韋夏隨賴特走出體育館。
「菲利克斯,能不能和我說句真心話。」賴特望著前方的教學樓,「你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韋夏把話題拐到了姥姥家去:「拉里·布朗希望AI做個乖乖仔,您猜AI做了什麼?」
「你是想說,你並不知道你心裡是怎麼想的?」賴特無法相信韋夏至今沒確定他想去哪所大學,「菲利克斯,這個決定對你來說應該不難,即便你不想來我們這,我也能夠接受。你知道,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不解風情的人。」
韋夏需要好好品品「不解風情」是賴特的自嘲,還是在嘲諷他。
結合語氣和表情,應該是自嘲...吧。
起初韋夏對於去康大是抱著決心的,後來他發現,他可能並不在康大的目標之內。
維拉諾瓦對他的追求就像厚臉皮的男人追薄臉皮的女人。
也許女人起初不喜歡,但處著處著就發現這個男人貌似也不是很差。
他對維拉諾瓦就這感覺。
「蔻馳,如果我選擇加入你們,我在野貓隊的角色是什麼?」韋夏突然正經了起來。
賴特沒想到終審來得如此突然。
直覺告訴他,不藉機會好好遊說的話,煮熟的鴨子就變雞跑了,它有可能跑去德保羅當獵魔人,有可能去其他大學當個隨便什麼都好,總之不會來維拉諾瓦當一隻放蕩不羈的野貓。
「我很想做出什麼承諾,但我不能給出任何的承諾。」
賴特決定不使花言巧語,就按照他平時的風格迎接終審。
韋夏靜靜地聽著。
「你記得傑森·弗雷澤嗎?」
不就是曾經的全美第五球員嗎?韋夏輕輕點頭。
「很遺憾,他沒有達到要求,因此他只能打替補,剛剛結束的大一賽季,場均7分6籃板。他曾是全美聞名的希望之星,如果像勒布朗·詹姆斯一樣直接跳過大學參加選秀,極有可能被選中。但當他完成他的首個大學賽季,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他沒有任何選秀前景。」賴特看起來不是來說服韋夏加入維拉諾瓦的。
正常人聽完他這麼說哪裡還有心思加入維拉諾瓦?
「即使如此,我依然不能給他更高的戰術地位,因為他還達不到我的要求。」
「菲利克斯,我不會對你做出什麼承諾,野貓隊沒有空出來的位置,如果你加入,我們歡迎,但你必須接受挑戰,你必須參與競爭,如果你沒有準備好,我認為維拉諾瓦不適合你,因為沒有人想成為第二個傑森·弗雷澤。」
爸爸,這是傳說中的激將法嗎?
韋夏聽得笑了出來:「蔻馳,你說這些可不利於讓一個正在嚴肅考慮加入你們的高中生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