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東宮的新主人
承慶殿
「太上皇,是該搬走的時候了,皇位您都傳了出去,還差這一座宮殿嘛。」裴寂對李淵說。
「玄真,你今日是替他說項?」李淵幹了手中酒,換晃悠悠的佔了起了走向裴寂
「太上皇,陛下如今已然登基,過去的就過去吧,建成他們都被追加了爵位,這一宮兩帝與國也是不利,您看大安宮怎麼樣」
「唉,朕太失敗了,本來還想在這住幾年,罷了,明日搬離太極宮,朕搬到大安宮去,朕在那看著他,看著他們父子相疑,兄弟相殘,誰讓他開了這可頭呢,哈哈哈.........」
按常理說李淵早就應該搬到大安宮去,大臣們都認為是因為建成,元吉的死,李淵故意給兒子難堪。
其實不是,他知道皇權鬥爭的殘酷,從他開始支持建成,元吉的時候他就做好了犧牲一方的準備,這次的玄武門之變並沒有讓李淵真正的死心,
他在等待,就像當年在晉陽等待楊廣一步步走向滅亡是一樣的,暗地裡他的勢力在積極地聯絡世家門閥,企圖用世家的力量制衡李世民的力量,
可看到裴寂到來,他知道他失敗了,世家在他和李世民之間選擇了後者,在李世民為首的軍事集團和世家聯合打壓下自己的勢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退出皇權的鬥爭是他唯一的選擇。
得知父親要去大安宮的李世民,馬上派人去打掃,同時讓長孫皇后挑選美艷的宮人去伺候太上皇,畢竟對於父親他還是感到虧欠的,這讓皇帝面子得到了保全的裴寂,
李世明下旨其封邑增至一千五百戶,接到聖旨的裴寂無奈的搖了搖頭,他知道裴家要想繼續存在如果不能迎合新皇那註定要淹沒在浩瀚的歷史中了。
太極宮建於隋初,其宮城東西寬2830.3米,南北長1492.1米。太極宮是都城長安第一處大的宮殿群,有殿、閣、亭、館三四十所,加上東宮尚有殿閣宮院二十多所,整個構成唐都城長安富麗堂皇的宮殿建築。
太極宮是初唐時期政事活動的中心,看著聳立於三十六階的石階上的太極宮,站在最下面的石階下能看到飛檐,檐首的吉獸狎魚、獬豸、鬥牛、行什、狻猊在微明的陽光下顯得威風凜凜也顯現出皇權的至高無上,
「貞觀之治」政令皆由此地發出,貞觀君臣論政的許多著名故事也都發生在這裡。
從羅藝父子及其一家別押解進京后,李世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封德彝一班大臣一天一封奏表,要李世民將造反得到羅藝一家滿門抄斬,
而秦王府舊將們也是上表保羅家婦孺,封德彝他們認為只殺羅藝一家就已經是很不錯了,他們家九族都在株連之內,陛下新登大寶,不宜殺戮過甚,要不讓還能饒了他們,
聽了這話的秦王府將領炸了窩,怎麼得,還不讓人說話了,動不動就扣大帽子,老子們提著腦袋為朝廷賣命,回來了你們這文官就知道瞎聯繫。
一起共事十幾年怎麼就不能法外容情了,殺羅藝父子還不夠,非得殺人全家啊,文官們手裡攥著理,你就是說破大天去也沒用。
一時間朝堂上罵聲不絕於耳,各種方言層出不窮。李世民冷眼看著下面爭吵的大臣,他明白封德彝他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把李承乾用命為質換來報給時間的功勞給弄沒了。
好讓他們早就中意的漢中郡王李恪成為太子,李恪生身懷兩朝血脈,讓那些隋朝的遺老遺少們格外看重,
就連前一段立后的時候,他們還支持立楊氏為皇后呢,想到這裡的李世民暗暗的攥緊了衣袖下的拳頭,雖然生氣但李世民不得不忍下來。
長孫無忌看雙方僵持不下,出班上前道:「陛下,今日是議不出來的,臣以為不如先散朝,讓大人們都冷靜下」,李世民點了點頭,拂袖而去。
「輔機,今日朝會立承乾為太子的事被他們打亂了」李世民惡狠狠道。
「陛下大可不必生氣,明日早朝直接宣旨,遵旨就是忠臣,抗旨嘛」長孫無忌眼中一道寒光閃過,為了自己的妹妹,看來他不得不做些準備了。
翌日,太極宮前,三千玄甲軍矗立在廣場上,身上鎧甲閃閃發光,封德彝心中一嘆,低估了陛下的決心,今日大事就要定了。
長孫無忌出班道:「陛下,臣以為皇長子,中山王,李承乾可立為皇太子」,隨後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和秦王府諸將一齊出班複議。
看著門外的玄甲軍,封德彝也不得不出班附議。而那些支持李恪的大臣看到封德彝都服軟了,再堅持的話腦袋就搬家了,沒看門外那群廝殺漢已經磨刀霍霍了嗎,於是也出班附議。
「准奏,宣旨」。
李承乾跪在殿下挺著內侍大聲宣讀著:「詔曰:
自朕奉太上皇詔登基以來,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緒應鴻續,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缶,付託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皇長子李承乾,為帝之首嗣,天意所屬,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李承乾:「兒臣謝父皇隆恩」,行過大禮后在班首,隨後眾臣恭賀李世民和李承乾,這來來回回的弄了近一個時辰才完。
李承乾心裡明白別看些大臣跪在自己面前,但在他們心裡未嘗瞧的起自己,初唐時期,世家門閥的勢力浩大,大多數官員出身世家大族,他們用聯姻的方式形成了一股足可以左右皇權的勢力,
武德年間朝廷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消滅各路反王和安定邊界上,世家趁著空隙,短時間內又將觸角伸向了大唐每一個角落,就連跟隨李世民征戰的大將們也無不以和世家聯姻為榮。
由此李承乾知道世家問題已經到了不能不解決的時候了。
隨後尚書左僕射裴寂出班,陳述了新皇登基以來,內平羅藝,外攘突厥,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看著裴寂侃侃而談的李承乾在心裡同情他,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可誰又能例外呢,宰相也是人啊,
你看裴寂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在父皇的高壓下,這位開國宰相也不得不低下那高傲的頭顱,唉,李承乾嘆了一口氣。
東宮
「承乾,從今日始你就是大唐的儲君了,東宮的新主人,你要以前人為鑒,好生跟跟著師傅們複習,將來朕才能放心把這萬里江山交到你手裡」,偉大的李二陛下慈愛的看著自己的長子。
李承乾:「父皇,兒臣知道您是頂著壓力立兒臣為太子的,請父皇放心,定不負父皇所望」
「好,你能明白這點,朕很高興,」李二拍了拍李承乾的肩頭。
「陛下,眼下該為殿下選老師的」,長孫無忌一邊打量著有一絲陌生的李承乾,一邊說。
「輔機說的是,儲君的老師,關乎國家傳承,那依你看誰合適呢」李二知道長孫無忌為了讓李承乾登上儲位是除了大力的,不論是對自己支持,還是對妹妹的關愛,這份人情他們夫婦都是要記下的,皇帝雖說是天下之主,
但有些事,有些話還是要讓別人來說的,而作為大舅哥的長孫無忌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長孫無忌:「臣以為李剛,張玄素可為太子師,這天下間,雖說二人沒有教好楊勇和建成,但也只有二人知道不讓儲君走上邪路,陛下,您說呢」
李二想了想,覺得長孫無忌說的有道理,就在李二沉思的時,李承乾插嘴道:「父皇,能不能給也找個學武藝和兵法的師傅」。
「你想跟誰學習武藝」,「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秦瓊」
聽到李承乾的話,李二和長孫無忌相視一笑,李承乾也學會拐著彎說話,誰不知道,因為羅藝的問題,秦瓊受到了牽連,
而李二看著秦瓊的面子,所以才沒有殺羅藝父子,至今還羈押在刑部大牢,李承乾不念舊惡,還能替朝廷著想的確有了大國儲君的樣子。
李承乾知道自己的小心眼是瞞不過眼前的二人,於是壯著膽子說:「羅藝父子久鎮邊關,威震諸夷,國力貧弱,使北夷猖狂,可有朝一日北伐突厥,正是英雄用武之時,到時羅藝父子感念父皇恩德,必誓死已報,
另一方面秦將軍是秦王府舊臣,久事君上,父皇如弱赦免羅藝父子必將秦王府諸將感激涕零,而父皇力排眾議,不忘功臣的美名必將傳之後事」。
「李承乾,你老實說今日的話是誰教你的」李二瞥了一眼長孫無忌問道。
「父皇,對於死過一次的人要是還長不大,那就沒臉當這太子是吧」,「傳旨:李剛晉太子太師,張玄素晉太子少師,秦瓊加受太子少傅,羅藝,羅成免去爵位官職,發往李績軍中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