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溫柔敦厚
四溫柔敦厚
中國戲劇的姍姍來遲,除了象徵性、擬態性因素的流散外,還有另一層的原因。
在精神實質上,儒家禮樂觀念提倡情感的調和與滿足。這一方面助長了抒情性藝術,使中國的詩歌獲得極大的發展,另一方面又抵拒了分裂和衝突,使戲劇藝術賴以立身的審美基石失落長久。
在儒家禮樂中,處處需要溫潤的顏色,和柔的性情。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孔穎達說:「樂以和通為體。」(《正義》)《管子·內業篇》說得更明白:
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是故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守禮莫若敬,守敬莫若靜。
這些功用,這些追求,可以用「溫柔敦厚」一語來概括。現代學者朱自清(1898—1948)指出:
「溫柔敦厚」是「和」,是「親」,也是「節」,是「敬」,也是「適」,是「中」。這代表殷、周以來的傳統思想。儒家重中道,就是繼承這種傳統思想。
這種思想,對藝術的要求當然也是明確的,例如:
夫音亦有適。……太巨太小,太清太濁,皆非適也。何謂適?衷,音之適也。何謂衷?小不出鈞,重不過石,小大輕重之衷也。
這當然是一種醇美甘洌的藝術享受,但是只要想一想希臘悲劇中那種撕肝裂膽的呼號,怒不可遏的詛咒,驚心動魄的遭遇,扣人心弦的故事,我們就不難發現,這種以儒家理想為主幹的藝術精神,是一種「非戲劇精神」。
當戲劇繁榮之後,堅守儒家道統的人也會看點戲、寫點戲。但是,大凡儒家的宗師巨匠,總與戲劇美保持著明顯的距離。嚴格按照儒家觀念寫出來的戲也有一些,但大抵不是上乘之作。
據記載,孔子本人,曾對「旌旄羽袚矛戟劍撥鼓噪而至」的武舞,以及「優倡侏儒為戲」,都表示了極大的不滿。此事因素頗為複雜,但也可看出孔子對於戲劇美的格格不入。
宋代理學家朱熹(1130—1200),對當時大量寄寓於傀儡戲中的戲劇美也保持了警惕,他於南宋紹熙年間任漳州郡守時曾發布過《郡守朱子諭》,其中有言:「約束城市鄉村,不得以禳災祈福為名,斂掠財物,裝弄傀儡。」
也正為此,中國戲劇集中地成熟於「道統淪微」的元代。
朱熹
也正為此,就連很成氣候的元雜劇,竟也「兩朝史志與四庫集部,均不著於錄」。
也正為此,對中國戲曲史的系統研究,只能產生於傳統思想觀念全面衰弱、歐風美雨開始拂盪的20世紀。
也正為此,第一部中國戲曲史專著的作者王國維(1877—1927)一旦在時代的風雨中意識到自己復古返經的使命,便急急地中止了這項研究。
據羅振玉(1866—1940)回憶,辛亥革命后,他對王國維說,士子生於今日,沒有什麼事情好做,要拯救這個動亂的世道,最好是一門心思鑽研「國學」,返經信古,以防止新文化來代替舊文化。王國維聽了,深以為然,也深感慚愧,決心改弦易轍,竟把以前的著作燒了。對於王國維燒書的說法,後人頗有懷疑,但王國維決心以《宋元戲曲史》作一總結之後不再從事戲曲研究則是事實。當時他正「避亂」日本,據他的一位日
本朋友回憶,人們問起他研究過多時的西洋哲學,他竟「苦笑著說他不懂西洋哲學」,問起中國戲曲史,他說「以後不再研究了」,因為「當時王君學問的領域,已另轉了一個方向」——經學和古史考證之學。
這說明,即便在中國戲曲史權威王國維本人身上,中國傳統的正統思想也沒有與戲劇美取得徹底的和解。
王國維
取得局部和解的,是在中國戲劇的藝術格局上,中國戲劇正是在這種局部和解上建立了自己的美學特色。
例如,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抒情性特徵,本與黑格爾詳盡論述過的戲劇的客觀性原則大有抵牾,但當中國戲曲終於成型之後,抒情性也就規定了中國戲曲的寫意性;
又如,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中和性特徵,本與戲劇的衝突本性有很大矛盾,但當中國戲曲終於成型之後,中和性也就規定了中國戲曲「悲歡離合」的完備性,規定了「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式的大團圓結尾的普遍性。
精神傳統總會凝凍成美學成果。有時,逆向力量也會轉化為正面成果。
當然,這都是遙遠的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