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感恩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小波在治療中曾經一度非常希望能夠被特殊對待,但我不可能迎合他的需要。他起初只在心裡默默地抱怨,並沒有用言語表達出來,但我鼓勵他把抱怨直接說出來,並和他一起關注他的不良情緒,然後探討這不良情緒的背後到底有怎樣的經歷。探討過程中,他不禁聯想起了往日生活情境中類似的一些不快體驗。與現實生活中不同的是,在治療情境中,我會始終對他保持溫和與支持的姿態,理解和接納他所有不適宜的行為表現和情緒反應。
小波在團體中最初的表現,也是源於他對成為團體中心和重點的極度渴望。因此對於團體中表現優秀和主動的其他患者,他總是心裡酸溜溜的,帶有強烈的敵意,表面上顯得保守和迴避,但一開口便帶有明顯的攻擊意味。
幾年的學業挫折讓他的內心非常自卑,所以在團體中深深壓抑著自己的強烈表現欲,而這更激起了他對大膽表現自我的患者的不可名狀的憤怒。他在團體中顯得格格不入,以一種自動疏離的姿態來故作高明,這也比較容易激起整個群體對他的反感。
他說:「我看不慣別人這樣好表現自己,我在學校也是最看不慣這樣的人,好像什麼事就他懂!」其實,他認為這些善於表現自我的傢伙,搶了他在眾人眼中好孩子的頭銜,佔據了他受寵的地位。可想而知,對他人的排擠和敵意心理也導致後來他在學校的人際交往不暢。對此,我也設置了相應的治療環節,幫助他定位這些在過去關係中沒有關注過的東西,幫助他了解他的言行引起的其他人的感受。
由於小波從小過於被奉為上賓,致使他過度關注自我,只注意到「我」過去和現在的痛苦,對自己不負責,對事不關心,對人不感恩。當我問他曾經為父母做過什麼,已經成年的他思考許久居然想不出一件事情,而父母為他做的事情卻是不勝枚舉,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現在不少孩子沒有感激之心,在家中,只知無止境地索取,不知奉獻,尤其認為父母的一切關愛都是理所當然,是取之不竭的湧泉,可供其任意揮霍;在學校則表現得冷漠自私,不尊重老師,在和同學間的關係中也是以自我為中心。
中國自古就有「感恩」的悠久傳統。在《詩經》里有「投桃報李」之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打動了多少赤子之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諺語更是在民間一代代地傳承。
做子女應該學會感激父母,把點點滴滴的愛意和恩情仔細收藏起來。懂得感恩才更能感知到自己的幸福。盡量忘記那些陰暗、痛苦、消極的東西,專註於自己曾經受到過的關愛和恩惠,牢記想感謝的人或事情,讓感激之情像鮮花開放在心中,化作一團照亮自己的生命之火。
對於小波,開發感恩之心是重要的一環,這有助於他恢復理性和愛的能力。當小波的心靈有所觸動后,再幫助他找回那個被他拋棄且已經迷失的自我,讓他不僅要關注曾經受打擊的自我,而且要關注那個能在連續不斷的挫折中尋求生命意義的自我,最終依靠自己去面對生活,克服貪婪和依賴的心理,重新找到他應投身的事情、應建立的關係和應實現的價值。
在著名精神病學家弗蘭克爾的意義分析中曾提到:生命是有意義的,我們不懈地去尋求生命的意義,這就是活著的主要動機;而且,生命的意義使我們在面對痛苦、混亂、沮喪及無法避免的死亡時,仍然能找到自身存在的理由,從而使我們更可能地在價值衰落的年代,避免感受到「存在的虛空」。
快樂的現實與苦難的現實都是完整人生的組成部分,只有通過對生活意義的樂觀肯定才能真正詮釋這種完整,而不是通過淚水、逃避、沮喪。
弗蘭克爾所提出的「悲劇樂觀主義」是更深層次的樂觀主義,是用一種洞若觀火、貌似悲觀的心情過樂觀的生活。它強調生活中最終萌生的是意義,而不是虛無;最終勝利的是愛,而不是死亡。
小波出院時,父母都來接他。我和他媽媽的交流非常困難,由於她的口音過重,我不太能聽懂她說的話,只是從她憤憤不平的表情中了解到她可能在對小波進行控訴。小波的爸爸告訴我,他來之前就已經幫小波聯繫了當地省會的一個民辦高校,但那時小波不願意去,這次出院時小波表態說想去,出院以後就直接去那所高校就讀。
送小波出院門口時,我問他:「如果我沒記錯,這會兒你爸爸應該還欠你3000塊錢吧!」小波調皮地說:「嘿嘿,那……轉為我在學校上學的生活費吧。」
個案啟示:孩子病了,就是整個家庭病了
孩子的行為問題不僅僅屬於他個人,而是屬於他所處的整個家庭系統。當一個家庭系統出現功能障礙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行為問題,而且往往是因為孩子在有意無意中試圖解決家庭系統的問題。
比如網癮導致的輟學,就癥狀而言,一方面,孩子沉迷網路,反映了他所在的家庭系統出現了問題,另一方面,孩子的癥狀也維持了他家庭系統中的某種平衡,也就是說,孩子不上學是維持家庭系統平衡的一種策略,他的家庭因此擁有表面的平靜,因為所有人的關注點都聚集到了孩子的問題上。
很多時候,當治療結束后,開始恢復心理健康的孩子回到家裡,本來還算平和的父母關係會爆發出問題,或者孩子的變化讓父母覺得不舒服,孩子的問題因為家庭系統中未解決的問題而複發。有功能障礙的家庭往往把出現行為問題的孩子當成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全家人都為孩子付出。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實際上已成為家長權力爭奪的工具、推卸責任的借口、發泄不滿的出口。孩子一旦健康起來就會失去這些功能,家庭成員的自私無理和蠻橫惡毒便會無情地袒露出來。
孩子病了,就是整個家庭都病了。孩子在家庭系統中處於地勢低洼的地方,家裡的髒水都流向並積蓄在他的位置。
在功能失調的家庭中,孩子容易出現上癮現象,如煙癮、酒癮、毒癮、網癮、遊戲癮、貪食症、購物癮等,就好比一個人如果身體虛弱,就很容易感冒。所有的癮癖都反映出相同的心理問題——不安全感和空虛感。一方面,患者由於缺乏安全感,內心失去平衡,不敢或者不懂審視內在,於是向外尋找安慰,並沉迷其中,也不管這種感受和方式對生活是否有破壞作用;另一方面,患者由於急於填滿內心的空虛,於是盲目用對外物的佔有和強迫性的重複行為讓自己安定下來。
小波的整個家庭系統表現出功能障礙,一家人都有上癮癥狀。他們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沒有認真承擔起自己的角色功能,甚至沒有對生活的追求。小波對網路上癮,作為青少年,年輕卻沒有活力;小波的母親對麻將上癮,情緒不穩,歇斯底里,母性意識薄弱;小波的父親對掙錢上癮,拚命工作,逃避生活,有隱藏的抑鬱癥狀。小波困於這樣的家庭生活里,在網路中忘我是他為自己尋求的出路。
當小波的成長出現問題、網癮發作時,小波的父母得以暫時迴避不快樂的夫妻關係,淡化自己對無聊生活的艱難忍受,轉移自己因為缺乏生活目標而產生的茫然。
父愛缺失是網癮預測的一個重要因子。小波的父親在早期並未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在孩子與母親關係惡化時,「乘虛而入」,討好般地寵溺孩子。顯然,孩子在此時成了家庭權力爭奪的武器和收買的對象,這是家庭內部關係的一種很糟糕的狀態。此外,小波的父親還想和兒子形成朋友關係,但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中,男孩其實並不需要父母做他們的親密朋友,而是需要父母有足夠的勇氣為他們制定規則。當男孩步入青春期時,他們需要有嚴格的規則來將他們旺盛的精力凝聚成勇氣和對生活的創造力,讓他們能夠直面成長,把生命的能量放在正軌上,循軌而行,而不是放任他們在網路的虛擬空間中肆意地揮霍青春的能量。
毫不誇張地說,所有成癮行為的複發,都是治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要想減少孩子成癮行為的複發次數,關鍵在於調節家庭環境內部的壓力。康復階段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家人需要打破家庭系統中原有的不健康的循環,每一個人都需要誠心誠意地接納改變,敞開心扉,讓自己成長,所有人都需要團結一心,懷有共同走向美好人生的積極願望。
父母能為小孩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擁有自己的生活,把伴侶放在主要的位置,在孩子之外有自己的興趣。
成長環境
☉家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空洞的人生觀,不一致的價值觀;
☉母親低層次的母性意識,只關注自身的需要、興趣和情感;
☉父母對兒子的過度偏愛;
☉拜金主義的生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