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飲食好習慣,杜絕偏食、挑食
第二章
培養好習慣,離不開好故事的影響
好習慣使人受益一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良習慣。諸如,飲食上偏食、挑食,衛生上不洗手、亂扔垃圾,作息上晚睡晚起,行為上邋遢、懶惰,等等。為了改變這些行為習慣,父母們往往費盡心思卻收效甚微。如果你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不妨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
培養飲食好習慣,杜絕偏食、挑食
生活小場景
廚房裡,媽媽丁零咣啷地忙個不停,爸爸和小玲則坐在電視機前看節目。一陣陣的飯菜香飄來,小玲爸爸忍不住誘惑,趕忙跑進了廚房。小玲則若無其事地嚼著手裡的餅乾,眼睛盯著電視。
不一會兒飯菜就好了,爸爸第一個坐在桌子上吃了起來。媽媽解下圍裙,瞥了一眼:「你就知道吃,也不知道喊你那寶貝閨女。」
「小玲,關了電視,過來吃飯了。」媽媽喊道。
「我還不想吃,等我看完電視再吃吧!我現在還不餓呢。」小玲不慌不忙地說。
媽媽有些生氣了:「每次讓你吃飯,你都不吃,餓的時候飯菜都涼了,趕緊過來。」
小玲只好無奈地坐到了餐桌前,面對一桌子的飯菜卻一點兒食慾都沒有,這個不想吃,那個也不想吃,磨磨蹭蹭地吃了老半天。爸爸媽媽見了,只好無奈地搖搖頭。
小故事·說道理
吃飯不規律、挑食、偏食是6歲以下孩子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案例中的小玲到了該吃飯的時候卻沒有食慾,很可能是因為平時零食吃得太多,或者是沒有自己喜歡吃的飯菜。其實,對於孩子吃飯不規律、偏食、挑食這樣頭疼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步驟來改善。
1.尋找原因
孩子吃飯不規律、偏食、挑食,一方面有孩子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父母也有責任。總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經常零食不離嘴,使得胃長時間處於飽腹的狀態,尤其是飲料、雪糕、巧克力等高熱量的零食,會使血糖總是處於較高水平而不覺得飢餓。
(2)身體不適,或飯菜不可口。當孩子身體不舒服,或者父母做的飯菜不合孩子的口味時,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3)引導方式不當。父母過於關注孩子的進食,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吃飯更加反感。父母應當放寬心,給予孩子輕鬆的進食環境。
2.好故事的影響力
像小玲這樣不愛吃飯的孩子,父母們可以嘗試著通過講故事來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下面我們來看一位媽媽是如何用故事引導孩子好好吃飯的。
給女兒講故事——挑食的小貝妮
我的女兒佳佳,剛滿3歲,很惹人喜愛,可是每到吃飯時就不好好吃。為此,我很苦惱,幸好後來,我琢磨出了一個有效的方法—故事引導法。
於是,在飯桌上,我對不好好吃飯的女兒講起了故事:
「有一個小朋友,叫貝妮,她什麼都好,就是不好好吃飯……」當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女兒佳佳瞪大了眼睛看著我。
我知道女兒來了興趣,於是接著講:「有一天晚上,媽媽炒了胡蘿蔔。
貝妮看見了,嘟著小嘴說:『胡蘿蔔不好吃,我不吃!』這時,小白兔看見了,開心地說:『胡蘿蔔,營養高,吃了眼睛變得亮晶晶。』」
我一邊耐心地勸導佳佳吃飯,一邊模仿小白兔可愛的動作,並夾起盤子里的胡蘿蔔吃起來。
佳佳被我的舉動逗樂了,於是也學著夾起胡蘿蔔吃起來,雖然沒吃幾口就不吃了。
我微笑著繼續講:「這一天晚上,媽媽還燉了排骨,貝妮看到了,又嘟起了小嘴說:『骨頭咬不動,我不吃!』小狗看到了,開心地說:『骨頭裡面鈣質多,吃了能長高。』」
佳佳聽得很認真。
我接著說:「小白兔、小狗都吃得飽飽的,它們都長得又高又壯!只有不愛吃飯的小貝妮長得又瘦又小。佳佳可不要學小貝妮呀!」
佳佳認真地點了點頭。
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佳佳在媽媽不斷的引導下,開始嘗試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通過長時間的故事熏陶,在吃飯問題上,佳佳逐漸改掉了以前的不良習慣。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正確的故事教育方法。
3.以身作則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生活中的各種習慣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如果家裡有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請父母們不要忽視自己的行為。在講故事引導孩子的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營造一個良好的餐桌環境。
教養小貼士
為什麼很多時候與孩子溝通會無效呢?孩子不吃飯時,父母總是苦口婆心地告誡說,要好好吃飯,才能長身體,才不會生病。其實,孩子聽了也不太明白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因此,如果你能編個可愛的小故事,讓孩子身臨其境,效果一定會比說教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