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不斷,孩子就會心忙手亂

催促不斷,孩子就會心忙手亂

催促不斷,孩子就會心忙手亂

「起床!起床!快起來!快去洗臉!快去刷牙……」一首名叫《媽媽之歌》的歌曲以及原創者的故事一時間被大量轉載。創作並演唱這首歌的,是美國喜劇女演員安妮塔?蘭弗洛。48歲的她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一次靈光乍現,她將自己催促兒女的話寫成了歌曲。整首歌只聽到一位母親的急切:「快啊,快點啊,不然就來不及了!」網友們聽后忍俊不禁,原來,普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媽媽之歌》描述了一個現實:很多孩子每日生活在被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成為最基本的生活狀態。曾經,父母叮囑孩子的口頭禪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著」,現在孩子聽到最多的是「快點吃飯」「快點做作業」「快點彈琴」「快點睡覺」,甚至是「快點玩」。

父母為什麼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為覺得孩子太拖延,打亂了自己的節奏,殊不知,自己這樣做卻打亂了孩子的節奏。

「快!快!快!」這種急迫而不厭其煩地催促傳遞著焦慮、憤怒,在孩子看來甚至帶有敵意,那麼,孩子就會用「慢慢慢」來對抗,正因為如此,通常父母的催促往往換來的結果是「越來越慢」。

當然,孩子也有可能被越催越快,但那只是慌裡慌張地草草了事。然而我們要的結果並不是「簡單地把事情糊弄完」,而是要讓孩子養成「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過分地催促孩子反而會使他們養成做事毛躁的性格。

做父母的,要懂得尊重孩子的內心節奏,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教導孩子。事實上,孩子的節奏不可能完全跟得上大人對效率的要求,孩子與大人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以及生命節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對孩子的情感而言,效率是種束縛,給孩子過高的效率要求,家長勢必會付出很高的代價,它可能耗損孩子的才智、抑制興趣,可能會造成情感的壓抑和性格的極端任性,可能會影響身體的激素分泌,對身體和心理都有很大的損害。

有一位陳老師曾說,她在兒子八歲生日那天大受打擊。為什麼呢?因為她兒子想要的生日禮物竟然是「一個什麼都不用乾的周末」。她說:「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覺到孩子內心的痛苦,這種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經常被打亂節奏的孩子,還會有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的特徵,或截然相反,表現為反應遲緩、自我壓抑、對某些事物過分依賴。

第一類孩子學會了取悅他人並優先滿足他人的願望。

第二類孩子卻因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壞孩子」,從而失去自信。

這兩種情況都容易讓孩子喪失自我。

然而父母們通常看不到這些,他們看到的只有競爭,以及未來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他們變得緊張敏感,對自己生活中的空洞與空虛充滿恐慌,於是自然而然地充當起孩子的教練,甚至是魔鬼教練。

王薇是一位六歲男孩的媽媽,她不無感慨又帶著幾分沮喪地說:「我承認,我的教育方法可能不是很恰當,孩子平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快一點』。但我又控制不了自己這樣去做,我還是認為追求高效快速的規則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節奏慢下來,就很有可能被別的孩子超越。」頓了頓,她又說,「儘管我也感覺到這種快節奏不是很合理,它的確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也與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馳。」

以「成功論」為導向的教育方式,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高更快更好的標準,都促使了中國父母急切的心態。然而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看,把競爭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壞性大於建設性:家長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身上的這種壓力又全部反彈給家長,在這種惡性互動中,最後雙方都會不堪重負。在競爭焦慮氛圍中成長,並被迫進入競爭軌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總之,始於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

當然,凡事要一分為二地看,我們不能一味指責家長的做法,畢竟社會現狀就是如此,爸爸媽媽們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而且要找到一個適合照顧孩子和指導孩子的方式的確越來越困難。但我們還是應該試著和孩子一起放慢節奏去生活。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節奏去吃飯、穿衣,從而讓他了解自己是誰,會做些什麼。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玩耍,以促進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從而區分想象與現實,言語與行動。

回頭想想,我們成年人,經受了多少日常的訓練,吃了多少虧,走了多少彎路,才多少知道了一點輕重緩急,才知道怎樣做事有效率,我們又憑什麼要求孩子小小年紀就和自己一樣亦步亦趨呢?所以,停止那些不必要的催促和逼迫吧,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別讓自己的焦慮毀了孩子的生活。

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像龍應台學習一下。女作家龍應台對兒童的節奏格外尊重,並以她自己的智慧解決了女性在個人事業與母親角色之間的衝突,感動和啟迪了無數讀者。她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道:「我,坐在斜陽淺照的台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下一章:帶孩子走出「完美主義」的誤區書籍詳情頁上一章:你說他拖沓,他就拖沓給你看

不打罵、不寵溺,剛剛好的教養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不打罵、不寵溺,剛剛好的教養力
上一章下一章

催促不斷,孩子就會心忙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