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聶裕
當天下午,奏摺便遞到了御書房。
「這些人真是太放肆了!」仁合皇帝看了陸老太爺上報的事情,氣的把奏摺摔在地上。
天子腳下,居然有人敢對權貴之女屢次三番下手,可見國家治理能力不行。
「皇上,建寧王和世子爺到了,正在外殿侯著呢。」李公公適時插了話。
建寧王今日剛到京中,便來宮中求見皇上,可見其忠心。這不,連他這個太監,都有好處可以收呢。
「讓他們進來吧。」皇帝每日操勞國家大事很煩躁,還得防著他這些兄弟,看起來比同齡人老了十歲左右。
「宣建寧王覲見~」門外的太監高聲唱和。
建寧王和世子聶裕一同跪下,行禮。
仁合皇帝並不著急讓他們起來,又看了一份奏摺,才抬頭,笑著說:「免禮,皇兄和世子不必客氣。」
皇帝雖然說不必客氣,但是建寧王哪敢真的客氣呢,一朝天子一朝臣,君君臣臣,天家先有君臣,後有父子兄弟。
「皇兄一路辛苦了,皇嫂什麼時候到呢?」皇帝隨口問著。
「皇上,王妃在路上偶感風寒,這才走的慢了些,想必七八日便可以到京了。」建寧王連王妃走得慢的原因都解釋了,就怕皇上懷疑他。
「無妨,身體要緊嘛,待皇嫂來了,定要太醫給她好好瞧瞧。」皇帝臉上的擔憂,顯得他更老了。
「皇兄,你回來真是太好了,朕每日處理朝事,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這下好了,有皇兄在,可以幫朕分擔一些了。」皇帝正愁陸家的那件事呢。
「臣必當鞠躬盡瘁。」建寧王立馬錶示。
「世子今年多大了?」皇帝看聶裕也不小了,想著是不是可以用這世子?
「回皇上,臣今年十四了。」聶裕不卑不亢,沒有了在西北時的弔兒郎當的樣子。
「哈哈,14歲的年紀真好呀,也能做一番事業了,不知道裕兒想做什麼?」皇帝這話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想用聶裕。
聶裕順勢而為:「皇上,臣想為國效力。」
建寧王府,看似風光,卻沒有實際的權利,聶裕此舉,只想給建寧王府爭取些什麼,只要給他機會,他一定努力把握。
以後他們要在京中立足,光有爵位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權力,才能讓他們真正的立足。
父親讓他在京中處處小心不是沒有道理,他知道皇帝疑心大,就算他們什麼都不做,皇帝也不會不懷疑他們,所以,不如有所動,積累自己的實力,讓皇帝不敢輕易動建寧王府。
「還是裕兒好,長大了就知道為國效力了,這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該做的事呀!」皇帝很是欣慰。
仁合皇帝把聶裕安排在錦衣衛,給他安排了一件差事。
「如今,京城附近經常有貴女失蹤,裕兒便去查一查,究竟是何人所為,找出這些貴女的下落。」皇帝算計的很精明,要是這麼容易能找到,便不會把這件差事交給聶裕了。
「臣領命。」聶裕剛回京,雖說路上聽過這樣的事,但並沒有過分關注。
第二日,聶裕便去了錦衣衛報道。錦衣衛指揮使衛奪知道他是建寧王府的世子,便給了他幾個手下。
聶裕不介意這樣的特殊照顧,只有權力才能帶來更多的權力。
帶著這幾個手下,馬上就開始調查皇帝交代給他的任務。最近失蹤的是陸家的一位姑娘,從陸家開始調查,是最方便的。
「老太爺,聶世子來了。」小廝剛通報,聶裕便進來了。
「世子,你有何事?」陸老太爺雖然知道聶裕來家裡的目的,但還是客氣地問了一句。
上層社會就是如此,必要的客氣永遠都有。
「我奉命調查京中貴女失蹤一事,聽聞陸老太爺的孫女近日也失蹤了,特來了解情況。」聶裕開門見山,倒是直爽。
陸老太爺便將陸金菁失蹤的過程說了個大概。
「既然皇上讓聶世子徹查此事,老夫便將孫女的畫像給聶世子一幅,方便世子查找。」陸老太爺平時忙,與孫女也沒有特別親近過,但到底是陸家的孩子,能找回來是最好了。
陸金文拉著柳如是找了一天,無果,也回府了,不論如何,他也得親自和母親交代,是他將妹妹帶出去的,妹妹的失蹤,他很愧疚。
柳如意和柳如玉也很擔憂,但是她們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在家祈禱,祈求陸金菁平安無事,儘快歸來。
陸金文剛回府,看到的便是祖父與一男子交談。
「金文,過來見過聶世子。」陸金文行禮,打量著聶裕。
這人不過十四五歲的樣子,看起來十分明媚,身材也比較強壯,一雙桃花眼尤其明顯。
這是陸金文第一次這樣認真打量一個男子的外貌,他不知道,正是聶裕在西北歷練出來的特別的氣質吸引了他,這氣質與京城裡公子哥兒都不一樣,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聶裕此時也在打量陸金文,和陸金文不同,聶裕知道他是陸家長房唯一的嫡子,陸老太爺的嫡長孫,在來京城之前,他早就對京中的一眾人了解過了。
「陸公子不必客氣。」聶裕著急查案,此時已經了解過情況了,也該走了,所以並不多說。
「金文,聶世子是來了解你妹妹失蹤的情況,皇上讓他調查此事呢,你也不必太過自責。」在陸老太爺心裡,孫子始終比孫女重要,雖然孫女也得找,但他不希望孫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找人上。
「麻煩聶世子了,爺爺,我想去看看母親。」陸金文著急見到王氏,他知道母親一向疼愛妹妹,現在妹妹丟了,他得去安慰母親,不能讓母親傷心過度。
陸老太爺揮揮手,讓陸金文去了。
看到王氏強撐著,陸金文跪在王氏面前,再也忍不住哭了。他再堅強,他也是個十歲的男孩子,丟了妹妹,難免傷心。
「起來,這不是你的錯。」王氏知道自家兒子想什麼。
她堅強一些,別人才會有更多精力找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