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黃帝內經》
8.《黃帝內經》
【點擊作者】
它是一部由戰國至兩漢時期許多不同時代的醫家,搜集當時醫學成果,分別整理加工和補充成篇后,彙集而成的醫學總集。
【情節濃縮】
《黃帝內經》是一部集醫理、醫論、醫方於一體的綜合性著作,它採用了對話的形式,以黃帝和上古幾位著名醫學先知歧伯等人相互問答醫學知識的形式,闡述了重要的醫學理論。這一著作是戰國至兩漢時期集多人的力量,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完成的,可以說彙集了當時中醫界優秀理論的「百家之言」。其後,《黃帝內經》就被歷代醫家視作了無上的經典,成為從古至今中醫學不可背離的「立醫之本」。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各九卷,每卷九篇,合為162篇。從整體上看,其理論的來源不外乎「陰陽五行」和「整體觀念」兩大基本內容。天地渾然一體,頓分陰陽兩極,又化生出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實際上就是用自然界的五種基本物質來取類比象的一種思維方法。比如「木」,我們見到的木頭可以鑽木取火,燒火也用木柴,而它又生長在土地上,因此就有了木生火、木克土的生克關係。然後,先知們又把自然界和人體的一切事物歸到陰陽合五行的體系當中。例如,升為陽、降為陰,熱為陽、寒為陰,人體的背為陽、腹為陰等歸類於陰陽;酸苦甘辛咸五味、肝心脾肺腎五臟、東南西北中五方、目舌口鼻耳五官等歸類於五行,讓萬物都有所屬,也互相依賴,相互制約。整體觀也由此體現了出來:自然界本身存在各種陰陽轉化的關係和生克制化的關係,自然界就是一個整體;人身各部分與自然界密切相關,人與自然又是一個整體;同樣。人體自身的各臟腑氣血之間互相聯繫,牽一髮而動全局,也是一個整體。幾千年來,顯著的臨床療效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對這種思維方式和哲學觀進行了無數次的驗證,充分證實了這一理論體系的合理性、超越性和極高的實用價值。
同時,《黃帝內經》還對中醫學的致病因素、診斷方法、治法治則、預防養生、運氣學說、臟腑經絡、針刺方葯等進行了詳盡的闡述,洋洋洒洒幾十萬言,可謂中醫史上一大壯舉。對於所有學習和研究中醫的人來說,它既是初學者必不可少的指路石,又是對中醫學家的理論和臨床有著重大指導意義的醫學寶典,同時,也是研究古代哲學的專家們不敢輕視的思想學巨著。
【作品賞析】
《黃帝內經》是對中國古代哲學的具體應用和良好詮釋,其哲學思想令世人感到蕩氣迴腸。這部醫學著作在其他很多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學術水平,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