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庸》

5.《中庸》

5.《中庸》

【點擊作者】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情節濃縮】

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並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著作。《中庸》鄭玄註:「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中庸》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思想的發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上合於「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係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作品賞析】

《中庸》闡述了學習程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青少年名著快讀1000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青少年名著快讀1000部
上一章下一章

5.《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