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

當孫炎星回入九曲洞時,紮營山腰的遼軍,已經發現了山頂有旗幟在竹林松篁間,掩映飄動,無不大吃一驚,急急進帳報告,請示處理辦法。

耶律斜軫是困惑多於驚懼,紮營在此,原是經過選擇的,除了北來南去的一條山路以外,別無途徑,何以會有宋軍的旗號?莫非從天而降?當然是絕不可能的事。

出帳一看,果有其事。再看自己的處境,完全處在挨打的地位。附近的地形他大致勘察過,後山有一塊平陽之地,在峭壁之下,可以躲開山上的攻擊,只是水源相離太遠,取用不便。

只是不論如何,沒有冒昧從事的道理,所以一面下令戒備,一面派人去請軍師來商議。

軍師名叫哈依利,久在各地當間諜,熟習中土風物,也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語。請了來細細觀察,只說:「可疑,可疑!」

耶律斜軫也看出疑竇來了。「你看,旗子不多,而且極不整齊,只怕是疑兵!」他說,「我看不必理他們。」

「不然。」哈依利大搖其頭,「疑兵也是兵。旗子不會憑空而生,總有人插上去的。現在就看他兵有多少,從何而來。」

「從何而來,一時無法追究,只有派人去打探。倒是兵有多少,先得判斷正確,才好想應付的計策。」

「表面來看,似乎不多。不過兵法是虛者實之,實者虛之,不能不防。」

照這樣說來,宋軍似乎有意隱藏在森林密箐之中。耶律斜軫細想一想,不以為然。「倘或對方的兵力足夠,為什麼不就動手?」他說,「易地而處,我如果有千把兵在手裡,居高臨下,攻其不備,早就下手了。」

「這話倒也是。不過兵法是多算勝,少算不勝,總要算無遺策才是。」

對這話,耶律斜軫很不佩服。用兵無萬全之策,爭取時機,更往往是勝敗的關鍵。陣前接敵,先下手為強,等慢慢盤算停當,方在調兵遣將之際,敵人已大舉而至,試問倉促之間,如何抵擋?

因此,耶律斜軫斷然決然地說:「我料定敵人只是少數疑兵,我不但要破他的疑兵,還要找出他們的來路,出奇兵反擊。」

哈依利原是有名無實的軍師,聽耶律斜軫這一說,見機而作,連連答說:「出奇兵反擊這一著,高明之至。就請將軍派人吧!」

派人派多少,卻費躊躇,少了不管用,多了又徒耗兵力,也怕宋軍聲東擊西,由入山正途來攻擊,未免影響防務。

「我看這樣吧!」哈依利說,「我們燒他一燒,讓對方存身不住,非露面不可。」

計倒是一條好計,但是,這幾日風向不定,一燒林子,如果火焰回卷,變成惹火自焚,卻不能不加顧慮。

「這一計緩一緩。」耶律斜軫說,「先派斥堠。」

派出四名斥堠上山搜索。哈依利想到另一處的敵人。「將軍,」他提醒耶律斜軫,「敵人四處搗亂,情勢不宜弄得過於複雜,被困的那些蠻子,送他們『回老家』吧?」

被困的「蠻子」就是何慶奇和他的兩百名士兵。當趙如山突圍往回走時,何慶奇奮戰而前,被耶律斜軫逼入一條絕路。那地方叫作葫蘆峪,大小兩谷,一徑中通,南口極寬,北口卻是一座關隘,就叫葫蘆關。何慶奇一入圈套,南北兩面為耶律斜軫派兵扼守,真是插翅難飛了。

如果耶律斜軫要想殲滅這批敵人,一個也逃不了,但是,他不想這麼做。耶律斜軫因為敵烈已被陣斬,料想南下援助北漢,必是自己接替先鋒之任。如果援太原有功,擊退宋師,看情形可以乘勝追擊,那時帳下就需要一批熟悉中原地形的漢人,作為嚮導。倘能將這批人收服,眼前雖無多大用處,將來一定得力。因而下令,對於葫蘆峪中的宋軍,只是監視,不準攻擊。不但如此,還從四周高山上拋下乾糧,接濟敵人,作用是想「以德服人」感動敵軍,束手投降。

但是,他估計錯了!何慶奇抱著必死之心,不但不肯投降,甚至估計到絕無生還之望,恥食敵人的糧食,打算絕粒殉國。

他的部下卻不會個個有像他那樣的想法,事實上,那種想法,也是並不高明的。高明的做法是苦撐待援,若能夠自己找出一條生路來,當然更好。

在左右苦勸之下,何慶奇恢復了飲食,同時也激起了死中求活的雄心。勘察地形,認為移入北面的大谷,比小谷中有利。因為大谷的北面是葫蘆關,南面通小谷的路,是一段窄徑,兩面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形勢,自己固然很難脫困,敵人卻也不易攻入。而谷中有泉水,有果木,也有獐兔之類的野獸,很可以堅守一段時期。

打定主意,立即照行。他們在黑夜中悄然移動,由小谷進入大谷。趁月色連夜構築工事,砍倒樹木,將葫蘆關由北面直下的一條不容並馬的山路堵住。同時找隱蔽之處,埋伏弓箭手,日夜戒備。

葫蘆關上駐紮的契丹兵並不多,因為這不是防守的要地,不過作為一處觀察各種情況的「望台」而已。等他們發現通往谷中的路徑已被塞住,明顯地形成了敵對之勢時,不由得大為緊張,立刻飛報耶律斜軫。

監視南口的契丹兵,亦已發覺宋軍移動轉進,據險而守,同時向上呈報。耶律斜軫頗感意外,但同時想到,這名宋將的鬥志甚旺,計謀甚多,反而越發起了惺惺相惜之意,蓄志要收為己用。

於是他由軍師哈依利陪著,策馬巡視葫蘆峪。大谷四面高山,圍著里許方圓一片斜坡地,真箇形如釜底,只有東南方向山腳內凹,天然蔭蔽,兩百多人就隱藏在那裡面。

「軍師!」耶律斜軫問,「你看如何?」

「釜底遊魂,命在旦夕。」

「那倒也不盡然。」耶律斜軫用馬鞭指著一道飛瀑,和奔竄的野兔說道,「有這些東西,一時困不死他們,還得想法子逼他們出來。」

「那也容易。」哈依利說,「在葫蘆關這面放一把火,敞開南口,濃煙把他們熏也熏出來了。」

「這是最後一計。」耶律斜軫生怕敵人情願自焚,不肯投降,搖搖頭說,「我覺得硬逼不如軟困。」

「請問,何謂軟困?」

「稍停即知。」耶律斜軫下令,「派一隊人,守在這裡,看住敵人,每天早晚兩次,須有報告。」

他駐馬之處在大谷西北,地勢最高,視界寬闊,不但正對著宋軍藏身之處,而且谷中大部分地區,都在監視之下,確是一個可以掌握敵人動態的好「望台」。

部署已定,他從葫蘆關繞了過去,循著水聲,行到東面,尋著了飛瀑的源頭——其實是山泉彙集之處,一汪深潭,西面有個丈許寬的缺口。眾流奔赴,注入深潭,然後由西面缺口流降,成為飛瀑。

「你看,」耶律斜軫指著西面說,「倘能將那個口子塞住,就是斷了下面的水道,腹飢易忍,口渴難當,不怕他不投降。」

原來這就是軟困。「妙!妙!」哈依利拊掌笑道,「用兵之奇,真不可及。」

「你休得意。工程也還不輕。」

不過光是堵塞流降的缺口,並無用處,因為山泉流滿潭內,向外漫溢,仍舊會向較低的西面流下去。所以必須另外開鑿一條口子。「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這個口子必須開得比西面低才管用。

工程不算小,好的是人多。耶律斜軫調來兩百「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將作」士兵,相度地形,鋤耙齊施,要不了半天工夫,就在東北面鑿開一條深溝,作為潭水下瀉的引道。最後在潭邊敲開一條口子,但見一道泉水,如白龍似的直瀉而下,噴珠濺玉,水聲嘩嘩,頗為壯觀。

在大谷中,何慶奇和他的士兵卻還不知究竟。他們隱藏在東南面的山洞中,目光只注視著西北山峰上的契丹哨兵,掘潭的工程在他們背後山峰上進行,自下上望,視線阻隔,怎麼樣也不能發現。只是每個人都突然有了一種似乎少了點什麼東西的感覺。

何慶奇靜下心來思索,是少了什麼東西?他還未想到,卻已有人發現。

「怎麼回事?」是很驚惶的聲音,「瀑布不見了!」

這才恍然大悟,少了的那點東西,就是瀑布的響聲。何慶奇急忙奔出去探望,果然,日夜可見的那條「白練」,銷聲匿跡,只留下一條多少年來被瀑布沖刷得瘦骨嶙峋的坡道。

是什麼原因使得瀑布消失?這時候無暇去思索。何慶奇首先想到的是從此將無水可飲。這是要命的事,得要趕快想辦法。

看到山腳下坎坷不平的窪塘中的積水,他猛然省悟,立即下令:「拿水壺,找所有可以盛水的東西,把水留起來!」

於是各人把水壺取來,盛足了水,並且俯下身去,飽飲一頓,再牽馬來飲。這些情形,都在西北監視的契丹兵的眼中,當夜換班回去就報告了耶律斜軫。

「諒他們每人一壺水,能維持得幾時?而況人還可以忍受,馬又如何忍得?」耶律斜軫極有信心地說,「不出三日,包管他們投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楊門忠烈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楊門忠烈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