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章 皇太極
崇禎皇帝在大明本土上,改革開放,實行新政,發展工業,厲兵秣馬,靠科技強國,欲重振大明。
那麼,渤海的那一邊,崇禎皇帝這一世,最大的對手——皇太極呢?知道否,在這一個時空中,在朕的科學技術的洪流中,女真人滿萬不可敵的神話就要破滅了。
歷史上的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生於1592年11月28日),又譯黃台吉、洪太主。為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后金、蒙古大汗,清朝第二位君主。
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后金天命元年(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史稱后金),稱大汗,任命次子代善為大貝勒、侄子阿敏為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八子皇太極為四貝勒,簡稱四大貝勒。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后,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皇太極即位之後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在戰略上定先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後顧之憂的戰略方針。對明則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
天啟七年(1627),也是后金的天聰元年,皇太極派遣努爾哈赤的侄子阿敏帶領3萬女真部隊入侵朝鮮。雙方最後議和訂立「兄弟國的盟約」。朝鮮停止使用明朝天啟年號並遣王子李覺赴后金為人質。
天聰元年(明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繼征朝鮮王朝之後,皇太極親率大軍征明。
這時明朝幹將袁崇煥正在實施「恢復之計」,即「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他修城屯田,以屯養戰,以「守為正著,戰為奇著」。
皇太極想及早發動進攻,發動寧錦之戰,結果自己傷亡慘重,寧遠城卻屹立未動。繼續又攻十幾天,依然無成。守寧遠的正是袁崇煥,他命令滿桂、尤世祿、祖大壽出城拒戰。皇太極督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阿濟格等進擊。明軍吶喊抵抗。袁崇煥坐鎮指揮,放大炮,后金兵一排排倒下,游擊覺羅拜山、備御巴希等被射死,貝勒濟爾哈朗、薩哈廉、瓦克達俱傷。明將滿桂也負重傷,士兵死傷大半。
寧遠不下,皇太極又返回錦州,時已六月四日。將士中暑很多,皇太極知不可久留,第二天下令退兵。此戰明軍防守成功,時稱「寧錦大捷」。遼西不能攻取,便不能進山海關,如果要奪取北京,只有另找出路。后袁崇煥因不被魏忠賢所喜,辭職回了廣東。
皇太極繼后金汗位是1626年,35歲。崇禎繼位登基是1627年,17歲。歷史上兩個對手的差別不僅僅是年齡,不僅僅是一個成熟的壯年人,能夠玩虐一個青少年。皇太極的成長是在無數次的沙場征戰,馬頸相交之中。而崇禎皇帝是在信王府、在宮廷大內、在丫頭、婆子、太監、宮女的陪伴下成長,從來沒有出過京城一步。兩個人的閱世經歷,自然會在理政治國上分出高下了。
皇太極領導的是一個純軍事的部落聯盟,善於學習改進,富於侵略性,極力進取的新興國家。而大明已經走向遲暮,各種制度體系嚴重的威脅了國家社稷的安全,面對已經強大無比的文官統治集團,儘管崇禎皇帝極力勤政,殺了許多的文官大臣,卻不能有實質性的改變。
歷史上,皇太極死於1643年,52歲。崇禎皇帝死於1644年,34歲。兩個人、兩個國家,鬥了十六七年,清兵入寇五次,每一次清軍都是如入無人之境,華北無數百姓被清軍屠殺,青壯子女、糧食財物,被擄掠出關,一次次的削弱了明朝,而後金則愈來愈強大。簡直就好似一個沒有男人頂梁的家庭,孤兒寡母的被一個強盜,一次次的搶劫之後,最後成了這個家的主人。
那麼這一世呢?遇到了穿越的崇禎皇帝,不一樣的大明朝實行的新政,皇太極會怎樣實施他的雄才大略……
崇禎元年七月,崇禎皇帝召回袁崇煥,任薊遼總督,鎮守寧錦。糧餉少了,轄區小了,卻換來了皇帝的無比信任,軍、民、財權盡皆專擅,還擁有密摺奏對之權,專事整飭打造關寧軍,不必要的軍屯棱堡盡可裁撤。集中財力,核兵核餉,收編各級軍將的家丁私兵,裁撤老弱病殘,統一集中訓練。朝廷工部、皇家內廠的新式武器,優先供給,看似人數少了,卻更為精銳,戰鬥力卻提升了許多。
關外的土地允許地方軍人和百姓隨意開荒種植,誰種誰收入,並且五年內不繳納任何賦稅,也不許任何人收取地租費用,由錦衣衛鎮撫司保障各人的利益不受他人侵犯,這樣士氣就旺盛了,保衛自己的果實,不管多寡,每個人都會拚命的……
寧錦防線,城堡堅固,新式的火器犀利非常,不可力取,女真八旗兵的強盜本性,最是敏感,沒有好處是不會做出無謂犧牲的……
而後金南方的朝鮮國又已經歸順,更兼明朝的東江鎮毛文龍部,不再騷擾遼東半島,開始和遼東漢人以及朝鮮人大做生意,要知道女真人不事生產,遼東苦寒,所有的生活物品都需要南朝互市供給,要不就是依靠武力搶掠。歷史上皇太極對明朝的幾次入寇,其實就是為了搶掠財物糧食,擄掠子女以補充人口,小冰河時期,遼東大地也是災荒連年,不搶掠就難以為繼,活不下去。
現在好了,南朝的商品毛文龍部可以隨便的大量輸入,布匹、服裝、茶葉,還有什麼香煙、火柴、肥皂、二鍋頭高度酒,真是好東西啊,雖說貴了些,但是咱女真人也有東西可換的,人蔘、毛皮不說,毛文龍還要大量收購木材,遼東大地別的沒有,就是森林木材像海一樣的無窮無盡,驅趕漢人和朝鮮人大量砍伐就是了……
而皇太極更是敏銳的察覺到,毛文龍部竟然可以販運到大量的生鐵和煤,這不是明廷的違禁品嗎?他們就不再怕咱女真人有了鐵就能夠大造兵器刀槍嗎?等等,袁崇煥的關寧軍為什麼能夠抵禦住女真八旗兵?不就是靠的火銃和紅衣大炮嗎?
看來是明朝的統治已經腐敗透頂了,都在忽悠著年輕的崇禎皇帝。於是,皇太極下令,對寧錦防線,對東江鎮毛文龍部,不再做實質性攻擊,只做象徵性的,偶爾出擊一下,做個樣子就行了。並且組織專人去保護與毛文龍部的貿易暢通,不得欺壓上岸做生意的商人,更不許搶奪,要大肆收購生鐵和煤炭,招聘漢人工匠打造兵器。再遣人前往澳門,重金聘請葡萄牙的鑄炮技師,也要鑄造銃炮,組建火器部隊……
沒有糧食,勒令朝鮮人多供給就是,不給,就發兵去朝鮮搶掠……進攻的方向,皇太極定到了蒙古諸部。
天聰二年(明崇禎元年,1628年)二月,皇太極首先帶領兩個幼弟多爾袞及多鐸統大軍親征察哈爾林丹汗所屬的多羅特部,進至敖木倫地方,俘獲一萬一千二百人。因敖木倫大捷,多爾袞被賜號墨爾根戴青,多鐸賜號額爾克楚虎爾。八月,與喀喇沁議和,九月調科爾沁、喀喇沁、敖漢、奈曼及喀爾喀諸部兵來會。九月六日,后金大軍出征察哈爾。二十日進擊席爾哈、席伯圖、英、湯等處,俱下。第二天追至興安嶺,獲人畜無計其數。十月中旬勝利而歸。
這一次出征,既打擊了大敵察哈爾部,也進一步鞏固了,對已經歸服后金的蒙古諸部的統治。
044章完
求收藏,求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