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億萬富翁富卡曾說:「上帝給了我們兩隻耳朵,卻只給了我們一張嘴是有原因的――我們應該聽得比說得多。」
那些喜歡夸夸其談而不願傾聽的人,往往不能理解他人也不能被他人所理解,還會給自身惹來麻煩。所謂禍從口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而那些善於傾聽的人,往往也是善於溝通的人,他們能夠理解別人,並贏得別人的理解,從而成為受歡迎的人。
傾聽是一門藝術。我們在聽一個人講話時往往處於四種狀態:一是根本不是真正在聽,因為根本就不想理睬對方;二是也許會裝著在聽,而敷衍說:「是的,嗯,對的」;三是有選擇地在聽,只聽談話中的某些部分;四是專心地聽,集中精力注意聽人家正在說的話。
實際上這四種狀態都不是真正的傾聽。真正的傾聽不是簡單的積極傾聽或者消極傾聽,而是指抱著理解的目的傾聽,也就是說,首先尋求理解――真正的理解。
真正的傾聽能夠理解別人的觀點。你可以通過傾聽找到別人的視角和立場,可以以他們看世界的方法來看世界,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了解他們的感受和態度。
真正的傾聽不僅僅是要記住、反映,更要理解對方所說的話。研究交流問題的專家認為,我們所進行的交流只有10%是靠我們說的話來體現的。有30%通過我們的語調來體現,還有60%是由我們的肢體語言來表現的,在傾聽的過程中,你不僅要用耳朵來聽,更重要的是,你還要用眼睛和心靈來聽。你要聽出對方的感情、態度。不僅用你的左腦,而且還要用你的右腦,你得學會覺察、直覺和感覺。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最艱難的時刻,寫信給他在普林菲爾德的朋友利奧納德斯維特,要他立即趕往華盛頓,有要事相商。斯維特接信后立即趕往白宮,林肯向他講了很多關於支持和反對**廢奴聲明的爭論,接著朗讀了一些信件和報刊文章,其中大多數是咒罵林肯解放奴隸的,林肯情緒很激動,他不停地問:「利奧納德,你覺得廢除奴隸制是錯誤的嗎?為什麼阻力這麼大!」談話一直進行到傍晚,斯維特只是傾聽著,一句話也不說,最後他站起身來,同林肯握了握手就走了。
後來斯維特回憶說:「當時我從中聽出林肯其實並不是想聽我發表什麼意見,他只是想宣洩一下,理清自己的思緒。看得出,會談結束后,他的心情似乎舒暢了一些。」
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你也會經常碰到很多這樣的情形,當你本著理解的目的真正傾聽后就會發現,雖然表面上對方表示聽取你的意見,實際上他只是需要你聽聽他的話就足夠了,至於解決的辦法,他自然會自己做出選擇。如果你不得要領,貿然進言,就會搞得對方很不愉快,甚至引起對方的反感。
在你真正學會傾聽后往往會發現,你不但從傾聽中理解了別人,還從傾聽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因為每個人都有特長,只要你認真傾聽,往往能發現許多你陌生而又渴望擁有的知識從而儲存進你的信息庫。
那些夸夸其談的人,往往想到的只有自己。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談話家,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那就要學會做一個真正懂得傾聽的人。
下面是一些傾聽的原則,你可以試著去做:
(1)切勿突然打斷別人的講話。你在傾聽別人說話時,無論你有多麼好的建議,或者對方出現了多麼大的失誤,你也要等對方把話講完,這是尊重對方的表現。如果你突然打斷別人的講話,你會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2)切勿匆忙下結論。應該在聽清別人完整的意見后再做出反應,即使對方停下來,也並不表明他已經說完了,所以不要匆忙給對方下斷語,那樣也會得罪對方。
(3)對事不對人。對方說話的態度也許會令你反感,但你應注意的是對方說話的內容。所以,在對方的態度不佳時,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認真去傾聽。
初入社會的新鮮人,按照以上幾點去做,就會讓自己在傾聽的過程中避免尷尬和被動的局面,從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並獲得他人的理解,把握住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