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二十六

唐代草書,當然還要說說懷素。

這位出生於長沙的僧人,是玄奘大師的門生。他以學書勤奮著稱歷史,我們歷來喜歡說的那些故事,例如用禿的毛筆堆起來埋在山下成為「筆冢」,為了在芭蕉葉上練字居然在寺廟四周種了萬棵芭蕉,等等,都屬於他。

他比張旭晚了半個世紀。在他與張旭之間,偉大的顏真卿起到了遞接作用:張旭教過顏真卿,而顏真卿又教過懷素。這一下,我們就知道他的輩分了。

張旭古詩四帖

李白寫詩讚頌張旭時,那是在讚頌一位長者;但他看到的懷素,卻是一位比自己小了二十幾歲的少年僧人。因此他又寫詩了:

少年上人號懷素,

草書天下獨稱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

筆鋒掃卻山中兔。

起來向壁不停手,

一行數字大如斗。

恍恍如聞鬼神驚,

時時只見龍蛇走。

有了李白這首詩,我想,誰也不必再對懷素的筆墨再作描述了。

我只想說,懷素的酒量,比張旭更大。僧人飲酒,唐代不多拘泥,即便狂飲,懷素也以自己的書法提供了理由。我曾讀到一個叫李舟的官員為他辯護,說:「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余實謂之狂僧。以狂繼顛,誰曰不可?」

張旭被稱為「草聖」,懷素也被稱為「草聖」,一草二聖,可以嗎?我借李舟的口氣反問:「誰曰不可?」

對於懷素的作品,我的排序與歷代書評家略有差異。一般都說,「素以《聖母帖》為最」;而我則認為:第一為《自敘帖》,第二為《苦筍帖》,第三為《食魚帖》,第四才是《聖母帖》。

藝術作品評判,很難講得出確切理由,但一看便有感應。好在都是懷素自己的作品,孰前孰后問題不大。我相信,他的在天之靈會偏向於我的排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極端之美:便攜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極端之美:便攜本
上一章下一章

二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