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門

第一章 天門

天山,地處西域,有峰七座,均高入雲端,整日雲霧繚繞,不識山頂真容。諸峰之間更是山林密布,奇岩飛瀑,端的是一處神仙府第。天山之所以有名,其自身天公造化卻是其次。只因為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天門在此開宗立派。遂有「上有天庭,下有天山」之說。足見天門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三千年前的天山,卻非如今老少皆知。只因那時的天山上並無天門。雖是名山,但中原九州名山大川如此之多,天山便也平平無奇。天門之於天山,猶如天門的開山鼻祖之於天門,究竟是誰造就了誰,卻是誰人都說不清楚。

天門的開山鼻祖俗家姓名為季秋,出了家之後,道號季子。季秋本為貴族,可惜到了季秋這代卻是連下鍋的米也是難找一粒。死的死,散的散,到最後竟只剩了季秋一人守了個空曠的院子。院子一共六進,很是氣派,可惜沒什麼人氣。屋子裡也沒什麼家當,散的散,拿的拿,當的當,連椅子也沒剩一把。

季秋倒也決絕,變賣了院子,得銀千兩,便孑然一身,游遍這神州大好河山。奈何季秋只是個會花錢,不會賺錢的主,十幾年時間,口袋裡便只剩了幾錢碎銀。

這一年,季秋已三十有四。這一日,恰好走到了天山腳下。按著祖上傳下來的半本《陰陽風水秘術》往那天山一看,卻是上好的靈脈。七座山峰暗合北斗七星,勺尾極陰,勺頭極陽,七峰正位於陰陽交匯之處。

正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天山七峰恰成龍鳳之勢。季秋頓時心情愉悅,信步游山。也是季秋的造化,竟在山中撿到一無名古卷,上載修鍊法門,奇奧難懂,威力巨大。要說季秋對這修鍊之道知之幾許,卻似他那風水之說,實在是雲里霧裡,其實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一則囊中已見羞澀,二則按古卷之上的修鍊法門,修鍊到高深處,辟穀卻也是易事。當下,季秋便來了興趣。找了一個隱秘的山洞,潛心修鍊起來。

不知不覺,匆匆二十年,小有成就,乃出。幾番江湖風雨,雖不能獨步天下,一方梟雄卻不為過。遂在天山之上,開宗立派,名曰:天門。因古卷所載功法近於道家,便做道士打扮,自號「季子」,後世弟子尊稱「季真人」。

季真人享年六百三十七年,有徒七人,以暗合七星之數。季真人臨終之前叮囑諸弟子:「天山乃靈脈所聚,龍鳳之象,日後本門必大出於江湖,爾等決不可棄之。切記,切記!」

諸弟子自然不知季真人是半吊子的風水相術。季真人去後幾百年間,天門便逐漸淪為江湖二流門派,只能勉強持續香火。天門第二代掌門玉虛子重傷於江湖爭鬥,在振興天門無望后,鬱鬱而終。三代掌門玉春子更是不濟,天山七峰失之有六,坎坎保住主峰通天峰,只能用「苟延殘喘」來形容,門下弟子也是凋零。更有幾代竟是單傳。

直到距今一千七百年,天門有了轉機。

也許是正如季真人所說天山真是龍鳳寶穴,也許是功德已夠,上天不再作弄天門,在這個時候,天門第十三代傳人中,竟出了一個驚世奇才——一葉真人。一葉真人俗家姓秋名葉,本是落地秀才,屢試不中,心灰意冷下入了道門,拜入天門掌門南非子門下,賜號一葉。世事難料,天門弟子凋零,卻使得門中長輩更是用盡心機、竭盡所能教導門下弟子,知無不言,能無不授。

一葉在入門后耗時兩年,盡悟南非子所授,修為更是日日見長。於是南非子破例讓一葉進入通天峰幻月洞府內參詳本門典籍——《天門祭奠》。

要說這《天門祭奠》,便不得不提天門開山鼻祖季真人。季真人前半生潦倒,歷盡世間世事變化,深知藏私乃為師之道大忌,若想天門不衰,便要歷代弟子所悟之精華流傳於後世。道至盡頭雖一,然至道之途千萬,人之心智有偏頗,取百家之長以善其身是為大道。於是,以季真人所得之上古無名古卷為根本,兼歷代門中弟子所悟之精華載於其中,由此,便有了《天門祭奠》。

一葉枯坐幻月洞府內二十三年,乃一月圓之夜出關。出關之時,天有異象——七星之破軍獨亮。歷時二十三年,一葉鬚髮盡白,然容顏不老,面帶微笑,周身更有微微白光。南非子視之,驚為仙人。一葉出關之日笑別恩師南非子,道:「師尊暫作休息,弟子外出,一日便會。」

眾人茫然相顧,不知所以。一日夜之後一葉御劍而回。天山六峰外敵,竟已盡數歸於天山門下,依《天門祭奠》所載之「門神經」煉製成天門門神。依「門神經」之法所煉之門神,最是忠心不過,最是難能可貴之處,便是各門神之神智並無影響,且修鍊至最高境界,竟能達金剛不壞之身。然劍有兩刃,「門神經」所煉之門神不能修習道法,只能近身肉搏,壽命也近乎普通人,不能喝天門弟子相比,但卻是門神的上佳人選。經此一役,一葉真人名動天下,天門更是實力大增,隱有大出之象。

又過一年,南非子便將掌門之位傳於一葉,自己清修去了。不再理會門中事務。一葉掌權之後,整修內務,勵精圖治,大力扶持本門弟子,並每七年遍布中原招收門中弟子。一葉真人對門中弟子人選要求甚嚴,新收弟子百中取一,已是大善。一葉更是將天門分為內外兩門,內門主清修,乃天門基石;外門主俗事,謀划天門日常所需。過二十年,一葉盡悟《天門祭奠》所載,已有神鬼莫測之能,再過五十年,一葉窺得天道,返璞歸真,天下已無其一合之人,再過百年,一葉達天、地、人、神、鬼合一之境,天下人未出招便已敗。從此,天門大興,是以正道支柱,領袖正道各門諸派。

一葉真人高壽一千三百五十歲而逝,他一生收徒嚴謹,僅傳七人,遂將天山七峰分置七人,令七脈共傳香火。其中掌門居於主峰通天峰天樞宮中,是一門重心所在。

時至今日,天門弟子已近三千,內門近千,門神一千,外門近千。門中弟子高手如雲,名震江湖。更與「冰雪谷」、「小林寺」並列為當世三大門派。而掌門一元真人,一身修為神鬼莫測,更有移山倒海之能,乃當世絕頂人物。

天山往北一百里處,有村千葉。自千年前一葉姓大戶遷於此地,千葉村便逐漸興旺起來,外來人口如今也是不少。至今日,已有些氣象。村中百姓近半姓葉,十有八九還能扯上血緣關係。村中由南向北有一街市,小至針線,大至牲口車馬,倒是要啥有啥。

天門弟子北出中原下九州,西入西域深處,千葉村便是必經之地。故而,千葉村倒是受了天門不少照拂,村中百姓感念於此,便時常趕去天山送些日常所需。在村中百姓眼中,天門弟子一向高來高走,便以為天門弟子均是些神仙人物,心中自是羨慕不已。千葉村再往北一里處有寺靈隱,卻已破敗。寺中和尚早就雲遊他鄉,這裡便成了千葉村孩童們的玩樂之地。

這一日,靈隱寺外來了一個老和尚。和尚身材高大,鬚眉盡白,面帶微笑。一身僧袍倒有幾處打上了補丁,但乾淨整潔,就是腳下一雙僧鞋也只沾了幾點灰塵。和尚左手放在胸前,手中拈著一串佛珠,右手拿著九環錫杖,左肩背著一個小包袱。咋一看,也是得道高僧的模樣。

可惜,和尚右肩上蹲著的一個貓大小、獅子模樣的小獸,卻讓人覺著詫異。小獸也是罕見,六分如獅,全身卻又密布淺金色細鱗,尾有尺許,尾端是寸許長的骨刺,神奇之處卻在於,小獸並不好動,如老僧入定般安靜異常。

靈隱寺外有一被荒草淹沒的石碑,碑上「靈隱寺」三字依然蒼勁有力,寺中偶爾傳出孩童嬉戲之聲,倒平添了幾分生氣。和尚雖已是方外之人,看到寺廟如此境況,也免不了唏噓。

「阿彌陀佛。」

和尚輕嘆了一句,放下心中執念,大步向寺內走去。

「三爺爺!」一個七八歲小童倚在大雄寶殿門框上,面朝內,道:「今日沒去先生那學書,明日怕是不好過吧?」

「嗨,怕他作甚!他那米粒之學,也能教授我等?不若在這寺中來的痛快。」

和尚聽這後面的聲音稚嫩未脫,卻似成人般老氣十足,倒對這「三爺爺」來了興趣。走到殿前往裡一望,一身修為險些東流。只見那殿中稀稀拉拉的孩童十二三個,大多六七歲模樣,正中一人七八歲,坐在供桌上,卻是孩子口中的「三爺爺」。

眾孩童見一老和尚進來,右肩之上坐一小獸,畢竟是小孩心性,見和尚鬚眉皆白,面目慈祥,心中不由的覺著親近。頓時圍了上來,個個盯著那小獸暗暗稱奇。

「呔!」方才供桌上那小孩卻是沒動,大聲喝道:「小的們退下!如此,成何體統!」

眾小孩聞聲,紛紛退後,只留老和尚在殿內中央空地站立。

和尚見狀,心中驚奇不已,不由的仔細端詳供桌之上那孩童。

此人頭大如斗,濃眉,丹鳳眼,鼻成水滴狀,嘴巴大小適中,面色紅潤,四肢修長,卻長了一雙大手。絕對和俊秀扯不上任何關係。

「好資質!」和尚暗暗一贊。

「和尚!」小孩微微一笑,道:「自何處來?來此地,為何?」

和尚頓覺眼前一亮,只覺這小孩笑容猶如微微春風,直化人心。

「老衲枯榮,此地與老衲緣法未了。」和尚不禁一笑,心底暗道:「阿彌駝佛,卻與這小孩說什麼緣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間行者正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無間行者正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天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