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活到老,學到老
人的一生是在不斷學習的一生,如果間斷了學習,就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落伍。知識就是力量,是徹底改變個人命運的第一推動力。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中,誰擁有知識、才華就等於把握住了自己命運的咽喉;相反,誰的知識一窮二白則只能受制於人。總之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斷進步。這就需要有善於發現別人長處的能力。如果一天到晚總是在挑別人的毛病,而不去看別人的優點,就很難說有什麼可學的。到頭來學不到本事的是自己。相反,只有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才可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無止境地學習,是每一個智者所必要的,是每一個向上者所嚮往的。人要想不斷地進步,就得活到老,學到老,在學習上不能有厭足之心。人生在世總免不了要經受各種磨難和考驗,在這其中也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經驗和教訓,無論是好的經驗還是壞的教訓,對我們來說都是成長中學習的階梯。從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是從勇於學習,敢於走出困境,不斷鑽研中受益的呢?各行各業都有模仿的對象,沒有蘇格拉底就沒有格拉圖;俄國的冰上曲棍球隊效仿加拿大隊;馬蒂斯的筆法取自更高的繪畫技巧。可是在今天普遍缺乏學習的精神,有勇有謀,惟獨少了謙卑的學習態度。只有少數的人才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其他的人都要吃過競爭者的一番苦頭才明白學習之道。無論怎樣,都要找到值得你學習的對象,以開放的心和受教的態度向這些老師學習。永遠不要斷言你已經找到最好的老師,或是自以為出類拔萃;換句話說,要不斷地尋求更好的方式。除了向優秀的人或企業學習外,最重要的是向書本學習。讀書是人們學習知識和獲取精神生活養料的好途徑。以下列舉了9種讀書方法,以供參考。1.「三步」法宋朝的蘇東坡讀書提倡要分「三步」:第一步是抄一段,第二步是用三個字為題,第三步是用一字為題,別人只要提出某段的頭一個字,他就能背出來。他謫居黃州時,每次讀《漢書》都作「提要」。2.借摘讀舊時代,革命書籍十分缺乏,徐特立在湖南時,聽說書報流通社有《聯**史》上下冊,就去借了來抄讀。他不全抄,而是節抄,並且做詳細分析。這樣,可以眼、心、手三到,便於理解深刻。3.翻選讀吳昌碩博覽群書,曾對門生說:「書不能死讀,先翻翻序,看看結尾,不好不看,好的翻翻,極有價值的才值得花力氣精讀,要不你有多少心血能花在上面?」4.插縫讀學者顧頡剛陪夫人就診的時候,也要挾書閱讀,若有所得,歸來即記在筆記本上。35年間,他記的筆記竟達l60冊之多。5.「啃」「悟」讀作家張賢亮當年被打成「右派」下放農場十年,唯一能看的只有一本《資本論》他的讀法是「啃」和「悟」。他說:「古時文人三更燈火五更寒,啃的就是四書五經,依此作底,寫起文章來海闊天空,頭頭是道。」他喜歡美國作家福克納的作品,但他從不整篇細讀,只是跳著翻看,用文學的悟性體味作者的創作精髓。6.選擇讀朱光潛說:要知道讀書好比探險,也不能全靠別人指導,自己也須費些工夫去搜求。別人只能介紹,抉擇還要靠你自己。他認為:「你與其讀千卷的詩集,不如讀一部《國風》或《古詩十九首》,你與其讀千卷希臘哲學的書籍,不如讀一部柏拉圖的《理想國》。」7.交叉讀理論家胡喬木共有136個三米高的大書架,約3萬多冊的私人藏書。他沒有什麼業餘嗜好,休息的一大方式就是同時看五本內容完全不同的書,如哲學、外國小說、政治、劇本、自然科學類的書,同時交叉著看,以調換腦子,而在調換腦子的同時,又有所得。8.「怪」法讀台灣作家李敖珍視書中的資料,更甚於書本身。他常把書中重要的資料影印下來,或者直接撕下,再作分門別類的「專集整理」,名曰「吸收日月精華」,等到書中的「精華」被他吸收光了,這本書對他來說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送、賣、扔,他都沒有多大意見。9.重複讀德國哲學家狄慈根說:「重複是學習之母。」對有些難懂的書,他堅持一讀再讀,直到懂了記下為止。他說:我閱讀關於我所不懂的問題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問題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知識。讀書能增長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內涵和修養。現代的人越來越忙,壓力越來越大,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讀書,我們實在不應該把讀書這個好習慣丟掉。一個人若想改變我們的命運,不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是不行的,即使再忙,我們也應該給自己一點時間,有選擇地讀一些好書。最後,我們來談談用腦的問題。學習需要用腦,有人擔心會把腦子累壞了,也常常為自己的腦子是否夠使而感到懷疑。其實,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大腦接受、儲存和綜合各種信息的潛能是極其巨大的。所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是由成百上千億個細胞組成的,具有極大的貯存量,可以在每秒鐘接受十來個信息。一個信息單位叫做比特,大約相當於一個單詞。人腦的容量有一百萬億個比特,這還是較為保守的估計。這一百萬億個比特,究竟有多大呢?它可以裝下全世界所有圖書館的藏書內容。何況人類還有潛意識,有許多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微妙感覺和印象。實際上,普通一個人能夠表達出的信息量只是巨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峰面。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像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科學家,只用了自己大腦的三分之一的功能,而一般人則更少,絕大部分腦細胞仍處於「待業」狀態。而且人腦不同於機器,使用久了會有磨損,而是越用越好用,就像有人學外語,一旦掌握了一兩門外語,再學第三門和第四門就會容易許多。英國劇作家、社會活動家蕭伯納享年94歲,晚年仍有劇作問世;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堅持用腦到84歲,發明成果1100多項;法國的一位女鋼琴家104歲還能登台演奏;著名黑人作家杜波依斯87歲寫作《黑色的火焰》,轟動世界。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幾位著名大思想家:孔丘活了73歲,荀況75歲,孟柯83歲,墨翟92歲。這在「人活七十古來稀」的古代都是很了不起的長壽者。我國著名學者馬寅初一生坎坷,由於勤於用腦活到90歲;我國現代氣象學的開拓者竺可楨,上中學時身體虛弱,還患肺病,有人斷言他活不到20歲,但他一直堅持學習,不斷奮鬥,活到85歲,貢獻卓著。人的一生是在不斷學習的一生,如果間斷了學習,就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落伍。我們一定要有一種好學的心態和習慣,學習必備的知識,學習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一個人如果不想枉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學習,永遠不要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