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啥都能幹咱幹麼去?
(摘自2014年4月10日濟南日報A32版)
機器人是被20世紀初期的作家和電影製片人當做一種文學形象而來到這個世界的。從弗里茨·朗的《大都市》和艾薩克·阿西莫夫的《我,機器人》,再到《機器人總動員》和《終結者》,它們每次都能非常出色地完成任務。
但是,自從它們走出影視作品成為一種真實的存在後,機器人始終給人們一種淡淡的失望感。它們能從事一些人類不能親力親為的工作,也在一些人類不太想去做的事情中挑起了大梁,而且還在某些製造行業中發揮著作用。但事實證明,製造可以信賴的機器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它們看上去仍然非常笨拙。因此,儘管它們能夠使人類為之著迷,卻一直沒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太多的印記。
機器人飛速發展
這種情況似乎很快就會改變。正如硅晶片、數字感測器和高速寬頻通信能力的爆髮式增長提高了所有其他產品的性能一樣,它們也使機器人的性能出現了提升。在這過程中,一直有三個因素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機器人的研發正在變得容易起來。新的共同標準可以讓好的想法輕易從一種機器人平台移植到另一種機器人平台;關鍵技術的累計也讓建造此類平台的成本大幅降低。放在10年前,一個像RethinkRobotics公司的Baxter那樣的機器人可能是幾乎無法想象的,如今你只要花上25000美元,就能買到一個擁有雙手的,而且編程介面非常簡單直觀的機器人。
其次,各行各業都在加快研發。作為2013年最轟動的機器人新聞,谷歌曾在去年購買了8家前景被看好的機器人創業公司。由於資金充足,加之有一位好的領導人在領導(負責谷歌機器人項目的是曾主持開發安卓操作系統的安迪·羅賓),以及能在與機器人製造高度相關的雲計算和工作技能方面獲得頂尖專家的支持,谷歌的機器人項目前景遠大,值得期待。亞馬遜也在押注機器人,他們正在研究可以自動分揀倉庫的機器人,還準備利用無人機來投送貨物。
第三個因素是想象力。在過去的幾年中,機器人被多次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例如,在電影攝影棚中,它們被當做是場記和燈光師來使用。如果沒有機器人去移動攝影機和燈光,《地心引力》是拍不出來的。又比如,在一些太陽能電站中,它們被當做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工來使用。
將來,機器人還能同人類一起生活,滿足人類的所有需要。有的能幫助人類製造和移動物品;有的能夠提供看護服務;有的甚至能給人類提供安慰,或是充當人類的夥伴。
人類面臨挑戰
人類將以消費者和市民的身份從機器人的崛起中收穫巨大的好處。但是否能以工人的身份從中獲益,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因為機器人日漸增強的競爭力可能會讓某些需要人力來完成的工作顯得多餘。比如說,美國Aetheon公司的機器人可以把醫用手推車帶到任何需要用到它的地方,這些機器人已經準備好接過目前大部分由搬運工來完成的工作。Kiva公司的倉儲機器人可以讓亞馬遜用較少的工人發出更多包裹的想法成為可能。無人駕駛汽車可能會取代數百萬以汽車為生的人。因此,在面對機器人大軍的進攻時,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工作機會也許會出現縮減。是人類為今後的勞動力使用找到新出路,還是被迫把自己的未來交給強制性的休息?這個問題正在深深地困擾著經濟學家。
隨著機器人越來越常見,它們對於人類探討那些首先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的問題的幫助作用也會越來越大。作為一種既擁有憐憫和仁慈之心,同時又能夠殘酷到超乎想象的動物,人類還有必要在戰爭中親自上陣嗎(美國已開始討論是否無人機駕駛員也值得獲得獎章)?還有必要在乎你所感知到的最後的仁慈是不是來自於一台機器嗎?如果人類的大部分或者全部勞動力變得相對於需求而言是多餘的的話,那麼,使人類顯得高貴的奮鬥又將如何呢?
阿西莫夫等人的真知灼見就在於,他們認為,只有在技術實現了擬人化時,那才是真正可以比較容易解決此類問題的時候。就像宇航員在太空中回望地球家園一樣,如果機器人也能夠在將來的某一天用一種看上去可以理解的神情回望人類,人與機器才能和諧相處。(世中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