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獸甲篇

妖獸甲篇

獸類:1.神靈龍:具有東方神龍和西方飛龍的共同特徵的希世神獸,具有神龍和西方飛龍血統,不僅變化無常,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既能深入水底,亦能騰雲登天,降雨馭雷,*控九天神雷之力(天雷劫),還有魔獸與生俱來的施展魔法的能力。

2.青龍:色青,屬木,為東方護獸,鎮守東宮星宿,它是代表東方的靈獸,為青色的龍,青龍的方位是東,左,代表春季;在中國二十八星宿中,青龍是東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

在四方的神靈中,根據山海經的說法,『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東方有句芒,身鳥人面,乘兩龍。』;『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頭有角的為公龍;雙角的稱為龍,單角的稱蛟;無角的為螭,古時玉佩常有大小雙龍,仍稱母子螭;龍的地位遠高於印度。因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徵。也是東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屬木的,也因青色是屬木的,故此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們想像成為龍的形象,因位於東方,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東方色青,故名『青龍』。

3.靈虎:具有東方白虎和西方魔虎的血統,既懂得妖獸的修鍊方法,又有魔獸與生俱來的施展魔法的能力4.白虎:為百獸之長,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控龍捲暴風之力(召喚萬獸),使得它也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著龍一起出動,『雲從龍,風從虎』成為降服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

而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東西,又是可敬的東西。可怕的是,它會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無比,能夠避邪。而在一些古書中,如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祀典》:『畫虎於門,鬼不敢入』,『虎者,陽,百獸之長也。能執摶挫銳,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惡遇,燒虎皮飲之。擊其爪,亦能辟惡。此其驗也。』古人還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德至鳥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西方的靈獸,為白的老虎,代表的季節是秋季。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其形象虎,位於西方,屬金,色白,總稱白虎。

4.朱雀:亦稱鳳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控焚火烈焰之力(天地三絕火),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南方的靈獸。方位是南,前,代表夏季;朱雀,亦稱「朱鳥」,古代神話中的南方之神。又可說是鳳凰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也和其他三種一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而鳳凰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等...又有說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又請鳳是有五種品種,以顏色來分的:紅是鳳、青則是鸞鳥、白是天鵝、另有黃和紫的。

5.玄武:*控寒冰風雪之力(黑暗**),色黑,屬水,為北方護獸,鎮守北宮星宿。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北方的靈獸。方位是北,后,代表冬季。

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5.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俗稱"四不像",民間有龍性*旳說法,和牛交時生麒麟、和豬交時生象。

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后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麒麟與鳳、龍、龜並稱為「四靈」,麒麟為「四靈」之首。其本是走獸類神獸。後接替黃龍成為中央守護獸聖獸之長。鎮守中宮,掌控大地之力。色屬黃,屬性土。

6.贔屓:也稱龜趺。形狀像烏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7.狴犴:又叫憲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虎是威猛之獸,可見狴犴的用處在於增強監獄的威嚴,讓罪犯們望而生畏。

8.螭吻:也叫鴟吻、鴟尾、好望,等。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9.椒圖:形似螺蚌,性孤僻,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因而人們常將其銜環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取其緊閉之意。

10.囚牛: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好音樂。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11.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12.饕餮:形似狼,好飲食。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

13.狻猊: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好煙火,又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能見其風采。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14.睚眥:相貌似豺,好腥殺。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報則不免腥殺,這樣,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15.噬人花:蠻荒異種,花開逾丈,上紅下白,上端有紅珠,粘連生人活物吞噬之。

16.乘黃:騎它的人可以活三千年歲也17.犀渠:樣子象牛,皮毛黑色,叫聲象嬰兒一般,以人為食,極為兇惡。

18.:馬腹出於蔓渠山旁伊水,人面虎身,叫聲有如嬰兒啼哭,性情兇殘。

19.蜚:出於太山,樣子象牛,頭部白色,獨眼,蛇尾,上古的瘟疫之獸。

20.雍和:紅眼紅嘴,黃毛,樣子有點象猿,上古的恐慌之神,傳說它一出現必有大災荒伴隨。

21狍蔦:出於鉤吾山,羊身人面,眼睛長在腋下,爪子象人手人腳,又名饕餮。

22.化蛇: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23.英招: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

24.玄蜂:巨蜂,腹大如壺,蟄人,有毒,能殺人。

25.青牛:出名主要是作為老子的坐騎。

26.呲鐵: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泄物利如剛29.山臊:人臉猴身,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

30.火鼠:又名火光獸。重百斤,毛長接近一米,細如絲,見水即死。

31.商羊:一足鳥,招大雨。

32.訛獸:別名誕。人面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美,但吃了后也無法說真話了。

33.鴖;嘴為赤色,身為翠色。可御火。

34.欽原:鳥,形狀象蜂,和鴛鴦差不多大。蟄獸獸死,蟄樹樹枯。

35.鉤蛇: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

36.遠飛雞: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

37.腓腓: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養之可以解憂愁。

38.諸犍: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

39.混沌: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抵觸善人,憑依惡人。

40.慶忌:又名要離。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乘黃色小車,日馳千里。

41.並封:類豬,黑色,前後皆有頭。

42.夫諸: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

43.當康: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

44.山蜘蛛: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

45.鳴蛇: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見則大旱。

46.南海蝴蝶:巨型蝴蝶。去掉其翅膀和須足,仍有八十斤,極其鮮美47.幽:類似有條紋的小猴子,48.狸力:豬狀獸,腳後有突起,聲音就像狗叫。

49.馬交:類馬,白身黑尾,頭有一角,利齒,四足為爪,發音如鼓聲。以虎豹為食。

50.孰湖:馬身鳥翼,人面蛇尾(與英招類似)。喜歡載人(應該很適合作坐騎)。

51.媼: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

52.患:身長數丈,類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腳於土中,雖在動卻不移開。唯灌酒能消。因為其為憂傷之氣所聚,酒能忘憂,所以可消。

53.鬼車: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

54.「孰胡」

馬身鳥翼,人面蛇尾(與英招類似)。喜歡載人。《山海經(西次四經)》有載。

55.飛廉: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

56.飛誕鳥:鳥,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膠,用其灑在樹上粘取飛禽食用,亦有時用其噴射,百發百中57.九尾蛇:巨蛇,體有鱗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鐵碰撞之聲。尾端有小孔,會噴射,如槍彈,中者非死即殘58.奚鼠:巨鼠,居於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為禦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聲可以傳千里,它的毛髮可以召集鼠類59.傲因: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舌頭暴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60.橫公魚: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

61.傒囊:象小孩子,見到人就伸手牽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

62.風狸:別名風生獸。似貂,青色。火燒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錘擊其頭數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風立即復活。用菖莆塞其鼻方可殺之。其溺可入葯,其腦和菊花服滿十斤可壽五百。

63.角圭:又名任法獸。如羊,一角,青色,性忠直。看見有人相鬥就觸理虧的一方。

64.委蛇:又名延維。人首蛇身,有兩頭,紫衣朱冠,和車轅長度相當。厭惡雷聲,聞之則捧首而立。見則能霸天下。

65.契俞:獸中最大者,龍頭馬尾虎爪,長四百尺,善走,以人為食。遇有道之人則隱藏,遇無道之人則食之。

66.魍魎:木石之怪,亦有說為山川之精。狀如三歲小孩,紅眼長耳,赤黑色,喜歡模仿人聲用以迷惑人。

67.鼠勺:類狗,能飛,食虎豹。

68.率然:五彩蛇,亦有說為兩頭。人物觸之,中頭則尾至,中尾則頭至,中腰則頭尾並至。

69.鯤鵬: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70.鬼母:南海小虞山,有鬼母,能產天地鬼,一產十鬼,朝產之,暮食之。

71.神鳥帝江:天山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

72.恆山神鳥:恆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四海,悲鳴而送之。

73.海中大蟹:昔有海商海中行,遇洲港,林要茂甚,乃維舟登岸,息於水旁,半炊而林沒,鈀斷纜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

74.龍魚: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一日蝦,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

75.犼形類馬,長一二丈,有鱗片,渾身有火光纏繞;會飛,食龍腦,極其兇猛。與龍相鬥時,口中噴火,龍即不敵。有人嘗見一犼獨斗三蛟二龍,斗三日夜,殺一龍二蛟方斃。

76.異草名山生神芝。上品車馬形,中品人形,下品六畜形。食之有說可不死;有說可乘雲而行,且有雲氣覆之。

77.牛魚形如小牛,毛色青黃,喜歡睡卧,受驚動聲如大牛,可傳一里。把它的皮懸起,潮漲則毛起,潮退則毛伏。

78.水猴中美洲神話中的食人水怪,半人半猴,尾部長有一隻手,用於攫取水邊的人,尤其喜食人的眼、齒和指甲。有時會用自己的哭聲把人引到水邊,將人抓住。

79.雞龍立陶宛傳說中的「財神」,在室內時像一隻公雞,到了室外則幻化為龍的模樣。它在某戶人家定居下來后通常不會輕易離開,常會給這戶人家帶來飛來橫財,但由於這些錢財大多是偷來的,因此也會給這家人平添很多麻煩。你可以從魔鬼處購買雞龍,代價是必須像浮士德那樣交出自己的靈魂。

80.芬蘭傳說中的惡龍(Ajatar)與它有著相同的淵源,不過這條惡龍並不會給人帶來什麼財富,只會生育毒蛇,製造瘟疫和疾病。

81.辟水金睛獸靈獸,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牛魔王的坐騎,中國神話故事有相關記載。

82.仙龜烏龜的背殼,古人可用來占卜。古代帝王曾有用仙龜占卜的記錄,且卦卦奇准。

83.九頭蛇王:九個腦袋,但是只有一個思維,每個腦袋的顏色和功能都不相同。

84.崑崙巨雕:全身雪白,會不僅會噴冰,還會噴出火焰,性嗜蛇。

85.九尾狐:省稱「九尾」,亦稱「九尾禽」。傳說中的異獸。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說始見於先秦,至漢傳為瑞祥之獸,象徵王者興。又,天下太平則現,象徵王者子孫繁息。

《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白虎通》:「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

86.九嬰:傳說中怪獸名。能噴水吐火,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凶水之中。其說始見於漢。

《淮南子·本徑訓》高誘註:「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北狄之地有凶水。」

87.諦聽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山之寶。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有諦聽晝夜相隨,處處逢凶化吉,終成佛法。佛教尊稱諦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

諦聽集群獸之瑞像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形態別緻,想象豐富。世人珍之為「鎮宅之寶」、「廟堂之尊」、「天地精靈」和「萬獸征物」,廣泛納為收藏。

88.土螻:字面意思常被誤認為一種蟲子,其實它是一種凶獸,形狀似山羊,四角,能吃人。

《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89.「角端」

傳說中祥瑞之獸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其說始見於漢。

《宋書·符瑞志下》:「角端者,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之事,則奉書而至。」

90.「三角獸」

傳說中瑞祥之獸名。頭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則此物至。帝王儀衛有繪其像之旗。

《元史·輿服志二》:「三角獸旗,赤質,赤火焰腳,繪獸,其首類白澤,綠髮,三角,青質,白腹,跋尾綠色。」

91.「天狗」

傳說中神獸名。可禁凶害。其說始見於秦。

《山海經·西山經》:「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禁凶。」

92.「傲因」

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舌頭暴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93.一角獸:傳說中的神獸名。麒麟類,為瑞祥之物,天下一統則至。

《文選·劉琨》:「一角之獸,連理之木,以為休徵者,蓋有百數。」李善註:「《春秋感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內共一主也。王者不剮胎,不剖卵,則出於郊。」

94.人面鴞:傳說中怪鳥名。其形如鴞而人面,雉身犬尾,其現尾旱災之兆。其說始見於秦。

《山海經·西山經》:「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鴞而人面,雉身犬尾,其名自號,見則其邑大旱。」

95.人馬:傳說中異魚名,狀似魚而具人之手足耳目鼻。其說始見於晉。一作「馬人」。

晉·崔豹《古今注·魚蟲》:「人馬,有鱗甲,如大鯉魚,但手足耳目鼻與人不邑耳。見人良久乃入水中。」

96.人蛇:傳說中異蛇名。狀似蛇耳具人手足,食人,能直立行走。

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九十九引《蛇譜》:「人蛇,長七尺,色如墨。蛇頭、蛇尾、蛇身,尾長尺許,而人手人足,長三尺。人立而行,出則群相聚,遇人輒嘻笑,笑而已即轉噬。然行甚遲,聞其笑即速奔可脫。」

97.九耳犬:傳說中的獵犬。有九耳,其耳動則主人獵有所獲。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神語·雷神》:「陳時,雷州人陳鉷無子,其業捕獵,家有九耳犬,身靈。凡將獵,卜諸犬耳,一耳動則獵一首,動多則三四耳,少則一二耳。一日出獵,而九耳俱動。鉷大喜,以為必多得獸矣,有荊棘一區,九耳犬圍繞不去。異之,得一巨卵,徑尺,攜以歸,雷雨暴作。卵開,乃一男子,其手有文,左曰雷,右曰州。」

98.九尾狐:省稱「九尾」,亦稱「九尾禽」。傳說中的異獸。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說始見於先秦,至漢傳為瑞祥之獸,象徵王者興。又,天下太平則現,象徵王者子孫繁息。

《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白虎通》:「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

99.九尾蛇:傳說中異蛇名。形體巨大,有九尾。

清·袁枚《續子不語·九尾蛇》:「茅八者,少曾販紙入江西。其地深山多紙廠,廠中人日將落即鍵戶,戒勿他出,曰山中多異物,不特虎狼也,一夕月皎甚,茅不能寐,思一啟戶玩月,瑟縮再四,自恃武勇尚可任,乃啟開而出。行不數十步,忽見群猴數十,奔泣而來,擇一大樹而上,茅亦上遠窺。旋見一蛇,從林際出,身入栱柱,兩目灼灼,體甲皆如魚鱗而硬,腰以下生九尾,相曳而行,有聲如鐵甲。然至樹下,乃植其尾,旋轉作舞狀。每尾有小竅,竅中出涎如彈射樹上。猴有中者,者叫號墮地,腹裂而死。乃徐啖三猴,曳尾而去。茅懼,歸,自是昏夜不敢出。」

100.九尾龜:傳說中的神龜。徑尺余,有九尾。

明·陸粲《庚編·九尾龜》:「海寧百姓王屠與其子出行,遇漁父持巨龜,徑可尺余,買歸,擊著柱下,將羹之,鄰居有江右商人見之,告邸翁,欲以錢贖焉。商曰:『此九尾龜,神物也。』皆驗之,商因踏龜背,其尾兩旁露出小尾各四。便持錢乞王,王不肯,遂烹作羹,父子共啖。是夕,大水自海中來,平地三尺,逮水退,翁往視王某,但見衣衾再床,父子皆不知去向。人咸云:為水府攝去殺卻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誅神墓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誅神墓仙
上一章下一章

妖獸甲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