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春季飲食進補
春天,是萬物生長、萬象更新的季節。《黃帝內經·素問》中寫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是說,春季三個月所有生物推陳出新,生機盎然。人應適應季節,調養生氣,使機體與外界統一起來,謂之「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對老年人來說,春天更應注意飲食調養,保證健康長壽。
早春時節,氣溫仍較寒冷,人體為了禦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穀類製品外,還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物質。由於寒冷的刺激可使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兔肉和豆製品等。上述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強人體耐寒的功能。
春天,又是氣候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蔔、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也應食用,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這類食物有芝麻、青色捲心菜、花菜等。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其生長期早於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維生素,可採摘食用,以補充一般蔬菜的不足。
祖國醫學認為,春季養生「當需食補」。但必須根據春天人體陽氣逐漸生髮的特點,選擇平補、清補的飲食,以免適得其反。
到了春天,凡有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眩暈,這就是中醫學早已指出的「春氣者諸病在頭」的原因。現代醫學也發現,春天的氣候變化,容易使人血壓增高,出現頭痛、頭暈、失眠等癥狀。飲食防治的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頻頻飲之。因為香蕉含有能降低血壓的鉀離子。另外,經常食用含鉀多的檸檬、梨、綠豆等,對防治高血壓也有益處。還可用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適量,代茶飲;或用芹菜250克、紅棗10枚,水煎代茶飲;或將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後,每日晨空腹吃10粒。這些,也均有較好的降壓效果。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也易在春天發作,飲食上應避免攝取含肌酸、嘌呤鹼等物質豐富的豬肉湯、雞湯、魚湯、牛肉湯及菠菜、豆類、動物內臟和刺激性調味品,因為上述食物有較強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氣體產生腹脹,增加胃腸負擔。飲食防治上,可用新鮮青色捲心菜,洗凈,搗爛,用消毒紗布絞汁,服時稍加溫,每日2次,15天為一療程;或用牛奶250毫升,煮開后調入蜂蜜50克,白艾6克,調勻后飲用。這些,均有養陰益胃之功效。
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飲食防治的方法是,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蓮子、百合、大棗、核桃、蜂蜜等,有助於減輕癥狀。飲食宜清淡,忌食海腥、油膩食物,俗話所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蔥、蒜等及過甜、過鹹食物也宜少吃,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