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胡亮回京
鄭主任也有點火大。自己手下工人生產出錯,自己還要替他出頭,本來就是很憋屈的事兒。不過他到底是國家培養出來的車間主任,有一定的涵養,不想在一群工人面前和這個謝師傅吵架,那樣丟身份。
他壓住火氣,對謝晉元說到:
「謝師傅,你自己也說了,你是安裝隊的,不是這個廠里的。廠里已經開始生產了,這裡就沒有你們安裝隊什麼事兒了。你還是離開吧。」
你是安裝隊的,不是這個廠里的。謝晉元被這句話懟的說不出話來。他覺得鄭紅旗說的不對,但是又不知道不對在哪裡,他憋著火,怒氣沖沖的離開車間,去找陳廠長,訴說了自己的怨氣。
「陳廠長,你說,這個鄭紅旗是不是對工人管理的太鬆散了?要是嚴格要求的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批評那個人,他竟然說我是安裝隊的,不是這個廠里的職工,把我趕出車間。他是不是太過分了?從建廠開始到現在,我們安裝隊為廠里做了這麼多貢獻,現在成了廠里的外人?」
陳廠長點點頭:「謝師傅,你說的有道理。老鄭是應該對工人嚴加管教。這個事情我會提醒他的。不過他說的也沒有錯。謝師傅,你不是這個廠里的人,就不要管廠里的事兒了。再說,我聽說你們也快離開了吧?不要臨走跟廠里同志們鬧的不愉快。」
看見自己的好心沒有人理解,謝晉元憋一肚子悶氣回去了。
回到家裡,他獨自一人喝悶酒。他覺得自己非常委屈。自己帶著幾十號人,沒黑沒白的工作,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外人,一直把這個廠當做自己的家一樣盡心儘力。現在工廠建成了,自己卻成了外人!這個理還沒地方說。因為陳廠長說了,自己確實屬於安裝隊的編製,不屬於這個工廠的編製。
自己這是替別人做嫁妝?他想起自己當初意氣風發的報名加入安裝隊,沒想到結果是這樣。這是不是說,以後安裝隊的工作永遠是替別人做嫁妝?
雖然謝晉元心裡明白,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是為了國家,但是在自己付出巨大努力的地方,被當做外人對待,心裡還是很難受。這個時候,他忽然想到柯察金,他們當初來中國幫助高建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心情,所以對中國人技術保密,戒備森嚴呢?
第一隻螺旋槳從生產線上製造出來,這標誌著這個工廠試生產成功,已經具備了批量生產能力。雖然當時的螺旋槳槳葉是用木料製造,現在看起來很簡單的產品,但是對於國家航空工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標誌著我們國家從此可以自主生產飛機零部件。全廠一片歡騰。
這天,姜滬生、陶鋸、曲子文等人來到謝晉元家裡。大家喝酒過三巡之後,曲子文說:「老謝,廠里有人跟我說,想要我留下,你覺得怎麼樣?」
這個曲子文,自從來到這裡后,很少和謝晉元來往。主要原因,是他不喝酒。不會喝酒,到謝晉元這裡就是不合群。現在到了新工廠建成的時候,他也聽到了安裝隊要離開的消息,忍不住找來了。
陶鋸也附和說:「是啊,謝師傅,陳廠長里也跟我提過。」
謝晉元心裡有事藏不住,聞言立刻變臉,冷冷的說道:「你們想留下的話,就隨你們的便。」
姜滬生敏感的聽出謝晉元說的「你們」這二字有點彆扭。以前,這個謝師傅開口閉口都是說「咱」,現在怎麼變成「你們」了?於是就問道:
「謝師傅,是不是發生什麼事兒了?」
陶鋸和曲子文也發覺老謝今天的態度不對勁兒,莫名其妙的就翻臉發脾氣,都看著他。
謝晉元生氣的說:「昨天,我去車間巡查電路,被趕出來。那個鄭紅旗說我是安裝隊的,是外人。後來我找到陳廠長,他也說我們安裝隊的編製不是這個廠里,是外人。」
安裝隊是外人?大家聽到老謝這樣說,都覺得很不舒服。
謝晉元接著說:「陳廠長對我說,現在廠里的建設已經結束。可能過不了幾天,安裝隊就應該離開這裡了。你們原來都是安裝隊的人,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一定能夠把你們留下來。不過,聽陳廠長的意思,現在安裝隊被人當做外人,即使留下來,也和這個廠里的人不一樣對待吧。」
謝晉元說著,腦子裡不由得想起以前的首長鬍亮。他想,如果首長在這裡的話,會怎麼對待這樣的情況呢?
聽到謝晉元的分析,除了姜滬生,其他人也都悶悶不樂起來。既然沒辦法,只好聽天由命吧。
謝晉元不知道的是,他念念不忘的首長鬍亮,在他離開興平之後不到半年,也離開了一一五廠,調回了北京。
胡亮結婚後,夫妻雙方都不願意為了對方放棄自己的工作,所以,二人一直是兩地分居。後來,這件事情被鐵哥們袁征知道了,他就勸胡亮調回北京來。可是,調動工作也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胡亮堅持自己的意見,即使自己回北京,也還想繼續做和航空工業相關的工作。這樣,就需要等待機會。
這天,袁徵得到消息,國家要新成立一個「三線建設辦公室」,於是他立刻寫信給胡亮,要他想辦法進入這個部門來。
袁征的信很長。信中說道:
「現在中國的國際形勢很嚴峻。蘇聯修正主義單方面撕毀協議,同時勒令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起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這讓我們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受到很大的損失。美帝國主義朝鮮戰場上失敗之後,派出太平洋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對我們虎視眈眈。另外,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新的決議,授予了總統對北越實行全面戰爭的權力。我們處於敵人的包圍中。」
「國內形勢也不樂觀。******,加上極左思想造成的破壞,使我國經濟元氣大傷。現在,中央已經著手糾正錯誤,撥亂反正,相信國家經濟建設很快就會回到快速發展的軌道上來。」
「在這種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央領導提出了三線建設的最新指示。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一個統籌三線建設的機構。」
「胡亮,這對你來說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這樣的信,在當時是非常標準的格式。
胡亮搖搖頭。袁征的信告訴了一個重要的消息,但是把一份信,寫成這種官樣文章,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不論公家事兒還是私人的事兒,都要先把國際國內的形勢說一遍。然後才能說到正經事兒上面。洋洋洒洒的這封信,關鍵的就是最後三個字:「好機會」。
就像很多事情一樣,我國的三線建設,最初也參考了前蘇聯的樣板。在二戰前開始,他們就將許多軍工廠遷移到烏拉爾山以東,二戰期間為蘇軍部隊提供了充足的坦克火炮等軍事裝備,發揮了重大作用。
國家從1964年開始,將全國劃分為「一線」,「二線」,和「三線」這片被稱做三線的區域,包括了四川、雲南、貴州;甘肅、青海、寧夏;陝西秦嶺以南的部分,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山區部分。
三線建設的目標,是在這片自然環境下偏遠同時戰略上安全的的區域,創造一個完整的工業系統。建設起一個龐大的自給自足的工業基地區域作為戰略性的後方儲備,以應對中國被捲入戰爭的情況。
因此,三線工廠的位置都選擇了相當偏僻的地點。它們全部分佈在山區地帶的各個角落,並且遠離主要城區。這種分散布局可以降低空襲帶來的破壞。
胡亮向部里提出調回北京工作的申請,特別提出,自己回去想去三線辦,繼續為祖國的航空工業做貢獻。
朝里有人好做官,古往今來皆如此。胡亮的父親對兒子終於開竅了,願意回到北京來很高興,親自過問此事。胡亮的妻子也很高興,利用**公務人員的身份督促進展。於是申請很快得到批准。不到十天的時間,調動工作的文件就獲得批准。這樣的高效率,在跨省市調動工作的歷史上很罕見。
胡亮調回到了北京,如願以償進入三線建設統籌部門,負責政策研究。同時級別也提升了一級,由原來的處級,提到副司長級別。
胡亮合家團聚,又得到升遷,免不了要感謝袁征。
這天下班后,袁征接到胡亮電話,到附近一家飯店喝酒。
袁征很快就來到了。自從延安出來之後,二人一直是通信聯繫,這還是少多年來第一次見面,都格外激動。袁征感慨的說:「從咱倆渡過黃河後分手,一轉眼,過去二十年了。」
胡亮說:「是啊。你現在都是總後的領導了。進步的可真快啊。」
袁征笑笑說:「**,這是因為你一直對這個沒興趣。你要是想進步,就憑你那麼聰明智慧,那還不是很容易的事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