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箱
陳世軒見了就笑話說她是不是想太多了,還能管那蜜蜂怎麼建房子。
燕妮對他說了加空框的好處,如果能成功引誘蜜蜂在空框做巢,不僅以後取蜜方便,在取蜜的時候不會破壞蜂巢,也能減少幼蟲的損失,幼蟲得到保障,蜂群的數量就不會減少。
陳世軒聽了沉默了一會,在紙上畫畫圖圖,他也想在他的籠子里加入空框,可以無論怎麼比劃都覺得有些欠缺。
燕妮就勸道:「不如讓爹一邊做一邊琢磨,總會找到法子的。」
一年之中四月是比較清閑的,田地里除草施肥就沒什麼事了。
陳孝才在家裡琢磨著把兩種蜂箱都做了出來,燕妮就建議道:「如果能做到防腐防蟲還有蜜蜂喜歡的味道就好了。」
陳孝才想了想說:「做到防腐防蟲這點倒不難,以前爹用漆刷過的傢具都能做到防腐防蟲的作用,就是這味道有些大,蜜蜂可能不喜歡。」
靠!那漆那麼大味道,蜜蜂不飛走的都是被熏死了。
「爹,你那漆那麼臭,蜜蜂不會喜歡的,蜜蜂喜歡的是像花兒那樣香的味道。」一旁的小雨抗議道,顯然對他平時做傢具刷的漆味道印象深刻啊!
燕妮:「我覺得要把蜜蜂自己的味道加入蜂箱裡面,這樣蜜蜂覺得熟悉就會住著不走。」
什麼是蜜蜂自己的味道,難道要在蜂箱里刷上蜂蜜。這樣不對,蜂蜜會引來螞蟻蟲子的,大家在苦思冥想著。
直至李氏從地里摘菜回來,看到他們一個個不吭聲,問了緣由,她走進儲物間提著半桶蜂蠟出來。
「當家的,你看這行不?這是從蜂巢上割下來的,當初叫你拿去賣了,你說不知人家要不要,就擱置那兒了,這是蜜蜂自個的東西,應是會喜歡的。」
爹「哎呀!」一聲,一拍大退說:「我怎麼把這個忘了,不刷漆可以打蠟呀!這蠟也能起到很好的防腐防蟲作用。」
第二天陳孝才把蜜蠟煮化了,拿刷子一片片地刷著,兩個小的也在幫忙。
燕妮見了皺著眉頭,她覺得這樣不好,就上前對陳孝才說:「爹你看,那縫隙裡面都沒刷到。」
兩個小的聽了,你瞧瞧她瞧瞧,然後說「是呀!是呀!縫隙裡面都沒刷到。」
老爹看了看也懊惱的說:「那怎麼辦?難道要全拆了,刷了蠟再裝好?」
「要不把箱子放進去泡泡,就像我們泡澡一樣,哪兒都有了。」燕妮出了個餿主意,說完她自己都懷疑能行嗎?
大家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到更全面的方法。
最後陳孝才敲定,「試試吧!大不了就浪費一些蠟,沒什麼大不了的。」
基本都準備好了,他們商量著去收蜂的時候,發現他們忽略了一個大問題,這就蜜蜂收回來該安放在那裡?
放在家裡要是一兩窩還行的,多了人和蜜蜂回相互干堯,就不行了,放在地里又引人注目,要是還放在山裡,還不如不收呢?
燕妮想了想,在村尾有一座只稀拉長著幾棵樹其它都是長著雜草的小山頭,如果能把它買下來,也不錯。
陳孝才聽她說要買山,沉思了會說:「那山頭雖然小,但買下來也太引人注意了,要對外找個妥當的理由。」
李氏說:「買那山頭要不少錢呢!那地也不肥,要是這蜂沒養好,就虧大發了。」
「娘,不虧的,你想咱們在村子這面山腳下養豬,在山上種一些果樹,不指望果子賺錢,再養上多多的雞,在山的另一面養蜜蜂保准能賺錢」
「唉,這倒是不錯的注意,養豬養雞的簡單,我一人就能做好它,就是那些個蜜蜂,我就不參與了,你們伺候吧!」
這句話把家人都逗笑了,兩個小的逗她說:「娘,你這大個人還怕小蜜蜂嗎?那小蜜蜂會采蜜多可愛呀!」
「就是就是,有蜂蜜吃還能賣錢。」
「娘,這豬可不是像家裡養個一兩頭,要養也要養幾百頭。雞也得養一千來只,你確定能幹得來?」
李氏被這話震驚了,「這……,要養這麼多嗎?咱一家子也伺候不來呀!」
陳孝才也被驚著了。
「攤子鋪太大了,咱們是摸著石頭過河,還是一步一步來的好,穩妥些總沒錯。」
「如果要買那小山頭我估摸著咱家的錢還差一點,明個兒我進山四處尋尋看,有沒有沒發現的蜂窩。」
「爹你記得嗎?上次張叔叔好像說過,蜂蜜要在蜂窩裡有一段時間的才能采割,時間不夠長的話蜂蜜不能長時間保存,容易壞的。」燕妮擔心陳孝才因為缺錢會采不成熟的蜜,就忽悠道。
「張兄弟說過嗎?我不記得了,上次去賣蜜的時候董管事倒是說了。」
陳孝才這次進山收穫不大,才搖出十六斤的蜂蜜。
因為要準備買山,當初借的錢就要先還了,不然看到有錢買山都不還錢,擱誰心裡都不好受,能在落難時伸把手的,都是自家的恩人,不能把人心磨涼了。
因為地方偏僻貧窮,買賣山和田地的事是沒有專人管的,所以他們就只能找村長大伯了。
還了錢第二天一早,陳孝才就去鎮上買了好酒好菜回來,請了村長大伯和老爺子來家裡吃午飯,要商量買山的事。
他們聽說要買那個小山包,都說那山頭土地貧瘠,又只有零星的幾棵樹沒有啥木材,不值當。
后又聽說是做養殖場的,都覺得可以一試,就說好的第二天爹和村長大伯去鎮上的衙門申報。
事情進展的很順利,爹回來的時候買了好些吃食酒菜,說明天衙門就來人測量面積,到時候要開幾桌,把爺爺三伯和七叔還有村長大伯都請來做陪。
早上九點左右,丈量土地的人拿著工具到了村長大伯家,同時村民們得知之前還背著大筆債的陳孝才家要買山,這消息在村裡炸開了鍋,導致他們去丈量的時候,後面呼啦啦跟著一群人。
今天算是陳家的好日子,三伯母張氏大清早就來幫忙,李氏對之前紅臉的事還有些介懷,對她的態度有些淡淡的,熱絡不起來。
七嬸也來了,不過她帶著不足兩歲的堂弟,還挺著個大肚子,李氏叫她坐下聊聊天就好。
這次的菜量做的很足,就像人家擺酒席那樣有十大碗,做了很菜除了雞肉其它的吃完還可以再添。
把三伯家七叔家和村長大伯家一起叫來,加上自家和衙門來的人,熱熱鬧鬧開了五桌。
衙門的人走後,三伯陳孝全還留下來向爹打聽錢是那裡來的,還說村裡的人都說,我們家一月前還借了一大筆債,怎麼這麼快又有錢買山了?還勸陳孝才不要走啥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