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大國的興衰】那些輝煌一時的帝國的崛起與衰落

用50本書構築你的商業知識圖譜。大家好,我是吳曉波,今天我們講保羅·肯尼迪和他的《大國的興衰》。

保羅·肯尼迪是一個英國裔的美國學者,他早年在牛津大學讀書,學的是海軍史,後來到美國去任教。他在1987年出版了這本《大國的興衰》,研究的是美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興起的原因和有可能面臨的衰落危機。

一、美國:從超級大國到陷入了「國家焦慮症」

美國是一個特別年輕的國家,它創建於1776年。

到建國的120年後,也就是1890年代,它的鋼鐵產量超過了英國。

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1945年以後,美國成為了一個全球超級大國。1944年7月的時候,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會議上,美國人爭取到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全球貿易權利——美元和黃金掛鉤,全世界所有的貨幣和美元掛鉤。

同時,美國主導成立了很多跨國界的國際組織,比如說聯合國、世界銀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們的總部全部在美國,美國人在長期內主導了這些國際組織。

所以,在貨幣的意義上,美國掌握了全球貿易的主導權;同時,在全球事務上,美國也成為了全球世界警察這樣的角色。

但是到了1970年代、1980年代的時候,美國突然陷入了「國家焦慮症」,帶來焦慮的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產業轉型。美國的人均GDP在1978年的時候超過了1萬美金,所以勞動力成本開始上升,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全球產業中的競爭優勢開始下滑,然後製造業似乎走到了終點,就如同中國今天一樣,面臨著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

同時,在亞洲地區出現了一個新的競爭對手——日本,在全球產業經濟中,幾乎從服裝到家電,日本所有的產業都對美國構成了衝擊,所以日本人造成了美國產業經濟的第二重焦慮。

與此同時,194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陷入到了一個長期的冷戰對峙狀態。

所以,第一,國內製造業轉型升級;第二,在全球產業經濟中面臨著日本的挑戰;第三,美蘇之間的長期冷戰對峙。在這三重壓力下,美國國內對國家未來的成長前景產生了重大的質疑。

那麼,在眼前變得很焦慮、很迷茫的時候,需要有人能夠站在一個更長的歷史史觀中,來觀察美國走向未來的可能性。

二、從經濟、軍事等角度看大國興衰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1987年,保羅·肯尼迪出版了他這本轟動一時的《大國的興衰》。這本書有一個副標題,叫《1500年-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

這本書出版在1987年,但是保羅·肯尼迪告訴試圖在經濟和軍事兩大主題下,研究1500年到本世紀結束的2000年,美國這個大國的興衰。

他既具有歷史觀察的穿透力,同時也帶有一定的前瞻性。這也是這本書在所有的歷史性著作中的一個非常獨特的特點——它試圖從歷史的角度來解決當前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的可能性提出自己的預見。所以肯尼迪的創作雄心是非常大的。

1.什麼是大國

在這本書中,肯尼迪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是大國?

他給大國下了一個定義,他說,所謂的大國是指擁有超過全部競爭對手之和的力量、無論遇到對手怎樣組合發動進攻,都能從容不迫地策劃戰爭的那個國家。

這個定義有兩個關鍵點:

第一個是超級性——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加在一起,都未必打得過我,我具有攻擊這個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國家的能力。

第二,對全球秩序具有很大的主導權——具備召集他們來主導某一件事情的一個能力。中國以前叫做盟主,叫做霸主,那麼這個定義跟肯尼迪所謂的大國定義非常相似。

肯尼迪在書中認為,在很長時間裡面,這個地球上各個區域有很多區域型大國,比如說在歐洲有一個羅馬,叫羅馬帝國;比如在東方有中國的漢帝國、唐帝國、明清帝國;在其他區域有印度帝國等等。

這些帝國的國力都非常強盛,但是無論是羅馬帝國,華夏帝國還是印度帝國,都不是一個具有全球攻擊能力和全球覆蓋能力的帝國。

2.全球型帝國為何在1500年後出現

那麼,為什麼在1500年以後開始出現了一種全球型帝國的可能性?因為1492年的時候,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所以全球貿易開始走出了以歐洲、亞洲為主要區域的貿易結構和國際關係結構。

再接著發生了工業革命,使得人們在生產力上極大地提高,也使得某一個區域型國家突然間具備了統治全球的能力。

所以從1500年以後,世界進入到了一個可能產生全球型大國的新時代。

我們知道,在17世紀出現了西班牙帝國,它當時攻擊全球,成為一個超級型國家。

再接著是19世紀,英帝國崛起,他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太陽升起的地方是他統治的,太陽落下的地方也是他統治的,成為了一個全球型的國家。

到了二戰以後,美國替代英國,又成為了一個超級大國。

所以肯尼迪開始研究1500年以後的500年的時間裡面,從荷蘭帝國、西班牙帝國、英帝國到美國的發展歷程中,大國興衰的一些普遍性規律。

3.大國的存在的三種核心規律

肯尼迪認為,一個大國的存在符合三種核心的規律:

第一,大國的興衰是相對而言的,取決於當時環境里和其他國家實力升降的比較。

第二,肯尼迪說,興衰的主要和最終決定因素——就是你這個大國,你興起的原因是什麼?你最終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什麼?他說,是由兩個因素構成的:第一是經濟基礎,第二是軍事力量。在肯尼迪看來,經濟基礎和軍事力量兩者不可缺少一個。

比如說歷史上有一些國家,他的科研能力、經濟規模和經濟技術迭代能力非常強,但是他沒有侵略全球或者維持全球秩序的願望和雄心。所以他是一個經濟大國,但並不是一個超級大國。

但也有另外一些國家,他窮兵黷武,有一個統治全球的願景,但是他的經濟能力、科技進步的能力無法跟上這個雄心,所以他在某一時間段有可能侵略四方,獲得很多的利益,但從長期來看,他的經濟基礎並不能夠支撐軍事上的雄心,所以他也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大國。

所以真正的超級大國必須在經濟和軍事上,兩手都要非常硬。

那麼大國興衰的第三個核心規律是:不斷擴張的戰略導致軍費攀升,最終使國家經濟基礎負擔過重,是一個大國走向長期衰落的開始。

因為你要統治一個更大的區域,要以超級能力和主導能力來遏制其他國家,所以必須要維持非常龐大的軍費支出。在一個非常長的時間裡面,軍費支出對一個國家來講是一個巨大的耗散,如果經濟發展能力跟不上軍費的攀升和軍事能力的耗散的話,那麼從長期來看,這就是一個超級大國必然走向衰落的整體過程。

這一節先講到這裡,下一節繼續《大國的興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影響商業的50本書文字版吳曉波的私人商業書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影響商業的50本書文字版吳曉波的私人商業書單
上一章下一章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