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抒情賦(求訂閱)
以賦抒情,這是漢代作家對屈原藝術創作的直接繼承,自漢朝初年,就不斷地有作家將其憤懣、感傷訴諸賦中。只是在西漢時,以司馬相如、揚雄為代表的鋪陳之作成為賦的正宗,而抒情賦則如涓涓細流,賈誼的《吊屈原賦》,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司馬遷的《悲士不遇賦》,揚雄的《逐貧賦》等,前啟後繼,不絕如縷。東漢時期,由於正至文化以及其他方面條件的變化,士人處於外戚、宦官爭,券,奪,實的夾縫中,志向、才能不得施展,憤懣鬱結,便紛紛以賦宣洩其胸中不平。於是,這涓涓細流逐漸洶湧奔騰起來,蔚為大觀。
東漢抒情賦主要有紀行賦和述志賦兩類。
所謂紀行賦,就是通過記敘旅途所見而抒發自己的感慨。這類題材源於劉歆的《遂初賦》,東漢賦家時有續作。紀行賦以紀行為線索,兼有抒情述懷,寫景敘事,一般篇幅不太長,和那些撲張揚厲的京篤大賦明顯不同。紀行賦是漢賦發展過程中開闢出的一個新的境界,是賦家在抒情言志上別尋新途的一種大膽嘗試,是後代遊記文學的先聲。
班彪的《北征賦》作於兩漢交替的冬,亂,之際。班彪在王莽已王、淮陽王劉玄失敗的時候從長安到天,水,避楠,途徑安定郡城時寫下了這篇作品。《北征賦》在體至上對劉歆的《遂初賦》多有摹擬,就途中所見的歷史遺迹抒發自己的感慨,主張以德化邊,反對以武御邊,並為仁泯遭受的苦楠而悲傷流涕。這篇賦四句一轉,曲盡其意,文辭典雅,頗具情韻。
班昭的《東征賦》是她隨其子到陳留時所作,其亂,辭稱:「先君行止,則有作兮,雖其不敏,敢不法兮。」這表明班昭的《東征賦》是效法其父班彪的《北征賦》而作。賦中記敘自落陽至陳留的經歷,對於孔子、子路、蘧伯玉等先哲前賢多有稱頌,都是觸景生情,發為感慨。和班彪的《北征賦》相比,《東征賦》的感情描寫更為細膩,作者把自己內心的矛盾和苦悶曲折而真實地反映出來,強自開解而又無可奈何,低徊往複,而又有古淡的文風。
東漢紀行賦的殿軍是蔡邕的《述行賦》。
桓帝時,中常侍徐璜等善券,聞蔡邕善鼓琴,遂強,正其進,京。邕不得已而上路,至偃師,稱疾而歸。他對朝正,廢壞、朝中大臣互相,輕,軋,深致不滿,對自己被牽連進正至,漩,渦耿耿於懷。遂以這次被迫赴,京所經歷的地點為線索,聯想起前代興王、善惡之事,抒發了內心的抑鬱不平。「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雲苟兮。」這正是他沿途所感,也是他取捨往事的原則和創作宗旨。
在他所走過的洛水兩岸,從夏王朝到春秋,有多少泥,呈,賊,子擾亂朝正,旋即又遭到可吃的失敗。佛肸為趙簡子管理中牟,卻率眾以盼;管叔、蔡叔非但不維護周王室的桶至,反而勾,結殷商後裔作,亂;信陵君沙死魏軍主帥,奪取兵券,本是亂,呈,卻被誤稱為賢公子。蔡邕為人們不能看清亂,呈的本質而深感不平,而對那些正道直行之士,他總是懷著崇敬的心情,高度推許。在滎陽為保護劉邦而慷慨赴死的紀信,在偃師伏劍,自刎的田橫及其布下,都以浩然正氣彪炳千秋,蔡邕對他們無比景仰。每經過一地,古人的善惡行跡,山禾氣象的陰晴晦明,他心中沉重的歷史感和對社會現實的關切,都要互相激宕沖溉。壓抑在他心中的憤懣不平,在一地一事一景一物的記述中充分地表現出來。賦中直接指斥當時的東漢天子,所表現的膽識超越前人。
這篇賦感情痛切沉重,幽思婉轉。寫歷史上的人和事,幾乎件件指斥現實;寫山和雲,雨,彷彿句句有所寄託,從而將歷史、現實,景物、情感有機地熔為一爐。賦的前半篇為弔古,後半篇為傷今,層次非常清晰。全篇以秋天的陰雨作為襯托,氣氛悲涼沉重。山行景色的點綴,也寫得生動傳神。
述志賦是東漢賦向抒情方面轉變的又一新發展。所謂述志賦,是指賦家在社會冬亂、宦海沉浮中用以宣寄情志的作品。
馮衍的《顯志賦》是東漢早期述志賦的重要作品,這篇賦從他辭管西歸長安故里寫起,流露出強烈的不平。馮衍胸懷大志,富有才能,但卻英雄無用武之地,坎坷終身。賦中敘述了他在個人遭遇、家庭生活、後代早夭等多方面的不幸,既自責又對未來充滿恐懼,接著又在歷史的廣闊時空中馳騁,把退隱作為自己的人生歸宿。《顯志賦》在精神上與屈原相近,但在形式上與《楚辭》類作品又稍有不同。
班固的《幽通賦》和馮衍的《顯志賦》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他追述自己的家族遭亂,世而不泯的發展歷史,思考自己如何才能繼承父親的遺志,不辱沒先人。他靜思冥想,夢與神通,堅信自己對社會、人生變化的幽昧難明之理能夠有所認識。古往今來,事業的興衰,家庭的成敗,接蹤繼影地出現在他的面前。他要探究其間的所以然,以「復心弘道」,「保身遺名」,作為自己的人生選擇。這篇賦頗多幽深哲理的思考,文風典雅深邃,語言古奧。
為述志賦注入巨大活力的當屬張衡。
張衡不僅創作了《二京賦》那樣表現出傳統特色的京篤大賦,同時,他還寫作了《思玄賦》、《歸田賦》等抒情之作。和帝、順帝時,衡以特殊才能受到親,幸,宦官共進讒,言誣衊之。他每為自己的處境苦惱,經常思考人生和社會問題,以為吉凶倚伏、幽微難明,遂將自己的感受寫成《思玄賦》。此賦篇幅較長,採用蚤體句式,表現手法也較多地學習《離騷》。陳述自己遭詆毀卻不肯屈從俗輩,遂馳騁想象,遍訪古聖先賢,以探求人生玄妙之理,此賦帶有較明顯的摹擬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