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三路大軍備伐蜀
曹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冬。
司馬昭以朝廷的名義,向西線三位主要將領,即都督關中諸軍事司馬望、都督隴西諸軍事征西將軍鄧艾及駐守祁山地區的雍州刺史諸葛緒,發去明年春夏討伐蜀國的文書,要求三人務必做好準備,等待朝廷下達正式作戰命令。
關中地區。
司馬望拿到文書,即召集部下開會商議。
田章看過文書,道:「都督,大都督有伐蜀之意,已經有好幾年,看來這次是下定決心了。」
司馬望道:「我兄弟遺(司馬遺)過世不久,你知道我與他之感情。如今我要料其後事,不方便出國。另外司馬遺沒有後代,我準備讓自己的次子洪繼承其嗣。我文書都寫好了,你可閱之。」於是司馬望拿出之前寫好的文書交于田章,田章過目后,道:「都督,既然如此,又該如何回復大都督。」
司馬望想了片刻,道:「既然大都督要伐蜀,而我又無心,那我可離開長安,把這位置讓與適者。」
田章驚訝道:「都督要返回洛陽。」
司馬望道:「沒錯,我重寫表文,表述三件事:其一,以我次子司馬洪為司馬遺後嗣,繼承其昌武亭侯之位。其二,建議我長子司馬楙到大都督大將軍府,任職參軍。其三,請求朝廷任命其他將軍接替我的職務,都督關中諸軍事,把我調回洛陽任職,以便料理家事。」
田章嘆了口氣,道:「都督要走,末將願隨都督一同回朝。」
司馬望止住道:「不可,你是西線重要將領,熟悉西部地理風情,將來新任都督會重用你的。等戰事一開,你一定要多殺蜀兵,報答國家。」
田章道:「這?」田章稍作猶豫,又接著道:「末將遵令。那麼都督認為誰會前來關中,成為下一任都督。」
司馬望想了想,道:「鍾會鍾士季,一定是他。」田章聽后默默點頭,沒有再說什麼了。
於是司馬望立即寫下表文,派人送回洛陽。
隴西地區。
鄧艾與諸葛緒收到文書,諸葛緒赴狄道,與鄧艾一同商議。
此時,諸葛緒站在鄧艾身邊,道:「鄧將軍,大都督讓你我整軍,明年春夏進攻姜維,這到底可行還是不可行。」
鄧艾道:「這自然是不可行。」
諸葛緒疑惑道:「將軍何出此言。」
鄧艾道:「現在蜀國政局穩定,沒有大的動亂。蜀將姜維主力尚在沓中,且建立了堅固的圍城,所以時機並未成熟。若輕易用兵,風險太大,若遭遇失敗,不僅損兵折將,姜維更會乘勢反攻,那隴西就危險了。」
諸葛緒點了點頭,道:「話雖如此,可朝廷已要求明年進軍,若不聽令,怕是會得罪朝廷,得罪大都督呢。」
鄧艾道:「有啥可怕的,我會再度上表,陳明厲害,且強烈反對明年春季或夏季的伐蜀計劃。大都督遠在洛陽,無法勉強你我,這事你不必過於擔心。」
諸葛緒嘆了口氣,道:「好吧,那就有勞鄧將軍了。」
諸葛緒走後,鄧忠走到鄧艾身邊,道:「父親,你之前反對進攻沓中,如今又反對伐蜀,這樣屢陳異議,是否會得罪司馬大都督?」
鄧艾道:「你懂什麼?伐蜀不是簡單的軍事問題,而是國運之較量,政治之較量。若我軍勝,自然封賞不少。若不勝,追責起來,我你皆不會有好下場。大都督能用人便也能殺人,這些年洛陽的各種怪事,難道你沒聽說嗎?凡事當三思而後行,這樣才能保全地位與家族。」
鄧忠道:「兒明白了,一切皆聽父親安排。」
於是鄧艾寫下表文,再次陳述觀點,表明自己不贊成明年伐蜀,並派人送往洛陽。
同一時刻,季漢巴西安漢縣。
今日是陳老安葬的日子,因此陳家來了許多人。
朝廷方面,尚書令樊建派壽良代表朝廷前來參加儀式,與壽良一同而來的還有王崇。
巴西太守派遣郡丞、功曹代表郡里前來。
安漢縣令派了縣丞、縣尉代表縣裡前來。
譙周、譙熙父子作為蜀中學子代表前來。
其餘鄉佐、亭長等若干官吏、隨從、親友等前來。
任職漢中的陳壽好友陳術前來。
因此儀式現場,顯得很有人氣。
眾人披麻戴孝,馬上開始。
這時,陳壽扶著母親,陳符、陳蒞跟隨在後,從不遠處走來。
陳家人走到眾人身前,陳母道:「我陳家感謝國家、感謝郡縣,感謝鄉里,感謝公家大人,親朋好友前來參加陳老的安葬儀式。陳老一生坎坷,能得善終,皆托國家之福,大眾之愛。我作為陳老的夫人,甚為欣慰、感動。」
陳壽接著道:「家父的人生遭遇,諸位皆知,實在令人心痛。現在人走了,無論以前對他是關愛更多,還是憎怨更多,從今往後,皆成過往,今日簡葬,願他能得到永遠的安息。」
壽良走出,道:「陳老為國作戰,不幸離世,甚之悼惜。今朝廷下令,給予安葬費用,由郡府轉交陳家。」
於是郡丞、功曹將一筆安葬費拿出,陳家人感謝國家與官府,便收下。
忙活半日,下葬儀式結束,眾人陸續拜別離開。
此時,譙周走到陳壽身前,道:「今日事已辦妥,之後在家安心守孝,節哀吧。」
陳壽道:「謝先生今日前來我家,之後先生打算立即返回成都嗎?」
譙周搖頭道:「人老了,容易思念家鄉。好久沒回西充,我打算回去看看。」
譙熙走來,拍了拍陳壽的胳膊。
之後壽良、王崇走來陳壽身前,壽良道:「承祚,國家給的錢不多,僅僅夠用,這點確實沒有辦法。」
陳壽道:「沒事,國家沒有忘記家父,我已非常感動,怎麼會要求國家給與更多。」
王崇道:「承祚,我大哥王伯遠(王化)是閬中令,因為公務繁忙沒能親自前來。所以這次我來也是代表廣漢王家,之後我會去閬中找我大哥。」
陳壽道:「謝謝你,謝謝王家人。」
之後陳術走來,與陳壽擁抱,道:「承祚,你我幾年沒見了,沒想到再次見面會是這個場合,真令我心中感慨。」
陳壽道:「是啊,這個場合確實有些特別。」
陳術道:「別忘了你我的約定,《益部耆舊傳》我還在著作,等你一切正常后,也要努力,這可是你我的追求呢。」
陳壽道:「好,我一定會與你一同完成這個作品。」
於是陳壽的同僚、好友陸續離去。
入夜。
陳壽跪在靈堂,他百感交集,心如死灰,他需要太多時間,才能平息心中的那片痛。
數日之後,魏國朝堂。
西線諸位高級將領的上表皆到洛陽。
司馬望不幹了,鄧艾拒絕出兵,諸葛緒也沒表態贊同,諸將的態度令司馬昭非常惱火。
因司馬望是司馬昭的堂兄弟,又是太傅司馬孚的次子,礙於面子,司馬昭不好說什麼。但鄧艾就不同,在司馬昭眼裡鄧艾不過是司馬家養的一隻狗,怎麼著,現在長壯成野狼了,可以不聽話了?司馬昭絕不允許鄧艾這般對抗,於是在朝堂上痛批鄧艾。
司馬昭怒道:「大膽鄧艾,竟敢公然違抗命令,拒絕出兵。在他眼裡到底還有沒有朝廷,有沒有陛下。是誰栽培他,他才今日之地位,怎麼著,家駒變惡狼了,不聽話了,難道朝廷還收拾不了你嗎!見司馬昭這般生氣,賈充出列道:「明公,鄧艾拒絕出兵,將誤國家大事。若是如此,不如召回洛陽,當面勸服,若再度違背,改任他職,選良將替之。」
司馬孚道:「除了鄧士載,都督關中的司馬子初也要求回朝,朝廷若要堅持伐蜀,怕是困難重重。」
司馬昭聽后更敢困惑,於是看向鍾會,道:「鍾司隸,如此狀況,你可有對策。」
鍾會出列,道:「大都督,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司馬昭瞬間眼前一亮,道:「士季快快說來。」
鍾會道:「鄧將軍常年在西線與敵周旋,遠離京師,難以管制,並非意外。而要管制鄧將軍,並非讓其來京師,這反而會讓其不悅。不如在洛陽選派一人前往隴西,出任征西將軍司馬,親口傳達喻令,執行軍法,監督隴西諸軍事。」
司馬昭道:「你的意思是,給鄧艾派一名監軍。妙,甚妙!那由誰擔任,較為合適?」
鍾會道:「大將軍府主簿師纂,師主簿才華卓越,穩重可靠,便是征西將軍司馬的合適人選。而空缺主簿職位,推薦太原人郭奕接任。」
司馬昭想了想,道:「我看可行,就按你說得辦。那關中司馬都督要回朝,那由誰接替其職?」
鍾會之言道:「鍾會不才,願竭盡所學,為國盡忠,為陛下與大都督分憂,前往關中效命。」
司馬昭看了眼百官,見皆沉默,道:「士季啊,你是全國第一謀士,人稱再世張良,多年來為朝廷效力,分憂大小國事,你的才能是值得信賴的,只是不知百官之意。」
尚書僕射裴秀道:「大都督,鍾司隸兩次參與淮南平叛,立功最多,天下知名,鍾司隸便是接替司馬都督的最佳人選。」
廷尉衛瓘道:「大都督,這些年來,鍾司隸與大都督謀划天下,安定四方,如今伐蜀之主帥人選,無人堪比鍾司隸。」
賈充道:「大都督,鍾司隸願親自帶兵,報效國家,在下認為,不如成全。」
於是百官皆認為可行。
見況,司馬昭道:「好,既然列位公卿皆認可,那我現在就請奏陛下。封鍾會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軍事,前往關中接替司馬都督。」
司馬昭看了一眼魏帝曹奐,曹奐道:「就依司馬愛卿所言。」
於是鍾會拜謝道:「謝陛下,謝大都督!」
於是,在今日朝會上,司馬昭對於伐蜀之事做出了全新調整,命自己的主簿師纂前往隴西,出任征西將軍司馬之職務,直接監視鄧艾。又啟用鍾會為帥,以鎮西將軍之職務統領關中大軍。
之後的日子裡,司馬昭與鍾會加快軍事部署,伐蜀之戰的主要將軍名單、兵力配置情況、進軍路線問題,全部明朗,具體情況如下:
魏國組建三支大軍伐蜀。
西路軍,即隴西軍,由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隴右諸軍事、鄧侯鄧艾統領。
西路軍主要將領包括:司馬師纂,惠唐亭侯鄧忠,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欣,殄虜護軍爰邵,將軍段灼、樊震等。
總兵力為三萬餘人。又命鄧艾招募隴西羌胡兵,擴充實力。
西路軍作戰路線:自隴西狄道南下,向甘松、沓中進軍,目的牽制姜維,伺機消滅一部。
中路軍,即祁山軍,由雍州刺史諸葛緒統領。
中路軍主要將領包括:將軍龐會、田續,另有南安、廣魏、安定、武都和陰平各太守。
總兵力為三萬餘人。
中路軍作戰路線:自祁山南下,向武街、陰平橋頭進軍,目的斷絕姜維歸路,從中路切斷沓中蜀軍與漢中蜀軍的聯繫,並在後期聯合西路軍,消滅姜維。
東路軍,即關中軍,由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東武亭侯鍾會統領。
東路軍主要將領包括:司馬(監軍)衛瓘、夏侯咸,鎮西將軍府長史杜預,主簿鄧殷,參軍羊琇,功曹向雄,參軍皇甫闓,前將軍李輔、護軍胡烈及子胡淵、護軍將軍荀愷、牙門將軍許儀、將軍句安、王買、田章、賈輔、王起、鄧敦等。
總兵力為十二萬人。又命鍾會招募關中羌胡兵,擴充實力。
中路軍作戰路線:自長安出發,由斜谷、駱谷、子午谷三道南下,目的直取漢中。伺機南下,再取成都。
偏師,魏興太守劉欽率萬人,自魏興出發,經子午谷到達漢中,佔領子午谷南口,與中路軍完成會師。
三路大軍(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一路偏師,共約十九萬人,另外有召集隴西、關中地區羌胡兵,使伐蜀大軍兵力約為二十萬人。
另外司馬昭在洛陽地區留守將士十萬,一來預防吳國北伐,二來隨時增援前線。
至此,伐蜀大軍的攻擊兵力及留守後備,總計三十萬人。
可以說魏國一半以上的兵力和半數將帥,皆集中到這場伐蜀之戰。
司馬昭為了樹立個人威望,為了達到更高的政治目標,可謂下了血本。
此時,蜀中陳壽家。
父親的去世,對陳壽打擊太大。
辦完後事,陳壽自己也病倒了,卧床不起。
又因陳母年老體衰,於是養女小七負責照顧陳壽及陳母。
陳母的老年病,還可以控制,但陳壽之病是精神打擊,難以控制。
陳家請了醫者來為陳壽看病,醫者說陳壽病在心裡,只等時間長了自己恢復,服藥可輔助治療,於是陳家給陳壽開了葯。
醫者走後,小七為陳壽煮葯。
不久,小七端來湯藥,來到陳壽卧床前,道:「吃藥了。」
陳壽勉強起身,一聞湯味,難受道:「太苦,吃不下。」
小七道:「再苦也要吃,你病成這樣,又不吃飯,身體很虛弱的。」
陳壽又看了看湯藥,道:「我實在吃不下去。」
小七再勸道:「你都躺了一日了,再這樣下去,就要成神仙了。」
於是小七扶起陳壽,把葯湊到他嘴邊,陳壽剛吃一口,難受,直接吐了。
小七激動道:「你這是怎麼了,就一口就全吐了。」她無奈,只得把他扶回躺著。
小七欲走,陳壽道:「等一下,我想到一個辦法。」
小七道:「什麼辦法?」
陳壽道:「這葯太苦,你把這葯與糧食一起做,製成丸藥,我服丸藥,吞下便不會吐了。」
小七仔細一想,道:「丸藥,可以嗎?」又見陳壽堅定的點頭,便道:「我試試看。」
小七返回后廚,把糧食和葯放在一起,混合製成一個個丸藥。製成之後,拿到陳壽卧床前,又扶起,進行喂葯,這樣陳壽終於能吃下。
而今日,陳壽家裡來了一批客人,其中一些是外鄉來的陳老的老戰友。這些客人見過陳母、陳符、陳蒞后,便要見陳壽。而陳壽本來在成都做官,常在宮中,這些客人也想順便打聽陳壽的個人情況,攀攀關係。
可是陳壽病得實在嚴重,沒辦法下床接待,便讓小七扶著自己,一邊服用丸藥,一邊接見客人。
客人們見陳壽和女子過於接近,明面上不好說,等離開之後,私下議論,很多人以為他有不檢點行為。
而這種流言很快傳及郡縣,不明真相者以為陳壽或不守孝道。
之後有小人、惡人又將此事再度加工,傳至成都,宮中黃皓耳中。
黃皓聽說后便更加憎恨陳壽,正好此時諸葛瞻病癒回朝,便也聽說了此事。黃皓與諸葛瞻一番通融后,尚書台下發文書,以陳壽不守孝的罪名,罷免陳壽官職。尚書令樊建及光祿大夫譙周見況,卻無法干預。
於是陳壽這個蜀中大儒譙周門下的的得意學子,身居黃門侍郎的國家未來之星,被季漢朝廷拋棄了。
陳壽的父親陳老若在天有靈,會如何看待此事,又會如何感慨呢。
至此,蜀中巴西安漢陳家兩代人的報國夢,破碎了。
數日之後,便到了新的一年,這便是季漢景耀六年,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
看似安寧的兩國邊界,確實危機四伏,戰火或隨時降臨。那麼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疑統帥諸葛亮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