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蒙宋大戰襄陽城

第538章 蒙宋大戰襄陽城

賈似道說完,仍然繼續鬥蟋蟀。過了很久,才出來見欽使。欽使傳達趙禥命令,極力敦勸。賈似道這才答應次日入朝覲見。翌次日,賈似道入朝,趙禥慰問完畢,才說道:「襄陽被圍已將近三年,如何是好?」賈似道故作驚愕地說道:「北兵已退,陛下從何處得此消息?」趙禥說道:「近來有宮女說起,朕所以召問師相。」

賈似道不禁懊惱,半晌才答道:「陛下為什麼聽信一個婦人?難道舉朝大臣,都沒有耳目,反而讓婦人先知道嗎?」趙禥不敢再說,賈似道悻悻退出。後來賈似道盤問內侍,才知道是那個宮女,於是誣她有曖昧之事,硬要趙禥賜死她。趙禥硬著頭皮,令這個宮女自盡。

賈似道這才催促范文虎統率諸軍,去救襄陽。襄陽雖然被圍,還有東西兩路可通。京東招撫使夏貴經常送衣糧入城,城內守兵,倖免被凍死餓死。蒙古將領張弘范獻計給史天澤,說道:「我們應當築城於萬山堡,斷絕了襄陽西路,立柵於灌子灘,斷絕襄陽的東路。東西隔絕,城內只能坐以待斃了。」

張弘范是張柔的第九個兒子,字仲疇,定興縣河內村人。張弘范的父親張柔在蒙古軍南下中原、金都南遷時,以地方豪強的身份,聚集鄉鄰親族數千餘家結寨自保。張柔率部與蒙古軍戰於狼牙嶺,兵敗被俘,降於蒙古。蒙古任命他為行軍千戶、保州等處都元帥。

張柔四十九歲時,張弘范出生,金朝已經亡國四年。他有八個哥哥,兩個弟弟,他的八哥就是後來承襲萬戶爵位的張弘略。郝經很長一個時期是張柔為子弟們禮聘的家庭教師,張弘范也是郝經的門下。在父兄師友的熏陶下,張弘范成了一個文武全才的年輕將領。

蒙哥六年,張弘范正二十歲,已經長大成人。他身長七尺,儀錶出眾,長須拂胸,丰采翩翩,算得上一位美髯公。他不僅是騎射能手,而且以善於馬上舞槊知名於時。口才很好,善於應對,詩歌也寫得很有特色。其兄張弘略任順天路總管,赴蒙古大汗的駐地述職后,張弘范被留下代理工作,給他提供了展示其管理才能的絕好機會。

張弘范決意改革風氣,嚴格整頓紀綱。當時蒙古軍隊的紀律很差,他們所過之處,百般騷擾。張弘范認為:「國家應該是有法制的,應當令行禁止,不允許有違法的行為。凡不遵守法度的,都要繩之以法。」這樣,許多違反軍紀的蒙古兵都受了處分,不少人挨了軍棍。從此以後,蒙古軍隊風清弊絕,耳目一新。

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改元中統。這時張弘范二十四歲,被任命為御用局總管。山東軍閥之一的李璮起兵叛亂,張弘范跟從親王孛兒只斤·合必赤前往濟南討伐李璮。忽必烈命令張柔和張弘范率兵二千迅速去大都親自檢閱,並任命張弘范為行軍總管。在平叛進軍中,他不避艱險,屢立奇功,成為忽必烈很器重的一個青年將領。

張弘范嚴以律己,廉潔奉公,處理日常工作,公平合理,信賞必罰。胸懷坦白,不懷報怨之心。士兵有疾病,一定要親去探視,照顧醫藥治療,不幸而逝世的,一定要把柩骨送回故鄉;上級有賞賜一定分給群眾;有軍功而未獲酬賞的,一定為之代請陳說,不得請求不止。這些看來是很平常的行為,但發自內心、持之以恆,在士兵中受到很多人的愛戴和信賴,逐漸取得了很高的威望。李璮之亂被平息后,元廷認為李璮掌握地方的兵民之權,因而能夠為亂,所以罷免勢力較大的世侯官職,張弘范因此被罷。

至元元年,張弘范的八哥張弘略調至京城充任宿衛。忽必烈在張柔諸子中選拔出張弘范來代替張弘略的工作,把金虎符親自交給他,正式任命他為順天路管民總管。佩帶金虎符是一種特殊榮譽,也是享有特權的標誌。從此他在朝廷青年貴族群中,成為一個嶄露頭角的新星。至元二年,他又由順天府調任大名。

張弘范未上任之前,改穿便服微行出訪,到各處調查民間疾苦。發現收租的官吏們非法加派,群眾怨聲載道。於是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懲辦那些不法的倉吏。由於採取了這些措施,很快他得到群眾的支持。那年適逢大水,他沒有請示就決定免除了災區的全部租賦。管理財賦的部門認為他犯了「專擅之罪」,要給他以處分。為此,他請求赴大都直接向皇帝申訴。

張弘范見忽必烈后,忽必烈問他道:「你有什麼要申訴的?」他說道:「我以為國家把糧食存在小倉庫里。不如存在大倉庫里好。老百姓因為遭了水災,交納不上糧。如果一定要從農民口裡奪取糧食,政府的小倉庫當然會充實起來,但是老百姓就會死絕了。等明年就會一粒糧也收不到!首先要讓人民活下來,以後才會年年有收穫、家家有餘糧。農民有了餘糧,那不都是國家的糧食嗎?這就是我所說的大倉庫!」忽必烈點頭稱讚,誇獎他懂得治國的大道理,就不再追究他的專擅之罪了。

至元六年,宋蒙進行襄陽爭奪戰。蒙軍圍困襄陽的軍隊大部分是改編的李璮舊部,以勇狠驕悍難加管束著稱。蒙古朝廷發愁難以物色到既有能耐、又得軍心的將領來統帥這支隊伍。恰巧有人提到張弘范的名字,忽必烈立刻想到正是他所要選擇的人!馬上就任命他擔任益都、淄萊等路行軍萬戶。攻宋戰役的總指揮是丞相伯顏。張弘范向伯顏建議:用重兵圍困襄陽,首先應切斷襄陽的糧道。伯顏採納了這項建議,並且派張弘范負責萬山糧道的把守。在一次遭遇戰中,他以少勝多,取得了一次意外的大勝仗,伯顏對張弘范的才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至元八年,伯顏聽從了張弘范的計謀,決定把對襄陽的包圍圈逐步縮小。張弘范於是在襄陽、樊城之間,建築了堅強的阻隔性工事——「一字城」。「一字城」把原來是一個整體的襄樊軍事防區,切割成兩份。伯顏依計而行,即令張弘范駐兵鹿門,襄、樊自此更加困難。

范文虎帶領衛卒,以及兩淮的水師十萬,進到鹿門。蒙古主帥阿朮夾江列陣,另外令其他軍隊趕赴會丹灘,攻打宋軍前鋒。范文虎督著戰船,逆流而上,好容易到了會丹灘畔。突然聽得鼓聲大震,喊殺連聲。他連忙登著船樓,向西看去,但見來兵踴躍。范文虎頓時恐慌萬分;遠遠看見大江兩岸,都是蒙古兵隊,旌旗蔽日,干戈參天,不知他們有多少人馬,更加心膽欲碎。

說時遲,那時快,蒙古兵鼓噪突陣,順流衝擊。范文虎還沒有鳴鼓對仗,竟然先令船夫退了回去。行軍全靠銳氣,有進無退,才能制敵。主將自己先已退縮,兵士自然恐慌。稍微交戰,便已經棄甲拋戈,向東逃走。文虎逃得更快,所棄的戰船甲仗,不可勝數。

李庭芝聽說范文虎敗回,於是上表自己彈劾,請求朝廷擇賢代替自己,朝廷下詔不許,還令他移屯郢州。李庭芝偵知襄陽西北,有條河名叫青泥河。他當即命在河中築造輕舟一百艘,每三條連在一起,中間一條,裝滿了兵器。兩旁的船都是有篷無底,懸賞召募善戰善泳的死士,得到了襄、郢、山西民兵三千人,用張順、張貴為統轄。

兩張都有智勇,素為民兵所服,稱張貴為矮張,張順為竹園張。二人接受命令,便號令部眾道:「此行是九死一生,你們如果怕死,可以退伍,不要耽誤了我的大事。」三千人齊稱願死,無一離去。剛好漢水上漲,兩張於是率領百艘船隻,由團山進到了高頭港門,聯結方陣。夜裡三更,拔錨出江,用紅燈為號。

張貴先登上船,張順繼進。他們乘風破浪,直透重圍。到了磨洪灘上,敵兵戰船布滿江上,無隙可入。張貴駛舟直入,令張順率領善於游泳的水兵,從船底下水,在波流中砍斷敵船鐵鏈,又鑿破敵船底面,敵船半解半沉,敵軍當然驚惶。張貴乘勢殺開一條血路,邊戰邊進。

黎明他們抵達襄陽城下,城中久已援軍斷絕,聽說張貴等人到來,喜出望外。大家開城迎接張貴,勇氣百倍,戰退了敵軍。等收兵回城,張順卻失蹤了。過了數日,有浮屍溯流上來,屍體穿著甲胄,手執弓箭,直達浮梁。城中遣人查看,不是別人,正是張順。他身中有四處傷,中了六箭,怒氣勃勃如生。軍士驚以為神,結冢殮葬。

張貴進入襄陽,呂文煥留他一起守城。張貴奮然說道:「孤城無援,不戰只能是束手待斃,看來只好向范統帥求救。等援軍到來,內外夾擊,或許可以退敵。」呂文煥也無話可說,於是令張貴設法乞求援軍。張貴召募了二位壯士,能伏在水中數日不吃飯。於是張貴給他們蠟書,令他們游水去范文虎軍前。

范文虎得到書信,答應發兵五千,駐在龍尾洲,以便內外夾攻,仍然令兩人持書回復。張貴既得回報,當即辭別呂文煥東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538章 蒙宋大戰襄陽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