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高光
但是鄭芝龍心中沉靜,他想起數十年前的馬六甲海戰,同濟會對抗西班牙人,那時候的西班牙人同樣如日中天,同濟會以弱敵強,仍舊是贏了,這是漢人海盜的傳統,曾經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如今的荷蘭人,他們舉國皆從事海事,他們的「朝廷」、帝王以海事為國之命脈,然而漢人的朝廷和帝王是反對海事的,國家將他們這些海商視為「法外之徒」,這導致他們往往在對抗外敵的時候處於弱勢。
但是沒有關係,同濟會贏過,我也可以。這是鄭芝龍的信念。
鄭芝龍看向他身邊的副官,說道:「賞格都已下發?」
副官答道:「下發了,同濟會的號令效果極好。」
鄭芝龍在三個月前已經下發江湖令,在廈門一戰中他不僅損失了艦隊,還損失了大批的部將,這些部將不僅是他的下屬,更是他的綠林弟兄,因此他以江湖令發出賞格,參戰者每人給銀二兩,如若戰事延長,再給五兩,燒毀荷蘭船,給銀二百兩,一個荷蘭人頭五十兩。
其時朝廷七品官員每月官俸不過白銀五兩,鄭芝龍發出的賞格可謂極高。
在半個月前,隨著戰事一觸即發,鄭芝龍更是動用古老的同濟會號令,以「同舟共濟」之名號召天下綠林,這又聚攏了一批老兵,這些老兵大多是同濟會當年的老兵將,他們大多已經四五十歲,有的是頗有名望的鄉紳,但是他們出於同濟會的號召,慨然選擇參戰。
鄭芝龍回頭看向他的艦隊,他的艦船絕大多數是中小型艦船,規模比起荷蘭人和劉香聯軍可小得多了,他的兵員總數也只有不到三千來人,這個數目同樣顯得寒酸。
隨著一道晨光刺穿眼前的迷霧,照亮前方的海面,鄭芝龍下令,全軍出擊。
鄭芝龍的艦隊位於料羅灣的東南角,艦隊一百多艘艦船順著東風、借著海水漲潮之力,全軍沖向荷蘭人和劉香的聯軍。
荷蘭人和劉香立馬看明白,鄭芝龍採取的是「黑虎掏心」的戰術,這在他們的意料之中,鄭芝龍以弱敵強,不難想見會採取這樣的戰法,荷蘭人和劉香聯軍立馬向中間包圍,要順勢將鄭芝龍的艦隊圍而殲之。
鄭芝龍率領艦隊義無反顧地重進荷劉聯軍的包圍圈,他的一百多艘戰艦中只有50艘是炮艦,其餘一百艘小艦船是清一色的火船,隨著鄭芝龍一聲令下,這一百艘火船沖向向他們圍攏過來的敵艦,他們採取了荷蘭人在歐洲戰場上從未見過的戰術:火海戰術。
在炮火的掩護下,鄭芝龍的一百艘火船蜂擁而上,沖向敵艦,從船上拋出鐵鉤,勾住敵船,然後點火焚燒。
每艘火船上配有16名兵士,這是自殺式的襲擊,兵士們在火燒起來之後立馬跳入海中。
荷蘭人哪曾想見這般不顧性命的攻襲,荷劉聯軍頓時大亂,鄭芝龍率領艦隊與敵軍拼力血戰。
大戰一直打到當天午後,荷蘭人折損了半數的戰艦,而劉香艦隊的50艘戰艦全軍覆沒,鄭芝龍大獲全勝。
鄭芝龍乘勝追擊,直至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荷蘭人以九艘大型戰艦的規模再度來襲,鄭芝龍再度擊敗之,自此,明鄭集團蕩平大明海疆所有本土的、外來的武裝勢力,奪取從日本到南洋的全部東亞制海權,鄭芝龍被稱為「閔海王」,大明東南海疆自此唯鄭芝龍是從,同時,鄭芝龍被朝廷任命為「福州都督」,做到「封疆拜侯」,成為合法的大明水軍首領,朝廷則將鄭芝龍視為「東南長城」。
在東亞往來的海商商客都必須使用鄭氏旗號,每一艘商船按照慣例需繳納鄭氏集團三千兩紋銀,鄭氏集團的歲入達數千萬之巨,已然富可敵國。
荷蘭人屈從於鄭芝龍的強大力量,每年荷蘭人都必須向鄭氏集團繳納高達1000萬法郎的進貢,才能保證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遠東水域的安全,他們放棄了壟斷東亞海上貿易的企圖,承認鄭芝龍建立的海上霸權秩序,並乞求明朝政府不要遠征尼德蘭本土。
料羅灣一戰是鄭芝龍一生中的高光時刻,也是大明王朝的高光時刻,是中華大地上萬千心向海洋、心向遠方的人們的高光時刻。
料羅灣海戰是17世紀初明朝對荷蘭殖民者的自衛反擊戰爭,在歐洲已經縱橫無敵,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企圖壟斷與明王朝的貿易特權,這一戰之前他們已經佔領沒有設防的台灣,他們天真地以為集中所有精銳海軍壓迫中國沿海,他們橫行福建沿海,攔截中國商船,炮擊中國沿海州縣,襲擊廈門港口,明朝方面損失慘重,幾乎處於被動挨打狀態。
面對外敵入侵,鄭芝龍在不利的局面下奮起反擊,首開東方國家在海戰中擊敗西方殖民國家的先例,展現了漢人的勇氣和血性。對比西方殖民擴張的歷史,鄭芝龍及其鄭氏家族集團是中國海商勢力崛起的縮影,海盜出身的他們擁有獨立的軍隊和獨立的勢力範圍,以一己之力在海洋上與西方殖民勢力交鋒,他們的發跡歷史,代表了從嘉靖朝開始中國萬千心向遼闊大洋、心向遠方的人的理想。可以說,鄭氏艦隊的壯大以及對西方殖民勢力的打擊,是中國人跳出大陸思維,開拓萬裏海疆的開始。
料羅灣海戰後,福建廣東一地海域日趨平靜,海外貿易日趨繁榮,中國東南沿海從此搭起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橋樑,海洋貿易的繁榮與商人勢力的增長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這一戰光照千古,直至今日,華人縱橫大洋,對撼強敵的決心和勇氣鼓舞著後人,鼓勵我們心懷夢想,走向遠方,開拓自己和世界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