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農業工業化的小試驗

第95章 農業工業化的小試驗

「哈哈哈~」李適長長打了一個哈欠,悠悠然起身子,看看桌子上盤子果脯已吃完了。

抬起頭看看隔壁正在埋頭苦幹的法衍,道,「午休結束了,我先去軍營了,法衍你加油。」

「嗯嗯,下屬還有一點點活,定然儘快將其處理完。」法衍認真道。

「實在處理不好也沒事,不著急。」李適說著便向軍營過去。

李適接過長安代太守的位置,靠著鴨子們幫助農民們吃掉那些剛剛孵化出來的遍地蝗蝻,很快便贏得了長安民心。

因為蝗蝻成禍,成為飛蝗的話,今年春耕怕種不了地了。

這期間便讓法衍去重新丈量土地,因兵災導致無主的土地李適全部都收了回來。

然後良田換中田,中田換下田的把原本星落遍地的田畝整合到一起宣布為官田。

主要是給自己的屯田營用,又不是李適自己貪污了。

而李適也發現法衍的確是相當有能力,或者說相當受到長安百姓信賴。

至少讓他去處理些有爭議的事情,長安百姓都會信服。

比如說度量田畝,交換田畝之類的,正常來說本來扯皮扯個幾年都未必有結果。

結果法衍出手,不到半個月李適想要整合田畝的效果就出來了。

「大人,您為什麼要良田換中田,中田換下田。」雖然做了事,法衍還是充滿了疑惑。

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情對平民來說有好處,虧損的只是李適利益,法衍早就出面阻止了。

但做完后,法衍終究還是忍耐不住開口對李適問道。

「你不覺得,原本的無主之地都是星羅點點,現在全部都連在一起好看多了嗎?」

李適看起來好像一副理所當然的對法衍說到,聽得法衍那是忍不住流汗。

當然,事實是這一大片田地連接在了一起的土地,對李適來說,才好打造出標杆來。

李適在現代頂多只是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然後考上大專的普通大學生。

唯一特長也就只是天生神力,除了思想政治課經常滿分外,也沒什麼拿得出手了,而現代社會不需要你會屠龍術,只需要你會搬磚。

李適對內政的領悟,也就先農業,后工業,然後沖向服務業。

所以李適執政,第一件事,便是先去夯實一個地區的農業基礎。

在天水時這樣,來到長安李適的第一選擇還是農業。

因為李適知道自己能力差,那就按照思想政治課本上的照本宣科來執行。

先完成第一產業,后衝刺第二產業,有機會再推行第三產業。

這也許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不會有大錯。

不像很多穿越者,來到一個時代直接便推行商業。

反正在李適人生中沒機會剝削過別人,除了買股票沒虧過,就沒經歷任何經歷跟商業有關的事情了。

當然,李適這麼做倒也不是什麼沉穩,純粹是因為李適喜歡帶兵打戰。

而帶兵打戰,除了士兵以外,第一位自然是糧草,第二位是兵器,第三位才是其他的。

所以,李適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農業上,就是保證自己帶兵打戰的時候不會缺少糧食。

有了在天水的經驗,工匠營打造工具,屯田營進行開墾,而且鄭渠這個水利工程師,更去規劃出了專門給這地塊分配水源的水渠,在眾人攜手的資源整合下,很快便能把這裡變成良田。

還是那句話,這年代實際上土地間肥力的差距沒那麼大。

又不是黑土地與其他土地間的差距。

普通土地只要不是那種鹽鹼地,通上水渠,灌溉肥料,一樣能種植糧食。

另外,在水渠修建完成後,李適便讓鄭渠去調研下鄭國渠這水利工程。

因地處關西,常年有妖族出沒,所以鄭國渠被神洛放棄了,誰也沒有去提重開的事情。

而一個缺糧的關西地區,對神洛來說用起來也更加放心。

畢竟你們都這麼能打了,如果還能生產大量糧食,只要函谷關一堵,真就關西王了。

但李適有心思要重開鄭國渠。

只要鄭國渠重開,那遠得不用說,至少西涼這邊糧食問題基本上就不需要擔心什麼了。

畢竟秦國能夠滅其他六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鄭國渠與都江堰源源不斷的提供糧食。

當然,就算李適有心,但這事情也就只能先放在一邊再說。

因為想重開鄭國渠,哪怕有著曾經留下來的底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少天下還沒大亂,人力成本還沒有下降到不值錢的程度,那這件事還是先放一放好了,讓鄭渠慢慢調研吧。

現在李適把所有土地整合到一塊便讓屯田營帶領周圍一些破產甚至賣身的農戶們,開墾水渠,疏通了整片土地。

然後屯田營的將士們熟門熟路的操作工匠營給的農業工具春耕屯田。

在古代這個信息傳播極其緩慢的年代,雖然長安的農民們也聽到一些天水種田這些年來很厲害的消息,但那裡比得過,親眼見到屯田營進行集約化的農業生產。

因為氾農道的離開,李適失去了最頂尖的農業研究人員,損失蠻大的。

但李適這些年到底是為實現近現代化的農業打下了相當厚實的基礎。

首先是培養了以屯田營為主的農業技術骨幹,李適雖然不會種田,但這些人會啊。

而且這些人也不需要氾農道這樣研究每畝怎麼到達五石的糧食。

只需要消化氾農道留下來的知識,讓每畝糧食穩定生產四石就足夠了,剩下來的便積累相關種植底蘊就好。

畢竟打破畝產上限,這都是交給天才們來完成的。

平民們只要傳承天才們嘔心瀝血的成果,然後將他們世俗化,商業化,讓這些天才成果能被正常人拿來用就夠了。

接著便以墨家為主的工匠生產出這個時代所能達到最機械化設備水力磨坊、曲轅犁、漏車……等等各種裝備。

不僅是在生產方式上逐步使用功率較大的機械,甚至在由小麥變成麵粉的各個生產環節也儘可能的使用機械來提高生產效率。

而隨著這些東西的運用,肥料這隻要是種田便繞不開的話題,也開始被李適解決。

有了天水對漚糞積肥技術的積累,很快公廁開始在長安大街小巷出現。

沒多久如果還有人隨地大便,李適安排的掏糞工們,懷著老奶奶撿塑料瓶的精神,直接讓這大便沒了。

這樣弄出來的肥料到底有多少作用李適不知道,但長安的味道至少沒飄蕩著屎臭味了。

某種程度來說,這應該算是最天然的肥料,也是最樸素的化學藥劑了。

而李適也知道,自己培養出來的都是些硬才,不是那種鑽研科技的天才。

所以在氾農道離開后,李適倒相當希望農家人才,尤其是會種田的來投靠自己。

很可惜,氾農道現在完全了無音訊,李適望眼欲穿,卻也不知道應該看哪裡。

不過,李適感覺自己最現代化的方式應該是實現了農業種植的集約化,甚至有著向專業化生產經營的趨勢。

畢竟李適要上田換中田,中田換下田的方式把所有的土地全部整合在了一起,可不是因為李適有強迫症,不把這些田地全部放在一起自己心裡就不舒服。

而是李適清楚知道,這樣的集約化生產,能同時投入較多資源,資金,科技,管理和勞動力,從而讓生產成本被進一步平攤,帶來前所未有的高產量、高效率和高效益。

這樣的勞作效率是那種普通的一家五口百畝田所非常難想象的。

比較起,國家以稅收形式去撈取五口之家的稅負,實際上這種集約化大集團的耕種模式更適合國家推導種植。

只不過這需要一定程度工業基礎,與生產關係的基礎,最起碼管理的人不能是外行。

但想要找到這麼多的種田硬才……省省吧。

而李適利用士兵的組織力,工匠營的機械技術,屯田營的種植積累,以及長安因為遭受了兵災,正好有大量田地空出來的機會,直接把這種植模式一口氣推進下去,這種植模式應該有十九世紀初的水準了。

其他的人如果想要抄李適的作業,肯定是會抄得玩完。

但對李適來說,只要等到這一大片糧食成功豐收,那基本上一個能吏帽子是跑不了。

這年代基本上糧食能解決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基本上就不是交給糧食來解決,而是要交給武力來解決。

法衍看著李適離開,目光充滿了尊敬之色,然後便埋頭處理政務。

原本法衍以為,李適靠著戰功轉職成了長安的代太守,是一個完全不懂民生的傢伙。

再加上李適這麼年輕,反正法衍覺得自己很可能要為自己家鄉多幹活了。

從結果上來說,法衍的確是要多多幹活,但從沒想到會有這麼多活啊!

李適來到這裡后,雖然第一個月主要是為了春耕開始繁忙。

不過有著李適帶來的先進模式,在處理好官方田地后,李適便安排屯田營帶去先進的種田道具對農民們進行指導作業。

畢竟種田這種事情關乎整年收成,除非立竿見影的東西,否則其他操作如果沒個參照,絕大多數人都還是會選擇老老實實的按照以往的法子種田。

而李適也沒強推的意思,畢竟等到以後見到了好處,平民們自然而然會去學習。

老百姓有時候出人意料的精明。

但重點是在春耕后,農民們雖然還繁忙,但也有些空閑下來了。

這時候長安多多少少恢復了往日幾分熱鬧,所以街道上也開始出現潑皮什麼的。

一般上,這些潑皮是沒人管的。

但李適來了后,便帶著自己的親民營深入到人民群眾中。

只要接到人民舉報,馬上便把這些潑皮逮住,然後就拉過去修橋鋪路。

他們累死累活幹了七八天時間,發現李適不但管飯,離開時還送了幾張白條。

這白條在指定的地點能夠吃上饅頭和糕點,他們頓時發現這被抓了好像還是好事。

畢竟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要秋收還沒過去,那整個長安也都還籠罩在缺糧中。

只不過長安百姓比較起西涼其他地方的百姓來說手中多少有幾分餘糧。

這時候,這些工頭好像無意間透露,如果他能找到人來幹活的話,好處大大的有。

所謂潑皮也許才能沒多少,但狐朋狗友多少有幾個,賣朋友賺錢……不對,是幫助朋友改過自新來自賺錢,那絕對是心安理得。

頓時整個長安的無業人士人人自危。

隨著饅頭,綠豆糕什麼的糧食長夜進入長安,百姓們也很是會算計的。

當他們發現官府招工發饅頭,發綠豆糕,甚至有時候還發鴨肉。

頓時對報名官府的招工就變得相當有興趣了。

畢竟能夠在外面多吃一頓,那自己手裡的存糧就少消耗一點。

在這些細小事情的算計上,平民們都相當精明。

甚至有人還開始盯著那些流里流氣的潑皮們,只要發現誰沒勞動,整天惹是生非的,馬上便去找人打小報告,然後換到白條能吃上好幾頓的。

很快這潑皮便被抓過去強制進行勞動了,反正是軍隊化管理,保證制服得妥妥帖帖。

當然,李適這樣的行為自然會大量增加官府工作量,甚至有幾分不仁道。

但法衍喜歡啊,就是要用重法規劃百姓的行動。

跟儒家那種追求什麼事情都靠道德解決不同,作為法家恨不得把百姓們的吃喝拉撒睡全部嚴格的制定標準,讓人們像是機器一樣按部就班的運轉。

雖然這樣的行為讓法衍挺繁忙的,但法衍感覺自己有奔頭啊。

總之,在李適的規劃下,法衍感覺自己雖然不是太守,但也幾乎行使著太守的權利。

而李適看著法衍整個人都在燃燒的樣子,便打造了二十四小時不熄火的小廚房。

就是為了讓法衍能享受到九九循環的福報,工作一周居然要休息一天?不存在的。

只是自己享受的更多就是了。

李適看著法衍努力的樣子忍不住摸摸下巴,不記得三國漢末有這麼牛叉的人物啊。

自己做出的規劃肯定是領先這個時代的,但法衍拿到手后,能夠很快尋找到相關法律,為自己的規劃做理論依據,接著又改了改,使之變得更適合這個時代。

李適看到了法衍的操作,那是佩服的驚為天人,反正自己是很難做到。

法衍並不是那種,見到上官製作出來的東西,便拍馬屁一路說好,然後什麼都不管不顧推行下去的傢伙。

當然這也許也跟他是扶風人有關,怕家鄉人戳脊梁骨。

但他拿著李適的規劃能很快因地制宜的找到法律依據,找不到依據的也能依照法律改進,使之更適合長安環境。

李適自然能感受到這傢伙的實力。

大概就是在同樣環境的教育環境下,法衍出來至少也是市級檢察院紀檢一類的人物,而自己出來只是搬磚的嘍啰,雙方差距也就只這麼大吧。

而法衍也沒想到李適會這麼好說話,見到自己動他的計劃也不生氣。

原本法衍以為動了李適的計劃,那少年成名的李適肯定會傲慢,甚至頑固的推行下去。

法衍甚至做好了跟李適繼續頂撞下去的覺悟了。

為什麼長安那麼多官吏,最終只有法衍要下去核審核核查,便因為法衍這頑固而略帶剛正的性格,讓大家都不喜歡帶他玩。

但法衍卻沒想到,李適雖然少年成名,但卻如此的虛心求教,基本上只要自己據理力爭噴李適口水,李適都能接受下來,甚至會依據自己的意見進行更改。

這就讓法衍對李適這個上級更加佩服了,畢竟能做到這般虛心的上位者是真不多。

而李適自己知道自己情況,因為學過思想政治課程,很多問題自己看的明白,也知道根治辦法,但想出來的辦法往往是不符合這個時代關係的。

作為時光長河下游的李適在大局方面肯定是強的,但在動手能力上就差太多了。

這點李適自己也是知道的。

所以李適培養出屯田營,培養出工匠營,就是因為自己動手能力不行,就想辦法培養有動手能力的人,讓他們來執行下去就好了,自己只做上層規劃。

但李適沒遇到過自己手下有能人,也就是能在內政上獨當一面的能人。

就好像是李文優,賈文和這種,基本上遇到事情能自己獨立處理,處理的妥妥噹噹,然後秦雄只要說依照文憂所言,依照文和所言,差不多點頭就能過,自己腦袋完全放空就好。

現在手下突然有了這個能幹的傢伙,李適自然心花怒放,往死里用他。

當然,李適因為是做規劃的,加上手下有能人,那自己自然就省心省力多了,便開始騰出手來,開始自己下一步的軍隊改革計劃。

因為李適成為長安太守,而驍騎營、屯田營和親民營以天水人為主,自然會有人離開。

驍騎營走得最少,親民營走得最多,李適倒也都大方放行了。

所以李適便要重新在長安中招募人手,這些事情都需要李適親自去執行。

同時,雖然自己已經相當注意年齡了,但軍隊里還是有人到了三十二歲以上的。

這年齡,對於現代人來說還是壯年,但對這時代的人來說孩子已經能從軍了。

所以,李適打算剔除掉一部分老兵,維持部隊年輕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老子就是要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老子就是要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95章 農業工業化的小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