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科技興國(10)
1989年,十一月初。
離開大豐村一個月的蘇欣,終於趕回老家。
現在大豐村已從行政劃分中,從村落晉陞成為大豐鎮一座新城。
作為一個城鎮,擁有更多的變化。
不僅可以使用的土地面積變大,此番文書下來,華國還給了新城不少扶持福利。
比如——百姓建房購置房產、購置電器、發展新農村、創業扶貧資金等等,也算是看好新城的發展。
村主任得到消息,很是欣喜。
現在他已不在是村主任,不過作為新城居委主任,劉叔新晉居委主任,更是暗暗決定要將新城建設的更加完美。
蘇欣也沒想到,這次不僅審批能下來,還能得到國家扶持。
完全就是讓原本野生髮展的大豐村,得到各種助力,加快新城的城市化進程。
文件剛下達,新城這邊已開始設立警衛局。
大豐鎮老城那邊聽說大豐村已成為新城,不少人動了心思,現在兩處一體,遷移不用審核不屬於遷戶口。
有條件人,更是第一批搶先在新城附近購買地皮、房產,搬來新城居住。
不僅是老城,四周的鄉鎮也有不少人轉移遷入,有隨大流也有圖新城的未來發展,光是現在就比普通小縣城強,將來一定會更好。
蘇欣一眾新居委幹部,協同老成鄉鎮幹部,一時間處理了不少房產、遷移事宜。
也算是新城建立之後,第一次正式的人口大遷移。
人口增加,勞動力、生產力、消費能力也會隨著增加,原本只是想設立一個警衛局,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加快了新城的發展速度。
高速發展的新城池,警衛局建立后,治安也有了保障。
為了讓人們生活的更加便捷,作為城鎮,各種辦事處也在一一設立。
等蘇欣將手頭事宜忙完下來,轉眼已是十二月。
十二月深冬,離1989年元旦,還剩一個月。
一個月後就是文明先進新農村的評比,新城作鄉鎮,仍舊能夠參加評比。
一個月的時間,其實也能做很多事。
現在新城人口數量逐漸增加,商鋪也有不少,自發形成的商業圈也建了小型廣場,現在正缺一個大賣場。
錢放著也是放著,蘇欣自然不會錯失這個好機會。
肥水不流外人田,蘇欣簽了大堂哥的工程隊,在公交站旁的置辦了幾千平的地皮,用來籌建百貨商場,作為新城最大的賣場。
臨近公交站,交通便捷人流量也不錯。
建成還需要不少時日,不過招商計劃已經要準備開始。
到時候大賣場需要不少商家入住,蘇欣還打算在賣場開設電影院。
至於工廠、公司,工人們掙了錢也有部分已經離職做小生意,亦或是學到了制衣廠的本領開始創業,總之舒心服飾常年招工,就沒有停下。
工廠置辦機器,工作室最先進的印花針織機等等,蘇欣都會一一籌備。
之前投資的項目,蘇欣都得到不錯的報酬。
轉眼已快投資了一年,是個項目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過不少的麻煩挫折。
養殖大戶經歷了家禽犯病、農業收成不好、客戶刁難等等問題。好在大家都挺了過來,加上蘇欣這個投資人幫助,也不至於走投無路。
獲得了經驗與金錢同時,他們現在就是開班授課都能掙上一筆錢。
蘇欣投資人這個身份,沒想到還有不少人記得。
有幾個年輕人甚至多次來工廠、公司找她投資,期望能得到資助,還有不少新型的職業需要贊助商。
運動員、舞蹈藝術職業學院、攝影師、導演等等。
他們需要贊助商、需要投資商,蘇欣沒有一一接見,不用她說,身邊的小助理也是非常懂行,讓大家準備好資料,投資方案、企劃案等等。
前前後後,蘇欣發現自己竟然多達八名小助理,還有莫南給她安置的三名保鏢。
這要開大會,一起出門拉風是拉風,一排的人跟在她的身後。
只不過助理們的工作著實繁忙瑣碎,事情太多。
公司還沒有轉型,她作為總經理一手操辦很多事,助理們在各家公司負責幫忙傳達、處理事務。
這段時間從夏萍姐口中已經得知,S市很快就會成立證券交易所試點。
到時候公司上市,轉型之後,她就會將公司股份賣出一些。作為董事長,持過半的股份,各大股東持有份額,為了手中股份升值,也會盡心儘力。
加上舒心服飾前景一片大好,相信會有不少人願意持股。
忙碌充實的日子,過的總是很快。
投資的事,蘇欣也看了不少資料文案,有幾個她倒是想當的感興趣。
其中有一位還是博士,有自己的工作室,研究晶元開發。還有一位大學生能民間發明家,喜歡倒騰一些利民的機器。
華國的科技正處於發展之中,蘇欣很樂意往這方面投資。
商業也有不少——農場、養殖場、漁場、珍珠、裝修工程、飲食業、日化用品、娛樂圈。
蘇欣現在最掙錢的還是工廠和霓裳工作室,但投資和副業收入也佔了不少份額。
她一個人分身乏術,投資這些項目是最好的選擇。
憑藉經驗加上後世的記憶,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把握,作為投資人再合適不過,有很多現在不被看好的行業,將來都是熱門。
她現在比別人先一步投資,早一步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大豐村希望小學獲得優秀重點小學的稱號。
蘇欣花在學校上的投資,可是一絲都沒有手軟,各項「軟體硬體」齊全,捐贈的教育器材,給教師們的福利與進修的名額,對孩子們的教育理念都在不斷的摸索與改進。
大豐村希望小學,也正式改名為——新城小學。
不得不說,付出總是有回報。
甚至不少市、縣前來的群眾,打聽過新城小學后,幾乎都動了轉學的念頭。
為了轉學,有些甚至高價購置學區房。
蘇欣不得不感嘆,看來哪個年代的父母都一樣,因為一個好的學校,四周地價上漲,學區房貴的一塌糊塗,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