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幸福感不強是因為缺少優秀文化熏陶

第25章 幸福感不強是因為缺少優秀文化熏陶

冬天的山村,並不像感傷詩人眼裡有太多的蕭瑟,相反是另一番滄桑純粹的美,那核桃樹、柳樹、冬瓜等落葉喬木,雖然綠意散盡,但錚錚鐵骨更給人一種臨危不懼豪邁之氣。

丁琳主動從吳勇手中要過車鑰匙,發動汽車,敞著車門順溪流而下,正好和順溝而上的清新空氣來個擁抱,清風吹起髮絲,難有的愜意。

「吳哥,酒沒有問題吧!」丁琳雖然知道吳勇酒量大,但關心自是應該的。

「酒沒有問題,不過感觸還真有些呀!」在酒精的刺激下,吳勇思維更加活躍,「就像沈慶權說的,在愛情面前沒有慫包。兩顆熾熱的心可以為了虛無縹緲的山盟海誓奮不顧身,就算是頭破血流都心甘情願。但面對生活的煩瑣和枯燥,多少曾經轟轟烈烈列的愛情春雨,經過歲月的折磨,最後都冷凍成寒冰,曾經偎依的兩顆心,都成同路而行陌生人。當綺麗的浪漫情懷慢慢被骨幹的現實打磨隕散,能一如既往相愛的又有幾人?」

「是呀,就像沈慶權的情況,愛情是那麼的熱烈和勇敢,而婚姻卻又那麼令人遺憾,特別是婚姻破裂,導致家庭破敗,真讓人痛心疾首,看到他們的遭遇,我都有些害怕成家了。」其實丁琳今早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也有很多但卻又一時難於理順的感受。

「這就是圍城現象,圍在城裡的人拚命往外逃,城外的人前赴後繼想衝進去。人都有一個共性的價值判定或者說劣根性,就是沒有得到的,總是那麼誘人,而擁有的總是那麼不盡人意。都說猴子掰包穀行為愚蠢,其實人類很多時候都在做同樣的事,只是自以為聰明。」吳勇直言道,「愛情屬於倆個人,可以忘我瘋狂,而婚姻聯結三個家庭,更多的是保持平衡與相互妥協。如果把愛情看作一種飄逸的心動,那婚姻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所以相愛相對簡單,相守真的太難,成家立業,養兒敬老,不得不面對瑣碎、面對平凡,甚至是可以低三下四苟且地活著,小時候讀魯迅先生筆下的『閏土』,覺得很是悲切,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何嘗又不是中年『閏土』呢。這是每個有責任心有良知的人都必須要面對並堅持的人生課題。」

「不要說得這樣悲觀嘛,我可還沒成家呀,你這番話倒讓我想當『獨身主義者』的不婚族了,這不是你所期待的吧。」丁琳看著此時臉色緋紅,表情低沉的吳勇開了個半認真的玩笑。

「或者也是吳哥切身體會呀?」據丁琳對吳勇的了解,他的經歷亦如一首喜怒哀樂相交錯的歌曲,又像一篇令人百感交集,蕩氣迴腸的現實小說,她也從文學著作中了解到人到中年的不易。

「也可以說是人生體會吧。其實跟你交流不是讓你退而避之,而是早一點看清現實,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合理調試好自己的人生態度,增強堅守的信心和毅力。」吳勇向來喜歡多事,有時真有點自負,這不,又以過來人的經驗之談教導丁琳。

「經營婚姻家庭如人生『馬拉松』,漫漫長途,勞煩艱辛,沒有終極目標的信念和憧憬,沒有自我責任的擔當和盡職,沒有應對苦難的自信和勇氣,沒有血汗與淚的堅守和付出,在這場人生賽事中,終要一敗塗地。」

任何人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對於事物的看法和表現出的興趣。就如丁琳,就特別喜歡聽吳勇闡述那些所謂的大道理,也許這就叫『心有靈犀一點通』或者說藍顏知己吧。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視婚姻為兒戲,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的女孩子,動輒就離婚,甚至還不能算離婚,少數女孩簡直就是昏吃亂睡,對自己不負責任,懷孕打打打,結果把自己一生給打了;對孩子不負責任,經常為了所謂幸福快樂,拋家舍子,讓孩子從一出生就是個悲劇,能生下孩子,但不履行母親的責任;對家庭不負責任,行為草率,造成自己家庭、娘家、婆家,三個家庭一派烏煙瘴氣。」丁琳說出了自己心底的困惑。

確實,在現實生活中,年輕人中,對婚姻的態度是不夠嚴肅認真的,剛認識就可以在一起,感覺不行就各奔東西,造成有的女孩生了娃兒都不知道是哪個男朋友的。也有部分直接省略了浪漫的愛情,談戀愛不是看人,而是看車、看房、看錢,大有能入豪門,做牛做馬都願意的『英勇獻身精神』。更有甚者,還沒談戀愛沒結婚,就在謀划以後如何離婚對自己不虧,都想好離婚了,那還結什麼婚呀。這就是當下愛情婚姻的殘酷現實,物質的熏風,令人痴醉。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現實社會問題。是呀,你認為不可思議,但許多人,卻覺得那沒有錯呀,符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原則,把有七情六慾的人,弄成個不斷向前的機器人,沒有愛和被愛的溫暖,沒有幸福體驗,一切都是手段,只有一個冷冰冰的目標——自我得到滿足!什麼尊老愛幼,夫妻和睦等傳統美德,在他們心中哪有自在、隨性來得實惠。一紙結婚證,套不住一顆任性的心,經過無數次的慘敗后,還是沒有悟出,一切的根源來自於自己責任心的磨滅,

這樣下去,哪會『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怎麼會『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呢?」吳勇言辭犀利,說話喜歡一針見血。

「還好,國家已注意到這個方面了,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舊婚姻法規定:『夫妻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新婚姻法規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係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丁琳比較贊同吳勇的說法,從新婚姻法修訂談了自己的理解。

「我個人覺得,有時人的悲哀源於內心的自私自利和狹隘空虛,在於物質需求滿足的同時,現代奢靡思想、縱慾觀念沖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堤岸,導致精神食糧物化嚴重,價值取向扭曲,道德缺失,人性墮落,靈魂失散,哪有幸福可言。他們每天生活在不切實際的夢幻中,過著行屍走肉的痛苦日子,在無邊的苦海掙扎徘徊,卻總不知為什麼而活著,究竟什麼才是幸福。有些人磕磕碰碰晃眼已到『五十知天命』之際,才如夢清醒,想回頭是岸,找回曾經的丟失的自我,可是日月依舊,人已暮年,一聲長嘆,滿腹辛酸淚。」對於現實的一些消極現象,吳勇認為根本在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不自覺摒棄,導致主觀意向的迷茫,或作出消極甚至自我毀滅的行為。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已經高度概括闡述了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大意義,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嚮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升華的大同世界。』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文明發展、文化積澱,從未中斷傳承,這才使得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在歷史上雖有幾朝,少數民族登上政治最高舞台,但最終都為中華文化所同化了,所以只要文化還在,還深入人心,實現中國夢是必然的。

「是呀,還是要多讀點書,特別是中國典籍,『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時我在想,幸福與金錢多少應該不成正比,而與文化認知成正比,彌補一個人的物質需求相對簡單,提振一個人的精氣神確實很難。」丁琳接過話茬,談了自己的感想。

「國家如此,家庭亦然,只要文化不被磨滅,一個民族就不會滅亡,同理,一個人只要有起碼的優秀傳統文化熏陶,他(她)就不會是一個任性的人,也不會找不到幸福的方向。」吳勇作了個不是小結的小結。

二人沉浸在關於文化的討論中,不知不覺又到了那上千畝清新的蔬菜地旁。

「下去轉轉吧!感受一下田園風光,思考一下如何把它做得更好,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畢竟是第一需求呀!」吳勇說笑著,示意丁琳停車。

沐浴陽光,靜飲清泉,這片水靈嬌嫩的蔬菜似乎過得很是愜意,就像此時的吳勇,感覺一種久違的放鬆和舒坦。但隱隱約約中又感覺不能如此鬆懈,能否讓這些純正的蔬菜走進城市,挽回幾個離異的家庭,少一個留守兒童、一位守老人、一對久別夫妻,吳勇陷入了沉思,心情又變得凝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歌夢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清歌夢回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章 幸福感不強是因為缺少優秀文化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