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客家劉氏

第四百二十一章 客家劉氏

正月初一登門,還空著雙手,居然沒吃閉門羹,這位客人看來有些特殊。

畢竟,就算是鳳凰山上最有權力的男人,來秦家蹭吃蹭喝的時候,好歹也送了一塊匾。

確定來人身上並未攜帶什麼危險物品之後,侍衛領著他直接穿過了前廳、中廳,將他帶進了秦頌的書房。

來人名叫劉珙,是福建路崇安劉家人,劉子羽的嫡長子。

上次,劉子翚的兒子劉坪來了一趟臨安,結果整出挺大的動靜,大理寺和刑部聯合成立專案組,派人前往崇安調查取證,秦頌也將崔嘉彥派往崇安,負責報訊的劉子翚和好友鄭樵徵得家中同意,已經遠赴蜀中。

秦頌本以為崇安那邊不會出什麼大事,結果隨著劉珙的匆匆到來,這才發現自己低估了地方官員的膽大妄為。

建寧知府封文暉竟然煽動當地民眾叛亂,焚燒縣衙,圍殺朝廷派出的辦案人員,並且將罪責推到了崇安劉氏的頭上!

只是,封文暉和他麾下爪牙卻低估了崇安劉氏在當地的影響力和強大的家族傳承。

劉珙的叔父,就是那個辭官后在屏上結廬而居的病秧子劉子翚,在造反暴民將劉家寨子圍住之後,背著手,穿著草鞋下山,站在寨子門口說了幾句話,竟然將一場可能滅族的巨大危機輕鬆化解。

作亂的大部分暴民放過了劉家人居住的寨子,離開了崇安縣,去別處繼續擴大造反隊伍。小部分人則留了下來,他們受到了劉子翚的感召,決定守衛李家寨,等著朝廷派軍隊來處理此事。

隨後,劉子翚派出族中青壯深入武夷山區,將受傷后藏入山中的朝廷辦案官員救出來,然後送到屏山的草廬救治。

也是這兩位官員命大,正好遇到崔嘉彥暫住於屏山給劉子翚治病,才保住了性命。

然而,危險並未解除。

暗中得到消息的封文暉,竟然對外宣稱亂民是因劉家人的煽動而引起的,然後派了麾下爪牙厲勄率領府兵攻打屏山,要求劉子翚交出反賊的頭目。

劉子翚對此有所防備,提前請好友胡憲和劉勉之下山從崇安各鄉召集了一批勇壯,等兩千府兵氣勢洶洶地衝到屏山時,被埋伏在山中的鄉勇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倉皇而逃。

打退了鄉勇之後,劉子翚立即派劉珙走山中小道出福建,來臨安搬救兵。

秦頌看過崔嘉彥寫給他的信,對過了密簽,確認劉珙的身份不是冒充。

「你們劉家人,真是天生干大事的料!」秦頌忍不住讚歎說道。

年僅十三歲的劉珙,雖然有崔嘉彥派給的一名侍衛保護,但能夠一口氣從崇安趕到臨安,而且髮型不亂,見到秦頌時語氣從容不迫,這絕對不是一般的少年能夠做到。

如果二毛和小炎兩個不是因為這些年跟在秦頌的身邊得到了悉心教導和各種磨鍊,他們兩個遇到這樣的大事,表現肯定不及劉珙。

崇安劉氏,是在唐末為了躲避戰亂而遷徙的客家人,從劉韐開始,在大宋將門之中成為非常另類的一股政治勢力。為何另類?因為崇安劉氏出來的帶兵武將,個個都是學問精深的讀書人!

客家人是以客家語為母語的漢族民系,是東南諸省本地居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古代漢族移民群體,客家人也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縱觀華夏歷史,幾乎所有的姓氏族群都曾經歷過遷徙,而客家的源流始於秦帝國征伐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等發展,最遲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族群。

客家人只是後世的說法,在大宋人眼中,客家人是正宗的漢人,無論選拔官員還是管轄治理,都跟別處的漢人沒有區分。

劉珙的祖父劉韐,是哲宗元祐九年的進士,擔任過縣尉,縣令,轉運使,集賢殿修撰,後來又擔任過河北、河東宣撫副使,京城四壁守御使。

宣和四年,遼國軍隊侵擾宋邊,燕州百姓要求朝廷出兵保護,史書記載:「燕民思內附」。宋徽宗派了草包童貫去當河北河東宣撫使,劉韐臨危被召去擔任行軍參議。

朝廷想聯合金人打遼國,而劉韐則認為不妥,覺得遼人是狼,金人如虎,只可驅虎吞狼,不可與虎謀皮。然而,他的遠見卓識並未引起朝中主事官員的重視。

劉韐後來在河北招募青壯加入敢死隊,一位氣宇軒昂的青年人受到劉韐的賞識,被招入隊伍,後來還提拔成為隊長。

這個氣宇軒昂的青年,便是第一次入伍的岳飛。

劉韐有三個兒子,長子劉子羽、次子劉子翚和幼子劉子翼。這三個兒子沒有一個草包,劉子羽很早便跟隨父親南征北戰,劉子翚在前線擔任過地方官,劉子翼擔任建寧知州。

封文暉是劉子翼離任之後的接替者,他上任之後將前任留下的差吏全部打發,換上了自己的人,然後不停地盤剝百姓,終於成功地惹怒了劉家人,所以才有後面這些事情。

受到秦頌誇讚,劉珙並沒有表現出得意的樣子,而是沉著的說道:「此次若非我三叔已經離開崇安前往江西撫州上任,恐怕已經活捉了封文暉和他麾下的爪牙,不至於讓其如此為禍建州!」

秦頌安慰劉珙說:「既然已經到了臨安,老家那邊的事情,就不必操心了,自有我來處置。你且安心在我府中住下,初六大朝會,自有分曉!」

劉珙抱拳,像小大人一般,向秦頌作揖行禮。「一切勞煩秦叔。」

上次劉坪來見秦頌,因為年齡比秦頌還大,所以秦頌讓他不必執晚輩禮,只以平輩相交。

這次劉珙來見秦頌,年齡差了近十歲,喊秦頌一聲叔,也不算為難。

秦頌讓書童夏生進來,對他叮囑說道:「這是我的故友之子,在府中住一段時間,就在你們隔壁的客房,平日要多照顧,不可怠慢!」

夏生領命,帶著劉珙去後面的副樓入住。

隨後,秦頌召見了護送劉珙回來的屬下,跟他核實了崇安那邊的情況,與劉珙講述的無異。

書房中只剩秦頌一人,他站在地圖前面盯著建寧府仔細觀看,腦海里琢磨著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

劉珙的三叔,也就是劉子翼,當初在建寧府幹的好好的,為什麼被朝廷調離?

這次發生在建寧府的民亂,與數年之前被韓世忠率軍平定的鹽商范汝為造反起義有什麼牽連?

崇安劉氏在范汝為率領民眾造反的那些年裡,為何可以安然的存留下來?

福建客家人在范汝為率領的造反大軍之中佔了多少人?他們現在對於朝廷的態度是怎樣的?

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讓秦頌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有些事情,不是坐在家中一味的想便能理出頭緒,更重要的是要找到相關的檔案,或者是找到知情人,這樣才能掌握了解幕後的一些事情。

正好,第二天秦頌要宴請各路軍隊派到臨安來認購黃金債的負責人,而這其中便有兩個鎮壓范汝為起義的參與者或者說是知情者。

他們是張憲和王勝。

范汝為在福建一帶率領的起義規模並不比楊幺率領的湖湘農民起義小多少,人數最多的時候,超過十三萬,當時朝廷也是調集了好幾路的部隊,在連續吃了數次敗仗之後,才將其徹底鎮壓。

秦頌初一夜裡便派人前往張憲和王勝住宿的兩處官驛,將他需要了解當年范汝為造反經過的要求轉告兩人,讓張憲和王勝先仔細回憶,跟身邊同來的人核實,明天到了秦府之後,再詳細講給秦頌聽。

兩人對於秦頌的這個要求,一點沒含糊,馬上就把隨從當中曾經參與了當年圍剿范汝為的召集到一起,然後大家一起回憶,從頭到腳的捋了一遍,確保明天去秦府時所說的與事實盡量相符。

正月初二,張憲一大早就登門,在秦頌的書房裡面喝了一個時辰的茶水。接著是王勝趕到,又在秦頌的書房裡面喝了一個時辰茶水。

至此,秦頌通過兩人從不同角度講述,基本上把范汝為當初起義的原因,後來的詳細經過,全都了解清楚。

收穫很大,讓秦頌對一些事情有了更加穩妥的思考和對策。

范汝為是福建甌寧,鹽販家庭出身,讀過幾年私塾,粗通文墨。

建炎三年春,御營前軍統制苗傅、副統制劉正彥為逼趙構遜位,發動兵變,事敗后率領軍隊經溫州退入建州。各路官軍隨後進入福建追殺苗傅和劉正彥,沿路燒殺劫掠,百姓受到嚴重禍害。

官軍抓獲了苗傅和劉正彥,隨後離開建州。不久,建州發生災荒,一斗米賣千錢,饑民遍野,官府不加撫恤,反而橫加鞭笞逼迫。

范汝為平素仗義執言,同情貧苦農民,目睹官吏凶暴和饑民慘狀,遂於建炎四年七月在甌寧源峒揭竿起義。饑民紛紛響應,趙構命統制李捧率領三千步兵與福建安撫使程邁合兵「進剿」,結果被義軍打得大敗,李捧隻身逃遁。

建炎十一月,范汝為率軍攻破建陽縣城,趙構又命神武副統制辛企宗領兵一萬進剿。辛企宗入閩后,見亂軍勢盛,不敢前進,屯兵邵武,距離源峒還有兩百多里。在隨後的幾次小規模戰鬥中,辛企宗指揮的部隊都被范汝為擊敗。

與楊幺不同,范汝為是個很有頭腦的農民軍領袖,他不但善於領導農民軍作戰,而且善於團結本地的讀書人,將他們都吸納到隊伍中來,給他們重要的位置,而崇安劉氏也受到范汝為的尊重,從始至終都沒有捲入其中。

辛企宗有個幕僚名叫施逵,曾在潁上的書院裡面擔任過教書先生,他幫著范汝為在辛企宗面前遊說,建議對范汝為率領的農民軍進行招安。

辛企宗本來就是個軟蛋,不擅長打硬仗,自然對於施逵的這個建議很熱心,於是上書朝廷,極力促成招降之事。朝廷隨後派承議郎劉向、迪功郎陸棠前往源峒招撫。

范汝為的部將葉徹,「恃其勇,未即聽命」,但范汝為「慕得官,亦懼大軍繼至」,在當年年底接受了招安,被朝廷委任為武翼郎閣門祗候、民練統領,受辛企宗節制。

事情到這裡,不是結束,而是更大的一場混亂的序幕。

第二年春,朝廷任命辛企宗為福建制置使,同時給范汝為下令,讓他解散義軍,各自回鄉務農。范汝為不肯放下武器,解散部眾。辛企宗只好把義軍安置在建陽城郊駐紮、耕種。

這時,發生了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

在范汝為的爭取和影響下,奉命前來招安范汝為的劉向、陸棠兩人,竟然歸附了農民軍,並且反勸范汝為建立地方政權,擁兵據險,抗擊官軍!

這尼瑪的,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朝廷是多麼的不招人待見,范汝為個人的感召力是何等強大。

據王勝回憶,范汝為自率眾反抗以來,始終與部屬同甘苦,「無糧同餓,得肉均分」。這跟住在大龍舟上面的楊幺行成了強烈的對比。

范汝為接受招安后,建陽、順昌、崇安等地的農民繼續堅持戰鬥,范汝為的部將熊志寧帶領一部分農民軍離去,先後與崇安農民廖公昭和建陽農民丁朝佐率領的部眾會合,然後向崇安、浦城等縣繼續進軍。

消息傳回臨安,宰相呂頤浩認為閩中地區距離臨安太近,必須要派出大軍用最短的時間將亂民鎮壓,否則會危及行在的安全。

趙構本來就被完顏宗弼追的驚慌失措,在臨安屁股還沒有坐穩,一聽呂頤浩這話,急忙派出江東統制官閻皋率軍入閩,並派監察御史胡世將到福建「督捕」。

胡世將入閩后,摸清了事情的起因經過,上書朝廷,奏稱:范汝為自就招安,心懷反側,猶肆剽掠;而「招撫官劉向、陸棠,顧與賊通,應亟捕向、棠與制置司屬官施逵付獄。」

趙構立即下詔,捕殺范汝為、劉向、陸棠、施逵等人。范汝為被逼復叛,擁眾十餘萬人,佔據建州府城歐寧,接著派部將葉徹攻克邵武、光澤等縣。

與此同時,姚達、饒青率領萬餘農民軍進入江西,其前鋒一度深入到撫州境內。江西安撫大使李回急忙讓駐守江州的岳飛分兵保建昌和撫州。十一月,農民軍進逼建昌,被岳飛部將王萬、徐慶擊敗,姚達、饒青被俘。

事情越鬧越大,朝中群臣紛紛彈劾辛企宗「擁兵玩寇」,不能及時「放散」農民軍,請求朝廷速遣大軍鎮壓。趙構下詔,以孟庚為福建、江西、荊湖宣撫使,以神武左軍都統制韓世忠為副,領兵三萬人取道溫州入閩,並把辛企宗降官三級,歸宣撫司節制。

范汝為聞訊,立即在各險要地段設陷馬坑,埋下巨木為鹿角,迎擊宋軍,並派葉徹攻打南劍州,阻擋官軍前進,但南劍州未能攻克,葉徹便戰死。

紹興二年正月,韓世忠率軍抵達劍潭,亂軍盡塞要道抗拒官軍,韓世忠命諸軍偃旗息鼓,從鄉野小道分散包圍歐寧。

經過六天激戰,歐寧城被攻破,范汝為退回源峒,自縊身亡,其弟在戰鬥中陣亡,部將張雄等五百餘人被擒殺。

韓世忠原打算屠城,被李綱勸阻,謂「建民多無辜」,於是汰遣脅從,獨取附賊者誅之。

至此,范汝為領導的歷時兩年的起義宣告失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霸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一章 客家劉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