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稱王
項羽走到函谷關他得到這兩個消息,因為是當時的通訊聯絡很落後,項羽光顧著跟秦軍主力決戰,他不知道劉邦已經入關了,他也不知道秦朝滅亡了,結果他走到函谷關遇到劉邦的守軍他才知道,知道以後項羽本能的一個反應「大怒」。項羽似乎經常發怒。他大怒,一怒之下,他就讓士兵打進函谷關。當然項羽的軍隊很能打,劉邦的軍隊擋不住他,很快就打進去了。我這裡要說的就是這個「大怒」,咱們首先要研究的,項羽為什麼走到函谷關「大怒」。根據《史記》的《項羽本紀》的記載,他走到函谷關「大怒」有兩個前提,一個是劉邦派軍隊把住他不讓他進,這個是他大怒的一個原因;另一個,他聽說劉邦已經進了關中了。那麼這兩個原因對項羽產生了什麼樣的刺激呢?試分析一下。
此時,劉邦把住函谷關不讓項羽進入,對於項羽來說無疑是一種羞辱,因為此時的項羽剛剛結束了歷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戰,破釜沉舟的成語就出自這場名戰。這場決戰他殲滅了秦軍主力三十萬人,項羽的聲威因此而大振。根據史書記載,當項羽獲得巨鹿之戰的勝利之後,召見那些因為懼怕秦軍而沒有參戰的各路諸侯將領,那些將領一進項羽的營門,沒有一個不是跪拜前行的,沒有一個人敢抬起頭來看項羽。可見,巨鹿之戰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項羽的政治地位,他已經習慣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義中的最大功臣,也習慣了天下諸侯對他的尊崇。而此時他萬萬沒有想到劉邦竟然對他說:不,這會給項羽帶來什麼感受呢?
劉邦現在竟然把住函谷關不讓項羽進,這是一種什麼感情呢?這叫充滿了敵意,就是把項羽當做敵人,充滿敵意。如果拿劉邦跟天下諸侯一比,一個是充滿敬畏,一個是充滿敵意,這個反差太大了,這個項羽確實受不了,這個對他的自尊的傷害非常大。項羽自己認為自己功勞很大,打了這麼大一個仗,來到這,你劉邦竟然把住不讓我進,這是他惱怒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呢,他知道劉邦先進了關中,這個事前有一個背景,這個背景就是當年劉邦跟項羽分兵打秦國的時候,他們曾經有一個約定,這個約定是在懷王的主持下約定的。劉邦的任務是向西打到秦國去,那麼項羽的任務是向北打去救趙國,北上救趙。當時約定,你們兩家一個北上救趙的項羽,一個西進的劉邦,誰先入關誰做關中王。
這項羽一聽說劉邦先進去了,那啥話也不用說了,那就意味著什麼?關中王是姓劉的了,這口氣項羽也咽不下去。項羽北上救趙打的是硬仗,他是和秦軍最精銳的章邯軍跟長城軍決死殊戰,打了這一仗。這一仗有一個很有名的成語叫「破釜沉舟」,才打贏了。我們現在講到項羽都知道「破釜沉舟」這個典故。「破釜沉舟」就是消滅章邯和長城軍打的這一仗,這樣才打贏的。他出了這麼大的力,劉邦呢,秦軍主力跟項羽決戰的時候,其實關中的守軍已經很薄弱了。劉邦就趁著關中秦軍力量很弱的情況下打進去了,所以論出力來說,那項羽出的是牛力,出的是大力氣,劉邦出的是小力氣。所以他(項羽)覺得他(劉邦)不該做關中王。再一個約定是誰的主持之下,懷王的主持之下,懷王主持下的這個約定項羽也不滿意,因為項羽對懷王就不滿。
劉邦跟項羽的關係,劉邦跟項羽兩家當他們共同反秦的時候,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秦朝,這個時候他們有共同利益。所以無論是北上的項羽集團或者是西進的劉邦集團,雖然方向不一樣但是目標一樣,利益一致,他們是並肩作戰的友軍。
但是,這是有時間界限的,這個界限就是秦朝滅亡。等到劉邦一進入函谷關駐軍霸上,秦王投降了,秦朝滅亡了,情況就發生變化了,劉邦跟項羽共同的敵人不存在了,秦朝滅亡了,剩下來是一個什麼事呢?
誰來享用秦末大起義的勝利果實,該誰來享用?劉邦和項羽兩個人,我們可以按現在老百姓說的話,兩個人都不是等閑之輩。項羽要做西楚霸王號令天下,劉邦的野心更大,劉邦是要統一中國做皇帝,所以這個時候的劉邦集團跟項羽集團已經由當年並肩作戰的友軍轉化成什麼呢?轉化成根本利益相衝突的兩個對立的軍事集團,這兩個集團的衝突是必然性的,沒有調和的餘地。
要麼項羽對劉邦稱臣,要麼劉邦對項羽稱臣,這可能嗎?他倆只能是二虎相爭。項羽的政治糊塗就在這兒,如果說項羽很清醒的話,那麼項羽很好辦,就知道他們倆的關係,劉、項兩家的關係已經走到一個歷史的拐點,秦王朝一滅亡,這個拐點一到,他兩家就分道揚鑣了。以前是友軍,現在變成了爭奪農民起義勝利果實的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誰覺醒得早,誰意識得早,誰自覺地為本集團的利益去奮鬥,誰就在政治上奪得了主動權。
如果項羽有這個認識的話,那麼項羽看見劉邦把住函谷關不讓他進,大笑是一種理智的反應,大笑是看出對方的破綻來了,其實這個地方劉邦的破綻已經出來了。
當然項羽跟劉邦兩個人年齡懸殊很大,這個時候項羽他給劉邦作戰的時候,秦朝滅亡的時候,項羽這個時候才二十七歲,而這個時候劉邦已經是五十齣頭了,劉邦老謀深算,可以說是個老狐狸啊!項羽是年少氣盛,但是劉邦這個老狐狸畢竟在函谷關這兒露出來了他的狐狸尾巴,就是他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企圖,他想做關中王,他把住不讓項羽進,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他這個時候把自己的政治目的一顯示出來,項羽的力量比他強,項羽可以打他,這個時候項羽要滅了他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啊!
所以這是劉邦犯的一個錯誤,是劉邦的一個破綻,可惜項羽沒看出來,要是看出來,項羽要是知道秦朝一滅亡咱倆從友軍轉化成敵軍了,我正瞌睡你給我一個枕頭,怎麼了,你剛好給我一個消滅你的借口,你把住函谷關不讓我進,什麼意思,那我剛好打進去,既然打進去,我四十萬大軍,你十萬大軍,我一鼓作氣給你滅了。
劉邦趁秦軍主力被項羽牽制之時,攫取勝利果實並派人把守函谷關,以免其他反秦諸侯來分一杯羹,劉邦的做法大大惹怒了項羽,但根據劉,項與楚懷王的約定先入關者就是關中王,由此看來關中王非劉邦莫屬,項羽反應出的「大怒」也就很容易讓人理解了,但是當一切還沒有成為既定事實的時候,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項羽還有機會扭轉這一局面,那麼此時的項羽接下來會怎麼做呢?
進了函谷關,往下來又接到劉邦手下的一個人的一個密告,這個人叫曹無傷,一個密告曹無傷給項羽寫了封信,說劉邦想做關中王,讓子嬰做丞相,珍寶要完全佔有,這三句話,每一句話都激怒了項羽,結果項羽又是一個「大怒」。
我們先不說他大怒后的反應,我們說這三句話怎麼讓他大怒了:第一,劉邦想做關中王,這個我們剛才講過了,項羽是不能允許,也不承認劉邦做關中王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讓子嬰,讓一個投降的秦朝的皇帝做丞相,這也是項羽絕對不能允許的,項羽有一種強烈的仇秦心理,項羽的爺爺項燕是楚國最後滅亡的時候,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楚國最後一個戰死的大將,是被秦將殺了。項羽的叔叔項梁是被章邯殺了。可以說項羽他們老項家跟秦朝是有世代血仇的,你現在讓子嬰做丞相他能同意嗎?第三,珍寶盡有之,他把所有的珍寶都佔有。這三句話,每一句話都激怒了項羽,所以項羽又大怒,一怒之下,項羽做了一個決定,司馬遷是這樣說的「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旦日就是第二天早晨,說第二天早晨讓我們的士兵吃飽飯,替我把劉邦的軍隊滅了。大家注意這個決定對項羽集團來說,應當說是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因為這個時候項羽佔有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四十萬大軍,號稱一百萬,劉邦是十萬人,號稱二十萬,(項羽)而且剛剛打過巨鹿之戰,這個戰士們的士氣正高,這個攜巨鹿之戰勝利之威要是打劉邦的話,那簡直是以石擊卵啊!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是我們首先說他這個決定很正確。第二點,這個決定的基礎不牢靠,他這個決定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是他在盛怒之下,第二個大怒之下做出來的,兩個大怒,一個是函谷關前的大怒,一怒之下打進來了,接到曹無傷的密報,又一個大怒,這個大怒就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但是這個決定不是在冷靜地、理智地、客觀地分析秦朝滅亡以後劉項兩家的關係基礎之上做出來的,所以這個決定的基礎不牢。這個決定是因為項羽的自尊受不了,項羽的內心受不了,一旦他不滿足的地方,心理不平衡的地方平衡了,這個決定有可能被撤消。再一個,這個決定太隨意,這個決定是項羽一怒之下做出來,他沒有跟他這個集團的核心人物在一塊集體商量一下,他這個集團有很多核心人物,比如,他的堂叔項伯,他的重要謀士范增,他沒有和這些人商量,自己獨立做出來了,太專斷了,太隨意了。
憤怒的項羽終於做出決定,以自己的四十萬諸侯聯軍消滅劉邦的十萬人馬,這對能征善戰的項羽來說,確實不費力氣。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的眼裡,區區劉邦又豈在話下,那麼項羽的這個決定能得到執行嗎?
這個決定一下子引出來四個人做住強烈的反應:第一個做出反應的人是范增,范增立即做出反應,范增說:好。說劉邦這個人,過去在他的老家,這個人有兩大特點:一貪財,二貪色。可是到了函谷關,進了關中以後,他是財也不要,女人也不要,這個人這麼克制自己的慾望,說明他的志向不小,這是一點。第二點,劉邦這個人,我派人去看他頭上的氣,這叫「望氣」,漢代很流行,漢代怎麼流行,說一個人你看他頭上的雲氣就可以知道這個人將來怎麼樣,我派人看劉邦的雲氣了,說劉邦頭上的雲氣是一種五彩之雲,這個五彩之雲意味著劉邦有天子之氣,他將來有可能做天子,所以范增最後的意見是四個字「急擊勿失」趕快攻打他,不要失去這個機會。范增到底比項羽看得要遠一點,但是范增這個話也有毛病,毛病在哪兒呢?范增沒有從劉邦集團跟項羽集團的關係的歷史變化上講,他倆當年是戰友,現在兩個人是對立的軍事集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范增沒有從這個角度去講,所以范增話講得很對,但是道理沒有講透。第二個做出反應的人項伯,項伯是項羽的堂叔叔,這個時候做什麼官呢,做左尹,楚國的官職,尹就是丞相,左尹就是左丞相。項伯這天晚上就鬧了一件事,什麼事?夜見張良,因為項伯跟張良有過一段交往,就是當年在秦朝的時候,項伯曾經殺過人,按當時的規定殺人要償命的,張良救了他,所以項伯要報恩,他來個夜見張良,想把張良自己叫走,所以他就見張良了。這是第三個做反應的人,他見了張良,他就把項羽第二天要滅了劉邦的計劃跟他(張良)一說,說你可不要跟他一塊死,明天大軍一打玉石俱焚,你趕快跟我逃,但是項伯是太低估了張良了。張良是個何許人物啊!那是楚漢戰爭中間一等一的謀士啊!最高明的謀士,他當時就看穿了項伯是個什麼人,項伯是一個把個人的「義」,就是你救過我,我救過你,這叫哥們兒義氣,他是把「義」放在整個項羽集團根本利益之上,把個人之「義」放在集團根本利益之上的一個政治糊塗蟲,所以他看出項伯的弱點在這兒,所以張良馬上就堵住他的弱點。第三個做出反應的人就是張良,張良這時候也知道項羽的決定了,張良說:這樣,我呢,並不屬於劉邦手下的人,我是替我的主公韓王來護送劉邦入關的,我現在要是逃了,不告訴劉邦一聲,不義氣,你來救我是為了「義」我去救劉邦也是為了「義」,用這個「義」這一說,項伯啞口無言,只好讓人家張良把這個重大絕密的軍情告訴了劉邦。所以劉邦是第四個做出反應的人。
事情果然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俗語:人算不如天算。當項羽一切都布置妥當后,這個重大的決定竟然被劉邦知道了,此時的劉邦即將大禍臨頭了,對於劉邦來說,他又要想辦法逃命了。
劉邦一知道,劉邦的反應是什麼?第一個反應大驚失色,劉邦的大驚失色,很簡單,因為劉邦知道自己犯了一個錯誤,犯了個什麼錯誤呢?在他的軍事力量沒有強大到跟項羽集團能夠平起平坐,相互抗衡的時候,他太急了,把自己的這些野心全部暴露出來了,結果惹了項羽,非要滅了他不行。不過劉邦到底是劉邦,在關鍵時刻,劉邦說了四個字,說得太巧妙了,
「為之奈何」翻成現代漢語就是說「我怎麼來處理這個事呢?」這是劉邦的一大長處,你看劉邦,行軍打仗不如韓信,治國理財不如蕭何,運籌帷幄不如張良,可以說劉邦不能打仗,不能治國,不能出謀劃策,你說劉邦會什麼?他會「為之奈何」。他知道在關鍵時刻他向他的部下去尋求解決難題的方法,所以劉邦叫做用人之人。韓信,蕭何,張良只能叫做可用之人,所以劉邦就高在這兒。
這一問「為之奈何」,張良當然心裡頭早有就胸有成竹,但是張良現在並不急於說出自己的話,張良很高明,張良作為帝王之師,老師教學生,他首先問了兩個問題:第一,誰給你出了這個餿主意,把住函谷關不讓項羽進,誰給你出的。劉邦只好老老實實說,有一個無知的小人他說叫我把住函谷關,只要不讓項羽他們進來,這個關中整個就是我關中王的了,所以我聽了他的。然後張良就問他第二個問題,你估計估計你那點本事,你那點力量,你能是人家項王的對手嗎?這個話很難聽,讓劉邦掂量掂量你是不是人家項羽的對手,他掂量的結果,劉邦是沉默了一會兒,說了一句,那我不如人家,說完這句話以後,劉邦跟著再問了一個「且為之奈何」那我到底該怎麼辦呢?你光問我這問我那的,我到底該怎麼辦呢?張良這個時候知道劉邦已經做了反省,知道了自己的錯,所以他才跟他說,那好吧,你去告訴項伯,說你不敢背叛項羽,你去告訴他。
這一說,劉邦馬上就領會了,張良是個好老師,劉邦是個好學生,一點就透,馬上就明白了。一旦明白了,我們怎麼知道劉邦明白了,劉邦下面就不再說為之奈何了,為之奈何不再說了,反過來他連著問了張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怎麼和項伯有這個老交情呢?大戰的前夜項伯在敵隊陣營中間跑過來告訴你,你倆到底有啥交情,你倆有啥勾結。張良很從容說當年在秦朝的時候,項伯殺了人,我救了他,現在我有了危難了,所以他來救我,這一問把劉邦對他的懷疑解除了。跟著劉邦問第二問,那要是這樣的話,你跟項伯你們倆誰大,張良說他比我大,比我年長。
劉邦說:你趕快替我請幾來,我要拿出對待兄長的禮節對待他,結果項伯一進來,劉邦很會辦事,就是今天我們老百姓的話太會來事了。先端著酒敬酒,敬完酒就跟人家套近乎,一套近乎,一問人家家裡的情況,有沒有孩子,問完以後,馬上跟項伯兩個人定為兒女親家,這句話,可不是他老師教的,他老師只是說,你去告訴項伯,就說你不敢背叛(項羽),為什麼要利用項伯呢?用項伯傳話的原因:第一,項伯是惟一能向項羽傳話的人。第二,項伯是個糊塗蟲。所以他利用項伯是很對的,但是張良並沒有叫他們結為兒女親家,劉邦這叫活學活用,老師一教馬上就會,馬上給人家拉成兒女親家,這個兒女親家一拉太有用了。第二天,你看那個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誰保護了他,起來保護他的就是他那個親家,項伯保護了他。今天結兒女親家就是為了明天你救我一命,至於將來咱們成不成兒女親家,那(是)后話。等到項羽死了,項伯一點價值也沒有了,劉邦當了皇帝了,項伯敢向當朝皇帝去提當年親家的事嗎?他絕對不敢,劉邦也再不會提這個親家,這個事就到此為止了。但是當時就跟項伯套近乎,然後他就說: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這段話講得非常巧,他說我劉邦進入函谷關以後,把秦朝的倉庫一封,把官吏百姓的戶口一登記,我封了倉庫,登記了戶口,就等待著項羽到來以後,由項羽來處理。這是個彌天大謊啊!當年他確實是封了倉庫,登記了戶口,那是為了將來做關中王他心裡清楚,他到底可以向誰去徵稅啊,他是為了這,現在一說我是等著大王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