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未來校友
周逸以全額獎學金被MIT麻省理工錄取的消息,很快在復旦大學中引發了轟動。
實際上哈佛、斯坦福等被他列入候選志願的名校也給他送來了橄欖枝,承諾只要其答應去報到就一定錄取,可見是金子總會發光,周逸身上耀眼的履歷十分符合美式大學的胃口。
考慮到MIT是首選,並且為了不耽誤其他同學的錄取機會,神童周逸第一時間婉拒了這些名校的邀請。
這裡要說明一點,就是美國全額獎學金跟國內大眾認為按成績排名確定不一樣,完全是學校根據你的家庭條件來決定。
如果還有另外一位成績靠後的中國學生也被MIT錄取,就算他是第95名,那他一樣能跟排名第2的周逸拿一樣金額的獎學金。
在美方招生人員看來,他們會適當提供能讓一位學生正常從大學畢業的獎學金開支,但並不會一股腦全包,需要學生通過一定的勤工儉學途徑來自食其力補齊剩餘費用。
像周逸獲得的獎學金組合包為:5年博士研究生獎學金,每年10500美元學費,學雜費和保險3000美元,以及每個月800美元的生活津貼。
這已經是MIT為國際學生提供的最高額度獎學金禮包。
一個月800美元的津貼在美國生活的話緊巴巴,必須要求學生去申請助教、助研等勤工儉學崗位彌補,每個月能多出800美元的額外收入。
用面試官對周逸的解釋來講,就是美國大學不鼓勵大家不勞而獲,而在校園內就要靠雙手掙錢養活自己,體驗真實的社會。
這便是鼓勵個人奮鬥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規則。
為何許多中國留學生一下飛機,馬上進入實驗室,就是這套規則在起作用。
麻省理工在CUSPEA項目之中算是很高冷的大學,之前7年時間只在中國錄取了4名學生就讀,近3年時間沒有錄取任何一位通過CUSPEA考試的中國學生。
而在1986年,就一下子錄取了2位中國優秀學子,除了神童周逸之外,還有另一位來自清華的學生入圍。他的全國排名為39位,卻打動了面試官獲得了錄取機會,拿到了同樣金額的獎學金組合。
按照流程,周逸得在1987年8月份才會奔赴麻省理工報到,距此時間點還有大半年的時間。
換句話來說,在別人眼中現在剛升入大三的他,跟高三獲得了保送大學資格的學生一樣,過上了讓人羨慕的休閑生活。
實際上,周逸反倒是更忙了。
因為他並不想以肄業生的身份赴美,國內大學需要讀滿四年時間修完學分,並且寫完論文方允許畢業,發放學位證。
雖然周逸獲得MIT博士的入學資格,但他在教育部資料庫上依舊是大三學生。
如此意味著其需要在半年時間內修滿學分,並且完成一篇高質量的畢業論文。
當然,針對周逸這樣的特殊情況,復旦特事特辦,只要求他補齊核心學科學分,並且寫出畢業論文即可畢業。
本來就是跳級生,加上還提前畢業,真正算下來周逸只在大學本科待了2年過一點時間就準備出國了。
按照他的年齡計算,在赴美留學時僅17歲8個月,國內同齡人剛準備高三畢業升入大一,其就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了。一切順利的話,23歲不到,周逸就將拿到世界名校的博士學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天才少年。
這就是少年班帶來的時代紅利,周逸踏准了時代節奏,一步早步步領先。
既然所學的是半導體物理專業,那麼他的畢業論文就瞄準了集成電路方向,《多晶硅在單片集成電路製作工藝中的應用》得以出爐。
實際上在有限的時間下,周逸取了巧,將之前自己作為實驗室助手聯名發表的《多晶硅生產工藝和改良研究》論文知識,結合融入到集成電路領域,利用最簡單的單片集成電路來進行實驗。
他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工藝過程方案,就完成了多晶硅在集成電路上的隔離技術。最終得出了在單片集成電路工藝中,利用多晶硅作隔離,能有效地提高隔離電壓、減少高溫時間、縮小版圖面積的實驗結論。
若是依照正常本科4年學習時間的話,周逸的畢業論文極有可能以致敬英特爾在1971年推出的第一款4004微處理器為目標方向,逆向復刻同類型的縮水版設計方案。
Intel4004微處理器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計算機微處理器,它片內集成了2250個晶體管,晶體管之間的距離是10微米,能執行4位運算,被人稱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具革新性的產品之一」。
畢竟在半導體領域,現在技術最尖端最火熱的當屬中央處理器CPU和動態存儲內存。
經過15年時間的發展,英特爾剛推出了32位的386產品,運算能力極大超出人們的預期,獲得了市場熱烈反響,進一步對4004微處理器資料解禁並公之於眾。
周逸自己也說不準為何突然就對CPU的設計感興趣,也許是對計算機的熱愛導致了愛屋及烏,又或者是身為半導體專業學生直接對學科高峰的CPU擁有天然的嚮往,反正他覺得這個領域還挺好玩的。
通過CUSPEA考試前往MIT攻讀博士,但周逸卻沒有提前選擇好專業和導師,畢竟中國學生都是兩眼一抹黑對美國高校缺乏了解,幸好美方提供了一年時間供他熟悉環境並且要求其正式通過博士資格考試。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周逸心中還是傾向於繼續選擇半導體物理方向,畢竟這個領域看上去伴隨計算機行業的飛速發展大有可為。
當周逸順利地跟隨1987年夏天畢業的大四學生一起,拿到沉甸甸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時,他鬆了一大口氣。
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如果以大學肄業身份赴美的話,將會是一生之中的污點和遺憾。
沉寂已久的神童周逸再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這一次他的身份已經轉變為了被美國名校錄取的高材生。
身為復旦大學的門面,以及許多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榜樣,周逸非常主動地配合這次宣傳。
一是在出國前最後為母校的宣傳盡一份力;二是給那些一直關心或看衰自己的人一共交代;三嘛是給「神童周逸」這個形象劃上句話,希望能激勵更多中國的少年在求學之路上繼續前行。
「神童周逸以優異成績獲得了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
「毅然拒絕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邀請,選擇了最合適自己的MIT。」
「少年班再出奇迹,他有可能成為中國最年輕的留學博士。」
……
有時候,周逸還真挺佩服採訪的記者們,他們總能在看似普通的訪談之中找到大眾最感興趣的地方切入。
自己即將出國,反倒能以一種更超脫的態度來看待這些報道,有彈有贊在一定程度上真實記錄了自己的足跡。
在出國前,周逸應邀參加了一次重量級的家宴。
他的MIT中國校友,即現任復旦校長謝依德,邀請其去家裡吃了一頓送行飯。
「周逸,一直以來,我和你曹伯伯都很看好你會成為一名出色的科研工作者,沒想到你比我們想象之中還要早一步踏上留學的道路。
我一直強調,送師生出去,讓知識回來!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若是真有好機會的話,不一定就要著急回來。
你比我們要擁有更多寶貴的時間在國外學習先進知識,一定要好好利用這樣來之不易的機遇期爭取早日出成果。
搞科研的人一切用成果說話,有成果的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可謂是看著周逸長大成才,謝依德話中有話,她希望眼前這個聰明的少年能牢記她今天的教誨。
「嗯,我一定不會丟我們復旦人的臉,到了MIT一定努力做出成績,將來學成后一定早日回國。」
周逸倒沒想太多,依照CUSPEA的規則,像他這樣的留學生畢業后得回國發展,想要滯留在國外就業都沒法律依據。
過了幾天,周逸終於見到了自己未來的MIT校友,來自清華大四的畢業生張超陽。
一頭長發,戴著太陽鏡,身穿牛仔服滿身搖滾范的校友出現時,周逸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清華的學生。
跟周逸這樣的神童不同,張超陽64年生,按部就班考入清華,足足比其大了6歲一輪。
在周逸為順利畢業拚命時,拿到赴美錄取通知書的張超陽卻過上了遊山玩水的逍遙日子,以此彌補之前的辛苦。
雖然張超陽一副大大咧咧滿不在乎的模樣,但周逸卻在對方身上發現了一雙憂鬱的眼睛,更像是當前流行的文藝青年詩人。
不過開口交談后,尤其在物理前沿領域進行了簡單探討,雙方都確認了彼此都是要找的人。
果然肚子有貨,不然不會被眼高於頂的MIT錄取。
雙方簡單交流后,約好了一起去辦理簽證以及預定機票出發的日期,出門千里之外有伴好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