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世外桃源

第7章 世外桃源

八零一一廠是處於保密序列的團級軍工廠,單位大門有持槍軍人站崗守衛,四周圍牆掛滿了鐵絲網並且不定期有人在廠區巡邏警戒。

工廠內分為兩大區域,連同家屬在內的普通人只允許進入生活區,想要進入生產區的話必須由廠里領導批准並親自陪同。

「牆內飛機導彈,牆外刀耕火種。」

職工們私底下調侃的言語,就說明了軍工廠跟地方之間無形的分界線。一牆之隔,猶如兩個世界,城區和農村,互不干涉也互不相連。

生產原料、機器設備、經營資金以及技術人員全部從滬江市調撥,糧食蔬菜、日常生活用品也全部從滬江市採購,嚴格限制單位職工外出交際,生產的成品也重新運回滬江市中轉發往全國,八零一一廠跟其他軍工廠一樣,屬於外來落地可以自給自足的「小社會」。

一般當地人都不允許進入工廠,臨時特殊情況除外。

突然聽到有人找,正在車間工作的周建國心裡納悶不知道是何方神聖找上門。

小快步來到門衛室前,他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大頭,你怎麼來了?」

他鄉遇故知,葉啟南的出現讓周建國很是高興。

「哎——請叫我啟南同志,我現在可是三線後方基地的基建科技術員,剛從滬江市分配來此報到!」

伸手打斷周建國的擁抱,葉啟南努力裝出一副正兒八經的模樣。

「可以啊你,不聲不響就跑來這裡,連招呼都不提前說一聲!」

在對方肩頭推了一把,周建國笑著說道。

「今天我不是主動來向你報到了嗎?他奶奶的,獃子你這裡還真是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

自從上次周建國返滬透露相關消息后,葉啟南就打定主意找關係來皖南山區參加建設了。不過他留了一個心眼,就是人來戶口不來,繼續將戶口留在滬江市,依舊是名正言順的滬江人。

組織原則上動員大家將戶口遷來小三線,但若你以各種理由執意不遷,那也就不了了之。

因為伴隨小三線建設的加劇,人才需求愈發強烈,許多骨幹人員並不願意離開滬江市前往皖南山區工作,畢竟人到中年都已經是拖家帶口的頂樑柱。為了妥協,不耽擱工程進度,上級部門也默認了後續某些職工可以不遷走戶口的操作,事實上相當於借調到小三線工作。

消息靈通的葉啟南就鑽了這個政策口子,形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人生策略。

兩天前,大學畢業的葉啟南跟隨最新一批支援小三線建設的隊伍進山,坐了足足16個小時的班車,兩天一夜后渾身都散了架才抵達目的地。他工作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協助建造後方瑞金醫院的院區,工期12個月,恰好靠近周建國所在的八零一一廠。

領了證件,散了一圈煙混熟了人頭,他便借熟悉周圍環境名義找了空閑溜了出來尋找發小。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指著身後三個橋墩雙向兩車道的嶄新水泥橋,葉啟南忍不住念了一句詩。這也是通往八零一一廠唯一的進出通道,以河得名立碑「大源橋」。

依據「靠山、近水」指導思想,八零一一廠的選址,正好在山坳處,原本人跡罕至只有幾塊荒地,跟虎頭大隊所在村莊相隔著一條35米寬的大源河,可謂是一塊被水環繞的「孤島」。

三線建設工程人員的到來,讓當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先是進山的小路被拓寬成雙向車道的砂石路,然後歷經開山炸石平整后建起了9萬平方米的廠區,最後大源河上飛架起一座嶄新的水泥橋連接起兩個世界。

為了體現「隱蔽」宗旨,整個八零一一廠可謂是「遠看像村莊,近看像民房」,充分貫徹備戰目的而興建。

因此,也難怪葉啟南循著通訊地圖找來,絲毫沒有發現工廠的蹤跡,反倒像是找到了新農村。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可是天天開門就見山,鳥語花香不斷,確實算是世外桃源了。」

待葉啟南出示同屬三線工作證登記后,周建國帶領自己的發小走進了廠區大門。

八零一一廠有三道門,大門就是前門,可以進入整個大廠區直達生活區。而中門則是進入生產區的門禁,只有職工能夠進入,家屬外人都不準涉足。剩下就是廠區後門了,通往後山深處,平日緊鎖關閉只有特殊情況才會打開。由於隸屬軍工廠序列,所以三道門都設有警衛室有軍人站崗,嚴格核驗身份,晚上9點鐘后廠區實行宵禁。

一進工廠大門迎面而來就是大操場,上面停留了好幾輛卡車。左邊平房是廠辦公樓,一層是生產、財務、檢驗等科室,二層是廠領導辦公室。右邊底層是汽車班,樓上是保衛科以及工會、團委、廠宣辦和廣播室。在道路旁邊還有黑板宣傳欄,上面用粉筆刊登工廠和國家大事。

走過操場,就是廠里的大食堂和鍋爐房,旁邊三間小平房是小賣部。

到了這裡開始有兩條廠道分叉,左手邊通往生活區,裡面有職工宿舍樓、招待所、圖書館、醫務室、浴室、公廁等。右手方向廠道通往中門,屬於生產區,裡面有五個生產車間。從生產區往裡走,就來到了工廠後門,再走就通往人跡罕至的後山了。

「咱們工人有力量,嘿!咱們工人有力量……」

兩人肩並肩向生活區走去,突然間頭上大喇叭響起了激情澎湃的《咱們工人有力量》歌曲,很快整個廠區大大小小十幾個喇叭都響起同一個聲音,這表示時間來到11:30職工們可以下班午休了。

「你們這除了是世外桃源之外,還是一所大學校啊!」

冷不防被嚇了一跳的葉啟南,看著從車間大門奔涌跑向食堂的人群感嘆道。

「哈哈,習慣就好!山裡啥娛樂活動都沒有,只能靠聽廣播打發時間了。」

周建國不以為然哈哈大笑,他早就習慣了如此簡單的工作生活節奏。

早上6:30第一次廣播開始,十幾個大小喇叭完全覆蓋了整個廠區甚至聲音一度遠遠飄至河對岸的虎頭大隊。《東方紅》音樂就是職工們起床的號角,一聽到這首曲子就表明天亮了。

持續一個小時從6:30到7:30的廣播,轉播滬江市和安皖省人民電台的《新聞摘要》,人們起床洗漱、吃早餐、走路上班等都習慣了聽著廣播相伴。7:30廣播聲一結束,就表明正式上班時間開啟,沒有進入廠區中門的話就算遲到。

中午11:30——12:30第二次廣播開啟,《咱們工人有力量》音樂聲響起就表明下班時間到了。在一個小時的播報時間內,主要內容以八零一一廠動向為主,有各車間最新的活動以及職工投稿的新聞,許多趣事、身邊事就如此傳播到整個廠區。

下午17:30——18:30是第三次播音時間,依舊是《咱們工人有力量》作為雷打不動的下班信號,隨後重播當天重要稿件和新聞,並且播放輕鬆的樂曲和樣板戲選段。在播音聲中,職工們卸去一天工作的勞累,去食堂、浴室和圖書館,乃至在宿舍樓開火做飯,整個廠區充滿了柴火人間味道。

晚上20:00開始第四次播報,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國內新聞聯播》,是地處深山的小三線職工們了解國內外大事的窗口,最後20:45莊嚴的《國際歌》響起,告示全廠今天的工作順利結束所有人晚安,並開啟21:00廠區宵禁。

從廣播播報規律來看,八零一一廠職工的上班工作時間為:7:30—11:30,13:30—17:30。每周工作六天,只有星期天可以休息。

從宿舍拿了飯盒和筷子,周建國帶著葉啟南前往食堂打飯。

「這兩天住在竹塢大隊,可是一點油水都沒沾到。當地老鄉非常熱情將房間騰給我們這些外來戶住,就是吃飯的伙食差了許多。

唉,農民太苦了,他們每天就吃兩頓飯,不是紅薯就是南瓜和玉米,酸菜是四季主打的下飯菜,連菜都沒有的話就只用鹽水和飯吃。

真是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力。」

直到親身跟貧下中農們打成一片,葉啟南才真正體驗到農村生活的不易。

「是啊,所以嘴巴上講憶苦思甜一百次,不如深入農村實際體驗一次!」

周建國初來乍到時,也曾有過類似感悟。不過個人在嚴峻現實面前能做的事情實在太過渺小,他清醒認識到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將手頭的工作做好。國家好比一台精密的機器,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個小小的螺絲釘,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貢獻。

舉手掀開食堂門帘,葉啟南感到一股熱浪襲來,裡面黑壓壓的人頭攢動,猶如大早上菜市場般熱鬧。

「寧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大慶精神是我們工人階級最寶貴的思想財富,我們一車間『衛東學習小組』時刻牢記……」

食堂牆上的大喇叭在播報著工人來稿,除了部分交頭接耳的職工外,大部分就餐的人群正在認真聆聽。

「我聞到了紅燒肉的香味,同時也是家的味道。」

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肚子里的饞蟲蠢蠢欲動,葉啟南感覺從人間來到了天堂。

「紅燒大排、紅燒雞塊、紅燒魚塊、糖醋排骨、獅子頭……」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職工食堂菜單,葉啟南一邊在心裡默念,一邊計算著待會自己要吃多少肉補回前些天丟失的油水。

上述大葷菜,0.2元每客,不需憑票購買。

芹菜肉絲、花菜肉絲、爛糊肉絲——這些半葷素的菜品是0.12元每客,而像油渣青菜、捲心菜、紅燒蘿蔔這樣的純蔬菜則是0.05元每客,價格看上去十分公道。

需要飯票的是主食,每客售價如下:白飯、白粥、饅頭都是1兩飯票,而菜包、肉包、菜湯麵、爛糊面則是1兩飯票加0.01元;大排面、鱔絲面、排骨麵等葷面則是3兩飯票加0.18元。

以兩人大學生畢業獲評定的53元月工資標準,足夠他們放開手腳大快朵頤了。

「這就是我夢想中的生活,天天有肉吃,皖南山區老子來對了!」

眼睛牢牢鎖住了櫥窗內紅燒肉位置,葉啟南低聲對周建國嘖嘖道。

如果不是限定每人只能購買兩份葷菜,周建國覺得自己的發小估計要把所有看得見的葷菜都來上一份,這個城裡來的孩子實在是太餓了。

來者是客,這頓飯當然是東道主請,看見葉啟南吃得滿嘴流油,連周建國都覺得胃口好了許多。

「你們這伙食比滬江市還好,真是世外桃源啊!」

離開之前,打著飽嗝的葉啟南,站在八零一一廠前的大源橋上,大手一揮宣布了要常來做客的決定。

同時,他還讓周建國找人幫忙打包了一份食堂最貴的菜肴——醬鴨(0.40元),回去孝敬自己暫住地的房東一家老小。

既然今天憶苦思甜了一把,那就讓好心騰房給自己住的房東一家嘗嘗久違的甜滋味。

不過這頓飯可不能白吃,周建國拉住發小的衣領,不由分說派給了對方一個任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國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國芯
上一章下一章

第7章 世外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