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人才爭奪
不管以前周逸的神童稱號伴隨著多少爭議,現在他以幾乎大滿貫的成績橫掃了一遍全國權威數理化競賽科目,終於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的真正實力——同齡之中傲視群雄。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學好計算機,下個千年爭第一!」
這句話是周逸在計算機科普講座上經常說的口頭禪,現在他以身作則做出了表率。
作為數理化加計算機的複合型人才,周逸可謂是冉冉升起的八九點鐘太陽,身上透著微光,未來大有可期。
中科大少年班的成功,讓國內其他知名高校終於下定決心,在教育部統一組織下,於1985年初正式開始了少年班的招生。
數學、物理、化學,任何一個全國競賽的獲獎者都有機會獲得大學免試入學的推薦機會,尤其一等獎得主的話,清華北大這兩所國內TOP2高校打開大門歡迎你。
周逸身上兩個一等獎、一個三等獎,再加計算機這門新興學科的一等獎,簡直就是所有高校少年班最優先考慮的領軍型人才。
北大先敲門,然後清華也來了,這兩家中國最頂級的高校向周逸發出了最熱情的邀請,尤其清華還承諾將會為周逸量身定製培養方案。
如果說周逸一點都沒動心是不可能的,畢竟這可是所有中國人口中最推崇的清華北大。
不過經過仔細思考過後,他最終還是拒絕了這兩家大學的邀請。
根本原因在於周逸已經對自己將來的人生道路有了規劃,他打算赴美留學,去全球最頂尖的大學深造,與最聰明的人一起競爭。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因此,中國的大學對他來說,只是一個中轉站。
在長輩謝依德的指點下,CUSPEA項目進入了周逸的眼帘,它將成為其一飛衝天的跳板。
CUSPEA全稱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是用來選拔派遣中國學生到美國攻讀物理專業研究生的考試。
這項計劃由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物理學家李正道教授發起,它的誕生源於特殊的中美國情。
中國國門重新打開后,享譽全球的李正道教授應邀回到中國講課,他發現長期被國際封鎖導致國內學者的知識水平跟國際主流產生斷層,再如此發展下去的話中國年輕一代將失去跟世界科學前沿對話的能力。
在中國講課期間,其發現中國的大學生勤學好問,天賦並不差,只是缺乏合適的教育土壤。
於是,李正道教授開始有了新的想法,達則兼濟天下。
CUSPEA項目應運而生,從1979年開始,打算以超常規的方式,爭速度、搶時間,儘快培養中國物理人才,將好苗子送進美國頂尖大學,用最短的時間縮短中國物理研究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要知道雖然中美建交,但在留學領域卻沒有正式對接,中國沒有放開「自費出國留學資格審核」,只能走公辦留學道路。
而CUSPEA項目,每年能有100個左右名額以培養物理人才途徑直接奔赴美國留學,並且還有獎學金提供。
可以說,CUSPEA是李正道教授用個人名譽和威望推動的項目,專門為中國培養未來的物理人才,它對當時的中國學術界來說可謂是國士無雙的壯舉。
赴美留學的話,一年打底要1萬美金的學費加生活費,如果沒有獎學金的話,周逸是想都不敢想。
CUSPEA項目獲得了中美官方的認可,由中國物理學會統一組織考試把關,然後美方大學再派面試官赴華進行終審,順利通過的話就能踏上赴美留學之旅。
因此,周逸選擇大學,最重要的考慮就是有利備戰CUSPEA項目。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一道分水嶺,之前全球科技高地在歐洲,那裡誕生絕大部分的諾貝爾獎。二戰後轉移到美國,北美成為全球頂尖人才新的聚集地,並引領全球科技浪潮到現在。
留學對一個人的飛速成長極其有利,當年我就因此大受裨益。
所以,你們能出去的話我都建議出去。
一是學東西,二是見世面,三是會獨立。」
周逸可是復旦大學的嫡系種子,面對清華北大的挖角,校長謝依德當然要出來做工作,力保這面招牌不會倒戈。
而且謝依德的思想相對前衛,她是留學體系的受益者,知道跟她同一批的中國絕大多數頂尖學者都擁有留洋經歷,所以大力鼓勵出國留學。
CUSPEA項目在中國官方沒有放開私人留學許可時,是國內大學生直接赴美留學的絕佳途徑,並不需要需要托福考試就能直接入學。
因此,謝依德打算在復旦對CUSPEA考試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力爭讓更多的復旦學子能搭上這班快車留學。
最後,周逸沒有選擇北上首都求學,還有私人的原因,就是不想離家太遠,需要的話可以隨時回家看看。
再加上他喜歡現在的生活氛圍,在復旦附中待得很愉快,將來走過一牆之隔大學校園讀書的話,還能經常回母校看一看。
從這點看,周逸心底還是一個念舊的人。
到復旦大學就讀少年班,他的父親周建國非常支持,畢竟其就是從同一個校園學成出來,加上還有長輩謝依德的照拂,比獨自北上要好。
兒子長大了,擁有了自己的主見,周建國只能給以建議,但決定權還是握在周逸手中。
既然要走CUSPEA項目出國,那麼大學專業就得報考物理。
不過復旦少年班吸取了中科大的經驗,在大一時不分院系和專業,集體學習基礎學科。到大二的時候,再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選擇院系和專業,或者保留在少年班內獨立成班繼續混合型培養路線。
第一屆復旦大學少年班一共招收了115名學生,平均年齡15.5歲,除1名初三學生和21名高一學生外,剩餘的全部都是高二學生。
為何沒有高三學生呢?
因為他們馬上就要高考,擁有了進入大學的機會,而且年紀超齡了。
少年班的招生規則,就是只要高三年級以下的年輕學子。
這屆少年班唯一的初三學生就是跟周逸在計算機大賽上獲獎的梁見章,而周逸則在21名高一學生行列之中。另一位獲獎的沈南誠因在數學競賽上拿了全國三等獎,獲得了保送進入交大就讀的機會。
一下子招收了115名少年班學生,名義上說是少年班,人數實際上算是少年系了,因此分了3個班級配備輔導員利於管理。
周逸和梁見章一起被分在了1班,兩人真是不打不相識,陰差陽錯下反倒成為了同班同學。
復旦大學的第一屆少年班,自然引來諸多關注,校方也特意為此舉辦了盛大的開學典禮。
周逸順理成章被選為新生代表上台發言,畢竟他放到任何一所大學都有資格擔任如此角色。
「傷仲永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講的就是一個叫方仲永的神童如何隕落泯然眾人的故事。
今天能坐在這裡的同學,都是同齡人之中的佼佼者,放到古代也可以跟方仲永一較高下。
估計此刻沒有誰的心裡認為自己會成為方仲永。
但我在這裡敢打包票!
現場115位少年班學員包括我在內,10年或者20年後一定會有傷仲永般的例子出現,他或者她將會是我們少年班的笑柄,也是少年班之恥。」
此話一出,底下一派嘩然,如果講話的不是周逸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估計馬上會被人轟下台。
像是心裡早有了準備,周逸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繼續講了下去。
「如果你不想長大後背負『少年班之恥』稱號,我希望你能在今天後一日三省,捫心自問:
今天你足夠努力了嗎?你距離傷仲永是不是又近了一點點?你是否對得起自己少年班的學員身份?
希望20年後,你能得意洋洋出現在我的面前,用非凡的成就來狠狠打我臉!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
既然時代選擇了我們,那我們就要創造新的時代。
如果中國的未來不在我們,那又會是誰呢?
Notme,Butwho!」
可以說,周逸不按常理出牌的一番話,尤其「少年班之恥」五個大字足以牢牢印刻在所有少年班的學員心中,從某種程度上激勵著大家前進。
由於名人效應,周逸被任命為1班的班長,畢竟他願意出頭沒有其他人不服。
從幼兒園到大學,班長這個頭銜一直跟隨著周逸,因此他也是駕輕就熟很快就接手工作。
沒想到當上班長的第一把火,竟然是督促班級同學學習疊被子做衛生。
跟周逸這樣的寄宿生相比,許多少年班同學在家裡不用做家務,日常生活技能急需有待提高。
於是小周老師又上線了,大棒加胡蘿蔔政策將大家治理得服服帖帖。
能進入少年班的學生,都算有一技傍身在原來學校是眾星捧月,自然心裡傲氣少不了。
畢竟年少輕狂,誰都無法免俗。
不過面對周逸這樣的競賽大滿貫選手,參與過比賽的大家都自知弱了一大截,班長吩咐的事情都老老實實照辦。
大學跟高中相比,知識面更廣,科目課程更多,包括周逸在內的所有少年班學員都如饑似渴地學習新知識。
復旦少年班剛上正軌一個月,就傳來晴天霹靂的消息,那就是周逸被退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