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麓川之戰 第十三章 重整建制(下)
聽到姜榆罔的話,一時間眾人幾乎都陷入了糾結中。做小旗和總旗,那是朝廷認定的官,但是眼下他們跟著姜百戶打仗,這所謂情報部執行官,雖然比小旗總旗少了名分上的意義,又要更危險、更勞累一些,但實打實的是有著更大的權力。
一些想的更多的人,已經隱隱間感覺到了這情報部就等同於姜榆罔的親兵,只有進去了才能得到他的信任。
比如鐵匠許安年就是一個,作為眾人中年紀最大,經歷過的事情最多的一個,他雖然因為工匠的身份不參與選舉,但是卻把姜榆罔的籌劃看的頗為透徹。
「再多講一點:以後我手下的部隊擴大,情報部執行官的權力只會更大,」姜榆罔繼續耐心畫餅,他還是希望最有能力的人能被自己充分地使用:「到時候,你能管的人可不止一個小旗的十人和一個總旗的五十人了。」
李小旗沉吟半晌,站起身來:「我願意做這個……情報部的總理事。」
看到連李小旗都選擇加入情報部,士兵們對於姜榆罔創立的新機構的抵觸心理少了不少,有些能力的士兵紛紛表態願意進入情報部。
盧崇這些天來一直埋頭研究鳥銃的製作,空閑時就去幫助許家叔侄建造熔爐。今日,趁著姜榆罔召開會議的機會,也是來到這裡觀看這所謂的選舉以作放鬆。
他們鐵匠與這場選舉無關,除了心思縝密,極少犯錯的阿天被姜榆罔拉去充當書記,其他鐵匠並無事務在身。盧崇就完全以一種看樂子的心態旁觀這「情報部」的建立。
「榆罔哥,你不僅在工藝上多有奇思妙想,在這軍隊的組織上的想法也不同於常人啊。」盧崇打趣道。
「哈哈,你現在看這情報部也許荒唐,但是實際上荒唐的是原本的軍制自身,」姜榆罔倒不放在心上,這種創新對於明代人來說還是頗為怪異,這些人心裡都是要犯些嘀咕的,與他關係最好的盧崇只不過是敢於把自己對姜榆罔的不理解說出來罷了。
「原本的軍制怎麼樣我不懂,」盧崇促狹地一笑:「至少現在這麼一來還是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的。」
「什麼明顯的好處?」姜榆罔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我們莽古山上三十幾號人,有二十多人都當上了小官,大家心裡肯定還是喜歡姜百戶你的。」盧崇揶揄道。
「這我還真沒想到,情報部作用還沒出現,倒先是拉攏人心了。」姜榆罔撓撓頭,這可真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不過,說實話,我們這裡有二十多人有領兵之責,到時候從孟養能調來的民夫最多六七十人,是不是有管事的人過於冗餘之憂慮?」盧崇說著總算表明了真心話:「民夫里有一些人通曉各種手藝活,我還想著能不能分一些人來幫助製造鳥銃。」
「所以,就是缺人啊。」姜榆罔點點頭。
看到姜榆罔平淡回應的樣子,盧崇不禁問:「難道,榆罔哥你有了什麼解決人手問題的方法?」
「當然有。」姜榆罔說著站起身來,幾步踏上了一塊高石,朝山下望去。那裡是一望無際的山林,茂密的枝葉遮蓋著這裡的熱帶氣候下無數生靈,那裡除了各種毒蟲瘴癧,禽鳥野獸外,還隱藏著無數的山寨。
山寨中,無論是經驗豐富的獵人,還是擁有秘傳手藝的巧匠,都是遠比絕大多數為農民出身的民夫要更適合這片殘酷的戰場。
姜榆罔指向遠處的群山:「人,就在那裡。」
「什麼?榆罔哥,你瘋了?這裡的村寨都是被麓川人控制啊。」盧崇一幅完全不能理解的震驚神色。
「盧崇,你不懂什麼叫做強盜。」姜榆罔搖搖頭:「我問你,到底是在大明的統治下,安分過日子好,還是拿起刀投身叛軍,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好?」
「那自然是安分過日子好。」盧崇回答。
「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山寨中的人,會選擇拿起獵刀,和我們搏命呢?」姜榆罔又問。
「為什麼……」盧崇開始露出明悟之色:「難道他們是被麓川軍所逼迫?」
「麓川軍不過是佔了更熟悉環境的優勢,用強力逼人賣命罷了。」姜榆罔點點頭。
「那,我們該如何爭取村寨中的人來幫助我們呢?」盧崇的腦子轉得很快,一下想到了更深層:「我們如果也強迫他們加入我們,這樣不是還不如麓川軍?」
「所以才要得人心啊。」姜榆罔說:「我們將山寨從麓川軍控制下解救出來,這是第一層,我們與他們交換各種冶鍊金屬製品用於交易,這是第二層,贏得他們的人心,再讓他們看到利處——」
「——鳥銃製造出來之後,我們士兵的傷亡率會低很多。」盧崇終於明白了姜榆罔的意思:「這樣一來,吸引人加入我們的軍隊會容易很多。」
「不止於此,麓川軍的兵源減少,我們的兵源擴大,彼消此長之下,未來的戰事會更加順利。」姜榆罔說完,跳下了石頭:「所以你需要儘快做出鳥銃,讓村寨里的人們看看我們的威勢。」
「必不負使命,鳥銃和對應的定裝彈模型已經基本做成,剩下的就是實際裝配后的試驗以及後續調整。」盧崇一臉自信。
「後面民夫調來之後,你優先選擇其中有手工藝經驗的人為你所用,一率加入匠戶。」姜榆罔說:「除了鳥銃和定裝彈,我們還需要各種鐵質的農具與各類用品作為貿易品,你對於這些東西的生產要統籌負責。」
「好。」盧崇臉色有些凝重,這一次,姜榆罔交給他的任務比以往要繁重許多。
「你也不用太緊張,後面你如果遇到什麼問題,我一定會儘力幫助你解決的。」姜榆罔安慰道,後面想了想,心思一動:「不如,也建立一個工匠管理的機構吧,正好我們的各種設計圖和製作工藝都是我們幾個人獨家研究出來的,本來就應該保密,現在正好建立機構,統籌管理」
「這樣一來,一是可以防止技術外流,二是便於管理工匠事務,三還可以促進技術交流。」姜榆罔繼續描述這樣一個機構,有點類似於科研院所與工廠管理的結合。
「至於名字的話,工藝最精巧之處莫過於點石成金,就叫做煉金院吧,」姜榆罔看向盧崇:「你就是這煉金院的院長了。」
「謝百戶。」盧崇在緊張興奮間,也對姜榆罔也用上了尊稱。他有種預感,這煉金院的建立,將會徹底改變他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