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武家官位制

第六十三章 武家官位制

武家官位制的正式推行,是在天正七年(1582)二月。

當時幕府將軍平手汎秀身居從一位,剛從左大臣位置上卸任,而二代目平手義光是從三位中納言,領鎮守府將軍。

於是從此形成書面的慣例:幕府繼承人理應在元服之後,被確認為世嗣之刻,直接獲得「從三位中納言兼領鎮守府將軍」的武家官位,接著隨著年齡、資歷的增加,逐步升為「正三位大納言兼領鎮守府將軍」,然後在正式接任大權上位的同時,達到「從二位內大臣」。

再後面,是「正二位右大臣」,「從一位左大臣」,以及「正一位太政大臣」這個連平手汎秀目前都沒有採用的最強尊號。

既然「武將官位制」完全掌握在幕府手裡,那就是自己封自己,理論上是隨便怎麼搞都可以。但正因為此,隨便亂來就沒有意思了,只會讓這個體系成為笑柄,失去廣受承認的效力。

而且「正一位太政大臣」這個位置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從飛鳥時代開始的一千年之內經常虛懸,有「寧缺毋濫」的講究。

公卿們雖然接受了「武將官位制」,唯獨對「太政大臣」一職抱有較深的執念,認為天下可以同時存在兩個左府,兩個右府,或者兩個內府,但不可有兩個太政。

表達出來的意思是,如果幕府將軍出任太政的話,朝廷這邊仍然會予以承認,並自覺地讓不讓任何公家同時出任,就算有原來在任的也會勸說主動退休。

這一點公卿們的堅持倒並沒有絲毫的壞處。

然後是三個異姓一門眾家族。

畠山氏本來就有任職「衛門府」的傳統,如今順水推舟,規定以後每代繼承人,元服之時受封「正五位上左/右衛門大尉」,正式繼業時升任「從四位上左/右衛門佐」,待其立功或資歷較久後晉升為「正四位上左/右衛門督」。

今川氏被分配到了地位類似的「兵衛府」,這是室町時期足利一門近支經常佔據的位子。照例,每代元服時為「正五位上左/右兵衛大尉」,正式繼承時為「從四位上左/右兵衛佐」,時間長了之後則是「正四位上左/右兵衛尉」。

至於三好氏有點麻煩,祖上最多也就擔任過國司,上攀到幾百年前的主支小笠原氏,才有人做到彈正少弼。那就不多想了,對應彈正台。具體官位分別是「正五位上彈正大忠」,「從四位上彈正少弼」,「正四位上彈正大弼」。

額外規定,今後這三家的次子、庶子、旁支們,若是才能出眾,表現很好,可以特許擔任「從五位上左/右衛門少尉」,「從五位上左/右兵衛少尉」,「從五位上彈正少忠」,也可以往上升階,但不能與正牌家主平級。

正牌家主對幕府有十分突出的貢獻,以至於認為「正四位上」不足夠酬謝其功時,則破格晉陞為「從三位參議」。如果是力挽天傾,扶保社稷級別的功勞,最高可達「正三位中納言」。這將是除將軍世系之外,武家官位的天花板。

這三家今後便可分別稱作「金吾家」,「武衛家」和「霜台家」。

接下來,平手秀益、平手季胤、平手長辰、平手(野口)政利、平手(生津)貞常,這五個享受「同苗字」待遇的一門眾,對應的是馬寮、兵庫寮、雅樂寮,木工寮,主稅寮的位置。

其官曆始於「正五位下」,終於「正四位下」。正常情況下的頂點是左/右馬頭,左/右兵庫頭,雅樂頭,木工頭,主稅頭。突出有功者升至「正四位下」或「正四位上」,特賜兼任「左/右近衛權少將」,貢獻卓著者升至「從三位」,破格兼任「左/右近衛權中將」。

這個賞格在推行「武家官位制」的時候當場兌現了。

平手秀益受封「從三位右近衛權中將,兼領右馬頭」,平手季胤受封「正四位上右近衛權少將,兼領右兵庫頭」,平手(野口)政利受封「正四位上右近衛權少將,兼領雅樂頭」。

除此之外,沒有血緣關係的外藩們,又稍加劃分。領地超過十萬石的,或者有特別之處的,從「從五位上XX守」開始,以國司為家傳官途。優先選擇與自身領地符合的國名,不過並不嚴格對應。

平手氏家廟在尾張,初代幕府將軍起於和泉,二代目則擔任過近江守,所以「尾張守」、「和泉守」與「近江守」原則上需要避諱。然後上野、上總、常陸三國慣例以「介」代「守」。

地位較低的大名,則以「從五位下xx正」起步。對應的是律令制下的各司,比如采女司主官采女正,織部司主官織部正,隼人司主官隼人正,等等。

一共六十多國,三十多個司,其實並不夠所有的大名分享,因此原則上允許重複任官,只要避免「同姓同官位」造成混淆即可。

外藩的家督隨著時間推移,一般只會提高位階,而不更改官職,常理是從「從五位下」到「正五位上」的程度。

少數優異者可授予「從四位下侍從」的兼任以示表彰。平手汎秀一口氣給了十一個。

向德川家康這麼特別顯眼的,則任命為「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領陸奧守」。這也是「原本歷史」上,信長死前德川家康所處的位置。

而幕府的直屬家臣,則對應中務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宮內省八個律令制下中樞機關的官位。

起於「從五位下xx少丞」,再到「從五位上xx大丞」,然後「正五位下xx少輔」,極少數人可以升為「正五位上xx大輔」。也是允許一定程度重複。中務省由於是初代幕府將軍任職過的部門所以予以避諱。

譜代武士的官途就不是完全看出身,而是家族傳承和職務升遷的情況兼顧。宿老的兒子可以無條件獲得「從五位下」的蔭封,但如果本人沒有才能和幹勁,或許一輩子就止於此,下一代可能就無資格享受官位。

這與大名們只要不犯錯即可按部就班升遷完全不同。

相同的是,少數貢獻突出者能獲得「從四位下侍從」乃至「正四位下左/右近衛權少將」的待遇。

河田長親在死之前大約半個時辰得到了「正四位下右近衛權少將,兼領式部大輔」的尊號,可惜那時已經意識模糊了。

其他家臣都沒有得到這個破格官位,至少目前還沒有。

這個「武家官位制」的體系公布出去之後,絕大部分武士都是非常高興的,因為他們先前嚴格來講都是白身。

包括像武田勝賴、長宗我部元親、還有彌留之際的宇喜多直家之類,雖然過往名氣已經不小,而且也有各種叫得響亮的官位,嚴格上說其實都沒有獲得朝廷的正式認可,屬於私相授予。

德川家康倒是以前就得到官方的「正五位下三河守」,不過這次給他改成「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領陸奧守」是晉陞,沒道理不喜悅。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外藩中的毛利輝元,幾年前已經從朝廷那裡獲得正式的「右衛門督」和「右馬頭」,居「從四位下」。但以他在新幕府中的地位,平手汎秀只肯給出「正五位上安藝守」,等同於強迫降級。

還有被列為譜代直臣序列的細川藤孝,按他的資歷授予「正五位下兵部少輔」比較合適,然而人家二十年前就是朝廷中正兒八經的「兵部大輔」了。

針對這種情況,平手汎秀的統一處理是:目前的這一代當主保持現有官銜,下一代開始按照「武家官位制」的規矩來施行。不過,其子孫世系永遠保留參照祖先之範例突破官位限制的資格。

當然,資格只是資格,到底能不能真的突破,還是要看到時候的本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戰國之平手物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戰國之平手物語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武家官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