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南蠻十八洞
法正和嚴顏等一群文武,聽了劉備的話,瞬間就明白了,劉璋死後,換劉備來當益州的當家人,只是換湯不換藥,劉備想要的和劉璋的一樣,都是怎麼剷除張魯和南蠻,保持益州穩定,秋毫無犯,眾人小聲嘀咕起來,這張魯和南蠻是益州的頑疾,基本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對策,然而都不敢大搶風頭,怕槍打出頭鳥,或者引起別人的反對和指責,鬧了個大紅臉。
法正沒辦法,看著張松和嚴顏不說話,法正只好站了起來。
張松之前在益州不受重視,頻頻被劉璋冷落,受到眾人的排擠,對張魯和南蠻的實力等細節並不清楚,而嚴顏是益州大將,只管衝殺,不理三方勢力博弈之間的門門道道,而法正是劉璋的第一謀士,法正不給劉備獻計劃策,誰還敢多言一句。
這局面就尷尬了,法正不得不硬著頭皮,試探著說一說,又要顧及劉禪的臉面,還要提出的計策實用,可愁死法正了。
「主公,屬下先恭喜主公,少主英勇過人,有勇有謀,所說的沒錯,可見少主已經獨擋一面,可擔大用了。少主剛才說了張魯不堪一擊,這是事實,但張魯這人創建了五斗米教,懂得利用、蒙蔽百姓們,收集了百姓們的大量錢糧,且為人狡猾,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之夭夭,狡兔三窟,說的就是張魯這種人。張魯佔據了巴郡、漢中郡,一旦我們出兵,張魯自恃打不過我們,就會攜帶百姓和錢糧,出了益州轉投曹操。他張魯又對益州熟門熟路,不出多久,曹操的大軍就會從漢中郡攻來,到時更加難以對付。」
法正對張魯的底細摸得極清,張魯創建了五斗米教,看似和張角搞的太平天道差不多,其實不然,張魯沒有原則,打不過就會逃,不像張角必須守住冀州巨鹿這個大本營,張魯又佔據益州的漢中郡、巴郡,想逃太容易了,換成任何一方諸候,都會夾道歡迎張魯的投靠,因此張魯實力不強,但滅不掉呀,至於南蠻,更讓法正等人頭疼,真要那麼容易,劉璋分分鐘就把張魯和南蠻給推了,哪裡輪得到劉備在這裡問計,
「主公,南蠻人驍勇善戰,悍不畏死,雖說不懂我等漢人的習俗和技巧,不會經略城池,只會燒掠搶奪,可南蠻人每年都會大舉進攻益州,益州的南蠻入侵,從來就沒有停過,只是時間不定而已,南蠻人有象兵、藤甲兵、火牛兵、騎兵、驅獸兵、召狼兵等等,兵種不同,特性和長處都不同,像藤甲兵就極難對付,刀槍不入,且身輕如燕,而象兵則橫衝直撞,我們益州的軍兵大多為步兵,根本無法力敵,縱然是騎兵,戰力也遠不如象兵。單兵的劣勢,這還不是難題,我們可以靠陣法和計策來彌補,難就難在打勝了,南蠻人往南蠻十八洞里一藏,我們想追殺都辦不到,南蠻人熟悉地形,能東躲西藏,我們的大軍進去,一個不慎,光摔死的人就一大堆了,得不償失。」
法正沒敢藏私,將張魯和南蠻的根源擺上檯面,要對付張魯和南蠻,必須能防住張魯和南蠻逃跑,張魯往北一逃,就是曹操的地盤,有曹軍負責接應,而南蠻往南一躲,南蠻十八洞,洞洞相連,可不好找,而且山險水急,一入南蠻十八洞,已是九死一生了。
益州的文臣武將聽后,都默默地點了頭,在益州混忒難了,只能防守,根本無法進攻嘛,都快防守到自閉了。
尤其是南蠻入侵,一來就搶錢糧,還把益州的田地給踩了,房屋也會縱火燒了,反正是見啥毀啥,帶不走的,統統廢掉。
「孝直,益州的形勢,一直就這麼難了么?難道沒有別的路可走,就這麼被動地挨打,坐視張魯和南蠻做大?孝直,不知可有試過招安,勸降張魯或南蠻人?如果減少上下夾擊的局面,可能會有轉機。無論是張魯,還是南蠻,只要有一方願意投靠我益州,事情就容易多了。」劉備第一時間想的還是以德服人,借力打力,要是能勸降張魯,漢中郡就多了一道阻擋曹操鐵騎的屏障,或者收服南蠻也行,聽法正剛才提的各種戰兵,劉備是真的饞,兵種越多越好,能夠打敵手一個出其不意,「孝直,之前劉季玉主事益州,有派人去和張魯或者南蠻人接觸過嗎?若要他們安居樂業,不搞事情,縱是條件苛刻,過分一點,也可以酌情接受,先把益州發展起來。」
「主公,勸降張魯和南蠻,這事怕是難了。之前劉君郎入蜀,殺了張魯的老母,說起來劉季玉和張魯有殺母之仇,絕無和解的可能。主公新得益州,以主公仁義的名聲,按理有一絲勸降張魯的可能,然而現在也沒了,少主說了,他打過張魯一頓,還是爆揍,張魯再好的脾氣也不會再屈尊降貴,投奔主公了吧。此時去招降張魯,肯定會被拒絕,和自取其辱沒區別哪。」
法正覺得很可笑,強行忍著,劉備和劉禪這一對父子,還真是腦回洞天差地別,劉禪直接把張魯給打了,劉備回過頭來還想勸降張魯,敢情五斗米教的教主張魯不要面子的呀,劉備一句話,就不計前嫌,灰溜溜地跑來給劉備賣命,劉備這妥妥地想多了,
「南蠻更加不必多說,南蠻人分南蠻十八洞,每一洞都有一個洞主,洞主之間互不統屬,只是合作關係,想收服南蠻人,就得將南蠻十八洞主全收服了,這樣難度太大,且南蠻人的要求五花八門,有的洞主要鹽鐵,有的要錢糧,甚至還有的要求益州讓出城池,總之南蠻人絕無訓服的可能,他們想要的,我們益州滿足不了的。主公,屬下無能,解決不了張魯和南蠻,屬下最多只能保住益州,不讓張魯再進一步,不讓南蠻人踐踏益州,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