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回生,二回熟(加更)
包子皮薄餡兒大,肉湯也足,吃起來是汁水肆意,滋味甚好。
姐妹兩個人尋了個地兒將那包子盡數吞到肚子裡頭去,又喝了一碗包子攤兒這免費提供的茶水,滿足的抹了抹嘴。
這回做出來的豆腐大概有個四十多斤的豆腐,刨去自己吃的,給文叔婆的,抵車錢的,免費試吃的……
總之,最後到手的,一共是三十五文錢,除去買包子的兩文錢,現在還剩三十三文。
勞動換來的勤勞值要先還小五,暫時不能兌換日常用品,庄清寧想了想,決定領著庄清穗去買東西。
去糧食鋪子買了六斤白面,三斤大米,到街邊買上了十多個雞蛋,賣雞蛋的人做生意活絡,額外給了一把小蔥,又去買了一點刷牙用的青鹽,一小盒豬油膏。
春日裡風大,平日里這手又時常要泡豆子,撈豆子,摸那熱熱的漿水,一冷一熱的,最是容易皴了,抹點豬油膏,也能防護一下雙手。
採購完畢,庄清寧背著這些東西,揣著剩下的銅錢,領著庄清穗,慢悠悠的往家裡走。
到家裡頭的時候,已是過了晌午。
兩個人先把東西略略安置了一下,隨後去了文氏家裡頭,把那豆子給泡上。
順便,把那驢打滾和豌豆黃,一併帶給文氏。
這兩樣皆是軟爛的吃食,也是老年人最喜歡的。
文氏看到這兩樣吃食時,倒也沒回應,沒說是要,還是不要,反而是挑眉問了一句:「今兒個去鎮上,豆腐賣完了?」
「都賣完了。」庄清寧笑答。
「那鎮上的人大都認常記豆腐坊的豆腐,你們兩個小丫頭片子能賣的出去豆腐,也不曉得你們使了什麼花招。」
「不過這說起來了,常記豆腐坊那豆腐滋味也是入不得口,旁人只怕也是吃膩了,看到有新的豆腐,便想著嘗一嘗罷了,其實嘗來嘗去的,也都一樣,無外乎就是從一個坑跳到另外一個坑裡頭,沒啥大區別。」
文氏撇了撇嘴,這才去瞧那驢打滾和豌豆黃:「你買的?」
「不是。」庄清寧如實答道:「今兒個在那賣豆腐的時候,跟旁邊一個賣驢打滾的的大娘,還有一個賣豌豆黃的老伯聊的來,兩個人也幫著我賣了不少的豆腐,我便一人送了他們一塊豆腐。」
「這驢打滾和豌豆黃,是他們給的,我尋思著文叔婆你應該愛吃,便借花獻佛,帶回來給你吧,也算是酬謝你同意讓我們租了這豆腐坊。」
「哼,我便曉得,若不是旁人白送的東西,你也不會拿回來給我。」文氏冷哼了一聲,滿臉的不滿。
卻也沒張口說不要。
庄清寧便將那吃食尋了個盤子給放好,扣上了籮筐,防止哪裡來的饞嘴貓兒給偷走了去。
「我方才已經泡好了豆子,等著晚上稍晚一些了我們再來磨豆腐,煩勞文叔婆到時候給我們留一下門。」庄清寧道。
「這門常年便沒掛過鎖,啥時候來,推門就是,這般的啰嗦嘮叨,即便進不得門的,院牆又不高,長得腿是作什麼使得?」
「真是不曉得這麼大年歲的人了,倒跟那三歲小孩似的,啥事都還得教一教。」
文氏有些不耐煩起來:「成了,事兒辦完,話說完就趕緊走,這個點兒正是犯困的時候,我還得眯一會兒的。」
「是,那我們就不耽誤文叔婆你歇著了。」庄清寧說罷,便和庄清穗一同,往自己的住處走。
文叔婆當真是凶,給她帶東西還這般的刻薄,真是難為了姐姐,還要對她笑臉相迎,估摸著主要也是因為要謀生活,必須要租文叔婆的豆腐坊,怕若是惹得她不高興的話,這豆腐坊便不能租了。
仰仗旁人做事,就必須得看旁人的臉色,就如同從前在大伯家住的時候,便是寄人籬下,不得不低人一頭。
往後,我也得好好想了法子賺錢,讓姐姐也不必總是看人臉色過日子了。
庄清穗一路上都在抿唇想這個事情。
到了家裡頭,略作收拾,兩個人便趕緊上床補覺,直到傍晚時候才起床,拾掇一下開始做晚飯。
香噴噴濃鬱郁的大米粥,熱氣騰騰的燙麵餅,金燦燦的炒雞蛋,外加清香可口的小蔥拌豆腐,可謂是一頓頗為豐盛的晚飯。
吃完晚飯,庄清寧催著庄清穗再去睡上一會兒。
可下午睡了足足一個下午,加上從前在庄如滿家中時,也是時常因為要做許多的農活,所以每天能睡的時間很短,讓庄清穗也習慣了少睡,這會子她是無論如何也睡不著了。
庄清寧睡了一大晌,這會子也不困,索性便和庄清穗在院子裡頭,看那夕陽的餘暉一點一點的落下,數天上漸漸亮起來的星。
等兩個人有些倦了的時候,又眯了一會兒,等到了半夜的時候,便往文氏家裡頭走。
文氏沒有鎖門,一人來高的木板門,只是輕輕的扣著,一推便開了。
兩個人進去后關好門,穿過院子,進了豆腐坊,開始如昨晚一般的做活。
磨漿,稀釋,煮沸,點豆腐,壓製成型……
有了昨晚在先,此時也算是有了經驗,做起什麼來也是上手極快,輕車熟路了。
等到天蒙蒙亮的時候,庄清寧便做好一塊大約與昨天一般,四十來斤的豆腐。
「你們今兒個的手腳,到是比昨天麻利許多。」已經掃完院子的文氏,把掃帚立在灶房旁邊,卷了捲袖子。
「一回生,二回熟嘛,往後估摸著也能更熟練一些。」庄清寧笑道:「豆腐腦和熱豆腐都給您放在灶房裡頭了,您趁熱吃。」
「記性到是還好。」文氏哼了一聲,也不多說什麼,只扭頭進灶房裡頭去了。
庄清寧和庄清穗則是拾掇好了豆腐,準備往鎮上去。
從文氏家裡往東就是大路,雖說今日不是鎮上大集的日子,但平日里也有許多人往鎮上去賣東西,送東西的,這來往人依舊還是不少,趕牛車拉人的也有許多。
花了兩文錢,尋了輛牛車,姐妹兩個坐著一路到了鎮上。
下了車,庄清寧領著庄清穗去尋地兒,昨天的那個地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