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喬治亞島登陸戰

新喬治亞島登陸戰

新喬治亞島登陸戰

新喬治亞群島位於索羅門群島中部,最南端距瓜島僅200公里,是日軍南太平洋地區重要的海空基地,也是北所羅門地區和新不列顛島的天然屏障。如果將美軍沿索羅門群島北上進攻拉包爾的路線形容成一架梯子,新喬治亞群島正是瓜島之後的第二級階梯。這裡距美軍已經佔據的魯塞爾群島最近,因此成為哈爾西選定的第一個攻擊目標。他為即將發起的作戰起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名字——「腳指甲」,戰役發起日為1943年6月30日。瓜島和巴布亞戰役結束之後,東南方向的小打小鬧持續快半年了,盟軍真到了發起一場大規模反攻的時候。

群島的核心島嶼新喬治亞島是索羅門群島第六大島,西北至東南長72公里,西南至東北寬48公里。除了正對庫拉灣的幾個海灘,該島大部分地段並不適合登陸作戰。日軍在島上嚴密設防,除了核心陣地蒙達機場,佐佐木在塞吉角、威克哈姆港、比爾港均派出了少量駐軍。令哈爾西稍感欣慰的是,蒙達角與倫多瓦島之間的布蘭奇水道海面開闊,水深足以展開師一級的登陸船隊。

在之前的航空作戰中,美軍發現,日軍在距新喬治亞島僅9公里的倫多瓦島上的防禦薄弱。奪取該島建立火炮陣地,可以為登陸作戰提供支援,遠程炮火甚至可以直接打到蒙達機場一帶。哈爾西因此將此處選為第一登陸點,同時在塞吉角、威克哈姆港、比爾港三處實施佯攻,以吸引日軍的注意力。哈爾西另派一部兵力,在島北萊斯灣的里斯港登陸,奪取島北戰術要點巴伊羅科和埃諾卡伊,一舉切斷科隆班加拉島與新喬治亞島日軍的聯繫。

登陸部隊主力是約翰·赫斯特少將的美軍第四十三步兵師,羅伯特·貝特勒少將的第三十七步兵師作為預備隊。哈爾西於6月3日正式下達命令,任命第三兩棲艦隊司令官特納少將為戰役總指揮。在美國人引以為恥的薩沃島海戰之後,特納一度備受指責。時間已過去快1年,特納逐漸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幸運的是,特納得到了金和尼米茲等海軍大腕的理解支持,得以東山再起。同樣受到牽連的弗萊徹和諾伊斯等人,再也沒有在戰場上露臉的機會了。

就在南太平洋陸海軍部隊厲兵秣馬,為發起最後總攻緊張準備之時,6月20日,特納收到了駐塞吉角的澳大利亞「斐迪南」唐納德·肯尼迪上尉發來的緊急電報,他的土著游擊隊正遭遇日軍「圍剿」——「圍剿」部隊正是準備換防的日第二二九步兵聯隊第一大隊原正夫的兩個中隊和一個機槍小隊——只能憑藉叢林和複雜地形與敵周旋,情況危急,急需救援。

特納聞訊,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原定在塞吉角登陸的海軍陸戰隊第四突擊營(欠兩個連)提前發起行動,乘運輸驅逐艦「德特」號和「沃特斯」號於當天20時30分從瓜島出發。次日拂曉之前,第四突擊營在游擊隊篝火的指引下成功登陸。清晨,5時30分,營長米切爾·柯林中校與肯尼迪的游擊隊順利會合。21日上午,運輸驅逐艦「施瑞」號、「克羅斯比」號再次將第一〇三團兩個步兵連和一個機場勘測隊送上塞吉角,其間並未與日軍發生戰鬥。隨著海軍第二十工兵營登島,美軍從6月30日開始,晝夜不停地修建機場。塞吉角臨時機場於7月11日宣告完工,美軍在中索羅門群島終於有了第一個航空基地。

美軍第二路登陸部隊的任務是奪取萬古努島上的威克哈姆港。6月29日,里斯特·布朗中校率第一〇三團第二營、陸戰隊第四突擊營剩餘兩個連乘運輸驅逐艦「麥凱恩」號、「施瑞」號及7艘登陸艇,從魯塞爾群島起航,於18時抵近海岸。當晚,暴雨如注,登陸區域能見度幾乎為零。30日3時35分,美軍在奧倫納灣的登陸一片混亂,各部首尾不能相顧。所幸登陸區域一帶並無日軍駐守,美軍登陸行動總算順利完成。島上日軍只有山田榮三中尉的海軍陸戰隊164人和陸軍37人,無力抵擋2000餘名美軍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日軍幾乎被全殲,僅山田率2名陸軍士兵突圍,渡海前往科隆班加拉島。7月3日,美軍佔領了空無一人的威克哈姆港,宣稱斃敵190人。戰鬥中,美軍亡12人、傷21人。

6月30日,拂曉之前,美軍第一〇三團B連乘3艘運輸驅逐艦逼近新喬治亞島東部的比爾港——這是美軍第三路佯攻部隊,任務是與先期登陸的第四突擊營一道奪取比爾港。因島上地形極為複雜,登陸部隊未能在約定時間等來第四突擊營,只好靜靜地躲在比爾港日軍岸防炮的射程之外,等待消息。

傍晚時分,第四突擊營終於抵達比爾港外圍。7月1日清晨,前來助陣的美軍轟炸機將日軍岸防炮悉數摧毀。駐比爾港日軍是第二二九聯隊第四中隊及原正夫「圍剿」隊的兩個中隊,約有官兵500人。經過兩天激戰,第四突擊營以戰死13人、傷15人為代價,拿下比爾港,宣稱斃敵61人,打傷逾百人。日軍殘兵約170人成功撤離。兩天之後,姍姍來遲的B連從第四突擊營手中接過了比爾港防務。至此,美軍三路佯攻部隊分別在塞吉角、威克哈姆港和比爾港站穩了腳跟。

面對來自三個方向的頻頻呼救,佐佐木絲毫不為所動。他清楚美軍的主攻方向是蒙達,這些小打小鬧不過是佯攻而已。都是常年走江湖的,你這點兒小伎倆,騙得了我老司機嗎?佐佐木萬萬沒想到,美軍竟將主攻點選在了蒙達對岸的倫多瓦島。日軍在該島只有第二二九聯隊第七中隊的150人、吳海軍第六特別陸戰隊第二中隊兩個小隊約140人,指揮官為第二中隊中隊長船田海軍中尉。

6月29日清晨,特納親自率領運載第四十三步兵師主力部隊6300人的龐大船隊,從埃法特起航。船隊在瓜島稍作停留,之後浩浩蕩蕩向新喬治亞島而行。當天傍晚,大雨滂沱,海上大霧瀰漫,為美軍船隊提供了絕佳掩護。30日凌晨2時,船隊在進入通往倫多瓦島的雷納德海峽前,各船響起了急促的起床號。

為配合主力部隊的登陸行動,30日晚,梅里爾少將率由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快速突擊群,先是炮擊了蒙達和維拉機場,隨後高速向西北行駛,炮擊日軍肖特蘭基地,在附近海域布下水雷。因為天氣惡劣,無法對日軍布干維爾島南部的機場群進行壓制,但所羅門航空隊依然出動轟炸機和魚雷機,對日軍蒙達和維拉機場實施了空中打擊。

美軍登陸先頭部隊是第一六九步兵團的A連和B連,他們先於主力部隊乘驅逐艦「拉爾夫·塔爾伯特」號和「贊恩」號從魯塞爾群島出發,黎明之前分別在薩薩維勒島和巴勞魯島成功登陸。先頭部隊的任務是為主力船隊清掃航道並提供警戒。行動中出現的唯一意外是,暴雨中航行的「贊恩」號因視野不良觸礁擱淺,當天下午由拖船「鐵道」號拖回。

先頭部隊進展順利,但是主力部隊在倫多瓦島的登陸出現了嚴重混亂。惡劣天氣導致第一七二團C連、G連的登陸點偏離預定位置數公里,兩個連不得不返回登陸艇,重新登陸。運載第四十三師主力的6艘運輸船在海面上一字排開,6時42分,隨著坐鎮「麥考利」號的特納少將一聲令下,第一波登陸艇劈波斬浪,朝3000米外的海灘猛衝過去。特納通過廣播向首批登陸部隊做出了提醒:「你們是第一批登陸部隊,你們是第一批登陸部隊!估計會有抵抗!」

拂曉之前,日軍倫多瓦守備隊已經發現大批不明目標在快速逼近——因為事先並未接到通知,所以他們肯定那是美軍的艦隊。以不到300人抵擋6000餘名虎狼之師,純屬螳臂當車,船田立即向第二二九聯隊發出呼叫,但天氣太糟糕了,信號無法發出。於是船田打出4發信號彈,並打開微光燈向對岸的蒙達機場進行提醒,但毫無回應。

儘管實力懸殊,船田依然率隊迎上,試圖與美軍決戰於灘頭。美軍以亡4人、傷5人為代價,輕鬆將日軍的反擊擊潰,第一七二團團長戴維·羅斯上校也在受傷之列。當晚,美軍第一〇三野戰炮營105毫米榴彈炮上島,迅速沿倫多瓦島北岸展開,對雷納德航道實施警戒。美軍後續登陸活動進展順利,連戰區陸軍司令官哈蒙中將都上了島——這時候你上來,純屬添麻煩。

在位於蒙達角的東南支隊司令部里,佐佐木清晰地聽到了倫多瓦方向傳來的炮聲。因天氣惡劣,視野不佳,佐佐木立即致電拉包爾的鮫島,請求海軍迅速派飛機前往核實敵情。7時30分,大霧漸散,根據瞭望哨發回的報告,佐佐木判斷美軍船隊至少有6艘運輸船和5艘驅逐艦,其運載兵力不在少數,於是下令蒙達角日軍炮兵轟擊入泊的美軍艦船。美軍驅逐艦立即以127毫米主炮進行壓制。炮戰持續了一天,日軍1發120毫米炮彈造成美軍驅逐艦「格溫」號輕傷,艦上水兵亡3人、傷7人。

綜合之前四路美軍的登陸情況,佐佐木準確判斷出,倫多瓦島才是美軍的主攻方向。目前島上兵力只有船田手下的不到300人,根本擋不住美軍的進攻。8時,佐佐木和大田實聯名致電倫多瓦守備隊,「避敵鋒芒,暫時退卻」。一直到黃昏時分,船田所部毫無回應,船田已在反擊美軍登陸的戰鬥中死亡。佐佐木意識到,守軍可能已「全員玉碎」。隨後,他命令科隆班加拉守備隊司令官友成敏,立即準備一個步兵中隊,隨時經蒙達機場北部對倫多瓦島實施反登陸,同時駐比爾港、威克哈姆港各部向蒙達總退卻,積聚力量。

美軍登陸倫多瓦島的消息迅速傳到了東南方面艦隊和第八艦隊司令部,草鹿下令基地航空部隊火速出擊,第一時間重創美軍運輸船隊。登陸作戰第一天最為關鍵,這是對陣雙方都非常清楚的事情。日軍第二十五、二十六航空戰隊迅速傾巢出動。10時,第二十六航空戰隊的27架零戰——其中14架掛載小型炸彈——率先發起第一輪攻擊。11時,飛臨倫多瓦島上空的日機遭到美海軍陸戰隊第二一二戰鬥機中隊的頑強阻擊,4架零戰被擊落墜海。日軍此次攻擊只減緩了美軍運輸船的卸載速度。

15時,特納下令完成卸載的運輸船和護航驅逐艦掉頭返航。恰在此時,日軍第二攻擊機群拍馬殺到——來者是日第二十五航空戰隊26架掛載魚雷的一式陸攻機和護航的24架零戰。負責空中掩護的美軍戰鬥機再次出列攔截。日軍聲稱阻擊的美軍戰鬥機超過了60架。一場激烈的空戰之後,日軍飛行員宣稱擊沉美軍運輸船5艘、驅逐艦2艘,擊落美機17架以上,自身損失陸攻機19架和零戰10架。

事實上,僅特納旗艦被日軍一條魚雷命中,輪機艙和貨艙進水導致「麥考利」號失去動力,只能在海面上團團打轉。特納率司令部成員迅速轉移到驅逐艦「法倫霍爾特」號上,繼續指揮。「利布拉」號運輸船在接走艦上水兵后,拖帶「麥考利」號向圖拉吉返航。隨後,從布因起飛的日軍第三攻擊波——9架俯衝轟炸機和21架零戰——對撤退的美軍船隊發起追擊,聲稱投下的炸彈導致1艘驅逐艦、1艘運輸船起火,己方1架轟炸機返航途中迫降。實際上,美軍船隊毫髮無傷。

當天,美軍的最大損失竟來自一個「烏龍球」。夜幕降臨,立功心切的美軍魚雷艇隊尋隙沖入戰場,陰差陽錯地將「麥考利」號誤認為敵艦,「奮力」發射2條魚雷,將之擊沉。所幸物資和人員幾乎全部卸載或撤離,才沒釀成更大災難。

雖然「麥考利」號被友軍擊沉略顯美中不足,但美軍當天的戰鬥可謂進展順利。第四十三步兵師主力、海軍第二十四工兵營、陸戰隊第九守備營及大量裝備、彈藥、補給悉數登島,美軍在倫多瓦島站穩了腳跟,無可爭議地贏得了第一回合的勝利。

接到美軍登陸倫多瓦島的消息,鮫島立即電令第三驅逐艦戰隊司令官秋山輝男:「攻擊殲滅倫多瓦島周圍之敵艦艇和倫多瓦港以南登陸之敵。」第十一驅逐艦分隊司令官杉野修一大佐,立即率領「天霧」號、「初雪」號、「長月」號、「水無月」號、「三日月」號5艘驅逐艦組成的先頭部隊,從布卡、布因出擊,但中途遭遇風暴,無奈返航。從拉包爾出航的「新月」號、「望月」號、「皋月」號、「夕凪」號驅逐艦同樣返轉,於1日午前返回肖特蘭和布卡。第八艦隊第一次水面突擊就此無果而終。

水面艦艇寸功未立,頑強出擊的基地航空部隊在當天的戰鬥中損失慘重。當晚,草鹿向聯合艦隊司令部做了戰況通報並請求增援。古賀立即下令駐馬紹爾群島陸基航空部隊一部及第二航空戰隊抽調艦載機進行增援,同時第六艦隊部分潛艇、「鳥海」號重巡洋艦及5艘驅逐艦從特魯克馳援拉包爾。

此時最狼狽的當屬第八方面軍司令官今村均。就在美軍登陸倫多瓦島的同一天,麥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部隊在萊城以東納索灣發起登陸,與駐瓦烏的澳軍形成呼應,駐萊城和薩拉莫阿的日軍第五十一師團危在旦夕。準備了一桌飯,突然來了兩桌客人,到底哪兒才是敵人的主攻方向?思忖再三,今村決定暫時採取「南拖北攻」戰術:新幾內亞方向由第五十一師團和第六飛行師團與盟軍展開持久作戰,集中力量應對中索羅門群島方向出現的危機。對當天海軍基地航空部隊上報的「輝煌戰果」,今村半信半疑,保持矜持。出於對戰局的擔憂,今村迅速命令方面軍作戰參謀井本熊男前往東南方面艦隊司令部,協助海軍共同制訂反登陸計劃,儘快將美軍趕出倫多瓦島。

一向平靜的東南方面剎那間風雲突變,戰事驟起。美軍在倫多瓦、伍德拉克和納索灣三個方向同時發起登陸作戰,其志肯定不在小也。消息傳到東京,裕仁下旨召首相進宮垂詢。覲見完畢,回到首相官邸,東條對裕仁的「嚴重關切」深表憂慮,派人叫來了自己的首席高參、陸軍省軍務局長佐藤賢了。

東條像以往那樣面無表情地命令佐藤:「你去問問參謀本部,他們到底打算在什麼地方堵住美國人。」

「我們別想得到明確的答覆,」佐藤說,「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都不可能制訂出堵住敵人的作戰計劃。」

東條聞言,沉默不語,一臉苦悶。

「宮裡怎麼樣?」佐藤忍不住問。

「天皇對前線戰事非常擔憂。」東條喃喃地說,接下來又是一陣令人難堪的沉默。

「天皇究竟是怎麼說的?」佐藤追問。

在大徒弟佐藤面前,東條師父是毫無保密意識的:「對你直說吧!天皇說:『你們老說皇軍不可戰勝,但敵人一登陸,你們就打敗仗。你們從來也沒有挫敗過敵人的登陸。難道你們不能在什麼地方做到這一點嗎?這場戰爭的結局到底會如何呢?』」說完,東條聳了聳肩,似乎對自己剛剛泄露機密感到無奈,「噢,他說的話大意如此。」

佐藤認為,天皇向作為文官的首相說出這一番話,一定是他不能從參謀總長和軍令部總長那裡得到直截了當的回答。「如果真是那樣,我再說一遍,那可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陛下一定正在對軍方失去信心。」

東條認為佐藤有點兒言過其實,自己作為內閣首相,覺悟應該更高一些:「我剛才說的並不是陛下的原話。他並未表示對軍方已經失去信心。但我承認,天皇的內心是痛苦的。我要去跟杉山談談,你去找作戰部部長了解一下。然後我們必須採取某種措施。事情極其緊迫。我們不要說這是天皇陛下的命令,必須堅持要他們制訂一個戰略計劃,明確說明我們能在什麼地方擋住敵人的反攻,我們的最後一道防線到底在哪裡。」

7月1日,美軍對倫多瓦島的登陸行動仍在持續,第一九五野戰炮營、海軍陸戰隊第九守備營一個炮連依次登島,他們都帶有155毫米榴彈炮,這預示著對岸日軍據守的蒙達角很快將飽嘗美國人的重磅炮彈。當天,日軍基地航空部隊再次發起空襲,聲稱擊沉美軍巡洋艦1艘、驅逐艦2艘,重創巡洋艦1艘,擊落美機27架,己方3架轟炸機和5架零戰未能返航。當晚,草鹿清點了隊伍,第一基地航空隊可用飛機僅剩44架——其中零戰24架、俯衝轟炸機5架、一式陸攻機15架。仗才剛打兩天,日軍航空兵幾乎已喪失攻擊能力。草鹿只好硬著頭皮再次向古賀求援。看到海軍非常賣力且遭受了重大損失,今村命令第六飛行師團師團長板花義一中將,派出陸軍戰機協助海軍在中所羅門地區作戰。

當晚,今村的作戰參謀井本熊男來到東南方面艦隊司令部,向海軍提出,一次性運送3500人對倫多瓦灘頭實施反登陸。井本的要求遭到草鹿和鮫島的雙雙拒絕。海軍認為,運送如此多的兵員,沒有10天準備時間肯定不行。雙方為此發生了激烈爭吵。井本甚至賭氣說,如果海軍不予配合,陸軍就自己坐大發艇去。這顯然是氣話。當初瓜島戰役期間,川口支隊第一二四聯隊第二大隊採用這種輸送方式,航途中損失了一大半兵力。雙方一時陷入僵局。翌日,東南方面艦隊參謀長回訪第八方面軍,向今村坦承,以海軍現有實力,實施大規模反登陸作戰絕無可能。雙方最終商定,放棄反登陸作戰,繼續增兵,加強科隆班加拉和新喬治亞島的防禦。

在蒙達角的東南支隊司令部里,佐佐木和大田實徹夜不眠。兩人一致認為,美軍一旦在倫多瓦島站穩腳跟,就會很快渡海,向蒙達機場發起進攻。鑒於佐佐木的地面作戰經驗更為豐富,兩人約定,新喬治亞島陸上作戰由佐佐木指揮,大田實負責海上運輸和海岸警備。

7月2日,美軍繼續向倫多瓦島輸送兵員、物資。清晨,7時35分,美軍155毫米榴彈炮開始向蒙達角發出怒吼,新喬治亞島的日軍自此永無寧日。因天氣惡劣,米切爾少將在10時10分撤回了護航戰鬥機群,不料此舉釀成了慘禍。

13時35分,倫多瓦島周圍,天突然放晴。僅僅5分鐘后,日軍18架俯衝轟炸機在55架零戰的護航下,突然殺出,向猝不及防的美軍陣地掃射投彈。美軍灘頭陣地、野戰醫院、高炮等裝備被炸得一片狼藉,大量彈藥引爆,造成人員傷亡逾200人,日軍僅損失戰鬥機3架。

當晚,秋山率第三驅逐艦戰隊再次出擊。「長月」號和「皋月」號對倫多瓦島北岸灘頭進行了半小時的炮擊,負責警戒的「天霧」號和「初雪」號擊沉美軍魚雷艇2艘,小有斬獲。但是,美軍記載,這兩艘魚雷艇是因為觸礁而沉沒的。

美軍很快就還以顏色。7月4日是美國國慶日。11時45分,日本陸軍17架重型轟炸機在66架零戰護航下,再次突入倫多瓦島上空,試圖重現兩天前的輝煌。美軍戰鬥機奮力攔截。剛剛部署到位的M1型90毫米高射炮大顯神威,僅用88發炮彈就擊落日軍轟炸機6架,日機另有2架重傷,在返航途中在海上迫降。相當於每11發炮彈就幹掉轟炸機1架,美軍這一紀錄直到今天都未被打破。但是日軍也並非一無所獲,他們投下的炸彈有4顆準確命中目標,造成美軍亡6人、傷13人,2艘登陸艇中彈擱淺,1座油庫被完全炸毀,部分堆放在灘頭的物資被引燃的大火焚毀。

日本陸軍第六飛行師團兩次出擊,傷亡慘重,從此再也不敢主動出擊。淵田美津雄忍不住吐槽:「在太平洋戰爭中,陸軍飛機只是在7月2日和4日參加了所羅門方面的空戰。」

日軍戰機戰損率較高,飛行員素質下降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大原因是飛行員過度疲勞。因為飛機和飛行員數量嚴重不足,日軍飛行員每天出擊兩三次。他們的休息和營養得不到保障,體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所以戰損越來越多。日軍從被俘美軍飛行員口中得知,他們一般兩三天才參加一次戰鬥,始終能以最佳狀態升空作戰。

7月2日,草鹿迎來了58架飛機——33架零戰、13架俯衝轟炸機和12架一式陸攻機——的增援。隨著古賀的一紙紙電令,隨後幾天接連有129架飛機——32架一式陸攻機、70架零戰、20架俯衝轟炸機、7架偵察機——陸續抵達拉包爾及布干維爾島南部機場。古賀聲稱,未來幾天還將有18架一式陸攻機、90架零戰、20架俯衝轟炸機、20架魚雷機前來增援。加上戰損,草鹿的基地航空部隊已經超過了戰前的作戰能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因第三艦隊司令官小澤治三郎領軍的第一航空戰隊在本土訓練,暫時停泊於特魯克的第二航空戰隊「隼鷹」號、「飛鷹」號、「龍鳳」號所屬艦載機在新任司令官酒卷宗孝少將帶領下,奉命向拉包爾和布因出擊,共計零式戰鬥機48架、俯衝轟炸機36架、魚雷機18架。日軍航空母艦所屬航空隊的重建工作再次受到嚴重干擾。

此前,小澤對山本抽調他的艦載機參加「伊號作戰」已經頗有微詞。接到古賀要求艦載機出擊的命令之後,小澤提出:「如此下去,各航母飛行隊何時才能恢復戰鬥力?」但是,前方戰況緊急,而且這是古賀上任第一次正式下達作戰命令。上次營救阿圖島作戰,第三艦隊就以飛行隊重建為借口,磨磨蹭蹭不願前往,這次再不去,實在說不過去了。小澤只好強忍怒氣,答應派第二航空戰隊的艦載機參戰。

這又成了之前「伊號作戰」的翻版。最終,第二航空戰隊在拉包爾奮戰兩個月,不但未能挽回敗局,所屬飛機和飛行員折損過半,再次陷入半身不遂的尷尬狀態。這種消耗使小澤打定主意,除非美軍航母前來挑戰,絕對不能再將精銳的航母飛行隊投入無底洞一般的消耗戰中。

7月2日,酒卷在布因升起了將旗。

7月6日,東南方面艦隊兼第十一航空艦隊司令官草鹿乘「雪風」號從拉包爾出發,前往布因靠前指揮。鮫島第八艦隊司令部也於同日前出至肖特蘭。

鑒於蒙達機場頻頻遭美軍重炮打擊,佐佐木決心獨立展開倫多瓦島奪回作戰。在聽取了東南支隊的彙報之後,今村認為應該利用美軍立足未穩之機,實施奪回作戰,同時加緊向新喬治亞和科隆班加拉島輸送兵力。今村親自走訪了東南方面艦隊司令部,說服草鹿和鮫島派出第三驅逐艦戰隊,全力運送第十三步兵聯隊第一大隊增援新喬治亞島。

秋山計劃在兩天內用8艘驅逐艦完成兵員輸送任務。7月4日18時40分,第二十二驅逐艦隊司令官金岡國三海軍大佐率驅逐艦「長月」號、「皋月」號、「新月」號、「夕凪」號從布因出航,直奔庫拉灣。艦上裝載著第一批增援部隊1300人。5日凌晨0時26分,編隊沿科隆班加拉島東岸南下時,瞭望哨發現10公裡外海面上出現了炮火閃光。

閃光來自一支美軍艦隊。根據美軍「腳指甲」行動計劃,美軍將有一支部隊在新喬治亞島北部的萊斯灣實施兩棲登陸。北部戰鬥群由哈里·利弗塞奇上校指揮,下轄第三十七步兵師第一四八團三營、第一四五團三營及海軍陸戰隊第一突擊團第一營,共有官兵2600人。利弗塞奇的任務是,攻佔島北軍事要地巴伊羅科和埃諾卡伊,切斷島上日軍的海上補給線,阻止可能來自科隆班加拉島的日軍增援並切斷蒙達守軍的退路。北部戰鬥群原計劃7月4日發起登陸,但因美軍在南部扎扎納的灘頭陣地尚未建立,特納下令將登陸行動推遲1天。

在倫多瓦島站穩腳跟之後,6月30日23時30分,美軍第一七二步兵團開始嘗試渡海,在對岸的新喬治亞島建立灘頭陣地。就在倫多瓦贏得防空戰勝利的7月4日,美軍第一營在扎扎納建起了一個半徑360米的環形陣地,隨後登島的第四十三師副師長溫格准將建立了前敵指揮所。到7月6日,美軍第一六九團、第一七二團主力悉數渡海,登上扎扎納。

隨著扎扎納灘頭陣地的建立,特納下令北部戰鬥群發起登陸作戰。7月4日下午,利弗塞奇所部攜帶一個基數彈藥和3天的口糧,搭乘運輸船從瓜島出發。為其護航的是安斯沃斯少將的3艘輕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

當天午夜之前,天氣突變,美軍編隊冒雨沖入庫拉灣。驅逐艦「尼古拉斯」號、「斯特朗」號駛出隊列,抵前實施雷達反潛警戒。5日凌晨0時26分,輕巡洋艦「檀香山」號、「海倫娜」號、「聖路易斯」號同時向預定登陸區域開火,一口氣打出3000發152毫米炮彈。驅逐艦「奧邦農」號、「謝瓦利埃」號同時用127毫米主炮協助炮擊。運輸船在5艘驅逐艦的掩護下進入萊斯灣泊地。雖然日軍岸防炮進行了反擊,但到5時30分,北部登陸群基本完成登陸作業。運輸船隊隨即撤走,利弗塞奇率三個營準備南下奪取埃諾卡伊和巴伊羅科。

當天,庫拉灣內漆黑一團,利於美軍雷達提前發現敵軍,而不利於日軍的夜間目視觀察。但由於美軍軍艦正在實施對岸炮擊,炮口的閃光在漆黑的海面上格外醒目,日軍反而率先發現了美軍的行蹤。

金岡從炮聲中判斷出,敵艦隊中存在巡洋艦多艘,自己的4艘驅逐艦處於絕對劣勢。思索再三,金岡決定終止運輸任務,發起一輪魚雷攻擊,轉身就跑。藉助暗夜的掩護,日艦「長月」號、「新月」號、「夕凪」號在6000米距離分別射出6條、4條、4條魚雷,隨即快速掉頭,消失在夜幕之中。

金岡所部在返航途中遭到了美軍戰機的追殺,所幸毫髮無損於清晨6時返回布因。金岡向鮫島彙報,魚雷攻擊擊沉美軍輕巡洋艦和驅逐艦各1艘。雖然戰果不算顯赫,輸送行動也完全失敗,但東京電台還是為此大肆吹噓了一番:「帝國海軍於7月4日贏得一場海戰勝利,我一支小小驅逐艦分隊擊退了美軍一支實力強大的特混艦隊。」

夜幕中專註於炮擊的美軍並未發現不遠處有敵艦迫近,惡劣天氣導致雷達未能及時發出預警。直到0時31分,「拉爾夫·塔爾伯特」號的雷達才在艦首西側發現了兩個不明目標。9分鐘后,他們確認有2艘艦船正向西北方向快速逃逸。安斯沃斯立即調整部署,對岸攻擊的「尼古拉斯」號停止炮擊轉向西北,剩餘艦隻排成一列縱隊準備迎戰。但一切都太晚了,日軍魚雷已冒著白泡殺到眼前。

0時49分,「斯特朗」號炮術長詹姆斯·格林上尉發現了左舷不斷迫近的魚雷航跡。還沒等他發出警報,日軍魚雷已經準確命中目標。劇烈爆炸撕開了驅逐艦艦體,摧毀了前鍋爐房,「斯特朗」號很快在海面上停了下來,機動和通信能力全失。安斯沃斯對「斯特朗」號的突然中雷大惑不解,認為該艦遭到了日軍潛艇的攻擊,立即命令「奧邦農」號、「謝瓦利埃」號趨前救援。兩艦在萊斯灣錨泊地西3公里處發現了受傷的友艦。「斯特朗」號艦長威林斯少校已經帶領全體水兵登上了甲板,「謝瓦利埃」號以艦首靠上友艦左舷,水兵通過救助設施迅速轉移。

其間,日軍海岸炮兵的一發炮彈再次命中「斯特朗」號,幸虧是啞彈,沒有爆炸。「奧邦農」號立即開炮實施壓制,「謝瓦利埃」號邊用尾炮反擊邊實施救援,在7分鐘內成功將「斯特朗」號的241名水兵救走。1時23分,「斯特朗」號右舷處深水炸彈發生殉爆,驅逐艦很快沉入大海,46名艦員隨艦沉沒。包括艦長在內的大部分人獲救,部分水兵奮勇游上了海灘。

隨著利弗塞奇北部戰鬥群成功登岸,美軍在多達5個點的兩棲登陸宣告結束,赫斯特少將從特納手中接過了地面作戰的指揮權。從第一階段作戰可以看出,戴罪立功的特納無愧於「兩棲作戰大師」的光榮稱號。

金岡的第一次輸送歸於失敗,但是海戰小勝極大地鼓舞了第三驅逐艦戰隊的士氣。隨著美軍北部戰鬥群登陸萊斯灣,蒙達守軍時刻有被切斷後路的危險。在陸軍的強烈要求下,第八艦隊再次啟動了第二次運輸。本次出動的10艘驅逐艦由秋山親自領軍,他將「新月」號、「涼風」號、「谷風」號編為護衛隊,將「望月」號、「三日月」號、「濱風」號編成第一運輸隊,將「天霧」號、「初雪」號、「長月」號、「皋月」號編成第二運輸隊。兩支運輸隊負責運送陸軍第十三聯隊第一大隊及獨立速射炮第二大隊的2400名官兵和180噸彈藥糧秣。

秋山選擇服役3個月的「新月」號作為旗艦,因為該艦剛剛裝備了一種新型雷達報警系統。這是日軍針對美軍雷達最新研製的一種電子裝置,當美艦雷達波達到一定數量值時,這種裝置就會及時發出預警,提醒附近海域可能有敵艦存在。新裝置雖然不能定位敵艦的準確位置,卻能提前預警敵艦存在。可惜剛剛投入使用的新裝置技術上不太過關,經常發出虛假報警。

7月5日19時30分,秋山率艦隊駛出肖特蘭,向新喬治亞島悄然駛去。惡劣天氣嚴重影響了盟軍「斐迪南」及巡邏機的偵察,日軍的行動一路暢通無阻。

6日0時,秋山艦隊順利抵達科隆班加拉島以北32公里處。第一運輸隊按預定計劃向科隆班加拉島東岸登陸點駛去,其餘各艦以21節高速南下。1時05分,旗艦「新月」號新裝置發出預警,左舷100度5公裡外疑似有敵艦出現。秋山下令提高警戒,繼續前進。13分鐘后,他又下令掉頭北上。

「新月」號發現的並非美軍艦船,但秋山採取的機動方式陰差陽錯地接近了一支美軍艦隊。1時43分,秋山判斷附近海域並無敵艦存在,於是下令第二運輸隊駛出隊列,前往預定地點卸載,自己則率護航隊3艘驅逐艦繼續北上,準備在庫拉灣口實施警戒。5分鐘后,日軍瞭望哨突然發現,右舷依稀出現了美軍3艘輕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的身影。4分鐘后,秋山下令艦隊集結,並加速至30節向北航行。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瞬間打響。

此前,日軍艦船向肖特蘭集結已經引起了美軍的高度警惕。潛伏於布干維爾島的「斐迪南」報告說,一支日軍驅逐艦隊離開了布因,似乎一次新的增援行動已經展開。在審視了手頭兵力后,哈爾西發現,只有剛剛完成護航北方戰鬥群任務的那支編隊能快速出擊擋住日軍,於是電令安斯沃斯迅速完成補給,出海截擊。

5日15時,正在圖拉吉加油的安斯沃斯接到了哈爾西發來的電令。他感到非常興奮。半年來,除少數潛艇之外,日軍水面艦艇高掛免戰牌,他迫切希望通過與敵交手來檢驗新戰術,同時為頭天遭襲沉沒的「斯特朗」號報仇。因為有5艘驅逐艦留在萊斯灣掩護登陸船隊,「謝瓦利埃」號在對岸炮轟中受傷,驅逐艦「拉德福特」號、「霍金斯」號受命臨時加入編隊以增強實力。

水兵和碼頭工人開始瘋狂裝載物資。隨後,「檀香山」號、「海倫娜」號、「聖路易斯」號輕巡洋艦和「尼古拉斯」號、「奧邦農」號驅逐艦率先起航。16時47分,「拉德福特」號完成加油,開始裝填彈藥庫。「霍金斯」號向其提供了200發炮彈后,出港追趕大部隊。18時37分,在接受了「謝瓦利埃」號300發炮彈后,美軍最後1艘戰艦「拉德福特」號駛出圖拉吉。7艘軍艦會合之後,安斯沃斯下令艦隊以29節高速奔赴戰場。午夜時分,美軍艦隊駛過新喬治亞島西北角。因預知有一支日軍艦隊已經南下,安斯沃斯下令各艦保持高度警惕,同時做好戰鬥準備,編隊航速減至25節。

當美軍艦隊沿西偏北航向駛過庫拉灣以北海域時,早已進入庫拉灣的日軍艦隊正在向南航行,秋山隨後的北返行動使美軍雷達在1時40分準確捕捉到了敵艦的行蹤。由此可見「新月」號新裝備的預警裝置有多拙劣。之前它以虛假報警干擾了秋山的判斷,現在當美國人真正出現時,它卻毫無反應。

敵艦果然就在前方不遠處!安斯沃斯下令展開作戰隊形,驅逐艦「尼古拉斯」號、「奧邦農」號在前,輕巡洋艦「檀香山」號、「海倫娜」號、「聖路易斯」號居中,驅逐艦「霍金斯」號、「拉德福特」號殿後。在變換隊形的同時,安斯沃斯下令航向由292度轉242度,以縮小與敵艦的距離,航速依舊為25節。

在發現日艦后的幾分鐘里,美軍並未貿然下令開火,因為敵情尚不明朗。1時49分,安斯沃斯判斷敵艦有7~9艘,分作兩隊。為了保持最佳攻擊陣位,他下令右轉,以最快速度進行調整,隨後在1時54分發出了攻擊命令。驅逐艦分隊指揮官弗朗西斯·麥金納尼上校詢問使用何種武器,旗艦很快回答:「一切武器,火炮優先!」

當美艦開始炮擊時,日軍驅逐艦正位於一個極佳的反擊位置,但「新月」號還沒來得及發射魚雷,就被美軍第一輪齊射完全壓制。美軍3艘輕巡洋艦45門152毫米主炮同時開火,短短5分鐘就打出了2500發炮彈。舵機被毀的「新月」號很快火光衝天,踉踉蹌蹌地駛出隊列。一發炮彈準確命中艦橋,正在那裡指揮戰鬥的秋山及司令部人員全部死亡——隨後他被追晉海軍中將。

戰鬥剛剛打響最高指揮官就被打死,失去統一指揮的三支日軍分隊只能各自為戰了。2時12分,「新月」號沉沒,艦上僅少數水兵獲救。因為躲在「新月」號身後,「涼風」號和「谷風」號並沒挨到幾發炮彈。兩艦立即發起反擊,朝美艦炮口閃光處一口氣射出了12條魚雷,隨後釋放煙幕,冒著彈雨向西北方向倉皇撤退。

因為試圖發起雷擊,美軍驅逐艦錯失了炮擊機會。日艦自始至終沒有開炮,安斯沃斯錯認為第一輪攻擊已經重創了敵軍艦隊。實際上,日軍只「新月」號沉沒。「涼風」號探照燈受損,前主炮塔喪失戰鬥力,3名水兵死亡。「谷風」號受損更輕,只有一發啞彈擊中錨機艙導致其食品艙進水。兩艦均成功擺脫了美軍的攻擊。

日軍護航隊的3艘驅逐艦或沉或逃,隨後出現在美軍雷達屏幕上的是日軍第二運輸隊。2時03分,安斯沃斯準備下令後撤,以搶佔有利的「T」字形陣位。還未等他發出命令,日艦射出的長矛魚雷到了。在2時04分之後短短3分鐘內,在瓜島戰役中出盡風頭的「海倫娜」號接連被3條魚雷命中。

第一條魚雷命中巡洋艦第一、第二號炮塔中間,將1/4的艦首活活切斷,船體兩頭如同被摺疊了一般,大量海水洶湧灌入。第二條魚雷在二號煙道下很深處爆炸,蒸汽壓力迅速下降,電力全失。第三條魚雷命中部位與第二條很近,巡洋艦船底像碎堅果殼一般破裂,艦首向上高高翹起。艦長查爾斯·塞西爾上校下令棄艦,救生筏被放入水中,水兵紛紛縱身躍入水中,游向救生筏。6分鐘后,斷為兩截的「海倫娜」號沉入大海,剩下艦首高高地露出海面。

「海倫娜」號意外中雷,一度使美軍隊形出現混亂,但是,完成轉向的美軍很快重組起戰鬥隊形。2時18分,安斯沃斯下令向日軍第二運輸隊首艦「天霧」號開炮。因為佔據了有利的「T」字形陣位,美軍所有艦隻全力開火,日軍只有首艦可以還擊。「天霧」號很快被4發152毫米炮彈命中,前無線電室和電路系統被毀。第二運輸隊指揮官杉野修一大佐下令右轉,躲入煙幕,以避免出現更大損失,但也因此喪失了發射魚雷的機會。

「天霧」號身後的「初雪」號立即成為美軍炮火集中打擊的目標,瞬間被3發炮彈命中,5人死亡,火控中心和通信台被打壞,魚雷發射管被打成了麻花狀。「初雪」號向左轉舵並拚命還擊。跟在它身後的「長月」號和「皋月」號因為無法看到美艦,只好自行穿越炮火航行,於2時20分到達維拉拉維拉島,卸下了所載士兵。卸載中的「長月」號被美軍1發152毫米炮彈擊中。14分鐘后,遍體鱗傷的「天霧」號和「初雪」號前來會合。其間,美艦「尼古拉斯」號和「奧邦農」號曾發起雷擊,但射出的魚雷全部跑偏。

2時30分,安斯沃斯收到了日艦全部撤離的報告。他認為阻擊任務已經完成,且巡洋艦炮彈所剩無幾,遂致電亨德森機場的米切爾少將,建議天亮後派戰機攻擊海灘上的敵軍目標,之後便掉頭撤出戰場。麥金納尼上校奉命率「尼古拉斯」號和「拉德福特」號救援「海倫娜」號的倖存者,安斯沃斯則率艦隊主力沿新喬治亞海峽向圖拉吉返航。

海上很暗,且落水艦員極為分散,美軍的救援工作困難重重。就在救援工作緊張進行之際,「尼古拉斯」號的雷達突然發現正西13公裡外不明目標在快速逼近,「拉德福特」號同時在正南方向發現新目標。鑒於危險正從兩個方向不斷逼近,麥金納尼下令暫停救援,同時向安斯沃斯發出呼救。美軍兩艘驅逐艦以蛇行繞過海面上的倖存者,同時打信號給他們:「挺住!我們很快就會回來的!」

出現在「尼古拉斯」號雷達屏幕上的「涼風」號和「谷風」號這兩艘日艦,悄悄潛回戰場,試圖再次發起雷擊。它們在1時59分暫時退卻,高速航行至安全水域后重新裝雷。正常情況下,這一過程只需要20~25分鐘,但「涼風」號因彈藥庫中彈起火影響了裝填工作,75分鐘才完成魚雷的重裝。

兩艦再次返回戰場,美軍巡洋艦已經撤走。它們並未發現兩艘美軍驅逐艦,於是認為敵艦和「新月」號均已沉沒,就滿意地掉頭,打道回府。「尼古拉斯」號和「拉德福特」號轉身回到現場,繼續執行救援任務。接到求援電報的安斯沃斯本已掉頭準備返回,得到警報解除的消息,再次掉頭向圖拉吉港返航。

與美艦脫離接觸后,日軍第二運輸隊迅速駛向岸邊卸載人員和物資。2時46分,「長月」號誤入淺水區域擱淺,儘管艦上運載的人員和物資用小艇分14批駁運上岸,但軍艦沒能擺脫擱淺的命運,「皋月」號的拖帶未獲成功。「初雪」號和「皋月」號只好迅速卸下人員和物資,借夜色掩護快速返航。為避開天亮后美軍飛機的追擊,兩艦果斷選擇從布有水雷的布拉基特海峽撤離。所幸一路順利,兩艦安全回到布因。

受傷的「天霧」號僅卸下了部分人員和物資。眼看天色將亮,美機隨時可能前來攻擊,該艦於4時45分匆匆沿科隆班加拉島海岸向北航行。5時15分,「天霧」號途經之前的交戰水域,海上傳來了「新月」號倖存者的呼救聲。杉野下令停止航行,展開救援。12000米之處,美軍驅逐艦「尼古拉斯」號和「奧邦農」號也在打撈「海倫娜」號的倖存者。發現不遠處又出現一艘敵艦,兩艘美艦停止救援,前來攻擊。發現兩艘美艦快速逼近的杉野,於5時18分下令停止施救,以最快速度向西北撤退。5時22分,「尼古拉斯」號在7300米距離向日艦發射魚雷,8分鐘后,「天霧」號以同樣的方式進行還擊。因為雙方均在快速機動之中,美軍射出的魚雷從「天霧」號首尾穿過,日軍魚雷則從「拉德福特」號艦尾5米處掠過,雙方的雷擊可謂有驚無險。

5時34分,「天霧」號率先開炮。美軍憑藉照明彈和雷達指引取得了更高命中率,「天霧」號艦橋及上層建築連連中彈,射控電路和無線電室受損。見此情景,杉野不敢戀戰,下令施放煙幕彈,全速撤離。

在完成人員和物資的卸載后,日軍第一運輸隊的「三日月」號和「濱風」號同樣冒著觸雷的危險取道布拉基特海峽高速撤離。「望月」號因卸載耽誤了時間,直到5時才開始返航。艦長折田常雄選擇了庫拉灣靠近科隆班加拉島海岸的航線,再次與美軍「尼古拉斯」號、「奧邦農」號狹路相逢。雙方隨即展開了一場短兵相接的混戰,日艦炮塔和魚雷管被接連擊傷。折田只好下令施放煙幕彈,以最快速度逃之夭夭。

眼看天色將亮,麥金納尼同樣擔心白晝遭到日機的攻擊。兩艦共救起745名「海倫娜」號的倖存者,艦上人滿為患,嚴重影響了驅逐艦的機動性。6時17分,麥金納尼留下4條小艇和部分人員繼續救援,自己率兩艘驅逐艦轉向東南,高速向圖拉吉港撤退。

海面上仍有不少「海倫娜」號的倖存者。艦長塞西爾上校率88人,分乘3艘小艇逃難,后被美軍驅逐艦「格溫」號和「伍德沃斯」號救起。另有逾200名落水者既無小艇,也無救生筏,所幸美軍戰機飛抵現場,投下了3隻橡皮艇和一些救生衣。在海里浸泡了兩天,其中165名水兵在7月8日清晨登上了日軍佔領的維拉拉維拉島。登島美軍用無線電與瓜島取得聯繫,並從土著手裡弄到了少許武器和糧食,退入叢林進行防禦。隨後,他們成功擊退了一支日軍巡邏隊的進攻。

為了搭救這些倖存者,7月15日黃昏,麥金納尼上校率「尼古拉斯」號、「拉德福特」號、「霍金斯」號和「奧邦農」號悄然駛出圖拉吉,另有2艘快速運輸艦在4艘驅逐艦的護航下早於他們3小時出發。16日凌晨2時,運輸艦與岸上人員取得聯繫,165人迅速登艦。4時50分,美艦經新喬治亞海峽安全返航。

7月6日的最後戰場,只剩下擱淺被同伴拋棄的「長月」號。10時10分,美軍11架俯衝轟炸機和10架魚雷機在15架戰鬥機的護航下前來痛打落水狗。動彈不得的「長月」號只能憑藉艦上高炮進行抵抗。雖然拉包爾派出7架零戰前來營救,但「長月」號還是被下午飛來的美軍B-25投彈擊沉。

當天上午,返回圖拉吉的安斯沃斯一本正經地向哈爾西報告說:「除一兩艘嚴重受損,在庫拉灣晃蕩之外,我想我們已經幹掉了敵人全部7艘驅逐艦。『海倫娜』號可能遭敵魚雷攻擊沉沒。『尼古拉斯』號和『拉德福特』號留在庫拉灣救援倖存者,很快就會歸隊。」安斯沃斯認為雷達屏幕上一個閃光點就代表一艘日艦,如果亮點消失,就意味著該艦已被擊沉。雖然戰果水分很大,哈爾西還是很快發來了祝捷電報:「在一名有著積極進取心的領導的帶領下,再加上有著大無畏精神的官兵支持,你們創造了一個輝煌的夜晚。我們將懷念『海倫娜』號,它的失去是非常值得的。昨天晚上,你們為通往東京又鋪平了數英里的路。」

在這次被稱作「庫拉灣海戰」的夜戰中,日軍損失驅逐艦「新月」號和「長月」號,另有5艘驅逐艦受傷,包括第三驅逐艦戰隊司令官秋山在內的342名官兵死亡。雖然日軍上報擊沉美軍巡洋艦3艘和驅逐艦多艘,但參戰各艦艦長仍被斥責為「缺乏肉搏精神」。從海戰最後結果來看,遭受重大損失的日軍艱難地完成了運送增援補給的任務,基本實現了戰略目標,可謂敗中有勝。相反,美軍儘管佔有情報和兵力的絕對優勢,非但未能阻止日軍的增援行動,還損失了一艘萬噸級的輕巡洋艦,可謂小挫。

海上炮聲隆隆,島上同樣槍聲四起。7月5日清晨,6時,在里斯港完成集結的美軍北部戰鬥群留下兩個連駐守灘頭,利弗塞奇下令塞繆爾·格里夫斯中校的陸戰隊第一突擊營向南攻擊前進。駐守埃諾卡伊和巴伊羅科的是奧村三郎中佐的吳海軍第六特別陸戰隊本部、第三中隊及平射炮中隊的兩個小隊。6日夜間,日第十三步兵聯隊第二大隊第六、第七中隊234名官兵從科隆班加拉島渡海增援。雖然得到了美軍已在萊斯灣登陸的消息,但是佐佐木認為,北部地區守軍有近2000人,還有大量從戰艦上拆下的重炮,美軍輕裝步兵奪取這一地區絕非易事。現在他沒有足夠精力去關注北部戰事,因為在扎扎納登陸的南部美軍主力正在向蒙達機場步步逼近。

美軍第一六九團、第一七二團在扎扎納登陸之後,第四十三師師長赫斯特少將下令將登陸點4公里之外的巴里克河作為攻擊出發線,預定7月7日發起總攻。赫斯特和副師長溫格准將樂觀估計,美軍在抵達指定陣位之前不會遭遇多大抵抗。雖然羅斯上校第一七二團按時抵達指定陣位,但是約翰·埃森上校第一六九團在推進過程中遭到日軍第二二九步兵聯隊第十一中隊的頑強阻擊,直到7月8日才抵達巴里克河一線。赫斯特只好將攻擊日推至7月9日。他下達給溫格准將的命令異常簡潔:「我期待著你的勝利!」

鑒於美軍大兵壓境且後續部隊仍在源源不斷地登上扎扎納,佐佐木終於丟掉了反攻倫多瓦島的美好幻想,全力以赴部署機場的防禦。7月6日至10日,第二二九聯隊一個中隊、第三十八師團臨時速射炮中隊、獨立速射炮第二大隊及第十三聯隊第六、第七中隊受命陸續登上新喬治亞島。除第六、第七中隊留駐巴伊羅科之外,其餘各部全部進駐機場周圍。即便如此,佐佐木依然認為憑此兵力無法擋住美軍的大規模攻勢,當務之急是由駐科隆班加拉島的第十三步兵聯隊火速渡海增援,對美軍集結的巴里克河一線實施側擊。

佐佐木的作戰方案得到了第八方面軍和第八艦隊的一致認可。今村欣然回電:「此乃唯一完全之策,期待貴支隊速速執行。」鑒於美軍艦隊的阻截和空中優勢,從海上迂迴直接登陸蒙達危險極大。權衡再三,佐佐木下令第十三聯隊渡海經巴伊羅科前來增援。他的如意算盤是:9日夜第十三聯隊從科隆班加拉島向巴伊羅科機動,11日黃昏在蒙達北方5公里處集結,13日向扎扎納美軍登陸點發起突然襲擊。

7月8日,接到佐佐木命令的第十三聯隊聯隊長友成敏命令鷹林宇一率第三大隊先行登上巴伊羅科。次日,友成敏率聯隊本部及木下西周少佐第一大隊登上巴伊羅科,第二大隊依然留駐科隆班加拉島。10日清晨,完成集結的第十三聯隊主力除留下一個中隊駐守里斯灣之外,主力部隊以第三大隊為先鋒向蒙達方向前進。15時,日軍遭到美軍第一四八團第三營一個連的阻擊,在付出亡34人、傷61人的代價后,突破美軍防線繼續前進。此時,在蒙達主戰場,美軍第四十三師兩個主力團已經發起了第一輪攻勢。

7月7日上午,赫斯特少將、溫格准將召集第一七二團團長羅斯上校、第一六九團團長埃森上校在扎扎納灘頭舉行了戰地作戰會議,決定地面進攻由兩個團沿巴里克河一線並肩出擊,佔領河西南諸高地,以此為跳板向東攻擊前進,一舉拿下蒙達機場。因預料將會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美軍兩個團商定,每前進180米就停下來5分鐘,整理戰線,確保兩翼銜接和側后安全。攻擊發起時間定在7月9日6時30分。

7月9日5時整,部署於倫多瓦島北岸的美軍105毫米、155毫米榴彈炮群準時發出怒吼,日軍蒙達機場周圍設施及可能的兵力集結點瞬間炮聲連天,塵土四起。5時31分,炮火開始轉移打擊美軍攻擊發起線當面的日軍據點。短短一小時內,美軍共向日軍陣地傾瀉了5800發重磅炮彈。從5時12分開始,梅里爾少將率一眾驅逐艦前來助興,56分鐘向疑似日軍的藏身地點打出了2344發127毫米炮彈。地面和海上炮擊剛停,從瓜島和魯塞爾群島機場起飛的36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52架攜帶重磅炸彈的「復仇者」魚雷機在戰鬥機的護航下飛抵戰場,向蒙達機場周圍投下了70噸炸彈。美軍陸、海、空三位一體進行立體打擊,戰鬥的聲音震耳欲聾。表面上看熱鬧非凡,但因為日軍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美軍艦炮和島上重炮對日軍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空中打擊只炸壞了一門高炮,日軍士兵亡9人、傷10人。

接下來戰場上出現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眼看6時30分出擊時間已經過了,美軍兩個步兵團紋絲未動。隨後第一六九團報告說,他們已經做好了出擊準備,但看到友軍第一七二團沒動,所以也沒動。一直到3小時后,9時30分,兩個團長才向溫格副師長報告原因——巴里克河河水暴漲,涉渡困難。到10時30分,艱難渡河的第一七二團先鋒營前進了不到100米,第一六九團仍滯留東岸,裹足不前。實際上,當天上午日軍的抵抗極其輕微,負責騷擾美軍的只有幾名趴在樹上的狙擊手。到16時30分,夜幕即將降臨,第一七二團在幾乎未遇抵抗的情況下艱難推進了1000米,第一六九團僅第一營過河推進了100米,另外兩個營仍在東岸原地踏步。

美軍的進攻,雷聲大雨點小,讓對面的佐佐木和第二二九聯隊聯隊長平田源次郎大佐蒙了。清晨那一陣炮火打擊實在太猛烈了,兩人一致認為,接踵而至的將是敵人步兵排山倒海般的攻勢。佐佐木下令前線各部保持高度警惕,每半小時彙報一次,以防被美軍的攻擊一下子迫近到主防線。但一天下來,前線彙報並沒發生像樣的戰鬥,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美國人葫蘆里賣的到底是哪壺葯,難道是在實驗炮彈的爆炸率?

相比瓜島而言,新喬治亞島的熱帶叢林更茂密、氣候更潮濕、環境更惡劣,這對那些養尊處優的美國大兵來說無異於一場磨難。之前為了抵達指定陣位,美軍士兵幾乎耗盡了所有力氣。陸軍上士安東尼·庫里斯如此描述自己的可憐處境:「我們時而四肢著地翻過山樑,時而連滾帶爬滑下山坡。涉過無數條小溪,其中有三條較大的溪流是泅渡過去的。雖是熱帶叢林,但是溪水冰涼刺骨,沒完沒了地在荊棘叢中用砍刀劈路前進,淫雨連綿不斷、叮咬蚊蟲,這些沒有盡頭的折磨幾乎讓我們達到了人體所能忍受的極限。我們遭受著叢林的險惡以及沉重的單兵負荷、飢餓、乾渴,還有不時射來的冷槍,每一天是怎樣挨過來的連自己都說不清。晚上每個人都疲乏到了極點,根本沒有警戒和設崗。大家在叢林中倒頭就睡,嘴裡還在喃喃說著上帝保佑就已進入了夢鄉。」

總攻發起的前一天,8日晚,第一六九團第三營宿營於蒙達小道的一個交叉口,另兩個營在他們西側紮營。這對他們無疑是一個無眠之夜。面對日軍無休止的辱罵聲、鞭炮聲和虛張聲勢的進攻,蜷縮在潮濕散兵坑中的美軍士兵無法入睡,他們還要心驚肉跳地對蜿蜒前進的蛇、陸棲蟹甚至發出幽綠磷光的爛木頭髮射子彈。驚慌失措的士兵把周圍的一切響動都當成了滲透進來的日本人,一些官兵甚至和友軍玩起了拼刺刀,全團將士不分青紅皂白亂扔了一夜手榴彈。有些手榴彈被樹枝和樹榦反彈回來,炸死炸傷了不少自己人,宿營地周圍不時傳來喊殺聲。一直到天明美軍才發現,周圍連一具日本人的屍體都沒有,被自己人刺傷、炸傷的人倒有不少。日軍只是在周圍虛張聲勢,遊動恐嚇,就讓美軍一個團自相殘殺了一夜。在日軍卓有成效的神經戰折磨下,到7月底,僅第一六九團患上「戰爭恐懼症」的就有700多人,他們隨後被送往後方醫院。他們的表現像極了布納戰役初期的第三十二步兵師。

在經驗豐富的佐佐木指揮下,日軍早已在蒙達周圍建立了被美軍稱為「蒙達硬骨頭」的防禦體系。眾多火力點和防禦工事全部在珊瑚礁上深挖1.5米,再用水泥和木頭墊高,同時加以巧妙偽裝,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堅固堡壘。10日美軍進攻繼續,但因日軍阻擊逐漸增強進展緩慢。防守正面的是日軍第二二九聯隊第三大隊,大隊長小島文藏防禦組織得非常巧妙。他下令之前阻擊美軍多日的第十一中隊放棄前沿陣地向主防線靠攏,同時第九中隊前出頂住美軍進攻。13時30分,渡過一條溪流的美軍第一營被日軍的交叉火力死死攔住。埃森上校只好呼叫炮火支援。倫多瓦重炮陣地一口氣向阻擊日軍打出了4000發高爆炸彈。所羅門航空隊也出動86架轟炸機,向蒙達機場周圍日軍陣地投彈67噸。在美軍炮擊和轟炸期間,日軍士兵躲在掩體里一動不動。等轟炸結束美軍地面部隊重新發起進攻時,日軍立即鑽出掩體,以密集的機槍火力將美軍攻擊路線死死封住。戰至傍晚,推進1400米的第一六九團被迫在周圍低洼沼澤轉入防禦。

到7月11日,美軍兩個團的攻擊全部陷入停頓。除日軍第二二九聯隊戰鬥力的確強悍之外,美軍的後勤補給線隨著攻擊的推進也加長到8公里。糟糕的交通條件使許多地段只能依靠人拉肩扛,炮彈和糧草供應嚴重不足。美軍不得不抽出半數兵力運送補給——要知道美國大兵在沒有充足糧彈的情況下是不會打仗的。為了緩解前線補給不足的糟糕狀況,赫斯特聯繫所羅門航空隊進行了空投,但遠遠無法滿足作戰的實際需要。

只有半數兵力可以投入進攻,且要兼顧暴露的右翼,不斷加長的補給線還要受到日軍的不斷襲擾,赫斯特少將的頭說多大有多大。思忖再三,赫斯特只好另闢蹊徑。他把目光盯住了距蒙達機場僅3200米的土著村落萊阿納。一旦美軍拿下此處,補給線將一下子縮短4500米,就可以騰出大量兵力用於進攻。7月11日,赫斯特下令第一七二步兵團轉移攻擊方向,向南直趨萊阿納,佔領該地后再向右轉,向蒙達機場攻擊前進。第一六九團則繼續沿蒙達小道向前推進。

雖然極力隱藏行蹤試圖達成攻擊突然性,但第一七二團的行動還是很快被日軍察覺。他們立即遭到了日軍的炮火阻擊,僅前進400米就在午後停下了腳步。次日,該團繼續艱難前進。對美軍的迂迴,佐佐木實在無法調兵增援。當天美軍倫多瓦重炮陣地、所羅門航空隊及海上艦船的大規模炮擊導致蒙達機場周圍一片火海,日軍躲在堅固的工事裡邊連頭都不敢露一露,只能以迫擊炮的零星襲擾遲滯第一七二團推進。儘管進展異常緩慢,美軍第一七二團還是在13日傍晚艱難抵達萊阿納順利控制灘頭。次日,赫斯特少將命令第一〇三團第三營及工兵一部直接登陸萊阿納,給第一七二團送來了急需的彈藥補給。之後美軍工兵開始修建從萊阿納向北通往第一六九團戰線的道路,作戰部隊則沿海岸向西攻擊前進。

島上的佐佐木在死命頑抗,拉包爾的今村同樣在調兵遣將。在他的不斷催促下,鮫島受命再次向前線運送增援。因為秋山在庫拉灣海戰中戰死,海軍軍令部急調「金剛」號戰列艦艦長伊集院松治大佐——他是已故海軍大將伊集院五郎長子——7月10日前往拉包爾出任第三驅逐艦戰隊司令官。在伊集院抵達之前,運送增援的任務暫時落在了重巡洋艦「鳥海」號艦長有賀幸作大佐頭上。有賀接到的命令是,儘快將第十三步兵聯隊的1200名兵員及85噸物資送上科隆班加拉島。

7月9日19時,有賀以「鳥海」號和「川內」號輕巡洋艦為主隊,「雪風」號、「夕暮」號、「谷風」號、「濱風」號4艘驅逐艦為警戒隊,「皋月」號、「三日月」號、「松風」號、「夕凪」號為運輸隊,運載人員和物資從布因出發。艦隊航途一帆風順,順利進入庫拉灣。有賀命令運輸隊前往維拉港卸下人員和物資,自己率主隊和警戒隊繼續南下,一直航行至新喬治亞島西北角海域仍未發現美艦影蹤。在指揮各艦炮擊萊斯灣附近的美軍陣地之後,有賀率隊悻悻返航,隨後與運輸隊合兵一處,於次日9時返回布因。

為進一步加大輸送力度,草鹿決定將第二驅逐艦戰隊旗艦輕巡洋艦「神通」號、驅逐艦「清波」號編入增援部隊。因伊集院尚未到位,第二次輸送行動由第二驅逐艦戰隊司令官伊崎俊二少將指揮。相比第三驅逐艦戰隊,第二驅逐艦戰隊經驗更加老到。它們幾乎參加了瓜島戰役的所有戰鬥,並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重創實力遠勝於己的美軍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確屬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

伊崎將輸送隊分為兩隊:他自己率領的警戒隊,由「神通」號輕巡洋艦,「清波」號、「雪風」號、「濱風」號、「夕暮」號、「三日月」號5艘驅逐艦組成;金岡國三的運輸隊,編有「皋月」號、「水無月」號、「夕凪」號、「松風」號4艘驅逐艦,負責將第四十五步兵聯隊第二大隊、第六野戰炮兵聯隊第八中隊的1200名官兵、16門山炮及20噸彈藥送上科隆班加拉島。

7月12日5時30分,伊崎率警戒隊率先駛出拉包爾軍港,沿索羅門群島兩串島鏈間的「槽海」南下。當天20時40分,金岡指揮運輸隊4艦從布因起航。兩支編隊會合后借夜色掩護向科隆班加拉島隱秘航行。伊崎希望自己能有3天前有賀那樣的好運氣。但他的警戒隊出海不久,就被無處不在的盟軍「斐迪南」發現。接到敵軍增援艦隊再次出動的消息,哈爾西立即向安斯沃斯少將下達了簡潔有力的作戰命令:「再次出擊!再次!」

對正在圖拉吉休整的安斯沃斯編隊來說,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狀態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累。從7月3日開始,他們先是執行護航北方戰鬥群登陸萊斯灣的任務,隨後馬不停蹄地參加了4日、5日庫拉灣的兩場夜戰,一眾水兵很長時間沒有休息,疲憊不堪。但是目前捉襟見肘的哈爾西實在沒有其他可用之兵,只好由安斯沃斯再辛苦一趟了。因為在之前的兩次戰鬥中損失了「海倫娜」號輕巡洋艦和「斯特朗」號驅逐艦,哈爾西臨時抽調1艘輕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前來增援——紐西蘭皇家海軍輕巡洋艦「利安德」號奉命加入安斯沃斯編隊以接替「海倫娜」號,該艦剛從地中海調回太平洋戰場。這樣安斯沃斯編隊的實力達到了3艘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不過這些艦船屬於臨時受命匆忙趕來,和原有艦隻的作戰配合很難達成默契。

7月12日17時,安斯沃斯率主力編隊從圖拉吉起航,第十五次穿越「槽海」執行攔截任務。當晚在聖伊莎貝爾島附近海域,主力艦隊與前來增援的6艘驅逐艦合兵一處,同時被重新命名為第十八特混編隊。安斯沃斯率隊沿聖伊莎貝爾島西岸北上,於午夜前後斜穿新喬治亞海峽駛向科隆班加拉島海域。從魯塞爾機場起飛的美軍戰鬥機為編隊實施嚴密的空中保護,驅逐並擊落了數架日軍偵察機。當晚,所羅門航空隊派出「卡塔琳娜」提供夜間偵察,並在夜戰時為艦船炮擊提供校射。

美軍的出擊略顯倉促,但他們在實力上穩佔上風。美軍有3艘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日軍貌似有1艘輕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但搭載人員和物資的「輸送隊」4艦在海戰中屬於基本派不上用場的累贅,能夠參加作戰的僅「警戒隊」1艘輕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而已。作為一艘1923年下水的「爺爺艦」,伊崎的旗艦「神通」號只有7門140毫米主炮,與盟軍3艘輕巡洋艦上38門152毫米主炮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美軍艦艇還普遍裝備了SG型對海搜索雷達和新型MK4火控雷達,還有夜航偵察機協助。日軍唯一佔優的是他們那恐怖的長矛魚雷。正如他們在戰役評論中所寫:「我們沒有雷達,因此良好的戰術便是發揮魚雷的威力,而且在敵人開炮之前就要實施隱蔽的魚雷攻擊。」從隨後的戰鬥進程可以看出,日軍輕型水面艦艇通過忠實貫徹並踐行這一原則,取得了不俗戰果。

雖然在之前的庫拉灣海戰中戰術小挫,但「炮術大師」安斯沃斯並不那樣認為。他堅持自己擊沉了敵軍7~9艘驅逐艦,而且「斯特朗」號的沉沒是敵軍潛艇造成的。美軍水兵已在之前的戰鬥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安斯沃斯對己方的技術優勢深信不疑。戰前,他向各艦艦長下達的命令是:雷達或偵察機率先發現目標后,先由前衛驅逐艦發起魚雷攻擊,之後巡洋艦以火力壓制敵艦,然後立即轉向規避日艦可能發射的魚雷,繼而由後衛驅逐艦再次進行攻擊,這就是美國人一直推崇的「三段攻擊戰術」。安斯沃斯將炮擊距離定在了火控雷達的最佳引導距離30000英尺(9144米),這同樣是日軍長矛魚雷最佳的反擊距離。一切都要看是美軍的炮准,還是日軍的雷威力更大了。

13日0時36分,美軍「卡塔琳娜」率先發現了南下的日軍艦隊。飛行員立即向安斯沃斯發出預警,「發現敵1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航速30節,方向127度,距離26海里」。偵察機的報告非常準確,它發現的正是伊崎親自領軍的日警戒隊。收到偵察報告之後,安斯沃斯下令調整隊形:麥金納尼上校率「尼古拉斯」號、「奧邦農」號、「泰勒」號、「拉德福特」號、「霍金斯」號5艘驅逐艦為前衛,自己率輕巡洋艦「檀香山」號、「聖路易斯」號和「利安德」號為中軍,托馬斯·瑞安上校率「拉爾夫·塔爾波特」號、「布坎南」號、「格溫」號、「莫里」號、「伍德沃斯」號5艘驅逐艦殿後。艦隊排成單縱隊並逐漸加速至28節。因為「利安德」號最大航速僅28節,整個編隊只能以這個速度航行。這種單縱隊是美軍此前多次夜戰中一貫採用的標準隊形,優點是利於發揮艦隊齊射火力,缺點是單一航向會加大遭遇敵軍魚雷攻擊的風險,且位於隊首、隊尾的驅逐艦受編隊限制,難以採取獨立的靈活機動。

就在美軍自東向西駛向科隆班加拉島之時,日軍警戒隊正由西向東迎面駛來。伊崎以「三日月」號驅逐艦打頭,其後依次是旗艦「神通」號、驅逐艦「雪風」號、「濱風」號、「清波」號和「夕暮」號。安斯沃斯堅信憑藉雷達自己能夠獲得先發制人的優勢,但實際結果恰恰相反。0時57分,日艦「雪風」號裝備的雷達預警裝置準確發出警報,「附近海域有敵艦存在」。三大祥瑞之首的「雪風」號果真名不虛傳。在附近巡邏的日軍偵察機也報告說,「發現敵艦4艘,航向290度,速度20節」,安斯沃斯期待的先手優勢已經喪失。

接到發現敵艦的消息,伊崎立即命令輸送隊向西南方向暫避,警戒隊以單縱隊加速至30節,準備迎戰。3分鐘后,美軍雷達終於發現了高速逼近的日軍艦隊。1時03分,美艦「尼古拉斯」號的瞭望哨報告發現了日艦艦影。5分鐘后,日軍瞭望哨同樣發現美艦並報告伊崎,「敵軍為巡洋艦4艘和驅逐艦數艘」。

雖然未能取得先發制人的機會,安斯沃斯依然按照戰前部署,下令前衛驅逐艦全速突擊實施魚雷攻擊,巡洋艦和後衛驅逐艦則右轉30度搶佔「T」字形陣位。在他對面,為了讓己方驅逐艦能隱蔽發起魚雷攻擊,1時08分,伊崎下令「神通」號打開探照燈,為驅逐艦發雷指示目標。海戰在一瞬間轟然打響!

海戰伊始,安斯沃斯率主隊按戰前計劃接敵到火控雷達的最佳引導距離30000英尺。1時09分,美軍前衛驅逐艦率先發射魚雷,隨後3艘巡洋艦開始猛烈炮擊。38門因射速極快被譽為「六英寸機關槍」的152毫米主炮一起發出怒吼,在不到10分鐘時間裡打出去2620發152毫米炮彈——其中「檀香山」號1100發、「聖路易斯」號1360發、「利安德」號160發。由於美軍火力太猛,日軍一度誤判美軍編隊中存在4艘重巡洋艦。

排位靠前且探照燈閃亮的「神通」號當然成為眾矢之的。因得到火控雷達指引和夜航機的校射,美軍炮擊異常準確。到1時17分,「神通」號已被命中230多彈,僅鍋爐艙就中了10多發炮彈。機艙被毀導致日軍旗艦舵機失靈,很快就喪失了機動能力,只能停在海面上團團打轉。

根據美軍後來的回憶,當時那艘日艦「如同熔融的鐵水一般熊熊燃燒」。「神通」號奮力以7門140毫米主炮發起反擊併發射魚雷,1發炮彈將「利安德」號無線電天線打斷。因在這次戰鬥中表現頑強,「神通」號被美國戰史專家莫里森少將評價為「整個戰爭中作戰最勇猛的日本軍艦」。「炮術大師」安斯沃斯在第一回合炮戰中取得了壓倒性優勢。

因盟軍艦隻集中火力群毆打頭的「神通」號,它身後的4艘日艦幾乎未受多大損傷。只有「雪風」號被命中一彈還未炸響——第一「祥瑞」果真名不虛傳。藉助旗艦探照燈的指示,「雪風」號、「清波」號、「濱風」號、「夕暮」號在4800米距離一口氣射出31條長矛魚雷,隨後在坐鎮「雪風」號的第十六驅逐艦分隊司令官島居威美的率領下,向北高速脫離戰場,準備重裝魚雷掉頭再戰。島居命令「三日月」號留下,陪伴奄奄一息的「神通」號。其間,麥金納尼所部前衛驅逐艦和瑞安麾下的後衛驅逐艦接連發起了兩次雷擊,顆粒無收。

眼見燃成火炬的「神通」號已無可救藥,1時17分,安斯沃斯下令停止炮擊,編隊向南轉向躲避日軍可能的魚雷攻擊。「檀香山」號不慎駛入先前炮擊所產生的煙幕之中,加上旗艦無線電通信信號忽然減弱,美軍編隊因指揮不暢出現了混亂。1時22分,因轉彎半徑過大被甩出隊列的「利安德」號被日軍兩條魚雷命中,劇烈爆炸導致28名水兵當場陣亡,艦體進水使這艘「友情客串」的輕巡洋艦很快失去了作戰能力。安斯沃斯只好下令「拉德福特」號和「霍金斯」號護衛該艦退出戰列,向圖拉吉徐徐返航。

「利安德」號不但受傷無法繼續戰鬥,還帶走了兩艘驅逐艦。但是日軍同樣損失了唯一的一艘輕巡洋艦,戰場形勢對美國人無疑非常有利。1時15分,「卡塔琳娜」報告說,「有4艘日軍驅逐艦正在高速向北航行。」安斯沃斯據此判斷,日艦正在試圖逃跑。1時31分,他下令前衛艦隊先行追擊。麥金納尼於是率剩餘的3艘驅逐艦緊緊咬了上去,同時頗不放心地發信號給安斯沃斯,「請不要向我們開炮!」「檀香山」號很快答覆:「放心,祝你們成功!」

隨後瞭望哨報告說,海上有好幾艘日艦在劇烈燃燒,「卡塔琳娜」再次報告「逃跑日艦僅剩2艘」。接二連三的好消息使安斯沃斯堅信大部分日艦已遭重創,絕不能讓殘存日艦漏網逃脫。在安排「利安德」號撤退之後,1時38分,安斯沃斯果斷下令2艘巡洋艦和5艘後衛驅逐艦北上追擊,務必將殘存日艦一網打盡。追擊命令同樣通過TBS發給了已追出去的麥金納尼。

剛剛追出不遠,麥金納尼就發現了海面上熊熊燃燒的「神通」號。看到數艘美艦快速迫近,明知不敵的「三日月」號只好丟下旗艦快速逃逸,留下「神通」號孤零零地癱在海面上。麥金納尼下令向日艦開炮發雷。1時48分,1條魚雷命中「神通」號中部第二個煙囪下方艦舷部位,劇烈爆炸幾乎將軍艦炸為兩段。「神通」號後半段迅速沉沒,但漂浮著的前半截直到最後一刻仍在炮擊。包括伊崎和艦長佐藤寅治郎在內的482名水兵隨艦沉入大海,僅21人被隨後趕來的日軍潛艇救走。另有兩人被「尼古拉斯」號救起成為美軍的俘虜。

在乾淨利索地將「神通」號擊沉之後,麥金納尼在附近海面並未發現新的目標。因為與主力艦隊已經拉開了18500米,超出了TBS的有效通信半徑,麥金納尼並未收到安斯沃斯發來的追擊命令,他認為主隊已經返航,於是率3艘驅逐艦以30節高速向東經新喬治亞海峽撤往圖拉吉。

安斯沃斯依然在率領主隊進行追擊。1時56分,「檀香山」號的雷達發現左舷20700米外出現了數個目標,敵我難辨。安斯沃斯擔心誤擊追擊在先的前衛驅逐艦——他曾答應麥金納尼不向人家打炮的——於是用TBS連連呼叫前衛艦隊,毫無回應。安斯沃斯下令巡洋艦127毫米副炮發射照明彈,遠處正在掉頭轉向的艦影必是日艦無疑。安斯沃斯立即下令右轉60度準備開火,但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和之前的庫拉灣海戰類似,日軍驅逐艦發射魚雷后迅速退出戰場進行魚雷重裝,隨後返回戰場尋隙發起第二次雷擊。上次在庫拉灣日軍的重裝花費了一個多小時,這次僅18分鐘就完成了任務。1時36分,島居率4艘驅逐艦以「之」字形航線悄然潛回戰場,並於2時05分隱蔽進入攻擊位置。因運輸隊已經提前轉向,島居深知這片海域不會再有友軍出現,此時海上出現的艦影只能是美國人。眼見前方有照明彈裊裊升起,4艘驅逐艦迅速向亮光處射出了31條魚雷,之後轉身快速北撤。

美艦還未來得及開火,瞭望哨已經發出了魚雷來襲的警報。2時08分,1條長矛魚雷準確命中「聖路易斯」號,導致該艦艦首扭曲航速大減,大量海水從撕開的大洞洶湧灌入,這艘輕巡洋艦很快失去了作戰能力。雖然艦長羅伯特·海爾上校竭力規避,躲開了4到5條魚雷,但「檀香山」號艦首還是被1條魚雷命中,航速銳減。第二條命中艦尾的魚雷幸運未爆,但第三條獲得命中的魚雷導致巡洋艦艦首完全坍塌,面目全非。驅逐艦「格溫」號同樣被1條魚雷命中輪機艙,61名水兵在爆炸中陣亡。迅速蔓延的火勢導致損控工作異常困難,「格溫」號開始徐徐下沉。「布坎南」號和「伍德沃斯」號在匆忙規避過程中不慎相撞,所幸受損較輕,並不影響繼續航行。

眼見友艦或中雷,或相撞亂成一團,氣急敗壞的「拉爾夫·塔爾波特」號獨自衝上前去,向快速逃逸的日艦射出魚雷。因日艦已完成轉向且雙方距離迅速拉大,美軍射出的魚雷毫不例外全部落空。這是交戰第二回合中美艦唯一的一次反擊。

傷勢過重的「格溫」號顯然已無挽救希望,「拉爾夫·塔爾波特」號只好靠上前去,接走倖存者後補雷將之擊沉。「檀香山」號和「聖路易斯」號雖經努力挽救免於沉沒,卻只能維持12~15節的航速,天亮之前駛出日機的攻擊範圍毫無指望。安斯沃斯只得急電亨德森機場,請求米切爾少將速派戰鬥機前來護航。果然,13日天亮后,日軍18架俯衝轟炸機在20架零戰的護衛下前來追擊,被從魯塞爾機場及時趕到的美軍戰鬥機奮力擊退。13日下午,遭受重創的第十八特混編隊踉踉蹌蹌地駛入圖拉吉軍港。

海上激戰的同時,2時36分,日軍運輸隊4艘驅逐艦順利將搭載的人員和物資送上科隆班加拉島。返航途中,「皋月」號和「水無月」號奉命返回戰場搜救「神通」號的倖存者。當它們返回交戰海域時,海上已經空無一物。兩艦隻好掉頭返航。13日早晨,參加輸送行動的9艘日軍驅逐艦安全返航布因。

日軍不但順利完成了運兵任務,而且僅憑兩輪雷擊就重創盟軍輕巡洋艦3艘、擊沉驅逐艦1艘,在戰略和戰術上雙雙獲勝。這也說明即便在執行增援任務時,日軍憑藉之前的刻苦訓練同樣能打出漂亮的戰術組合。但他們無法承受艦船的損失,美國人正在製造出更多更好的軍艦,這種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打法,是日本人絕對無法接受的。

鑒於伊崎在戰鬥中陣亡,返回布因基地的島居向草鹿和鮫島彙報說:「夜戰擊沉敵重巡洋艦2艘、重創1艘。」這一「輝煌戰果」令日軍高層非常滿意。因為「神通」號在戰鬥中奮不顧身打開探照燈,為友艦發雷指示目標,遭到美艦集中炮擊時仍奮力還擊,甚至在斷為兩截后前主炮還在頑強射擊,可謂戰鬥到了最後一刻。該艦及陣亡官兵受到大本營海軍部的特別嘉獎,伊崎也追晉海軍中將。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在俾斯麥海海戰中毫髮無損的「雪風」號,本次海戰後成為眾多驅逐艦的「標杆」,包括坐鎮「時雨」號的原為一大佐等人已將該艦作為趕超的目標。

些許勝利和事後褒獎並不能給每況愈下的日本海軍帶來多大士氣上的鼓舞。兩次海戰,日軍先後損失了第二、第三兩個驅逐艦戰隊司令部,從少將司令官到普通參謀幾無倖存,從而導致第八艦隊驅逐艦指揮能力大打折扣。那些久經戰陣、經驗豐富軍官的損失同樣是短期內難以彌補的。這也註定了日軍在原先佔據一定優勢的夜戰上,最終必將被裝備越來越好、技術越來越嫻熟的美軍趕上並超越。

因為海戰發生在科隆班加拉島東北海域,美日雙方都將本次戰鬥稱為「科隆班加拉海戰」。美軍在戰鬥中不僅損失了驅逐艦「格溫」號,參戰3艘輕巡洋艦悉數遭到重創,另有2艘驅逐艦因相撞受傷。7月18日,「利安德」號返回圖拉吉,之後於21日前往聖埃斯皮里圖,然後在7月29日返回奧克蘭港。因為損傷太過嚴重,該艦隻能前往英國船廠維修,修復工作結束時已是戰後的1945年9月了。鑒於紐西蘭皇家海軍實力太弱,為填補「利安德」號戰傷造成的空缺,英國人只好把「甘比亞」號輕巡洋艦轉給紐西蘭海軍使用。

8月1日,艦首嚴重受傷的「聖路易斯」號離開聖埃斯皮里圖直接回美國本土維修。8月16日,艦首斷裂的「檀香山」號回到珍珠港,被安上臨時艦首後於9月2日離開夏威夷回本土徹底維修。等兩艦重新投入戰鬥時,已經分別到年底11月13日和12月11日了。本次海戰失利導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第三艦隊巡洋艦奇缺。鑒於航空母艦和戰列艦不適宜在索羅門群島的狹窄海域戰鬥,隨後哈爾西也只能派出戰力尚存的驅逐艦隊單獨執行攔截或封鎖任務了。這在無形中促成了阿利·伯克、弗雷德里克·穆斯布魯格等一批優秀年輕軍官「小荷露出尖尖角」。他們認真探索並實踐驅逐艦的單獨作戰戰術,在隨後的戰鬥中頻頻出彩。「奧邦農」號上的一位軍官如此形容當時自己的感受:「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名副其實的『大腕兒』了。或許哈爾西將軍會派出一些掃雷艦來掩護我們。」

雖然在海戰中連連失利,但美軍在戰略上並未失勢。因為國力上的巨大差距,戰術小勝的日軍再也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損失,隨後徹底放棄了這條航線。從長遠看,這是一場得不償失的勝利。正如戰史專家莫里森少將所言,「為了挽救蒙達和維拉,日軍繼續損失著無法補充的飛機、艦船和人員。後來為了從蒙達和維拉撤退,又繼續損失更多的飛機、艦船和人員。日軍的增援和撤退雖做得不錯,但這一系列勝利卻釀成了他們最後的失敗。」

海戰暫時告一段落,讓我們將目光再次轉回島上。在日軍環形防線正面,美軍第一六九團沿蒙達小道的進攻依然舉步維艱。那些美國大兵已很久沒有換過軍服,甚至連兩小時的睡眠都屬奢侈。他們個個蓬頭垢面,目光獃滯,鬍鬚足足有半英寸長。行軍路上,他們已完全沒有活力,只是機械性邁腿而已。當埃森上校將360名患上「戰地神經症」的官兵送回瓜島時,恰好被到那裡視察的戰區陸軍司令官哈蒙中將碰上。怒不可遏的哈蒙立即將其中300人重新送回前線,並特意安排一名少校參謀負責「押送」。陸上戰鬥遲遲無法打破僵局,同樣讓特納焦急萬分,他下令特蘭普·霍蘭上校的第三十七步兵師第一四五團(欠第三營)立即從瓜島開赴倫多瓦,隨時準備渡海增援。

7月11日,赫斯特少將一怒之下解除了埃森上校的團長職務。剛剛抵達倫多瓦的霍蘭接到電令,迅速渡海到扎扎納接替埃森的職務,指揮第一六九團發起新的攻勢。除留下西奧多·帕克中校指揮第一四五團之外,霍蘭將司令部成員全都帶到了扎扎納。

隨後,霍蘭組織的又一次進攻同樣以失敗告終。在日軍炮火阻擊下,美軍僅14日單日就損兵101人。雖然第一七二團順利拿下萊阿納,縮短了補給線,並且迫近了日軍的主防線,但此時美軍已成強弩之末,再也無力前進半步。第一次總攻擊別說拿下蒙達機場,連日軍第一道防線都沒攻下來,反而付出了亡90人、傷636人的慘痛代價。因車禍、精神失常或疾病造成的非戰鬥減員超過千人,每天僅因「戰地神經症」退出戰鬥的多達50~100人。7月15日,赫斯特少將下令停止進攻並向上級求援。

在新喬治亞島北部,由利弗塞奇上校領銜的北部戰鬥群作戰同樣嚴重滯后。7月8日清晨,舒爾茨中校的第一四八團第三營完成了封鎖蒙達—巴伊羅科小道的任務。7月12日,海軍陸戰隊第一突擊營艱難攻克埃諾卡伊,比原計劃整整推后了5天。美軍聲稱在戰鬥中斃敵120~150人,自己亡47人、傷74人、失蹤4人。其間,因口糧和淡水告罄,所羅門航空隊派出運輸機實施了空投。到17日,缺少糧彈的第一四八團第三營還是放棄了封鎖任務。

考慮到士兵極度疲乏且第一突擊營已喪失進攻能力,利弗塞奇向特納懇求,至少派2個營兵力前來增援。特納不願動用總預備隊第三十七步兵師,只在7月18日向北部派去了陸戰隊第四突擊營。利弗塞奇集中兵力準備攻打巴伊羅科。

美軍的推進速度只能用米來計算,讓在努美阿坐鎮的哈爾西焦急萬分。7月11日,受哈蒙委託,美軍駐瓜島第十四軍司令官奧斯卡·格里斯伍德中將——倒霉的帕奇早已被馬歇爾調回華盛頓了——登上倫多瓦島。經過兩天巡視,他致電哈蒙:「客觀地講,情況很糟。第四十三師快要累趴下了。我個人的看法是,他們永遠都無法拿下蒙達,儘管敵人的抵抗目前並不是很激烈。」格里斯伍德建議將第二十五步兵師、第三十七步兵師悉數投入新喬治亞島作戰,因為「目前僅憑第四十三師的兩個團是無法取得突破的」。

哈蒙於是向哈爾西建議,由格里斯伍德接過島上美軍的指揮權。特納反對臨陣換將,他認為到目前為止,赫斯特的指揮還是值得欽佩和肯定的,貿然撤換,將給第四十三師士氣造成巨大打擊。哈爾西贊同哈蒙的觀點,授權他全面指揮新喬治亞島的陸上作戰,在最短時間內拿下機場。戰後,哈爾西描述當時的心情:「那種聲譽被炙烤的焦味,至今仍然讓我感到嗆喉。」

接到哈爾西發來的電令,在瓜島坐鎮的哈蒙中將立即決定,解除赫斯特的職務,由格里斯伍德全面指揮島上作戰,赫斯特專職指揮自己的第四十三師。羅伯特·貝特勒少將第三十七師、勞頓·科林斯少將第二十五師第一六一團受命逐次登島參加戰鬥。

在珍珠港,尼米茲上將正在謀划攻擊吉爾伯特群島的「電流行動」。根據第五艦隊司令官斯普魯恩斯中將提議,特納將出任第五兩棲艦隊司令官,其第七兩棲艦隊司令官職務將由威爾金森少將接任。

因戰役正處在膠著階段且陸上指揮官剛剛更換,特納認為,自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無法走開。他給哈爾西發去了一封電報:「基於對威爾金森和我自己的公平考慮,建議由我繼續留下來指揮作戰,直至情況變得順暢為止。」特納認為,目前自己到珍珠港僅是從事準備工作,而眼前正有惡仗在打,這對任何一位軍事將領都是極大的誘惑。但哈爾西認為,特納之前因為換人已經與哈蒙產生了矛盾,繼續留下來只能使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對威爾金森也不公平。於是,他斷然給特納回電:「鑒於目前太平洋艦隊正需要你,威爾金森接替你職務的命令於7月15日正式生效。」

其實,特納大可不必如此。美軍隨後沿中太平洋發起的攻勢對戰爭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將使哈爾西在南太平洋及麥克阿瑟在西南太平洋發起的所有軍事行動都黯然失色。特納隨後率領第五兩棲艦隊,在未來的戰鬥中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最終贏得「兩棲作戰大師」的美譽。打個不恰當比喻,老酒認為,100個軍迷中知道特納的不會少於80人,但知道威爾金森的應該不超過50人,知道第七兩棲艦隊司令官巴比少將的可能更少了。

7月份在南太平洋,除了特納,還發生了一系列人事變動。緊隨特納離開的是所羅門航空隊司令官米切爾少將,他的離職是健康原因。在瓜島任職的4個月里,志在鹹魚翻生的米切爾可謂嘔心瀝血,精心組織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航空作戰,最著名的當屬獵殺山本的「復仇行動」。儘管說起話來輕聲細語,在新聞媒體中的形象就像一個鄉下土雜店的小老闆,但幾乎瘦成皮包骨頭,滿臉皺紋,頭頂掉得只剩寥寥幾根毛的米切爾,在哈爾西眼中是一個「比釘子還狠」的角色。兩人曾一起參加過空襲東京之役。「我知道我們必須從日本人手中奪取制空權,」哈爾西後來這樣說,「這正是我特意把他要來,派去瓜島的原因,馬克是一個戰鬥狂人,我非常熟悉他。」

因為在中途島戰役中表現平平,之後米切爾一直不亮眼。士為知己者死,受哈爾西之邀,重出江湖的米切爾,在索羅門群島算是拼了老命。他指揮飛行員在4個月里幹掉了日軍500架飛機,將超過2000噸的炸彈投到了敵人頭上。由於持續緊張和過度勞累,加上難以忍受的酷熱和潮濕,米切爾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緊接著,一場瘧疾使他的體重下降到52千克。

米切爾的職務被內森·特文寧陸軍少將接替。哈爾西請求尼米茲批准讓米切爾暫時離職休養,康復后重回南太平洋執掌航母艦隊,他知道米切爾一定會喜歡的,這是每一位海軍飛行員夢寐以求的崗位。但珍珠港和華盛頓另有打算。金派米切爾到聖迭戈出任一個海軍航空兵部隊司令官的閑職。尼米茲特意致函聖迭戈:「暫時讓他先掛個名,一旦恢復健康,就立即返回前線。」

接下來,離開的輪到了哈爾西一直寵幸有加的參謀長。金和尼米茲,甚至作為文官的海軍部部長諾克斯,一直對勃朗寧心存不滿。哈爾西以滿嘴跑火車著稱。幾位領導一致認為,安排一個老成持重的參謀長一定能更好地保護哈爾西,避免出現類似「1943年結束對日戰爭」的尷尬,影響他的「光輝形象」。哈爾西堅決抵制對勃朗寧的調動,甚至在諾克斯答應將其晉陞少將的情況下依然拒絕放人。最後還是金更老到,他用新航母「大黃蜂」號艦長為釣餌,成功釣走了勃朗寧,這下哈爾西再不同意,實在說不過去了。華盛頓海軍航空局堅決反對讓勃朗寧出任這一炙手可熱的職位,但金堅持,「只要立馬讓他從哈爾西身邊消失,付出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

毫無懸念,酗酒成性的勃朗寧在新崗位上幹得一塌糊塗。艦上所有人被他罵得狗血噴頭,卻連自己犯了什麼錯都不知道。一次,因一點兒小矛盾最終釀成的大衝突導致兩名水兵落水身亡,軍事法庭判勃朗寧瀆職。當時任航母特混艦隊司令官的米切爾藉機建議將勃朗寧解職,得到了斯普魯恩斯——他在中途島海戰時已經對勃朗寧深惡痛絕,只是礙於戰況緊急,不得不用,才竭力忍受——和尼米茲、金、諾克斯的一致贊同。作為海軍航空戰專家,勃朗寧隨後到了一個陸軍參謀學校,以普通教員的身份度過了戰爭的剩餘歲月。此情此景,讓老酒驀然想起了同樣鬱郁不得志的羅徹福特。

金為南太平洋戰區提供了三個參謀長候選人。哈爾西最終選擇了輕巡洋艦「丹佛」號艦長羅伯特·卡尼上校,之前他一直在梅里爾少將手下與日軍的「東京快車」戰鬥。入選原因是他在三個人中最年輕。卡尼對棄船登岸出任參謀長工作非常失望,但他還是在7月26日平靜地接受了任命,畢竟晉陞少將,對每一名校級軍官都是極大的誘惑。卡尼很快適應了新崗位,後來他稱自己的團隊是「哈爾西的進攻策略部」,覺得和哈爾西一起共事的那種自在感「比在馬戲團還要有趣得多」。戰後,1953年8月17日,卡尼以上將軍銜出任了美國第十四任海軍作戰部部長。

閑話少敘,書歸正傳。7月16日,格里斯伍德登上扎扎納,從赫斯特手中接過了地面作戰的指揮權,這是他接任帕奇出任第十四軍司令官之後首次真正接受炮火的洗禮。島上形勢異常嚴峻。北部利弗塞奇上校的作戰遠遠落後計劃,目前僅僅做好了攻擊巴伊羅科的準備。在不斷改善後勤補給並調兵增援的同時,格里斯伍德將第二輪總攻時間定在了7月25日。其間,海軍陸戰隊第九守備營的15輛斯圖亞特坦克登陸扎扎納,將在第二次進攻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格里斯伍德在積極謀划進攻,對面的佐佐木同樣不會坐以待斃。7月12日17時30分,之前突破美軍防線前來增援的日軍第十三步兵聯隊主力抵達農園一線。至此,佐佐木手中已經有了3個不完整的聯隊——第二二九、第二三〇、第十三聯隊。7月13日,東南支隊作戰參謀神谷義治匆匆趕到第十三聯隊,向聯隊長友成敏下達了作戰命令:向美軍登陸點扎扎納側后發起攻擊,配合主力部隊的正面反攻。雖然此前意外獲得了一批美軍運輸機空投給利弗塞奇的糧彈,但在行軍3天後,7月17日清晨,日軍第十三聯隊再次出現糧荒。

在南部主戰場,日軍第二二九聯隊除夜間發起零星襲擾之外,一直堅守不出,讓格里斯伍德和赫斯特大為疑惑,這和日本陸軍在瓜島的表現截然相反。此時,美軍在機場附近的部署是前重后輕,主要作戰兵力全部集中在一線,第四十三師右翼完全暴露在日軍第十三聯隊面前。從扎扎納到第一攻擊線及萊阿納的補給線異常空虛。按照佐佐木的計劃,一旦第十三聯隊突然對美軍扎扎納登陸場發起進攻,再以第二二九聯隊正面突擊,美軍勢必陷入首尾不能相顧的被動局面。

中所羅門地區戰況緊急,東京給予了高度關注。7月11日,大本營陸海軍部召開會議商討對策,會議沿襲了以往陸海軍一貫唱對台戲的老格調。參謀本部作戰課參謀瀨島龍三拋出了之前的老觀點,徹底放棄新喬治亞島及中所羅門其他島嶼,後撤至布干維爾島、新不列顛島和新愛爾蘭島構築新防線。海軍堅決反對,堅持認為中所羅門就是美日決戰的主戰場,陸海軍必須傾其所有,決死一搏。因為海軍的堅持,參謀本部最終勉強收回意見,極不情願地答應了海軍的「決戰戰略」。得到東京傳來的消息,大喜過望的古賀立即致電草鹿:「依大本營一貫擬訂的為確保新喬治亞島的方針,現地陸海軍根據協定,務必繼續大力增兵!」

此舉正中東南方面陸海軍最高指揮官今村和草鹿的下懷。第八艦隊司令官鮫島認為,7月13日的科隆班加拉島海戰已經重創了美軍巡洋艦隊,這正是輸送兵員和補給的絕佳機會。鑒於東南支隊正在謀划對美軍登陸灘頭扎扎納的反擊行動,今村和草鹿一致決定,再次給佐佐木派去一個步兵大隊。這次被點名的部隊是咱們的老熟人:第三十八師團第二三〇步兵聯隊第二大隊。看番號,大家可能一時還想不起來,但聽到大隊長的名字,估計就有人想起來了——陸軍中佐矢野桂二。年初在瓜島,為第十七軍撤退擔任總後衛的正是這支部隊。

7月15日,鮫島重組了夜戰編隊。由西村祥治統領的編隊分作三部分:主隊是西村親自領軍的「熊野」號、「鈴谷」號重巡洋艦;警戒隊由剛剛到任的第二驅逐艦戰隊司令官伊集院松治指揮,編有「川內」號輕巡洋艦及「雪風」號、「皋月」號、「水無月」號、「濱風」號、「清波」號、「夕暮」號6艘驅逐艦;運輸隊由安武史郎大佐指揮,由「三日月」號、「夕凪」號、「松風」號3艘驅逐艦組成。

7月16日黃昏時分,「初雪」號和「望月」號率先從拉包爾起航,於17日7時抵達布因,分別靠上「水無月」號和「皋月」號進行物資轉移。恰在此時,美軍所羅門航空隊出動36架「無畏式」、35架「復仇者」,在44架「海盜」和35架「野貓」的護航下,大舉來襲。日軍迅疾起飛48架零戰實施攔截,但無法擋住數量佔優的美軍機群。雙方戰鬥機纏鬥之際,由71架攻擊機組成的美軍機群對布因港內的日軍艦船發起了猛烈進攻。四艘兩兩相靠的日軍驅逐艦無法快速機動,只能任由美機肆意投彈。「初雪」號被當場炸沉,「水無月」號、「皋月」號和「望月」號受到不同程度損傷。空戰中,日軍損失零戰13架,草鹿只好調第二〇一航空隊的戰鬥機前來補缺。

美機大舉空襲之時,西村率主力艦隊正從拉包爾兼程南下。草鹿判斷美軍很可能發起第二波空襲,當即於20時45分下令取消輸送行動。西村遂率艦隊掉頭返航,於17日21時回到拉包爾。

7月18日,草鹿下令將重巡洋艦「鳥海」號編入主隊。「皋月」號因傷無法出航,只好將受傷較輕,已經修復的「水無月」號取代運輸隊的「夕凪」號。當晚,日軍各艦從駐泊港出發。19時許,主隊、警戒隊和運輸隊在海上會合,一起向科隆班加拉島駛去。日軍編隊很快被美軍一架執行夜間巡邏任務的「卡塔琳娜」發現。23時,日軍三支編隊依次駛入維拉灣。19日1時許,運輸隊在科隆班加拉島卸下了所載102噸糧食彈藥、60桶燃油和582名士兵,之後與主隊、警戒隊會合,掉頭返航。

雖然偵察機及時發回了日軍艦隊出動的消息,但哈爾西實在派不出水面艦艇進行攔截了。19日凌晨2時30分,所羅門航空隊6架「復仇者」魚雷機掛載1000千克炸彈前來追擊。美機對日軍主隊和警戒隊實施了超低空轟炸,投彈高度僅比桅杆略高,因此又稱作「平桅轟炸」。挨了1顆重磅炸彈的「夕暮」號當場沉沒,228名水兵隨艦沉沒。西村下令「清波」號留下搭救「夕暮」號的倖存者,自己率主力艦隊快速返航。

隨後,美軍5架魚雷機和8架俯衝轟炸機前來追擊,被命中1條魚雷的「熊野」號航速大減。天亮之後,美軍B-25機群再次來攻,輕鬆就將處於停航狀態,執行救援的「清波」號擊沉,240名水兵隨艦沉沒。當天傍晚,遍體鱗傷的西村艦隊狼狽逃回拉包爾軍港。日軍艱難完成了輸送任務,但付出了2艘驅逐艦被擊沉、1艘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受傷的慘重代價,可謂得不償失也。

美軍不斷加強空中封鎖,使日軍的輸送活動變得越發困難。7月22日14時,運載南海第四守備隊的「日進」號水上飛機母艦,在「荻風」號、「嵐」號、「磯風」號、「涼月」號護航下,前往布干維爾。當船隊行駛至肖特蘭以北海域時,被一架美軍偵察機發現。所羅門航空隊立即起飛了4個波次的機群實施輪番攻擊,搭載重武器的「日進」號被當場擊沉。驅逐艦和島上派出的3艘大發奮力救出約100名倖存者,仍有531人隨艦沉入大海,重要裝備12門速射炮、22輛中型戰車、4門野戰炮、20輛汽車及多台電台損失。這讓被寄予厚望、配有強大機動火力的南海第四守備隊重新回到了輕步兵時代。

7月23日凌晨3時,日艦「雪風」號、「三日月」號、「濱風」號從拉包爾出發,準備將第三十八師團一個大隊約800人送上科隆班加拉島。當天19時30分,編隊遭到美軍空襲,隨後又遭到美軍12艘魚雷艇的攔截。日艦以火炮和魚雷進行反擊,擊沉美軍魚雷艇1艘、擊傷2艘,日艦僅有輕微損傷。21時30分,日艦進入錨地卸載,卸載即將結束時,又有美機前來投彈。為避免出現更大損失,日艦隻好停止卸載,掉頭返航。日艦返航途中遭到美機的魚雷攻擊,僥倖未受損失,於24日14時返回拉包爾。

7月27日,日軍「三日月」號、「有明」號驅逐艦受命向新不列顛島西部格羅斯特角運送補給,因對該區域情況不明,兩艦不慎觸礁擱淺。28日,第五航空隊肯尼中將派出B-25機群發起多輪攻擊,將擱淺的兩艦徹底炸沉。因擱淺地點距海岸較近,大部分水兵乘登陸艇上岸,僅有7人隨艦而亡。

短短兩周,日本海軍損失了5艘驅逐艦。痛定思痛、心如刀割的草鹿決定逐漸取消用寶貴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執行運輸,任務改由漁船或小型舟艇承擔。美軍迅速發現了日軍的戰術變化,同樣改變出動巡洋艦和驅逐艦進行攔截的辦法——也實在派不出更多的巡洋艦了——特意調來了數十艘魚雷艇,專門用來攔截日軍的小型舟艇。

7月18日,隨著陸戰隊第四突擊營在埃諾卡伊登陸,利弗塞奇上校的兵力達到了4個營3000人,北部戰鬥群的最大軟肋是缺乏攻堅利器重型火炮,僅第一四五團第三營有6門81毫米迫擊炮。7月20日,利弗塞奇集中3個營猛攻巴伊羅科。駐守該地的是日軍第四十五步兵聯隊第二大隊、第十三步兵聯隊兩個中隊、第六野戰炮兵聯隊第八中隊及吳海軍第六特別陸戰隊本部約1500人,指揮官是吳六特司令官奧村三郎。由於缺乏炮火支援,美軍的攻擊異常困難。到當天傍晚,美軍付出亡46人、傷161人的慘重代價,全線受挫。傷員多得只能分批向後輸送,連「卡塔琳娜」都被緊急調來運送傷員。21日,功敗垂成的利弗塞奇下令停止攻擊,部隊返回埃諾卡伊。

雖然佐佐木的反攻計劃甚為巧妙,但此時友成敏手下只剩不完整的兩個大隊,所有官兵饑渴交加。7月17日傍晚,第十三聯隊第一、第三大隊從集結地出發,很快被美軍偵察兵發現並以炮火阻擊。第一大隊大隊長木舟下令全軍突擊,美軍前沿陣地瞬間陷入了一片混亂,士兵紛紛跳出戰壕,向後逃竄。日軍成功衝上了美軍剛剛修好的汽車道。從錯愕中驚醒過來的美軍依託陣地,集中火力阻敵前進,成功分割了第十三聯隊聯隊部和兩個大隊之間的聯繫。戰至黎明時分,美軍倫多瓦島的重炮開始發威,將日軍的前進道路死死封住。中午時分,眼見傷亡慘重且無法形成突破的友成敏只好放棄進攻,率隊重新返回集結地。

為策應第十三聯隊的行動,當晚美軍正面日軍第二二九聯隊第三大隊大隊長小島文藏大尉同時受命出擊,同樣被美軍的優勢火力擊退。當晚,在萊阿納灘頭,美軍第一〇三團第三營打退了日軍第二二九聯隊第二大隊的反擊。雖然日軍第十三聯隊的反擊一度突入美軍一字長蛇陣的核心地帶,給對手造成了混亂和不小傷亡,但終因缺乏炮火支援,兵力不足,無法擴大戰果。扎扎納、萊阿納、雷尼克山嶺等戰術要點依然牢牢掌握在美軍手中。佐佐木試圖扭轉戰局的反攻行動,就這樣無果而終。

日軍反攻遭遇挫敗,但王牌第十三聯隊作為機動部隊,始終遊離在主戰場之外,隨時可能採取下一步的襲擾行動。7月22日,他們距美軍進攻線右翼只有4500米。佐佐木顯然不願坐等美軍來攻,23日,他命令友成敏對據守右翼馬蹄山的美軍發起第二次進攻,擊破美軍抵抗后,沿蒙達小道東進,蕩平美軍後方,一舉扭轉被動局面。但新喬治亞島惡劣的自然條件,限制了日軍的機動,友成敏尚未抵達攻擊陣位,南部主戰場已經出現了有利於美軍的重大變化。

就在日軍積極謀划反擊的同時,美軍增援部隊正源源不斷地從扎扎納登陸。格里斯伍德中將認為,第一次進攻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低估了東南支隊的實力。要想在第二次攻擊中取得勝利,美軍兵力和火力至少要達到敵人的3倍以上。7月21日,巴克斯特上校率第一四八步兵團的兩個營向西推進,從第一六九團手中接過了防務。霍蘭上校重回第一四五團。前段作戰表現欠佳的第一六九團,在伯納德·林勞爾中校的率領下,返回倫多瓦島休整,在接受了212名補充兵員后,於7月24日重返萊阿納,充當第四十三師總預備隊。7月23日,貝特勒少將率第三十七師主力登上新喬治亞島。到24日,美軍在從蒙達機場東梢起,沿東南至西北走向2700米正面,一字排開了15個營兵力。此前,7月20日,從萊阿納到蒙達小道的一條簡易公路修好通車,美軍後勤補給得到了根本性改善。赫斯特少將慨嘆道:「從此我們再也不需要依賴飛機空投了。」格里斯伍德自信滿滿,決心以一次排山倒海般的迅猛攻勢一舉拿下機場。

7月25日是美軍總攻日。清晨,6時09分,伯克中校率7艘驅逐艦率先登場亮相,在35分鐘內對岸上的日軍陣地打出了4000發127毫米炮彈。海上艦炮打擊尚未結束,6時30分,從瓜島和魯塞爾機場飛來的254架戰機前來助興,在日軍陣地上一股腦兒投下227噸炸彈。最後發威的是地面炮兵,第一〇三、第一五二野戰炮兵營打出2150發105毫米炮彈,第一三〇野戰炮兵營也消耗了1182發155毫米炮彈。

美軍的立體打擊氣勢驚人,但並未取得多大效果,僅炸死日軍2人、炸傷8人,炸壞輕機槍5挺。東南支隊司令部宿舍區被完全摧毀,佐佐木只好將司令部轉移到金剛山北斜面。7時整,美軍炮火開始向前延伸,第四十三步兵師隨之發起了地面衝鋒。到10時,第一七二團在日軍第二二九聯隊第六中隊主防線前再度受挫,在得到坦克增援後攻擊才得以維持下去。日軍的阻擊頑強且高效,戰至14時30分,美軍已有3輛坦克被轟趴窩,地面步兵隨之停下了進攻腳步。第一七二團當天的攻擊再次以失敗告終。

雖然在兵力和炮火上佔據絕對優勢,美軍的進攻依然舉步維艱。第一〇三團的進攻同樣被日軍第二二九聯隊第五中隊頑強擊退。沖在最前的一個連反被日軍合圍。美軍派出5輛坦克解救未果,先鋒連只好放棄已佔陣地,尋隙撤回後方。右翼第三十七師的進攻同樣未取得多大進展。日軍以亡37人、傷184人的代價將美軍第一天的攻勢化為無形。

對第四十三師的糟糕表現,哈蒙中將失望至極,他認為主要問題出在指揮官身上。7月29日,赫斯特少將被戰場免職,美國師師長約翰·霍奇斯少將接過了第四十三師指揮權。霍奇斯曾參加過血腥的瓜島戰役,格里斯伍德認為「他是除第二十五師師長科林斯少將之外,本戰區叢林戰經驗最豐富的師長」。

其間,一直遊離於主戰場邊緣的日軍第十三聯隊經4天艱難行軍,終於趕到了馬蹄山一線。美軍最右翼的第一四八團成為友成敏最理想的攻擊對象。7月28日,日軍一部突襲了第一四八團補給倉庫,不但獲得了難得的糧草,而且將該團補給線一舉切斷。在雙方隨後的激戰中,美軍亡21人、傷48人,日軍亡37人、傷54人。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三十七師師長貝特勒少將認為,深入敵腹地1300米的第一四八團與鄰近第一六一團嚴重脫節,隨時有被包餃子的危險。雖然連續4次下達了暫時後撤、拉平戰線的命令,但團長巴克斯特上校不願輕易放棄艱難取得的陣地,遲遲不下達撤退命令,該團在7月30日終被日軍合圍。包圍圈中的美軍飲水告罄,饑渴難耐。前來送水的友軍遭日軍阻截,無法前進。好在天不滅曹,當晚天降暴雨,全團將士冒著被日軍狙擊手射殺的危險跑出陣地,用鋼盔和罐頭盒接下雨水,總算暫時解了水荒。

7月31日,惱羞成怒的貝特勒少將命令巴克斯特炸掉所有重裝備向北突圍,他們當晚的突圍行動被日軍擊退。8月1日,巴克斯特上校在師長「時間寶貴,抓緊突圍,立即行動,速度至上」的嚴厲命令下,下令全團官兵上刺刀,於8時05分在炮火的支援下發起了衝鋒,終於撕破了日軍薄弱的包圍圈——以嚴重受損的兩個步兵大隊包圍美軍一個整團,這餃子明顯屬於餡多皮薄了。幾天戰鬥下來,美軍第一四八團亡61人、傷128人,官兵個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他們隨即被打入預備隊。日軍可謂敗中有勝,佐佐木的戰術安排並無太大失誤,是兵力不足使得戰術目標無法實現。

美軍的瘋狂進攻同樣使日軍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從25日開始,日軍第二二九聯隊平均日死亡40~50人,戰傷逾百人——後來日軍陸軍戰史稱「新喬治亞島戰場如修羅場一般慘烈」。7月29日,平田清點了隊伍,發現3000人的聯隊幾乎變成了空架子,可戰之兵只剩可憐的1241人。面對一線部隊苦苦支撐、傷亡慘重的不利狀況,一向沉穩的佐佐木逐漸失去了耐心。照此下去,不出10天,他的部隊將完全喪失戰鬥力。唯一的辦法依然是向上司求援。

7月30日,美軍的攻勢更加猛烈。平田率兵死守戰略要點馬蹄山,同時派人將聯隊軍旗送往支隊司令部,請佐佐木代為保管。可見此時的平田已有「全員玉碎」的思想準備。當日,美軍第一六一團經過7天苦戰,終於攻克了有46個堅固地堡和32個火力點的巴克利高地,日軍防線逐漸出現崩潰跡象。

31日,平田再次清點殘兵,第三大隊第十一中隊可戰之兵還剩7人,第九中隊僅剩4人,兵力最多的第十中隊也不過38人。第一大隊大隊長原正夫、第三大隊大隊長小島文藏及大部分中隊長業已陣亡。美軍以坦克帶領步兵進攻,用火焰噴射器將日軍一個個從巧妙偽裝的掩體中趕出來,或者乾脆將他們燒死在裡邊。戰場上,白刃格鬥隨處可見。

30日晚,平田旋風一般衝進了佐佐木的司令部,斷然要求衝出陣地,發起「玉碎衝鋒」,聲稱這樣總比憋在碉堡里被美軍用火燒成焦炭強。此時,第十三聯隊友成敏發來急電:「目前一線可戰之兵僅剩不到300人,速請支隊下達命令,本聯隊轉往後方,暫時休整,展開持久戰甚為必要。」

友成敏的電報表明,日軍兩個主力聯隊在美軍的猛烈攻擊下銳氣盡失,反擊的可能性已不復存在。佐佐木的頭腦異常清醒,目前最明智的做法是收縮戰線,暫時後退,整理殘兵,以圖后舉。當夜,他斷然下達命令,全軍放棄主防線,逐次與敵脫離接觸,向蒙達以北的二線陣地轉移。

美軍對日軍的撤退一無所知。翌日,美軍第一四五團第二營在炮火掩護下,緊張兮兮地登上馬蹄山,發現那裡已空無一人。至此,美軍第三十七師以重大傷亡為代價,總算完成了第二輪攻擊第一階段的任務。

8月1日,天氣晴朗,戰場形勢對美軍可謂一片大好。橫亘在第四十三步兵師面前的只剩下三角山,第三十七師已經佔據了巴克利高地和馬蹄山,第一四八團的突圍已經順利實現。美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無疑就是此時已起不到多大作用的蒙達機場。

當天傍晚,第一〇三團已攻至機場跑道外圍,東南支隊主動撤退讓出機場,這裡已成為兩軍的中間地帶。從8月2日到5日,美軍各部一路粉碎日軍的抵抗,向前推進,但每前進一步都必須付出血的代價。

蒙達危急!經今村和草鹿緊急磋商,決定再次派出第二十三聯隊第三大隊前往增援。7月31日晚,鮫島匆忙以驅逐艦「荻風」號、「嵐」號、「時雨」號組成運輸隊,運載54噸軍需物品和763名海軍士兵,在驅逐艦「天霧」號的護衛下,從拉包爾起航。艦隊於當天午夜時分抵達布因,卸下人員和物資,再裝上53噸補給和矢野大隊900名士兵,從布因出發,前往科隆班加拉島。

8月1日22時,運輸隊在吉佐島以東海域與美軍5艘魚雷艇迎頭相遇。負責護航的「天霧」號立即出列,發起攻擊。3艘運載人員和物資的驅逐艦徑直前往科隆班加拉島,從容卸載,掉頭返航。「天霧」號擊沉美軍1艘魚雷艇,迅速與敵脫離接觸,后與運輸隊在海上會合,於8月2日17時回到拉包爾。

被「天霧」號擊沉的PT-109號魚雷艇並非中炮,而是被驅逐艦直接撞沉的。當時海上漆黑一團,日軍「天霧」號和美軍魚雷艇均未配備雷達,雙方相撞,導致塊頭小的魚雷艇斷為兩截,隨後沉沒。對財大氣粗的美國人來說,損失小小1艘魚雷艇本不算什麼大事,但這艘艇的中尉艇長很有名,他就是未來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後來,回憶脆弱的駕駛座被撞擊瞬間的感受時,肯尼迪說:「就是那種被打死的感覺。」

魚雷艇沉沒導致2名水兵當場陣亡。包括肯尼迪在內的11人,經5小時奮戰,游上了附近一座小島。其間,肯尼迪用牙齒咬住傷勢最重的一名士兵的救生衣帶子,頑強將他拖到了島上。他們在島上邂逅了為盟軍「斐迪南」服務的土著偵察兵埃洛尼·庫馬納和尤庫·加薩。肯尼迪在一個椰子殼上刻下了這麼一段話:「土著偵察兵知道位置,可以引路,有11個人還活著,需要小船。肯尼迪中尉。」庫馬納和加薩冒死穿越日軍控制海域,將「椰子信」送到了倫多瓦島美軍的魚雷艇基地。

肯尼迪和同伴經歷了一周的磨難,被同隊的PT-157號魚雷艇救回倫多瓦。因為在事件中表現出的決心和勇氣,肯尼迪成為美國各大報紙爭相宣傳的新聞人物,並先後獲得紫心勳章、亞洲—太平洋戰役獎章、二戰勝利紀念章、海軍勳章及海軍陸戰隊勳章等。

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在就職典禮之後舉行的慶祝遊行上,一輛PT-109艇模型經過了檢閱台,向曾經作為該艇艇長的總統致敬。之前肯尼迪曾盛邀當年的恩人庫馬納和加薩前往美國,參加就職典禮儀式。索羅門群島的政府官員以兩人「模樣粗俗」為由,另行指派了出席代表——老酒猜測很可能就是這些官員自己。

作為當年撞沉PT-109艇的「天霧」號驅逐艦艦長,花見弘平於1961年1月接受了美聯社的專訪,詳細描述了當時與肯尼迪所率美軍艦艇激戰的經過。1961年1月25日,肯尼迪在白宮會見日本客人時,意外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天霧」號倖存17名水兵的集體簽名。這些船員表達了各自對肯尼迪的問候和美好祝願。1962年,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以該事件為素材,拍攝了電影《PT-109》(中文譯名《巡邏艇》)。

8月2日,美軍越過跑道,開始強攻機場周圍日軍盤踞的高地。當天的激戰導致矢野大隊的兩個中隊失去戰鬥力。東南支隊機場防線隨時面臨全線崩潰的危險。美軍顯然已經衝過了地形瓶頸,兵力和火炮優勢逐漸得到充分發揮。日軍的抵抗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只會平添更多傷亡。鑒於形勢已無法挽回,8月3日清晨,鮫島電令佐佐木放棄機場。

8月4日凌晨3時,佐佐木下令全線後撤。第二二九聯隊幾乎傷亡殆盡,一旦遇敵圍剿,隨時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佐佐木下令原擬撤回科隆班加拉島的第十三聯隊暫時停下腳步,掩護第二二九聯隊安全轉移。

8月5日凌晨,日軍東南支隊主力順利撤出機場陣地,奇迹般地實現了向新防線的轉移。8時,佐佐木下令主力向科隆班加拉島撤退,並留一部兵力據守巴伊羅科,繼續頑抗。

隨著日軍主動撤出,經過36天激戰的美軍,終於加快了推進速度。第一四八團完全控制了蒙達到巴伊羅科的小道,第一四五團、第一六一團經3天激戰,佔領比比洛山。第四十三師同樣不甘落後,經4天激戰,攻佔了東南支隊司令部所在地金剛山,可惜佐佐木已率眾絕塵而去。

5日下午,美軍第一〇三團穿越布滿彈坑和飛機殘骸的跑道控制了機場。在比比洛山靠前指揮的第四十三師副師長溫格准將見狀,激動萬分,立即給師長霍奇斯少將打去了電話:「14時10分,蒙達機場是我們的了。」

接到霍奇斯打來的電話,格里斯伍德迫不及待地致電哈爾西:「我們的地面部隊已經從日本人手裡完全拿下了蒙達,現謹將它獻給您。此刻的太陽是多麼輝煌燦爛呀!在蒙達之戰中,我們的所有兵力能夠如此團結一致作戰,這是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

哈爾西迅疾做出了回復:「可以認為,這就是我們能夠拿下蒙達並消滅如此多敵人的制勝法寶。這種精誠團結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可以確保我們在未來的進攻中取得勝利並消滅我們兵鋒所指的所有敵人。讓日本人統統見鬼去吧!」

東南前線連連失利,讓裕仁大為不悅。就在蒙達機場落入美軍之手的8月5日,裕仁就新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的一連串敗北,申斥了參謀總長杉山:「我們再也不能被人一寸一寸地推回來了。連續後退不但會對敵人產生影響,也會影響到第三方國家。你們究竟打算何時發起『決戰』呢?」

「我們處處都不順手,」杉山回答說,「對此我深表遺憾。」

3天後,8月8日,裕仁把矛頭轉向了海軍。「海軍究竟在幹些什麼?」他問侍從長蓮沼藩,「難道我們就沒有辦法讓我們的軍隊去進攻敵人嗎?他們正逐漸被推回來,逐漸失去信心。他們難道不能想點兒辦法,在什麼地方給敵人一次狠狠的打擊嗎?」蓮沼只能以沉默作為回答。

8月5日,海軍第二十四、第七十三工兵營進駐蒙達,開始了緊張的機場重修和擴建工作。島上珊瑚資源異常豐富,加上大型工程機械一應俱全,美軍的機場整修工作進展神速。8月7日,機場已可供戰機臨時備降使用。14日,海軍陸戰隊第二航空大隊司令部從倫多瓦島推進至蒙達,24架「海盜」戰鬥機隨之進駐。加上塞吉角的簡易機場,美軍已成功實現了陸基航空基地的前移。

到10月中旬,蒙達機場長2000米的硬質珊瑚跑道宣告完工,完全具備了起降重型轟炸機的能力。10月20日,特文寧少將率所羅門航空隊指揮機關從瓜島移至蒙達。已經成為大後方的亨德森機場從此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

美軍歷盡千辛萬苦,拿下了機場,但新喬治亞島的日軍殘部遠未肅清,島北軍事重鎮巴伊羅科依然牢牢控制在日軍手中。7月以來,美軍已累計向新喬治亞島投入兵員26748人。數量貌似還不算少,但其中後勤、工兵等輔助部隊佔了總人數的57%,戰亡、戰傷和疾病導致前線可戰之兵急劇減少。貝特勒少將第三十七師本有7000名作戰兵員,現在只有5200人。最先登島的第四十三師差距更大,滿編戰鬥人員8000人實際上,只剩4536人。之前格里斯伍德曾致電負責北部作戰的利弗塞奇上校,能否將他的兩個陸軍步兵營調往蒙達方向,只留陸戰隊第一、第四突擊營在北部作戰。利弗塞奇的回答非常婉轉:「完全可以!但我必須準備隨時放棄已經佔領的里斯港或埃諾卡伊。」這話等於沒說。格里斯伍德只好作罷。

早在7月28日,格里斯伍德已經伸手向戰區陸軍司令官哈蒙中將要兵。這讓哈爾西和哈蒙犯起了躊躇。原計劃向新喬治亞島只投入1個步兵師,現在已經增加了1個師,連準備用於布干維爾島作戰的第二十五師也派去了第一六一團。按道理,兵力不算少了,當時動用第一六一團時,哈蒙認為已經到了極限。但格里斯伍德還不滿足,若之奈何?

思忖再三,哈蒙做出了一個艱難而理智的決定:滿足格里斯伍德的一切要求,將第二十五師從布干維爾戰役的參戰名單中畫掉,其下屬第二十七團即刻開赴蒙達。29日,戰區陸軍司令部作戰參謀托馬斯·羅伯特上校飛赴第十四軍司令部,通報一個團的援兵很快將會到來。誰知道,格里斯伍德還不滿足,他讓上校轉告哈蒙,乾脆把精銳第二十五步兵師全給我得了,好人要做就做到底。對這種近乎過分的要求,哈蒙再次慨然允諾:第二十五師師部及第三十五步兵團立即開赴前線。

機場失守,佐佐木只好率殘兵退守巴伊羅科,負隅頑抗。第八方面軍司令官今村認為,只要牢牢控制巴伊羅科和科隆班加拉島,就能對蒙達機場形成威脅。鑒於東南支隊主力第二二九聯隊在機場守衛戰中損失殆盡,第十三聯隊同樣在外圍襲擾戰中損失慘重,今村和草鹿會商決定,繼續給佐佐木派出增援,據守北部區域的同時,伺機重奪機場。鑒於手頭兵力嚴重不足,今村臨時將第三十八師團補充兵員1200人編成了一個集成大隊,大隊長是見上喜郎。集成大隊下轄8個步兵中隊,其中第一到第四中隊擬補充第十三聯隊,后4個中隊補充第二二九聯隊。就在部隊臨出發前,今村忽然改變了主意,扣下第四、第八中隊,其餘6個中隊仍由海軍負責向前輸送。

根據日軍近期動向,美軍第三兩棲艦隊司令官威爾金森少將判斷,他們很可能準備向新喬治亞島派出援兵。科隆班加拉島海戰中,3艘巡洋艦均遭不測,目前尚在維修之中,盟軍暫時無可出海作戰的巡洋艦。威爾金森只好命令第十二驅逐艦分隊司令官穆斯布魯格中校,率第十二、第十五驅逐艦分隊的6艘驅逐艦出海攔截,之前一直充當「龍套」的美軍驅逐艦,終於撈到了單獨露臉的機會。

在向穆斯布魯格提供了完整的情報及最近幾次海戰的情況之後,威爾金森建議:「日軍的魚雷比我們好,我們的火炮比他們強,我軍應盡量進行遠距離炮戰。」穆斯布魯格辯解說:「從1941年5月以來,我們的驅逐艦已經進行過良好的雷達指揮下的魚雷訓練。」言外之意,他想在日軍擅長的魚雷戰上與敵一決高下。威爾金森大度地表示:「你對自己的艦艇了解得比我多,你自己考慮如何作戰吧。」這就等於授權穆斯布魯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機動靈活地指揮戰鬥。

此前,眾多美軍驅逐艦隻能參加一些護航或搭救人員的輔助活動,從未像日軍的同行那樣單獨出海作戰。一些驅逐艦軍官對自己承擔的「保鏢」角色一直心懷不滿,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前第十二驅逐艦分隊司令官伯克中校。伯克認為,驅逐艦作戰能力非常全面,完全可以獨立承擔作戰任務。雖然一直得不到重用,伯克仍然潛心研究,為驅逐艦獨立作戰制訂了一套翔實的作戰計劃:將艦船編為按縱隊並列的兩支分隊,其中一支在暗夜中接敵,發射魚雷后迅速轉向撤離。當魚雷奔向目標,敵艦對轉向撤離的驅逐艦開始炮擊時,第二分隊從另一個方向發起突襲。當敵人轉而對付第二分隊的攻擊時,第一分隊再掉頭進行攻擊。通過兩隊的密切配合,使敵疲於奔命,最終將敵人擊敗。伯克認為,索羅門群島一帶島嶼眾多,可以最大限度地隱匿第二分隊的行蹤,以達成襲擊的突然性。可惜就在本次戰鬥之前,伯克被臨時調走。幸運的是,接替他職務的穆斯布魯格中校對這種戰術極為認可,現在他將帶隊第一次實踐伯克的新戰術。

出航之前,異常興奮的穆斯布魯格召集6位艦長部署了作戰計劃。以裝備3~4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的第十二驅逐艦分隊「鄧拉普」號、「克雷文」號、「莫里」號為第一分隊,由他本人親自指揮。艦炮火力較強的第十五驅逐艦分隊「蘭格」號、「斯特萊特」號、「斯塔克」號由羅傑·辛普森中校指揮。這3艘艦隻裝備了2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卻增加了4門40毫米火炮。穆斯布魯格強調,如果日軍船隊以作戰艦艇為主,則第一分隊率先發起攻擊。如果日軍船隊由運輸船或小型舟艇組成,則第二分隊首先發難,第一分隊實施外圍警戒。各艦艦長對作戰計劃均瞭然於胸。美軍的最大優勢在於,各驅逐艦均配備了對海搜索的SG短波雷達。

8月6日凌晨3時,日軍兩支運輸隊陸續從拉包爾出航。「川內」號輕巡洋艦運送450名陸軍官兵和130噸補給物資,當天21時40分抵達布因,卸下人員和物資,順利返航,於7日14時30分回到拉包爾。

科隆班加拉島運輸隊由「荻風」號、「嵐」號、「江風」號驅逐艦組成,搭載940名陸軍官兵和90噸補給物資,由三大祥瑞之一的「時雨」號擔任護航,指揮官是坐鎮「荻風」號的第四驅逐艦分隊司令官杉浦嘉十海軍大佐。14時30分,日軍艦隊經過布卡島以北水域時,雲層中隱約出現一架美軍巡邏機的身影。日軍無線電截聽到了「加急」電信信號,杉浦據此判斷,艦隊行蹤已經被美軍發現,當晚很可能將有一場夜戰發生。

同日9時30分,穆斯布魯格率美軍6艘驅逐艦從圖拉吉起航,經魯塞爾群島和新喬治亞島以南進入吉佐海峽。美軍偵察機準確在布卡以北發現了向南高速航行的4艘日艦,可惜穆斯布魯格直到傍晚才收到這條重要的信息。但他認為,偵察機下午發現的日艦因為懼怕盟軍戰機,不太可能在白天大搖大擺駛向新喬治亞島。他們如果選擇在夜間行動,此時一定會在維拉灣一帶蟄伏,等待天黑。念及此處,穆斯布魯格立即率隊開赴維拉灣,命令除值班警戒人員之外的其餘官兵抓緊就餐,同時實施燈火管制,以免被日軍提前發現,所有官兵進入戰位,準備戰鬥。

22時30分,美軍艦隊以15節航速穿過吉佐海峽,駛入維拉灣。穆斯布魯格下令變航行隊列為戰鬥隊形。魚雷厲害的第一分隊在前,火炮厲害的第二分隊在其右後,相距3700米的兩隊均以單縱隊航行。之後穆斯布魯格變航向為124度,對布拉基特海峽實施搜索。23時20分,美艦再次轉30度航向,沿科隆班加拉島西海岸搜索前進。10分鐘后,旗艦「鄧拉普」號的雷達首先在西北19000米外發現敵艦。穆斯布魯格立即通過TBS發出通知「發現敵艦」,隨即率第一分隊左轉,與目標進行相向運動,以便實施魚雷攻擊。第二分隊同時左轉,仍在穆斯布魯格右後航行。

當晚,海上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日軍指揮官杉浦認為,布拉基特海峽入口處才是美軍艦艇經常出沒的危險海域,因此尚未提前進入戰備狀態。一直到雙方距離拉近到7400米時,日艦依然沒有發現不斷接近的美艦。

23時41分,當美軍魚雷分隊與日艦拉近到5700米時,穆斯布魯格下令發射魚雷。魚雷設定速度36節,沖向敵艦奧古斯塔需3~4分鐘。第一分隊3艦以3秒為間隔各射出8條魚雷,之後急速右轉90度,成單橫隊向東,與敵脫離接觸。美艦魚雷管新裝備了防護罩,可以擋住發射時出現的閃光,所以日艦對不斷逼近的巨大危險毫無察覺。

23時42分,日軍瞭望哨隱約發現,科隆班加拉島的背景中似乎有黑影晃動。經仔細辨認,那竟然是前來阻截的美軍艦隊。杉浦立即下令準備戰鬥。一眾水兵手忙腳亂地進行準備,瞭望哨已捕捉到了海面上疾馳而來的魚雷航跡。因雙方在高速接近,美軍在5700米處發射的魚雷,實際航行距離只有4000米,日艦實施緊急規避已來不及。

「荻風」號先後被2條魚雷命中,劇烈爆炸將2000噸的驅逐艦抬出水面達1米多高,又重重砸向水面,巨大的火光隨著無數金屬碎片與人體殘肢漫天飛舞。「嵐」號左轉時接連被3條魚雷命中,鍋爐艙隨即燃起大火。「江風」號同樣挨了2條魚雷,其中1條準確命中彈藥艙,一系列殉爆將驅逐艦艦首炸得不知去向。日艦爆炸引燃的衝天大火,一度使30公裡外庫拉灣美軍魚雷艇上的水兵認為,科隆班加拉島火山爆發了。

殿後的「時雨」號立即發起魚雷反擊。就在第8條魚雷即將射出之時,瞭望哨發現3條白色雷跡正朝驅逐艦艦首直衝過來,最近的已不足800米。坐鎮該艦的第二十七驅逐艦分隊司令官原為一高喊「右滿舵」,同時緊抓欄杆,膝蓋幾乎跪在了甲板上。第一條魚雷從艦首20米外掠過,第二條更近,第三條幾乎肯定可以命中。原為一好像聽見從艦首方向傳來沉悶的聲響,但不敢確定驅逐艦是否已被擊中。「時雨」號原地進行了一整圈急速迴轉規避,海面上又有幾條魚雷從艦首30米開外劃過。

後來,原為一回憶說,那是他一生中幾乎窒息的2分鐘。三大祥瑞之一的「時雨」號果真名不虛傳。4個月後,它進入干船塢維護,被發現方向舵上有一個「2英尺寬的大洞」,1條美軍魚雷穿透了艦體,卻沒有爆炸。僥倖逃過一劫的「時雨」號向右急轉,同時施放煙幕彈向西北撤退,準備暫時脫離戰場,重新裝雷,殺美軍一個回馬槍。因美艦均在高速機動,之前「時雨」號射出的8條魚雷全部落空。

美軍射出的24條魚雷竟然有8條命中目標,可惜命中「時雨」號的那條未能爆炸。完成雷擊的穆斯布魯格迅疾率第一分隊向東脫離,辛普森帶領炮擊分隊轉向西南疾進。在佔據了最有利的「T」字形陣位后,辛普森下令開火,「斯塔克」號尋隙射出了4條魚雷。再次被1條魚雷命中的「江風」號艦體折斷,徐徐下沉。

此時,美軍第一分隊同樣轉舵南行,從東北方向對日艦開炮,日艦瞬間陷入來自兩個方向的交叉炮擊。重傷的「荻風」號和「嵐」號起初還能以艦炮進行還擊,但很快被美軍猛烈的炮火打得暈頭轉向,只能向四周盲目射擊。穆斯布魯格認為,這兩艘艦對己已構不成多大威脅,便命令辛普森指揮第二分隊繼續轟擊,自己率第一分隊向西北航行,截擊可能出現的日軍艦艇,防備敵軍尋隙偷襲。

果然不出穆斯布魯格所料,「時雨」號很快完成魚雷重裝潛回戰場,準備尋機發起偷襲。此時,「嵐」號的彈藥艙中彈,發生劇烈爆炸。原聽到空中似乎有飛機的轟鳴聲,認為友艦正在遭遇空襲,繼續前進,凶多吉少。同時,他相信之前的那次魚雷齊射已經擊沉了1艘敵艦,於是命令艦長山上龜三郎少佐掉頭返航。該艦於當天下午順利返回拉包爾。

戰場上,美軍第二分隊的炮擊仍在持續。在中途島戰役中殘殺俘虜的「嵐」號終於等來遲來的報應,彈藥庫爆炸,將包括艦長杉岡幸七在內的50多名水兵炸上了天,軍艦也在騰起一團60米高的火球后徐徐下沉。早已失去動力的「荻風」號此前幾分鐘已被美軍炮火擊沉。此時,美軍雷達屏幕上只剩下一片空蕩蕩的大海。凌晨1時,穆斯布魯格下令第二分隊負責打撈日軍的倖存者,自己率第一分隊向圖拉吉返航。

美軍向海上漂浮的日軍士兵拋出了繩索和救生艇,但日軍水手和士兵拒絕援助,他們唱著歌一直到死去。雖然包括杉浦在內的310人僥倖生還,但仍有多達1210人葬身大海。杉浦在30小時后漂浮到了岸邊,在叢林藏匿了一周後方被救回。他後來成為「羽黑」號重巡洋艦艦長。獨自返回拉包爾的「時雨」號毫髮無損,其瞭望哨山下上岸后,遭到毆打——因為被別人譏笑「怯懦」時,他還敢爭辯。

此次海戰,日軍稱為「維拉灣夜戰」,美軍則稱「維拉灣海戰」。戰鬥中,美軍參戰各艦無一損傷,日艦3艘沉沒、1艘逃逸,艦上運載的940名陸軍士兵有820人隨艦沉海,僅百餘人或游泳,或乘救生艇,登上了維拉拉維拉島。日軍的輸送行動以完敗告終。此戰對日軍的打擊是致命的。在戰爭的前20個月里,日軍驅逐艦從未在夜間魚雷戰中被對手擊敗。

在之前的數次海戰中,交戰雙方大都互有損傷。本次海戰,美軍首開「零損失」的先河。此後,單獨使用驅逐艦的戰術逐漸為美軍高層肯定並採納,一眾驅逐艦終於有了行動自由,不必單單為護航重型艦隻而束縛手腳。本次交戰同時說明,只要給予一定機會,美軍驅逐艦的艦長同樣能夠像對手一樣打出令人賞心悅目的戰術。

勝利捷報傳到珍珠港,尼米茲上將欣喜異常:「這應歸功於具有關於日艦行動的準確情報,明智的計劃,充分利用了突然性,直到魚雷航向能與日艦成90度角時才發射,在日艦反擊之前迅速離開以及隨即進行火炮射擊等。此外,還應加上一條,良好的訓練、指揮官正確判斷情況和迅速下定決心。」

尼米茲上將「龍心大悅」,參謀們肯定不會無動於衷。哈爾西很快收到了來自珍珠港的電報,「你們在日軍擅長的夜戰中創造出戰勝敵人的戰術,的確值得特別祝賀,穆斯布魯格在我們自己不傷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取得了如此乾淨利落的豐碩戰果,這是一次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完美戰例」。

得到集成大隊幾乎全滅的不幸消息,今村反倒一下子冷靜下來。在隨後召開的緊急會議上,今村認真分析了形勢,認為即使繼續向新喬治亞島派出援軍,也無法改變敵我雙方的攻守態勢,反而將嚴重削弱北所羅門地區的防禦。之前因為持續向中所羅門地區增兵,布干維爾島和拉包爾的防禦已薄弱到了令人揪心的程度。在美軍握有制空權的前提下,海軍根本無力完成大規模的運兵任務。鑒於此,今村忍痛決定,暫停向東南支隊派出增援。從6月10日到8月8日,第八艦隊已經損失了2艘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心疼不已的古賀致電鮫島,立即停止以驅逐艦為主的「老鼠運輸」,改用大發和漁船替代。從8月1日開始,佐佐木收到的彈藥糧秣平均每天不到5噸。東南支隊面臨著人員上的嚴重不足,連日激戰導致炮彈幾乎打光,口糧也僅夠7天。

8月7日,佐佐木和大田實召開作戰會議,決定將主力逐次向科隆班加拉島轉移,在新喬治亞島僅保留一角以示存在。方案上報拉包爾,立即遭到第八艦隊的堅決反對。鮫島當天回電,嚴令東南支隊必須確保新喬治亞島北部地區,作為科隆班加拉島的前沿陣地和未來的反攻據點。儘管對上司的命令極為不滿,佐佐木也只能打起精神重整北部防線。就在此時,美軍第二十五師已從背後追殺過來。

勝利奪取蒙達機場使美軍牢牢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現在,格里斯伍德終於可以騰出兵力,協助利弗塞奇上校圍殲據守巴伊羅科的日軍了。8月5日,科林斯少將第二十五師第二十七團、第一六一團奉命向巴伊羅科攻擊前進。佐佐木一路布設路障遲滯美軍的進攻。8月9日,美軍先鋒第二十七團第一營已與利弗塞奇的北部戰鬥群勝利會師,島北日軍大勢已去。當天,在阻擊美軍的防禦戰中,矢野大隊付出了亡14人、傷62人的慘重代價。鑒於美軍大兵壓境,島上殘兵很快有被合圍的危險,佐佐木再次致電第八艦隊司令部,「請求完全放棄新喬治亞島」。鮫島再次回電拒絕,但答應繼續派兵增援。

到8月12日,美軍在北部地區的作戰部隊已增至5000餘人,坦克部隊參戰導致一線阻擊的矢野大隊處境險惡,隨時面臨全線崩潰的危險。到13日,美軍一部冒雨大膽穿插,一舉切斷了矢野大隊的退路。在當晚接到鮫島「月明期間『老鼠運輸』無法實施」的電報之後,佐佐木決定違抗軍令,率隊逐次向科隆班加拉島轉移。突圍而出的矢野大隊於8月15日13時30分抵達巴安加島。當天,鮫島接到消息,美軍一部已在科隆班加拉島後方的維拉拉維拉島登陸,他知道新喬治亞島已不可守。但是,放棄該島又不能明說,他向佐佐木發去了一封措辭含糊的電報:「貴方面作戰由貴部依據當時情況做出切實的決斷處置。」

佐佐木當然明白其中的含義,於是欣然回電:「新喬治亞島部隊根據現有態勢,已經完成了持久遲滯敵軍前進的任務,現準備移師科隆班加拉島重新集結,隨時準備策應友軍的反攻。」第二二九聯隊奉命立即撤退,駐巴伊羅科的第四十五步兵聯隊第二大隊棄城轉移,至23日分三批「轉進」吉佐島。25日,美軍不戰而得空城巴伊羅科,但守城日軍早已絕塵而去。

經過長達45天的浴血奮戰,美軍終於拿下新喬治亞島及鄰近小島,艱難地取得了「腳指甲」行動第一回合的勝利。不管是時間,還是投入的兵力,本次作戰都遠遠超過了預定計劃。照此下去,年底之前攻佔布干維爾島的任務絕難完成,哈爾西必須儘快對今後作戰做出重大調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太平洋戰爭(六):美日對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太平洋戰爭(六):美日對決
上一章下一章

新喬治亞島登陸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