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取馬金
輕取馬金
11月19日午夜,美軍北部戰鬥群地面作戰指揮官拉爾夫少將建議,對原計劃做出部分修改:登陸日下午,派出一個連和一個海岸火力控制組在主島布塔里塔里東南角登陸,次日再派出一個營和一個海岸火力控制組在布塔里塔里東北方向的庫瑪島南部登陸。這樣在主力第一六五團向東進攻時,就能對島上日軍形成兩面夾擊之勢,並且能夠阻止日軍退入庫瑪島。霍蘭不同意拉爾夫在戰前分兵,特納根據霍蘭的意見要求拉爾夫專註執行原來的作戰計劃。
11月20日的登陸日終於到了。清晨,特納少將率北部戰鬥群逐漸逼近了馬金環礁。當天天氣晴朗,海上風平浪靜,正是登陸作戰的好機會。擔負地面作戰任務的是第二十七步兵師第一六五團加第一〇五團一個營,共有兵員6742人。美軍相比島上日軍,具有9∶1的絕對優勢。儘管如此,特納仍然對陸軍的戰鬥力表示擔心,特意調來了陸戰二師六團充當預備隊,因此惹得陸戰二師師長朱利安牢騷滿腹。看在眼裡的拉爾夫憋了一肚子火,一心想把這次仗打好,為陸軍爭光,讓那些一向牛皮哄哄的海軍陸戰隊員看看,俺陸軍也絕不是吃素的。
在美軍選定的三大攻擊目標中,馬金環礁距日軍重兵盤踞的馬紹爾群島最近——距米利350公里,距賈盧伊特460公里。一旦日本聯合艦隊前來增援,攻擊目標肯定是負責馬金作戰的北部戰鬥群。雖然島上日軍兵力不多,但特納的諸多艦船如果在固定海域滯留太久,勢必成為日軍的重點「關照」對象。因此特納要求拉爾夫儘可能速戰速決,爭取一天內結束戰鬥,以使承擔海上支援任務的艦艇儘快撤離,專事應付日軍可能的增援。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盟軍對吉爾伯特群島的進攻以及之後在中太平洋的作戰全部由美軍擔綱。不像麥克阿瑟和哈爾西那樣,還能得到澳大利亞、紐西蘭部隊的增援,偶爾還有幾個英國人來客串一下。
11月20日清晨5時40分,美軍艦炮火力支援大隊的戰列艦開始彈射校射飛機。6時03分,拉爾夫少將及第二十七師部、第一六五團三營乘坐的「萊昂納德·伍德」號運輸艦抵近布塔里塔里島西岸預定登陸點「紅灘」,緊隨其後的是搭載二營的「內維爾」號,搭載團長加德納·康羅伊上校和一營的「卡爾沃特」號,搭載團直屬部隊和其他輔助部隊的「皮爾斯」號。最後的「貝爾·格羅夫」號上,滿載著補給物資,以及團炮兵連、駁船和第一九三坦克營A連的15輛中型坦克。
因為附近海域有美軍9艘各型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運輸船隊的安全暫時是無須擔憂的。特納的登陸計劃是:8時30分,主力部隊第一營和第三營在「紅灘」登陸,10時30分,助攻部隊第二營在島北岸的「黃灘」登陸。如果主力部隊在「紅灘」遭遇頑強阻擊,則第二營登陸的「黃灘」變更為主攻方向。
美軍攻擊依然是慣常的「三板斧」。6時10分,從護航航母上蜂擁而來的美軍「無畏式」從島西岸一直轟炸到內陸,共計投下74噸炸彈。眾多為轟炸機護航的「地獄貓」無事可干,對著島上所有可見目標肆意掃射。隨後,火力支援艦隊的4艘戰列艦「新墨西哥」號、「賓夕法尼亞」號、「愛達荷」號、「密西西比」號,率3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出列,對岸上一切可疑目標傾瀉炸彈。艦炮火力支援一直持續到8時25分。其間,「密西西比」號主炮塔發生爆炸事故,水兵當場亡43人、傷19人。這已不是該艦第一次自擺烏龍了。早在1924年的一次軍事演習中,同樣事故導致48名水兵死亡。承受了無數炮彈打擊的布塔里塔里島完全被硝煙和烈火覆蓋。美軍炮火準備期間,島上的日軍一聲不吭。
6時45分,由哈維·維克斯中尉、厄爾·蒙哥馬利少尉率領的兩個排,乘兩輛兩棲運兵車登上了距布塔里塔里島弗林克角僅2400米的科塔布島,在那裡建起了前進哨所。
美軍的海空打擊看似熱鬧,並未取得多大效果。空襲和艦炮打擊形成的濃煙大大地降低了能見度,導致後半段炮火的打擊質量大打折扣。雖然登陸點以東的椰子樹、土著的房屋和幾個炮兵陣地被全部摧毀,但是西坦克壕一帶日軍設置的壕溝和路障損失輕微,只偏北一段壕溝被美軍的1顆重磅炸彈命中,破壞嚴重。美軍宣稱1顆907公斤炮彈落在了這一地區。按照特納的說法,「那裡到處都是日本人的屍體和被燒毀的樹木,壕溝里一片狼藉」。後來,登陸美軍在那裡發現了62具日軍屍體。另外,日軍3座75毫米高射炮和2輛輕型坦克被摧毀,41人被擊斃。
島上日軍最高指揮官是石川才藏,他手中的兵力比去年金光要多得多:第三根據地部隊馬金支隊284人,空勤支隊100人,陸軍第一一一築城隊馬金分隊138人,海軍第四艦隊工程兵支隊276人,合計798人。島上日機撤走之後,空勤人員都被編入地面作戰部隊,他們顯然是缺乏作戰經驗的。工兵部隊中一半以上是朝鮮勞工,戰鬥力更無從談起。石川手下受過嚴格軍事訓練的兵員不超過400人。面對美軍,石川將所有能用的武器全部派發下去,希望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島上有81毫米火炮6門、75毫米高射炮3門、37毫米野炮6門。布塔里塔里島面積較大,兵力不足的石川索性放棄灘頭,將大部分兵力集中到內陸的東西兩端陣地。
清晨6時,美軍第一〇五團三營、第一六五團一營開始換乘,隨後乘兩棲運兵車和登陸艇向「紅灘」挺進。7時58分,登陸部隊距岸還有2600米,為避免炮火誤傷友軍,戰列艦和巡洋艦的大口徑艦炮暫時停火,驅逐艦「菲爾普斯」號、「麥克唐納」號的127毫米主炮分別負責為兩個營提供炮火支援。在「紅一灘」登陸的是傑拉德·凱利中校的第一營,「紅二灘」是約瑟夫·哈特中校的第三營。在距岸邊尚有700米時,隨著指揮官打出的手勢,美軍士兵開始用手中的所有武器向岸上射擊。但他們很快發現,輕武器射程太短,根本無法打到岸上去,只在水面上打出了很多泡泡。不過,小夥子們還是非常興奮,不管怎樣,子彈畢竟已經向敵人射出去了。
8時29分,哈特中校第三營的先鋒連率先在「紅二灘」登上陸地,日軍抵抗極其輕微,美軍士兵僅亡1人、傷1人。「喂!夥計們,日本佬人呢?」他們在海灘上壓低身子,互相詢問身邊的同伴。這些年輕人大都是初次上陣,之前聽說日本兵個個都是超人,異常彪悍,他們的狙擊手槍法很准,幾乎彈無虛發。出乎所有人意料,搶灘時響起的零星槍聲此時完全聽不見了。到8時35分,已經有460名美軍和8輛坦克成功上岸。當天,美軍在「紅一灘」卸下913人和82噸物資,在「紅二灘」卸下1250人、12輛坦克、5輛吉普車、4門反坦克炮和其他作戰裝備。美軍在布塔里塔里島牢牢站穩了腳跟。
10時40分,三營L連報告順利佔領烏基昂貢岬。途中,他們發現了一個被日軍丟棄的炮兵陣地,另一個火力點無人把守,連一個日本兵都沒有發現。美國大兵議論紛紛:「島上日軍是不是已經被我們的炸彈消滅乾淨了?」唯一一次戰鬥發生在10時30分,交火中,美軍無一傷亡,日軍被擊斃5人。到中午時分,團長康羅伊上校及一營、三營分別在灘頭建立了指揮所,先頭部隊順利向前推進了1200米。隨後,師指揮所在距岸50米的灘頭建立。12時40分,一營一個連順利拿下了弗林克角。
美軍能夠輕鬆登岸並站穩腳跟,原因在於石川看到美軍勢大,斷然決定放棄島西陣地,將主力撤至島東堡壘區固守待援——援兵註定是毫無希望的。零星槍聲來自那些沒來得及撤走的少量日軍。
按照預定計劃,9時23分,第一六五團二營開始向「黃灘」進發。雖然「黃灘」海岸相對平坦,比「紅灘」更適合登陸,但這裡建有水上飛機基地和兩個碼頭,屬於日軍重點布防的區域。10時15分,當先頭部隊的兩棲運兵車距岸還有550米時,日軍機槍彈射了過來。驅逐艦「菲爾普斯」號、「麥克唐納」號立即抵前回敬了720發127毫米炮彈。冒著日軍的彈雨,美軍第一輛兩棲運兵車在10時41分靠上了「黃灘」。雖然有2輛坦克不慎掉入了近岸的礁石岩洞,但成功上岸的13輛坦克還是很快幫助步兵打開了局面。第三、第四波攻擊部隊乘坐的登陸艇無法通過遍布珊瑚的淺水區,步兵只好在距岸270米處下船,在齊腰深的海水中涉水上岸。所幸日軍這一帶兵力不多,美軍才避免了大量傷亡。經過一番激戰,美軍在12時57分順利控制「黃灘」,付出的代價僅是亡7人、傷12人。美軍宣稱擊斃日軍20人,俘虜的35人幾乎全是朝鮮勞工。
特納本預計美軍一旦登陸「紅灘」,日軍勢必調集主力前往迎擊,如此,隨後在「黃灘」登陸的美軍就可以從背後發起進攻,將日軍攔腰截斷的同時與從紅灘登陸的主力形成呼應,將離開掩體的日軍一舉消滅在開闊地帶。不料,石川眼見美軍來勢兇猛,主動攻擊只有死得更快更乾脆,於是下令各部逐步退往島東陣地據守,嚴禁出擊。此舉導致美軍的如意算盤完全落空。不過美軍兩路部隊成功登陸,仍可迅速向縱深推進分割日軍防禦。師屬炮兵營隨後登陸並構築起可以覆蓋全島的炮兵陣地。因為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美軍最終的取勝已成為一個時間問題。
下午,登陸美軍各部繼續向內陸挺進。第一營幾乎未遭到什麼抵抗,第二營在「黃灘」遭遇的日軍同樣寥寥。讓美軍感到困惑的是:「日軍的主力部隊到底在哪裡?」在西坦克壕一帶,美軍終於遭到了守軍的頑強抵抗。第一營左翼一個連在距西坦克壕150米處被日軍機槍交叉火力死死攔住,無法前進。
在東側一大片棕櫚樹林中設有日軍的機槍陣地。凱利中校意識到,現在遇到的很可能就是日軍主力精銳部隊。就在他苦苦思索對策之時,團長康羅伊上校跟上來了。他認為凱利的擔心純屬多餘,樹林里充其量只有日軍零星狙擊手而已。康羅伊決定調坦克前來增援,協助C連連長柯蒂斯上尉拿下陣地。凱利提醒團長,樹林和礁湖海岸間過於狹窄,使用坦克可能誤傷右翼進攻的友軍。康羅伊對凱利的提醒置若罔聞,徑直轉身調集坦克去了。
糟糕的地面狀況和蹩腳的通信導致美軍坦克的行進異常困難。由於登陸之前並無明確指揮許可權,坦克兵只願接受直接上司的指揮,對步兵請求支援的呼叫置之不理。9時,第一輛坦克已登岸,但直到14時30分,前線步兵才看到它們從後邊晃晃悠悠跟上來。一發海軍艦艇的炮彈在主幹道上炸出一個大坑,美軍填平這個坑就花了整整一上午。現在,調集坦克也要康羅伊上校親自去。
就在團長去調動坦克時,凱利親自前往棕櫚樹林前察看,發現敵情比預想的要嚴重得多。在柯蒂斯上尉「卧倒」的驚呼聲中,凱利本能地趴了下去,日軍機槍子彈從頭頂飛過,一排長丹尼爾·努內利少尉中彈倒地。一名士兵手臂中彈,倒在地上大聲呻吟,隨康羅伊一起來到前線的隨軍牧師約瑟夫·米尼試圖上去提供救助,他的前胸和手臂接連中彈。幸運的是,他上衣口袋裡的勳章和身份牌替他擋住了子彈,米尼牧師大難不死。但是另一名試圖搶救牧師的美軍士兵卻被日軍機槍子彈放倒,另有7人受傷。
隨後,康羅伊帶著4輛坦克前來增援。昂首闊步向前走的上校招呼步兵一起跟上。還沒等凱利發出提醒,一顆子彈已經射中了他的眉心。14時55分,登陸美軍失去了最高指揮官——這是「電流行動」美軍地面戰鬥中陣亡的最高軍銜軍官。得知康羅伊陣亡的消息,拉爾夫火線下令凱利接替團長職務,副營長詹姆斯·馬霍尼少校頂替營長職務。
眼看強攻不力,使用坦克、迫擊炮或手榴彈又可能傷及友軍,凱利索性對這片樹林置之不理,只用幾挺機槍加以封鎖,其餘各部迅速擴大防區,肅清周圍的日軍小股部隊。美軍清剿行動中碰到的大部分是朝鮮勞工,他們見到美軍就會立即投降。除樹林中那部分被完全孤立的日軍之外,美軍在登陸當天完全控制了西坦克壕一帶。
雖然日軍的抵抗遠遠稱不上頑強,但首次出戰的第二十七師還是無法快速取得突破。特納的命令是爭取一天時間肅清全島,以使艦隊儘快撤離近海,這對拉爾夫來說無疑太困難了。參戰陸軍部隊習慣於在炮火掩護下步步推進,一遇日軍阻擊,有時甚至只是幾個狙擊手,他們就會停止不前,等待炮火將其消滅后再繼續前進。後來大家聽說連團長都被日軍狙擊手幹掉了,各部推進的速度更加緩慢。日軍在島上修建的大量機槍火力點大大遲滯了美軍的推進速度。到17時20分,新任團長凱利下令停止進攻,各部就地構築防禦陣地。這一命令在18時得到了拉爾夫的確認。
經過首日不太激烈的戰鬥,一向養尊處優的美國大兵個個疲憊不堪。宿營之前,他們必須挖掘散兵坑,保護自己,也為第二天的戰鬥做好準備。可他們實在太疲憊了,於是約定輪班挖坑,一部分人先行休息。一名士兵告訴隨軍牧師:「上帝呀,要是讓我一刻不停地挖坑,我敢保證,那該死的散兵坑會深得可以把我們徹底活埋,然後我第二天早上就掛了。」
18時30分,師長拉爾夫少將親自登島,此時美軍的掃蕩已暫告一段落。在東西兩道坦克壕之間,小股殘餘日軍的抵抗仍在持續,暗夜裡不時有槍聲響起。通信問題無法解決,師部何時全部登陸還無法確定。當天物資輸送同樣極不順利,各部均反映物資短缺。拉爾夫答應儘快協調特納少將給予解決。21時,當日傷亡數字初步統計出來——陣亡25人、傷62人,擊斃日軍50人以上。21日清晨7時,二營上報在佔領的日軍地下工事里發現屍體200具,另外還活捉了41名朝鮮勞工。鑒於頭一天並無激戰發生,拉爾夫判斷,日軍主力很可能已經轉移到島東地區做困獸之鬥。
後來特納在報告這個陸軍師的拙劣表現時說:「坦率地講,他們還沒有開戰就已戰戰兢兢,嚇得發抖。」他把這種表現歸結於「缺乏經驗和軍官缺乏勇氣」。相比貝蒂奧的災難而言,美軍在布塔里塔里遇到的困難確實算不了什麼。19時剛過,特納向「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上的斯普魯恩斯中將彙報了當天布塔里塔里島的戰況:「進展順利。紅、黃灘頭登陸部隊已經會合。我軍已佔領約半個島嶼。東部地區仍有抵抗,傷亡輕微。」
白天的美軍氣勢洶洶,但是夜晚就完全變成了日本人的天下,他們會毫不客氣地賞賜給客人一個不眠之夜。此時雙方戰線犬牙交錯,美國海軍艦船艦炮及航母艦載機早已失去了用武之地,戰鬥完全變成了地面部隊之間的殘酷較量。暗夜裡,日軍使用一切手段想把美軍士兵從隱蔽所引出來。凱利嚴令各部必須保持絕對安靜,連咳嗽都要用手把嘴巴捂住。一旦發出聲響暴露位置,日軍手榴彈就會劈頭蓋臉地扔過來。一些日軍狙擊手在樹林里燃放爆竹,引誘美軍開槍,然後向槍口閃光處發起精確射擊。
一名日軍俘虜被帶到了一營的急救站,他居然發出野獸般的嘶吼吸引同伴向這裡開火,結果被憤怒的美軍打成了篩子。幸好日軍士兵英語發音口音太重,他們發出的「軍醫,軍醫」或者「查理,我的夥伴們呢」等引誘聲音,被美國大兵及時識破,才沒釀成更大災禍。一個日本兵沿礁湖岸邊一邊開槍,一邊向美軍高喊:「美國佬,過來呀!上呀!」他還真被美軍循聲開槍打死了。石川當晚組織的幾支十幾人小分隊曾與美軍零星交火,因人數太少均未取得太大戰果。被折騰了一夜的美軍士兵,個個鉚足了勁兒,準備天亮后還以顏色。
21日上午,對頭一天島上戰鬥大為不滿的霍蘭親自登島督戰。當他在參謀伍德魯姆少校和阿斯比爾上尉的陪同下沿著海岸來到一個登陸場時,看到有幾百號人正在登陸。現場「像周日的華爾街」一樣安靜。幾輛坦克安靜地停在那裡,坦克兵慵懶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因為沒有長官告訴他們下一步該往哪裡去。
不知何故,之前上岸的一個連突然開火,讓正在登陸的部隊驚慌失措,以為正面遭到了日軍的火力阻擊。霍蘭跳下吉普車,找到了正在指揮胡亂射擊的那名中尉連長。
「你到底在向哪兒開火?」
「我正在掃蕩這一帶的敵人狙擊手。」
「難道你沒有看到,這裡根本就沒有日本佬嗎?」霍蘭像他的綽號那樣開始號叫,「這兒都是我們的人,而你在任何傻瓜都看得出這兒根本沒有日本佬的時候,居然還在向樹梢射擊,到底在搞什麼鬼,敵人還在上千碼之外呢!」
「我接到的命令是肅清這一帶的敵人,我覺得這一帶可能還有日本佬在活動。我得向所有目標射擊,這樣我們就不會讓日本佬先打中了。」
「再聽見你的人在這裡亂放槍,我立即把你那該死的武器彈藥全部收繳!」
看到年輕中尉一臉不服氣的樣子,霍蘭亮出了自己的將官證——他當時穿的是不帶軍銜標記的便服。一看這老傢伙來頭不小,中尉這才下令停止開槍。登陸得以繼續進行。後來,霍蘭向尼米茲直言不諱地提出,如果第二十七師不是陸軍,而是海軍陸戰隊,他一定會當場將拉爾夫免職的。
當天,美軍清剿東西坦克壕之間日軍的作戰,進行得異常混亂,甚至發生了多起友軍誤傷事故。海軍飛機投下的1顆907公斤炸彈落在了自己人的陣地上,造成3人陣亡、3人受傷。不過,由於美軍從兩個登陸點上岸的部隊越來越多,人數明顯不足的日軍漸漸不支,開始逐次撤出陣地向島東轉移。
按照計劃,如果第一六五團登陸日作戰進展順利,該團三營將轉為塔拉瓦方面預備隊,次日前往庫瑪島集結待命。如此,留在布塔里塔里的作戰部隊就只剩下兩個營了。由於坦克兵尚未做好出擊準備,步兵又不願單獨衝鋒,美軍只能利用烏基昂貢岬炮兵陣地的9門105毫米榴彈炮向東坦克壕一帶的日軍進行炮擊。上午,炮兵共向島東地區打出炮彈783發。8時35分,航空兵照例對東坦克壕周邊的日軍陣地進行投彈。11時10分,10輛坦克終於晃晃悠悠地跟上來了,步兵這才重新開始緩慢向東推進。因為擔心日軍狙擊手的子彈,美軍推進速度大約保持在「每分鐘3碼」。他們在推進過程中只遇到零星日軍。看來殲滅日軍主力只能靠島東的戰鬥了。
托馬斯·瓦倫蒂尼上士記述當時的情景:「第二天,我們沒有讓日軍狙擊手造成多大損傷。他們依然會找機會向我們打冷槍,不過路上並未因此蒙受多大傷亡。一路上我們都小心翼翼地注視著每一個敵軍狙擊手可能藏身的地方。我們知道,萬一我們不能解決這些傢伙,後邊的夥計也會繼續料理他們。如果我們把狙擊手打倒了,他們也會再仔細檢查一遍,看他們是不是真的已經斷了氣。」
霍蘭對島上緩慢的推進心急如焚,因為那些美軍艦船在馬金海域多停留一分鐘,遭到攻擊的危險就會增加一分。霍蘭的判斷完全正確。接到美軍在馬金和塔拉瓦登陸的緊急電報,海軍第四艦隊司令官小林仁中將立即下令,駐馬紹爾群島吉良俊一少將的第二十二航空戰隊快速出擊。這種沒有戰鬥機護航的出擊幾乎等同於自殺式攻擊。
21日當天,日軍第七七五航空隊14架攜帶魚雷的一式陸攻機準確捕捉到攻擊目標——位於塔拉瓦以西55公里處蒙哥馬利少將的第三大隊。當時美軍航母正在回收艦載機,空中警戒的美軍戰鬥機立即衝上去攔截,各艦高炮一齊開火。9架日機分成3組,其中一組攻擊了「埃塞克斯」號和「邦克山」號,在接近航母的過程中全被擊落。攻擊「獨立」號的兩組日機雖被擊落5架,但它們在墜海前依然頑強地投下了5條魚雷,其中1條魚雷準確命中「獨立」號。航母的主機艙、鍋爐艙和彈藥艙進水,主給水管道破裂,爆炸造成水兵亡17人、傷43人。「獨立」號只好暫時退出戰列,在1艘巡洋艦拖曳和2艘驅逐艦的護衛下前往富納富提基地。因傷勢太重,12月7日,這艘航母不得不前往珍珠港大修。戰鬥中,美軍聲稱擊落敵機11架,日軍稱7架飛機未能返航。
11月22日,根據陶爾斯中將的提議,尼米茲主持召開會議,討論「獨立」號中雷問題。陶爾斯這回可算逮住了發泄機會,他對斯普魯恩斯和波納爾在步兵登陸時將航母部署在近海「按兵不動」的做法提出了嚴厲批評。他強調說,航母編隊被日軍發現並遭到攻擊,是因為它們過於靠近灘頭。他要求尼米茲指示斯普魯恩斯,給航母以更多行動自由,麥克莫里斯和福雷斯特·謝爾曼都支持陶爾斯的說法。
陶爾斯進而提出,美國航母編隊應該立即北上,攻擊北馬紹爾群島沒有被襲擊過的日軍航空基地。尼米茲在「電流行動」三大目標沒有奪取之前,不願下達這樣的命令。但他還是讓麥克莫里斯和謝爾曼給斯普魯恩斯起草了一份「電報指示」,要他給航母編隊增加一點兒行動自由。此後,陶爾斯極力遊說將斯普魯恩斯和波納爾解職,由自己取而代之。他的努力後來部分得到了落實,波納爾不久就被解除職務,可惜陶爾斯的努力只是為賦閑的米切爾做了嫁衣裳。
日軍在馬紹爾群島部署的一式陸攻機僅40架,在連續兩天的突襲中損失29架后,已無力再戰。在「獨立」號遭遇重創之後,波納爾第一大隊緊急出動,對馬紹爾群島日軍機場展開轟炸和空中封鎖。古賀不敢出動航母向美軍挑戰,只好命令正在附近海域活動的日軍潛艇尋隙向美軍水面艦艇發起偷襲。
早在美軍發起登陸作戰之前,聯合艦隊已經在吉爾伯特群島海域部署了4艘潛艇,「伊-19」號、「伊-21」號、「伊-35」號、「伊-39」號均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11月17日,曾在聖克魯斯海戰中重創美軍航母「大黃蜂」號、戰列艦「北卡羅來納」號,擊沉驅逐艦「奧布萊恩」號的功勛潛艇「伊-19」號在對珍珠港實施抵近偵察時,已經發現了向吉爾伯特群島進發的美軍艦隊,並向特魯克發出了預警。11月20日,「伊-35」號再次發出了「塔拉瓦西南70海里處發現美軍航母編隊」的接敵報告。
由於第一、第二航空戰隊和基地航空部隊在布干維爾海空戰中損失慘重,古賀已無力向馬紹爾群島派出更多航空兵力。根據他的命令,駐特魯克「伊-40」號、「呂-38」號及正在特魯克和本土之間執行運輸任務的「伊-169」號、「伊-174」號、「伊-175」號等潛艇以最快速度趕赴吉爾伯特群島。美軍勢大,古賀不敢派出水面艦艇前往增援,只能在天上和水下想想辦法了。
11月22日下午,試圖攻擊美軍航母的日軍潛艇「伊-35」號被美軍驅逐艦「米德」號的聲吶發現。15時20分,「米德」號投下了深水炸彈,未能命中,那艘日軍潛艇神秘失蹤了。一小時后,美軍驅逐艦「弗雷澤」號的聲吶再次發現了目標,並從17時45分開始連續發起了兩輪深水炸彈攻擊。「米德」號趕過來協助投彈,受傷的「伊-35」號被迫浮出水面,其位置在「弗雷澤」號近旁,距「米德」號約1800米。兩艘美軍驅逐艦一齊向敵潛艇發起炮擊,「弗雷澤」號索性對著潛艇直衝過來,「伊-35」號受到撞擊傾覆,艇尾率先下沉。此時美軍反潛巡邏機又來痛打落水狗,向徐徐下沉的日軍潛艇投下深水炸彈,「伊-35」號終於消失在海面上。美軍驅逐艦向水中投下了救生艇,一名日軍潛艇兵竟然向前來援救的美軍水手開槍,被當場擊斃。除了3人被美軍救起,艇長山本秀男以下92人全部陣亡。
同日,從特魯克出擊的「伊-40」號在馬金水域突然失去聯繫。由於美軍並無擊沉該潛艇的記錄,一般認為這艘潛艇因事故沉沒,艇長渡邊騰次以下97人全部失蹤。23日夜,美軍驅逐艦「科騰」號在馬金海域成功將前來偷襲的日軍「呂-38」號潛艇擊沉。
在布塔里塔里島,美軍從中午到14時逐漸推進到日軍重兵集結的區域。前方是日軍的主要建築群,包括戰地醫院、彈藥庫和營房。建築群後方有兩個日軍機槍陣地,另有步兵壕可以向這裡提供支援。日軍利用「金」字碼頭附近的一架報廢水上飛機構築起一個阻擊陣地。美軍在這裡遭到登島后的最激烈抵抗,不斷有士兵中彈倒下。
4輛坦克奉命前來支援,一陣炮轟將依託水上飛機頑抗的18名日軍全部剿滅。右翼日軍3門75毫米高平兩用炮叫了幾聲就陷入沉寂。雖然炮彈消耗殆盡,但日軍機槍依然叫個不停,美軍左路和中路攻擊再次停了下來。在陣地左翼,第一〇五團一個連在1輛坦克帶領下進展順利,以傷亡6人為代價,向東推進了500米。19時30分,師部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
美軍當天的最大戰績是佔領了日軍無線電接收站,這意味著石川所部與外界聯繫完全斷絕,只能在東坦克壕以東狹窄區域負隅頑抗。
對當天島上美軍的緩慢推進,霍蘭極度不滿。因為水面艦艇已經遭到了日軍潛艇和航空兵的攻擊,危險正在不斷加大。拉爾夫提出,次日以第一六五團三營替換二營繼續進攻。在徵得特納首肯之後,霍蘭同意將原定調往塔拉瓦的這個營留下來,執行第二天的主攻任務。鑒於東坦克壕以西日軍已基本肅清,特納下令所有艦船加快物資卸載,將彈藥補給儘快送到攻擊部隊手中,確保次日作戰的物資供應。
22日清晨,二營一名觀察哨匆匆忙忙向營長麥克唐納中校和軍事觀察員杜蘭德中校報告,「外面海上出現了200多個日本佬」。聞聽此言,兩名中校立即招呼士兵準備「阻擊前來增援的日軍」。幸虧那些登陸艇快速靠岸,美軍士兵發現從上邊下來的是自己人,才避免了一次誤傷事件。虛驚一場的大伙兒把那個哨兵罵了個狗血噴頭。
6時19分,哈特中校三營在第一九三坦克營兩個連的支援下,開始沿主幹道向前線進發。此時12架艦載機飛抵戰場向日軍前沿陣地投彈。在「黃灘」一帶,三營得到了13輛中型坦克和工兵部隊的增援。7時整,位於烏基昂貢岬的美軍105毫米炮開始向東坦克壕以東日軍陣地開炮,到8時20分共打出炮彈900發。之後步兵的進攻順利推進了220米,在「金」字碼頭以東700米的「石磯」碼頭一帶再次遭到日軍頑強阻擊。
畢竟有了兩天作戰經驗,美軍步坦協同已經取得了可喜進步。他們先使用坦克主炮進行集中轟擊,之後步兵排開散兵線發起衝鋒,在近距離對日軍掩體和建築物投擲手榴彈。美軍左翼的一個連很快端掉了日軍4座碉堡。在右翼,美軍一個連在得到空中支援的情況下成功奪取了日軍一個機槍陣地和兩個炮兵陣地。從9時45分開始,美軍坦克和炮兵打出的炮彈開始向日軍陣地縱深延伸。10時10分,烏基昂貢岬美軍炮兵停止炮擊,陣地開始向東前移。
三營的進攻速度逐漸加快。哈特中校命令勞倫斯·奧布里恩上尉率兩個步兵排和一個機槍排走水路向日軍側背迂迴,那裡有日軍的一個機槍陣地。本來預計將有一場惡戰的奧布里恩登陸后發現,岸上根本沒有日軍,於是立即下令向日軍側后發起進攻。13時14分,該部向師長報告殲敵45人。奧布里恩還彙報說,據一名會說英語的土著提供的情報,大約有40名日軍乘船逃往庫瑪島。
拉爾夫立即命令赫爾佐格少校率第一〇五團一個連前往庫瑪島,發現日軍就地殲滅。14時,赫爾佐格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況下登上了庫瑪島東南角,在搜索前進了1600米之後,他們發現了一群驚慌失措的朝鮮勞工。
雖然東坦克壕一帶的日軍工事比島西更為堅固,但苦苦支撐了近3天的日軍殘部已逐漸失去了鬥志。除在教堂附近有零星戰鬥發生,三營幾乎沒遇到像樣的抵抗,連前兩天頻頻露頭的日軍狙擊手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日軍掩體里,美軍發現了大量被炮火擊斃的日軍屍體。
島上戰鬥接近尾聲。15時10分,拉爾夫將地面指揮權交給第一六五團代理團長凱利中校,自己前往北部戰鬥群旗艦「賓夕法尼亞」號彙報戰況。特納向拉爾夫和全體參戰官兵表示祝賀。傍晚時分,島上日軍有組織的抵抗宣告結束,戰鬥進入最後的掃尾階段。
仲夜,日軍發起了最後一次自殺式衝鋒。他們先是點燃爆竹,吸引美軍注意,然後驅趕土著在前充當「擋箭牌」,一窩蜂似的沖向美軍陣地。羅伯特·威爾遜中尉後來回憶:「那時候我們很多人都認為島上已經沒有日本人了,當我們聽到槍聲再次響起,簡直不相信那是真的。」美軍以亡3人、傷25人為代價,擊斃日軍51人。10名匆忙逃往庫瑪島的日軍,被早已候在那裡的赫爾佐格所部擊斃。
23日10時30分,拉爾夫宣布美軍佔領布塔里塔里島。日軍指揮官石川中尉以下近800人悉數被殲,無一漏網。自始至終,石川沒有得到一兵一卒的增援,連1架日機的影子都沒看到。美軍共抓獲俘虜104人,其中101人是朝鮮勞工,正宗日軍只有3人。美軍地面部隊付出的代價是亡66人、傷187人。傷亡數字看似不大,但美軍面對日軍並非重點防禦的區域,以9∶1的兵力優勢且在海軍艦炮、航空兵的支援下,拿下布塔里塔里島竟然花費了3天多時間。整個作戰拖泥帶水,毫無生氣,不能算是出彩。
因攻擊緩慢誘發的更大損失還在後邊。除了「密西西比」號炮塔爆炸導致重大傷亡,美軍「普倫格爾」號潛艇遭到從馬紹爾群島飛來的日機攻擊,6人負傷。24日凌晨,護航航母大隊司令官亨利·馬林尼克斯少將率隊在布塔里塔里島西南海域活動時,雷達發現北面出現了可疑目標,數分鐘后消失。馬林尼克斯派1艘驅逐艦前去查明。那個消失的目標正是已經下潛的日軍潛艇「伊-175」號。
當時只有3艘驅逐艦和1艘掃雷艦為3艘護航航母擔任警戒。5時13分,「利斯康布灣」號在轉向逆風準備放飛艦載機時,「伊-175」號艇長田端直尋隙射出了3條魚雷。其中1條洞穿航母單薄的船體命中彈藥艙,劇烈殉爆將航母艦尾完全炸毀,由此引發的大火將燃料艙引爆,航母陷入地獄般的一片火海。僅僅23分鐘,這艘航母就在海面上完全消失,16架戰鬥機、12架魚雷機隨艦沉沒。雖然美軍驅逐艦極力追蹤日軍潛艇的行蹤,但「伊-175」號還是在給北部戰鬥群造成最大傷亡后成功逃逸。
當時「新墨西哥」號在後方1600米處,航母上碎片、金屬板、飛機部件和人體殘肢混在一起如雨點般飛來,包括馬林尼克斯少將在內的644名水兵陣亡,其中很多人是被泄漏燃油引發的大火燒死的,在珍珠港事件中表現出色而被第一個授予勳章的黑人水手陶樂斯·米勒也在其中。為了紀念陣亡的馬林尼克斯少將,後來美軍將1艘驅逐艦命名為「馬林尼克斯」號,舷號DD-944。
加上海軍損失,美軍在馬金作戰中的人員傷亡明顯多於日軍。「利斯康布灣」號的損失完全證實了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看法:兩棲進攻作戰速度是關鍵。這艘航母被擊沉創下了一系列紀錄:它是二戰美軍損失6艘(其中5艘在太平洋、1艘在大西洋)護航航母中的第一艘;它是美國海軍單艦死亡率最高的軍艦之一,二戰中沒有其他任何一艘航母——不管重型、輕型或護航型——在戰鬥中遭遇如此大的人員傷亡。除了航母損失,美軍在戰鬥中損失飛機9架,35架飛機因事故墜毀。加上隨艦沉沒的數目,總計損失戰機高達63架,相當於一支完整的飛行大隊。
「伊-175」號的成功給了日軍潛艇部隊莫大的鼓舞。隨後幾天,其餘幾艘潛艇試圖穿越美軍驅逐艦組成的警戒線發起攻擊。它們顯然沒有田端直那樣的好運氣。25日20時剛過,在馬金島以西110公里水域活動的「伊-19」號潛艇被美軍發現。驅逐艦「雷德福」號立即上前搜索,在獲得一次聲吶接觸后,匆忙發起攻擊,沒能命中。經過數次失去與恢復聲吶接觸之後,驅逐艦終於聽到了潛艇螺旋槳的雜訊,隨後發起3輪深水炸彈攻擊。大約23時40分,水下傳來了巨大的爆炸聲。次日天亮,美軍發現水面浮有大量碎片。創下「一炮三響」驚人紀錄的「伊-19」號從此再未浮出海面,艇上105名水兵無一倖存。26日、27日,日軍艦艇「伊-39」號、「伊-21」號先後被美軍驅逐艦「博伊德」號、「沙雷特」號擊沉。日軍為本次作戰投入的9艘潛艇中,只有3艘帶傷返航。
隨著傷亡不斷增加,一名日軍潛艇軍官抱怨說,這種攻擊帶來的只是無謂犧牲。另一名軍官迅速做出了回應,他宿命般地告訴大家:「無論敵我力量多麼懸殊,我們都必須執行攻擊命令,是不是?這始終是我們日本潛艇部隊的戰鬥精神,難道不是嗎?」
除潛艇部隊,日軍第二十二航空戰隊也在進行著不懈努力。11月24日之後,日軍從特魯克等地調集飛機加強馬紹爾群島的航空力量。25日晚,第七五二航空隊17架一式陸攻機從馬紹爾群島起飛,空襲了當時在馬金以東110公裏海域的特納北部戰鬥群和雷德福德少將的第二大隊。受惡劣天氣影響,只有4架日機發現了目標。日機藉助照明彈和閃光浮標發起攻擊,美軍在實施巧妙規避的同時,以密集的防空火力將日機擊退。日軍損失飛機1架,其餘飛機返回米利和馬洛伊拉普機場。
11月26日14時,日軍從馬洛伊拉普起飛16架陸攻機,途中1架因發動機故障返航。其餘15架飛機於18時對美軍第二大隊發起了攻擊。這次美軍採用了一種新戰術,雷德福德派出3架裝有雷達的夜航戰鬥機起飛迎敵,日機猝不及防,出現混亂。這3架飛機成為歷史上最早安裝雷達的作戰飛機。日軍攻擊毫無效果,反倒損失飛機3架。
11月28日,日軍又從馬洛伊拉普起飛10架攻擊機,中途2架因發動機故障返航,其餘8架在塔拉瓦西南約600公里處攻擊了謝爾曼少將的第四大隊。日機被擊落、擊傷各4架,攻擊毫無所獲。
但是,東京大本營發表戰報說:「擊沉敵航空母艦8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1艘。」這樣看來,似乎參戰的美軍航母全軍覆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