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黃雀在後:何進被袁紹包圍
這個矛盾,說起來那也是千古矛盾,即立儲之爭。
《後漢書·何進列傳》記載「六年,帝疾篤,屬協於蹇碩。」
上文我們提到,漢靈帝因為喜歡王貴人所生的劉協,可是礙於劉辯舅舅何進的權勢一直沒有立太子。現在他在病危快掛的時候把劉協託付給蹇碩,那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就是希望淘寶網女裝天貓淘寶商城淘寶網女裝冬裝外套www.taobar8.com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淘寶網女裝夏款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裙子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淘寶網夏裝新款裙子淘寶網女裝2012商城淘寶網女裝春裝連衣裙淘寶網女裝商城購物www.suduwo.com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淘寶網女裝冬裝羽絨服淘寶網女裝天貓商城淘寶網天貓商城淘寶網女裝秋裝購物www.pingjiatao.comwww.taohu8.com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www.tmalsc.com淘寶網女裝冬款蹇碩能輔佐劉協即皇帝位。
歷來皇帝駕崩,只聽說召顧命大臣的,沒有聽說把皇帝託付給太監的,至於靈帝到底是真的信任宦官還是被蹇碩脅迫作出這樣的安排,那也只有天知地知他二人知道了。
但是從這個安排可以看出,在東漢時期,宦官專權達到了何種驚人的程度,已經達到了可以參與廢立皇帝了。
其實說起太監,在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應該是明朝的魏忠賢,他比較另類,自封了九千歲,而且和東廠、東林黨攪在一起,又因為年代比較近,所以名氣最大。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在歷史上,有三個朝代的宦官專權比較有名,即東漢、唐代和明代。
在考察這三個年代的宦官作為之後,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這三個朝代之中,宦官專權最厲害的不是明朝,也不是東漢,而是唐朝。
在東漢時,大宦官如曹操養祖父曹騰和這個蹇碩都插手了擁立皇帝之事,但還沒有達到殺掉或者廢掉皇帝;而在明朝的時代,不管是王振、劉瑾,還是魏忠賢,都還沒有達到參與皇帝廢立的地步,而唐朝說來就有些恐怖了。
我們先來看一份清單:
唐憲宗被宦官陳弘志所弒。
唐穆宗為宦官王守澄所立,服長生藥死。
唐敬宗被宦官劉克明所弒。
唐文宗宦官王守澄立文宗為帝。後文宗欲假手朝臣殺宦,事敗,仇士良等宦官大殺朝臣,史稱「甘露之變」。
唐武宗為宦官仇士良所立。
唐宣宗為宦官馬元贄所立。
唐懿宗為宦官王宗實所立,死後宦官另立十二歲的僖宗為帝。
唐僖宗政事全由宦官田令孜控制,僖宗呼之為「阿父」。
唐昭宗為宦官楊復恭所立,后被宦官劉季述幽禁。
在唐朝,六個皇帝是宦官所立,兩個皇帝被宦官所殺,可見宦官最得勢的朝代其實是唐朝。
這些都是題外話,我們再回到蹇碩和何進的問題。
漢靈帝既然遺命讓蹇碩擁立劉協,但是他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剷除另一個皇子劉辯和劉辯的舅舅何進,而這個時候,何進當大將軍都已經六年了,可謂位高權重,連漢靈帝都畏之三分,那麼蹇碩能達到他的目的嗎?
我們一都說,宦官的權力是依附於皇帝的,現在他的主子漢靈帝都已經死了,蹇碩的權力其實已經大大削弱。他知道,想挖倒當朝大將軍何進,明著來那是不可能的,於是他策劃了一次暗殺。
這次暗殺無外乎就是在皇宮內埋伏,等何進進宮的時候,趁其無意,一刀殺了一了百了。
有心算無心,一般都能成功。其實這次暗殺也是何近距離死亡很近的一次。
但是何進躲過去了,是因為一個人的幫忙,這個人說起來還是蹇碩的手下司馬,名字叫潘隱,這個人和何進是故交,在何進入宮的時候迎上去給他使眼色,於是何進驚悟,抄近路回了自己的軍營,然後稱病不入宮。
就這樣,何進僥倖躲過了一次暗殺,然後擁立劉辯即位,就是後來的少帝。然後何進和袁隗共同輔政,何進贏得了重大勝利,但是這次贏的有點僥倖。從這一次事件來看,何進的確對宦官的防備之心不足,但也從側面可以看出他比較輕信於人,這大概就是後漢書所說的謀略不足吧,但是自古以來死於暗殺的人很多,包括張作霖、林肯等等,這也不能說明何進就是一無是處。
蹇碩既然已經出招了,此時得了先手的何進自然也不會放過他,何進此時做了一個自作聰明的錯誤:他去挖了蹇碩的牆角,即策反了蹇碩手下的兩個人。
不用說,這兩個人就是袁紹和袁術,都因為手下有一大幫的江湖好漢而被何進重用,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袁紹是西園八校尉的第二把手,而西園八校尉便是蹇碩的軍隊。
可以這樣說,把袁紹挖來,何進就在蹇碩的軍隊中插進了一枚釘子,在這個時候看,也算是頗為聰明的舉措。
除了二袁,何進這個時候還招攬了幾個鼎鼎大名的謀士,即逢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
這三個謀士,我一提起來就嘆了口氣,為什麼呢?
因為在何進在蹇碩的陣營里插了一顆釘子的時候,袁紹已經不知道在何進的陣營里插了幾根釘子了。
簡單說一下這三個人吧,第一個人逢紀是官渡之中的名人,以後再細說,只說他的一個事例,在董卓當勢,袁紹逃歸冀州時,逢紀跟著袁紹跑了,可以說是袁紹的鐵杆小弟。
第二個人何顒,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這個人是當年的名人,那麼有多有名呢?
作個比方,相當於現在我們提魯迅和李敖吧,那是只要一提,無論是誰都知道的,因為這位老兄曾經是陳蕃和李膺的好朋友,而後面陳蕃和李膺是東漢著名的「黨錮之禍」的主角。
簡單說,就是何顒這樣的人,不論到哪裡都會有人爭搶。
而這個人也是袁紹的絕對的小弟。因為當年還有一個人也想搶到這個名人。
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袁紹的好弟弟袁術。
這裡有兩則佐證:
其一,《漢紀》曰:顒既奇太祖而知荀彧,袁紹慕之,與為奔走之友。是時天下士大夫多遇黨難,顒常歲再三私入洛陽,從紹計議,為諸窮窘之士解釋患禍。而袁術亦豪俠,與紹爭名。顒未常造術,術深恨之。
這裡就是說袁術也是江湖大哥,和他哥袁紹爭名奪利,而何顒投奔袁紹而沒有投奔袁術,讓袁術非常忌恨。
這個原因也很簡單,像何顒這樣的大佬級名士,只要加到哪一方,就對哪一方的名聲大有好處,袁術搶不到,自然心裡不好過。
其二,《漢末名士錄》曰:術常於眾坐數顒三罪,曰:「王德彌先覺雋老,名德高亮,而伯求疏之,是一罪也。許子遠凶淫之人,性行不純,而伯求親之,是二罪也。郭、賈寒窶,無他資業,而伯求肥馬輕裘,光耀道路,是三罪也。」
陶丘洪曰:「王德彌大賢而短於濟時,許子遠雖不純而赴難不憚濡足。伯求舉善則以德彌為首,濟難則以子遠為宗。且伯求嘗為虞偉高手刃復仇,義名奮發。」術意猶不平。
后與南陽宗承會於闕下,術發怒曰:「何伯求,凶德也,吾當殺之。」承曰:「何生英俊之士,足下善遇之,使延令名於天下。」術乃止。
這上面就是袁術對何顒的攻擊,說某某人不好,何顒卻不跟他玩;而某某人怎麼不好,何顒卻老跟他們玩,所以何顒也不是啥好人。
當然,這是袁術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然後有一個叫陶丘洪的人就為何顒辯護,但是袁術還是氣憤難平。
之後,袁術有一次和南陽宗承談話,又想起這檔子事,就發怒說一定要殺了何顒,而宗承則說何顒是名滿天下之事,這樣的人要善待才能贏得天下人的好評,所以袁術才算罷休。
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幾個問題,第一個當然就是何顒這個人的名聲之大;第二個是袁術這個人心胸狹窄,當招攬不到一個人時就想殺了他,似乎也不是大丈夫所為。
這個故事裡還有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是第一段談話里袁術提到的許子將,這個人就是官渡之戰中的名人:許攸。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且說何進的三個心腹謀士,有兩個都是袁紹的小弟,而且袁紹和袁術都是握有兵權的校尉,可以說是實現了對何進的全方位包圍,可是何進此時的注意力全在蹇碩那裡,竟是沒有絲毫防備。
不管怎麼樣,現在何進手下謀士和強將都備齊了,那就該對蹇碩動手了。
事實上蹇碩又是最先動手的那個,因為蹇碩對何進的心思實在是太清楚了,於是他寫信給「十常侍」趙忠等人,說的很明白:大將軍何進和何苗兄弟把持朝政,早就想把我們都殺了,只是因為我還掌握兵權,所以才沒有動手。現在我們應該把宮門關閉,把何進抓來殺了。
要說這宦官陣營也不是鐵板一塊,這給了何進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蹇碩先吃了自己的司馬潘隱一個大虧,現在,就連「十常侍」之中也出了叛徒。
這個叛徒的名字叫郭勝。
《後漢書·何進列傳》載:「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勝親信何氏,遂共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進乃使黃門令收碩,誅之,因領其屯兵。」
這個郭勝是何進的老鄉,而且在何進和何太后掌握的過程之中,還是出過力,老鄉的關係比同僚關係鐵,所以郭勝叛變了,不僅他叛變了,還拉著趙忠等十常侍中一部分人都叛變了,沒有聽從蹇碩的計劃,反而把蹇碩的書信拿給何進看。
這就要了蹇碩的命,現在白紙黑字,蹇碩想跑也跑不了,便被何進逮捕處死,然後也接管了西園八校尉的軍事力量。
可以說,蹇碩死得也很冤,他不是死在何進手裡,也是死在他同一陣營的太監手裡。
如果沒有太監陣營的兩次倒戈,蹇碩是很有可能殺掉何進的。
而分析潘隱和郭勝、趙忠為什麼叛變蹇碩而投向何進,其實遠遠沒有史書上所說的什麼老朋友、老鄉的關係簡單。
事實上就是,宦官們也很聰明,他們知道現在的皇帝是何進擁立的外甥劉辯,而不是蹇碩想擁立的劉協。
一句話,在劉辯踏上帝位的那天起,蹇碩的政治生命就已經到頭了,已經沒有人看好他了,而沒有了舊主人,太監們只要投靠新主人何進就能輝煌騰達,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陪著蹇碩一起死呢?!
正是因為宦官陣營的倒戈一擊,才使得何進再次大獲全勝。
這其實是何進人生的最頂點,他是皇帝的舅舅,手握重兵,天下盡在他的掌握。
而且按說他和宦官陣營的關係,也應該可以緩和了,因為他的最大的敵人蹇碩已經被他殺了,其他的十常侍已經向他投降,他基本上可以高枕無憂,坐享富貴了。
但是這樣的形勢有一個人是不樂意看到的。
這個人,仍然還是袁紹。
這也很好理解,現在何進在外朝是大將軍,在內朝有何太后,有皇帝外甥,又有太監作內應,一統江湖天下無敵,那他袁家怎麼辦呢?一輩子都在何進的陰影下生活嗎?
這不符合袁紹的性格,所以他要把水攪渾,攪亂,才能渾手摸魚,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乾的。
《後漢書·何進列傳》載:
袁紹復說進曰:「前竇武欲誅內寵而反為所害者,以其言語漏泄,而五營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今將軍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儘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名垂後世。雖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將軍受詔領禁兵,不宜輕出入宮省。」進甚然之,乃稱疾不入陪喪,又不送山陵。
這段話,袁紹前面是挑撥何進把所有宦官斬盡殺絕,把水攪渾,後面是讓何進不要輕入皇宮,以免被宦官所害。
要說袁紹的高明,就高明在這裡,他彷彿處處是為何進著想,但卻處處都把何進往死里逼。
放下袁紹的不良居心,我一直在想,袁紹和宦官有什麼深仇大恨,讓他和袁術兄弟兩個都那麼想把宦官斬盡殺絕呢?!
要說袁紹真的是為天下除惡,打死我也不信,因為袁紹和他弟弟袁術一樣,都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主。
我的推測是,袁紹一方面是挑起何進與宦官的矛盾,從中漁利,另一方面也是借何進之手剷除宦官,為他和他叔父袁隗以後掌權掃清障礙,最後,大概就是何顒這幫的心腹之人有很多是士族「清流」,在黨錮之禍中有很多親朋是被宦官誅殺清洗的,現在肯定會慫恿袁紹幫他們報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