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寧城是寶地
李曙拜別彭榮先生,朝遠處的李順走去。
李順遠的對著彭榮先生,施了一禮,然後才轉身跟著李曙下了山。
李曙:是我爹回來了嗎?
李順:是的,哥兒。
得到肯定的答覆,李曙不僅回頭看了一眼彭榮先生。
先生站在亭子里,只看到背影,山風陣陣,衣訣飄飄,很有點世外高人,仙風道骨的風範。
先生真的能掐會算?
帶著疑惑,跟著李順匆匆下山,上了馬車,直往南門外的金玉村而去。
他已有幾個月沒見到父親了,心中也甚是想念。
其實他最想聽的就是父親講在外的見聞。
他也希望能夠像父親一樣早點出去遊歷,增長見聞和學識,不是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嗎?
長這麼大,他還只去過成都府呢?
還是很嚮往外面的世界。
男兒志在四方。
最佩服的就是自己的父親。
去過那麼多的地方。
雖然他身上沒有什麼功名。
但是李曙知道。
父親更喜歡自由自在,而且也有經商的天賦。
整個李家至少有一半是靠父親這邊經商的李氏弟子撐起來的。
至於那些做了官的李氏子弟,
據他所知每年從李家投入到他們身上去的銀錢,都比他們的俸祿多。
當然他們也會回報家族,
有他們在外給李氏的生意保駕護航。
不然也沒有李氏家族如今的繁盛。
走仕途和經商的弟子是相輔相成的。
馬車停在了李曙家的門口,這一片都是李家族人居住,房屋樓宇連綿不絕,佔地很大。
如一片蜘蛛網一樣,外人進來很有迷路的可能。
而他們家就是整個金玉村的中心,這裡不僅有李氏宗祠,還有父親處理事務的論事堂。
但凡父親在家的時候,每天都有管事來彙報事務,找父親拿注意,然後再出去發號施令。把父親的命令傳達到各個地方。當然是家族有生意的地方。
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喜歡帶著他。
他處理事務的時候,就讓李曙在旁邊看著聽著,不管他看不看得明白,聽不聽得懂。
後來長大了,他還曾經開玩笑說:爹爹,你好威風,像個大將軍,你的論事堂就好像中軍大帳,或者是白虎堂
娘親聽了,嚇得花容失色。
小孩子,亂說什麼?
父親卻道:不礙事,不礙事,小孩子童言無忌。
娘親:你總是慣著他,如果讓有心人聽去,在外面亂嚼舌根,別人還以為我們李家有什麼想法?無故為自己招來麻煩。
哈哈哈哈,有什麼想法?
我們李家的想法就是賺錢,賺很多的錢,然後安安穩穩地在這裡生活,代代相傳
這裡可是風水寶地,最適合生養。
別的地,我們哪都不去。
這寧州城的確是風水寶地。
說起這寧州府,也是川中重鎮,有些歷史了。
寧州府又叫寧城。
早在夏商,蜀族逐漸發展分佈於四川盆地。周到春秋戰國,蜀族於盆地建立了國家。在秦王朝滅蜀國前,寧州境為古蜀國轄地。這裡已形成獨具特色的早期蜀文化,曾是蜀國繁盛地區。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桓溫平蜀后,罷德陽郡,並於德陽縣東南境析置寧郡。取息亂安寧之意。寧城之名自此始。
唐武德元年(618年),罷寧郡復置寧州,以州轄縣。唐玄宗開元仍行道轄州、縣。亦在衝要處及邊地設都管府、都護府,以都督諸州軍事並監督諸州刺史。在寧州設都督府,隸屬劍南道東川。
天寶元年(742年),撤寧州置寧郡,以郡轄縣。乾元元年(758年),復撤寧郡置寧州。精華書閣
自此寧城在歷朝歷代都倍受重視,被譽為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的吉祥之地。
尤其是在唐朝,因皇子李宥(后改名為李恆)進封寧王,後繼位,史稱唐穆宗,寧州城首次成為潛龍藩封地。
再到本朝宋太祖設全國為道,太宗又設全國為路,路下設府、州、軍、監為一級,其下設縣。成為路、州(府、軍、監)、縣三級政區。咸平四年(1001年),將今四川重劃分為四路,總稱四川路,為四川得名之始。政(1115年),升寧州為寧府,領轄小溪(方義改名)、蓬溪、長江、青石、寧。
而本朝徽宗趙佶,元豐八年(1085),初封寧王,紹聖元年(1094),封寧郡王,后即帝位。
寧州城再次成為潛龍藩封地。
寧城因此而名聲大噪,再加上石佛寺的開山鼻祖克幽禪師,以及唐宋以來的歷代帝王對石佛寺的看重,以及歷代出現的文人雅士,如唐朝的陳子昂,來長江縣擔任過縣令的賈島
寧城陸路西連都會成都,東接水陸碼頭萬州,水陸沿涪江上達蜀中第二大商業都是梓州,順江而下,直達江浙富庶之地,是蜀中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水路交通樞紐。各種商品大量在此集散,商貿繁盛生活時尚,是川陝四路中充滿文化氣息的新興商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