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號恆星系
31日的航行眼看就要到達終點,漸漸的周圍冰冷的宇宙空間不再空曠。從舷窗上附著的細小的星際塵埃,到眼前時不時飛過的拳頭大小的隕石,這無一不昭示著,這裡是那顆紅矮星的地盤。葉宇凝視著舷窗之外的虛空,他知道在這無盡的虛空中正發生著他肉眼所看不見的戰爭。
這裡是恆星影響範圍的邊界,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恆星風所帶來的無數的粒子與星際介質展開激烈的交戰。激烈的粒子運動,使得這裡的溫度高達幾千攝氏度,而這裡卻又確實寒冷無比、葉宇無比確信,如果他不穿帶任何設備走入虛空,那麼等待他的絕不會是被燒成灰燼,反而是會被凍成一塊永恆的寒冰。
畢竟這裡的物質太過稀少,溫度只是一個表示物質熱運動的一個物理量,而這裡的物質實在是太少了。所以這裡的溫度雖然高,但卻對方舟無法造成任何影響,想到此處,葉宇難免的想起了地球。這個道理他清楚的記得,還是上中學時他的物理老師教給他的,而老師所舉得例子正是地球的電離層,那裡的溫度也很高,然而照樣對人類的航天器不產生任何影響。
穿過了這片區域,葉宇便進入了目標紅矮星的日球頂層,現在距離末日上次休眠又過去了3個地球日。果然,一聲短暫的電子音過後,末日再次重啟,而做為在冰冷孤寂宇宙中航行的唯一可以說話的對象,葉宇對於末日的每次重啟,還是相當期待的。
「根據上次空域掃描結果,目標岩質行星與紅矮星和氣態行星呈空間三角形分佈,距離方舟尚有八億公里,預計航行時間30個地球日。」
星系內航行與星系外航行的航行方式不盡相同,在星系外航行,僅僅需要朝著一個方向將飛船加速至最高速度,然後便等待慣性將你帶至目的地便可。當然這麼做最大的可能便是能量耗盡,自身變成一堆宇宙垃圾;而星系內航行則要複雜的多,並不能一味的直線飛行,如果在星系內直線飛行,恐怕方舟的能量耗盡葉宇也無法抵達目標星球,所以葉宇需要末日協助他計算一系列的引力數據,以便選擇最優路線。
末日不愧為方舟主腦,只用了很短的時間便給出了最佳航行路線「建議伏羲手動操縱方舟接近氣態巨行星環繞軌道,利用行星引力對方舟進行加速。屆時方舟的速度將超越極限達到1000公里/秒,如此將大大的節省裂變能量與飛行時間。請注意節省能量,否則方舟一旦發生墜毀事件,維生系統將徹底下線,伏羲死亡。」
葉宇聞言翻了個白眼,「我好歹是人類最頂尖的科學家好不好,這種白痴注意有必要說嗎。」
「別再叫我伏羲了,我有名字的,我叫葉宇!」葉宇一邊操縱方舟進行減速,並且調整姿態向著氣態星星航行,一邊說道。
「如您所願,伏羲幼崽!」
彷彿認命似的嘆了一口氣,葉宇更加專註的奮戰於操縱台之上。
「前方1億公里處發現小型隕石帶,葉宇,請調整姿態,盡量規避撞擊。」
隨著末日的警告,葉宇透過舷窗,看到極遠處一條反射這銀光的「細線」橫亘在他的航行路線之上。葉宇明白,這條小型隕石帶,應該類似地球所擁有的「柯伊伯帶」,地球上著名的哈雷彗星便是來自於「柯伊伯帶」,不知道這條小型隕石帶中的隕石有沒有機會成為彗星。
以目前方舟的航速,僅需2個地球日左右,葉宇便抵達了該小型隕石帶。小心翼翼的控制著方舟的航行姿態,儘力避過每一塊有可能對方舟造成不可恢復撞擊的隕石。由於在進入隕石帶前,末日剛進入休眠,所以想要得到外力支援,便成為了一種奢望。幸好這艘方舟的電子設備足夠發達,而葉宇的駕駛技術也足夠紮實,不然這三日的小隕石帶之旅,估計便是葉宇航行的終點了。
不過穿越小型隕石帶,還是對方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那是在航行入小型隕石帶第60小時,在即將駛出小隕石帶之際,遠處的紅矮星突然進行了一次電磁輻射爆發。強烈的恆星射線引起了小型隕石帶的動亂,原本基本可以判斷運行規律的隕石群,突然變得狂暴起來。
隕石的運行軌跡突然變得雜亂無章,完全無法預測,葉宇只好硬著頭皮駕駛方舟東躲西藏。往往是他剛緊急規避一顆體積比方舟還要巨大的隕石之後,緊接著便是一顆稍小些的隕石直接撞擊在方舟之上。而第一次發生這種狀況的時候,葉宇真的以為自己死定了。
一顆巨大的隕石突然出現在舷窗之前,眼看著就要撞碎舷窗,然而下一秒他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驚喜,什麼叫做意外。眼看就要撞擊在舷窗上的隕石,突然被一層看不見的護罩擋住了,然後便「咻」的一聲被彈飛老遠。
幾乎同時,葉宇便感嘆道,外星人的科技真的很好很強大,這艘飛船居然還有能量護罩科技。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許多,借著能量護盾葉宇只是儘力規避那些超巨大的隕石,而小一些的隕石,則完全無視。
12個小時之後,方舟安全的穿越了隕石帶,而此時末日也再次從休眠之中醒來,正當葉宇長吁一口氣之時,末日的聲音卻讓他再度緊張起來。
「嘀….自檢啟動」
「能量等級,極低….」
「離子護盾發生器,由於超負荷運行,目前狀態,完全過載,護盾模塊下線….」
「警告,能量等級極低,原始航行方案已經無法完成。請啟動應急預案,請啟動應急預案,否則無法抵達目標星球,且方舟將失去能量供應,各個系統功能模塊下線,伏羲死亡。」
「fuck….又死亡,有完沒完了!」葉宇悲憤且驚懼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