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養丹之道
道家的修真之法,也叫『丹功』。通周天,三田往返是現在人們最普遍認可的方法。講究吐故納新,求一個松靜,也就是平和的心境。道家修真不像佛家『禪靜』那樣要求斷五根六念,也沒有『入定』之說,只要能得個安然平和即可,一切順其自燃就好。以呼吸的力度和意念引導腹中熱氣自然走上督脈,過三關,上百會,然後走任脈,舌抵上齶,通過舌頭,度過上雀橋,經過中丹田,回到下丹田。然後又是上督脈,回任脈,如此反覆。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循環不止。此即是小周天。需要注意的是,當吸氣時,真氣應當走督脈,呼氣時,真氣當走任脈,一個呼吸,就是一個周天。
鍊氣是很漫長的過程,而且時時要注意五行之間的平衡關係,不能急功儘力,一旦造成一門獨大的局面,那就會出現五行相刑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走火入魔』,也是鍊氣者的大忌。所以,鍊氣之道也稱做『修身養性』,修身為補氣,而養性說的就是調和之法了。循序漸進不得貪多,不是補得氣越多就越好。
修真說白了就是以這種呼吸功法,聚五行之氣為人所用。當氣聚到一定程度,就達到了傳說中的『成丹』之境。其實,關於丹這個概念一直以來都很模糊,因為『成丹』過於艱難。氣本為虛浮之物,丹卻是化形而得的實體,要想從虛中取實難度可想而知。丹鼎派也提出很多說法,什麼『玉液』『金液』為丹之根本等,具體如何就不得知了。
不過孫為民隱約感覺到,這丹很可能是人身體里的五行之氣旺盛后所生的,所以丹居的位置正是胃臟之下,人們稱為『丹田』的地方,意為丹居之地。這樣來看,『丹』就是五行所生的第六物,一切的神通都在這是個神奇的小丹上,故有『金丹』之說,意為了珍貴。
由於『成丹』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人的生命又過於短暫。所以,人修真養丹要比『地仙』們難的多,『地仙』本就是容與自然之中的靈怪,可以說它們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安然平和的養丹之道。而人,由於慾念太多,催生的情慾就更複雜了,所以很難達到那種自然平和的『松靜』之態,養丹時就要難的多。很多修道之人隱與山川幽谷之中,也是為尋那容與自然的『松靜』之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避世修真』。
『地仙』們養丹和人完全一樣,也是求個五行之氣。而且它們還有比人更能耐的地方,那就是——『吐丹』,這個方法就簡單快捷,不需要通過身體的調和就可以直接讓丹吸收五行之氣。操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丹吐出來,再吸回去,再吐出來,如此反覆。而它們所養的丹和人的多少有點不一樣,人養丹完全靠自身調和而來,可以說是很珍貴的故叫做『金丹』色金。『地仙』們的丹顏色多為紅色,稱之為『元丹』,意為天地元氣。
孫為民邊胡思亂想,邊看著金大牙在那發瘋養丹,不由的也來了興趣,給老胡和王胖子講起了一個關於養丹的故事。
話說從前有個道士一直都渴望能聚氣成丹,但苦修了幾十年也沒有成功,眼見馬上要進六十高齡了,他能不急嗎,常言道『人活七十古來稀』,他也知道自己離大限之日不遠了。為了做最後的努力,他決定『避世修真』去大山裡養丹。
就這樣,道士尋了一處深山幽谷,居與山洞之內,每天已野果為食山泉為飲,過起了世外高人的日子。他每天都很努力,經常坐在山頂上的一塊大石頭上吐故納新,一口口的吞著『玉液』,體會著成丹之道,這一煉就是五年過去了。
在這五年中,一直都有一隻狐狸在老道的附近,開始的時候狐狸並不敢靠近,只是遠遠的看著老道。老道坐多長時間,它就看多長時間,天天如此一天未斷。時間一長,老道就發現了這個小傢伙,知道狐狸是在偷師,也想學這養丹之法。道士對此並不當回事,他心想「我苦煉了近五十年都沒成丹,你個畜生又能學去什麼」。於是,道士也不理會這隻狐狸存在,而是繼續練起了自己的修真養丹。
後來,怪事就來了。每次道士一離開山頂,那狐狸就悄悄的跑過去坐到那大石頭之上,也學著道士的樣子,抬頭對著天空一吸一吐的練了起來。而每當道士一回到山頂,那狐狸就很知趣的離開,把大石頭又還給了道士去坐。如此情況一直延續了十年。
十年後,正所謂,歲月不饒人。老道已經是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了,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準時的去山頂聚氣養丹了。山路對他來說越來越艱難,以前只用小半個時辰就能爬完的山路,他現在要用一個多時辰才可以。漸漸的,他乾脆就不再上山去了,而是在山洞裡練了起來。
這天道士感覺自己身體不錯,就費儘力氣的又爬上了山頂,想再坐一坐那石頭,因為,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算是故地重遊吧。爬上山後的道士遠遠的就看到那隻狐狸,它還坐在那大石頭上,一吸一吐的竟然是在『吐丹』養氣。只見一顆彈丸大小的紅色珠子,在狐狸嘴中進進出出的滑動著,光澤鮮艷,如明珠般耀人雙目。
道士一見這情景,不免傷心不已,回想起自己那六十多年的修真養丹之路,千辛萬苦盡在其中。不想到頭來,竟然不如一隻畜生的十年修練。道士傷心之餘,難免也產生些妒忌,心思一動就打了壞注意。他也不急著過去,而是很小心的坐在一旁邊觀望。直到那狐狸收丹完畢讓出石頭離去后,他都沒動一下,狐狸一走老道也就下山去了。
從這天以後,道士不管多難都天天堅持上山,早早的就坐在一旁等著看狐狸『吐丹』養氣,狐狸一走他也就下山。只是他每次坐的地方,都要比前一天靠前一步。就這樣,百多日之後的一天,道士坐的地方已經到了大石頭的十步之內。而那狐狸估計是習慣了這一切吧,並沒在意那道士的存在,悠閑的往大石頭上一坐,就開始了『吐丹』養氣。
當狐狸剛把『元丹』吐出,那道士突然一張嘴,就把狐狸的『元丹』吸了過來,正吸進了自己的嘴中。丹一入口,道士馬上閉嘴硬吞進肚中,頓時感覺體內舒暢無比,力量無窮。道士心中一喜,馬上扭頭就跑,那身手之快怎麼看都不像是七十多歲的老頭,簡直和猿猴都的一比了,幾下就沒了蹤影。
再看那隻狐狸,發現自己的『元丹』讓人吞了,氣憤不已一個想不開,就撞死在了大石頭之上。而那吞了狐狸『元丹』的道士,從此以後可以說是改頭換面,鶴髮童顏身體健朗,又用了幾百年時間終修成了一位散仙。人稱『奪丹道人』,名字雖然不好聽,但也他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這『地仙』之間相互搶奪『元丹』的事是經常發生的,都是趁著『吐丹』養氣之時吸之,只要在十步之內就一定能吸過來。所以地仙吐丹的時候都很小心,以防讓人吸去。而故事中的狐狸只能怪它沒經驗,這也算是因果循環,狐狸偷師學會了養丹之法,而丹最後又落入了師傅口中,正所謂『由從哪處起,又從那處還』。
孫為民的故事剛講完,王胖子就跑去金大牙的面前一蹲,開玩笑的問道「老金你啥時候『吐丹』養氣啊?」王胖子這是想學那道士,要吸金大牙的『元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