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八章 吳府壽宴
王氏女子與呂氏女子,章直都見過一面。
王氏女子王安石是從小抱在膝頭教之讀書,那才華肯定不用多說,聽王雱談及見識談論甚至不遜色這兄長多少,章直也看過她所作的文章詩詞,說實話考個進士也不在話下。
但美中不足是相貌有些隨他爹。
當然娶妻娶賢不娶色的道理,章直是明白的。
倒是呂家女子他從沒聽過什麼才名賢名,但是那日驚鴻一瞥下,倒是甚佳。
章直聽章越這麼說,這才華與相貌就似魚與熊掌一般難以兼得。於是章直內心在兩者之間掙扎權衡了一番,覺得還是選……選齊人之福,那無疑是最王道的。
章越看了章直扭扭捏捏一番,最後露出這等神情來。同樣身為男人章越還不知章直在想什麼,頓時一個爆栗敲在章直頭上道:「想得倒美……」
章直委屈地摸了摸頭,想想又如何呢?
章越不免也有為了世界的和平,不如讓章直委屈一下的念頭,但可能么?
這一幕好似三流言情小說里慣用的套路,兩位霸道總裁都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女主,到底腫么辦?
於是女主無比害羞矜持地說,可是可是人家……人家只有一個身體嘛。
……
好侄兒是相親屆的天花板,爽是夠爽了。
呂家和王家肯定是要答應一個,拒絕一個的。
不論與哪家結親都是大事。
韓琦,吳充都是與五姓七望聯姻,昔日官場視門閥為出身已被打破。
如今天下最顯赫的一個是韓家,一個便是呂家。
此韓家非韓琦家,而是韓億家,其子如樞密副使韓絳,翰林學士,知封府府韓維等……從仁宗朝至如今恩榮不減。
呂家則是與范仲淹鬥了個你死我活,有整人專家之稱的呂夷簡,其子呂公著,呂公弼,一個是御史中丞,一個是樞密使。
父親是宰相,兒子是宰相,那是漢唐時四世三公,五姓七望的傳統,這點是宋朝歷代皇帝都比較忌諱的,故而才有了退而求其次的翁婿宰相。
但韓,呂兩家能夠作到父子宰相,實是無愧於宋朝的新門閥。
呂家再往上說,前宰相呂蒙正是呂夷簡的伯父,歷史上號稱三世四人,比韓家還勝了一籌。
而呂家能成為宋朝頂級世家,並非僥倖,其家風非常的好。
呂公著本人非常淡泊堅忍,堅持不用任何享受。他有句話是冬不附火,夏不揮扇,冬天不烤火,夏天時不揮扇,任何聲色享受都不用。
這令章越想到黃埔里有副對聯。
冬天飲寒水,黑夜渡斷橋,忍性吞氣,茹苦領痛,耐寒掃雪,冒熱滅火,夏不揮扇,雨不撐傘。
這可謂有些借鑒,甚至抄襲呂公著的話。
一般人如此也罷了,呂公著是什麼出身,伯公是宰相,父親也是宰相……卻如此身體力行。
不僅他如此,其女婿范祖禹也是如此。
呂公著的三個兒子呂希哲,呂希純,呂希績拜焦千之為師,後來都成為了名儒,到了南宋呂希哲一支還出了呂祖謙。
歷史上的鵝湖之會,便是呂祖謙促成朱熹,陸九淵二人的約架。
要不是這樣的家風,呂家又怎麼不會有『三世四人』之榮。
至於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夫婦在歷史上也留下不少典故,比如裙帶關係,一起吃口水啊!
上層的婚姻最要緊看什麼?
首先看肯定是形成利益同盟,連皇帝結親也不例外。
但有遠見卓識的士大夫家族,結親首要考量則是對方的家風。
一個賢惠的妻子,可以興旺夫子孫三代人。好的家風教養出的女子,定是個賢妻。
不過這是章越的考量,真正決定路要怎麼走,最後這決定還是要侄兒自己來下。
章越道:「後天是我岳父壽辰,你隨我一起赴宴吧!」
章越的岳父吳充如今已任權三司使,榮升計相。
御史中丞,翰林學士,知開封府,三司使被稱為四入頭,四入頭說白了就是半步宰執。
這一次吳充壽辰,開封府官員來捧場的非常多。
最得意的要屬吳安詩,因為他爹爹的榮升,使得在他京師的衙內圈子中地位日高。
因此吳安詩出入風月場的時候,更引得不少汴京名妓的青睞。
吳安詩並非一無是處的衙內,他非常的擅簫,即便是樊樓最好的樂工也要自承不如。
吳安詩無故不吹簫,故而使汴京達官子弟都無從欣賞。唯有在吳安詩所青睞的名妓中,方能聽聞。
這日父親壽辰,前往吳家道賀的無不是吳家關係密切的姻親,以及東京城中最重要的官員。
京城的官員都以能收到吳家的請柬為榮,甚至有些三司所管轄的監司官員寧可出幾十上百貫錢從別人那買來。
吳充不可能出門迎接,吳安持不喜與人打交道,這便是吳安詩露臉的好機會。
如此宴會自需人操辦,吳安詩便委託給了何七。
何七一直在吳安詩手下聽差辦事,居間把攬說和公事。而何七也十分精明能幹,別人給兩百貫辦得酒宴,在何七手中卻能搞得似兩千貫的酒宴一般。
能將事情辦出花來的何七,自是大受吳安詩的賞識。
十七娘帶著小章越從旁門進入吳充府邸,往日父親的壽宴都辦得普通,只是擺著幾桌請自家人吃一頓便夠了,但如今這崇尚奢侈之風,卻往往是家族敗落之兆。
十七娘見此一幕,心底隱隱有憂慮,但今日是父親壽辰,她這些話又不好說出口來。說出口又如何?如今父親新升任三司使,官拜宰執也是可期,她說出這話怕是家裡沒一個人聽得進去吧。
十七娘想了想便帶著小章越去見母親。
而章越章直叔侄卻走得是前門。
章越看到了滿臉紅光的吳安詩,以及在他身旁奔走打理庶務的何七,不由搖頭。
吳安詩不是一次,而是數次地想要替自己與何七說和。
吳安詩還經常與章越說心胸要寬廣,要大人不記小人過。說得章越好似不原諒何七就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一般。
甚至章越不原諒何七,吳安詩還給自己甩臉色,好似自己不給他這大舅哥面子一般。
但是章越很想告訴吳安詩把諸葛亮的出師表多讀幾遍。
有一句話是親賢臣,遠小人。
小人再有用處,終究是小人。自己避之不及,你還要我主動往人家身上湊,你這般簡直情商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