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王莽被殺
王莽長子王宇怕平帝日後會怨恨報復,因此極力反對此事,但王莽又不聽勸諫。王宇與其師吳章商議后,想用迷信的方法使王莽改變主意,於是命其妻舅呂寬持血酒撒於王莽的住宅大門,然後想以此為異像,勸說王莽將權力交給衛氏。但在實行程中被發覺,王莽一怒之下,把兒子王宇逮捕入獄后將其毒殺。然後藉此機會誣陷罪名誅殺了外戚衛氏一族,牽連治罪地方上反對自己的豪強,逼殺了敬武公主、梁王劉立等朝中政敵。事件中被殺者數以百計,海內震動。王莽為了消除負面影響,又令人把此事宣傳為王莽「大義滅親、奉公忘私」的壯舉,
王莽立長女王嬿為漢平帝劉衎的皇后;長子王宇因呂寬案,被王莽逼自殺,牽連數百人。
龍輝從訓練場回到府中,王昭君就急忙跑了過來,王莽自立為新朝當皇帝了。
沒事不用擔心,王莽的皇帝當不了多久。
正在此時屬下報告,王莽派人前來求見。
請進來吧。
很快一個十分高傲的人走了進來;見過龍將軍。
不知使臣來此所為何事?
陛下派小人前來,要求將軍上供龍城懸浮鞋三千雙用于軍隊使用。
吾為什麼要上供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吾之龍城不認王莽這個皇帝,汝氣焰囂張的來吾龍城,吾留汝性命,來人砍斷一隻手臂,給我轟出城去,回去告訴他龍城和新朝宣戰。
斷了一臂的使臣回去后添油加醋的彙報給了王莽。
王莽非常生氣,命王邑領兵十萬征討龍城。
葉雨派出第二軍5000人,第三軍7000人,第六軍一萬人,第八軍一萬人,第九軍一萬人,第十軍一萬人,第十四軍6000人,第十二軍一萬人,前去迎敵。
首先第六軍和第八軍的600雙bly型懸浮鞋威力十足一萬兩千支鐵釘,傷亡了敵人七千多騎兵,第十二軍利用北美吹箭利用高處密林偷襲著敵人,敵人也有些懵,看著一個一個倒下卻不知道敵人在哪裡。騎兵基本被消滅乾淨,其他各軍開始和新朝步兵短兵相接,十萬大軍僅逃回了兩萬多人。龍輝這邊也損失不小,第二軍,第三軍,第九軍,第十軍,第十四軍全部打光了。
龍輝將發射完鐵釘的600雙bly型懸浮鞋和俘獲的5000多匹戰馬,交給了王昭君出售,班怡也在幫忙。
經此一戰王莽的精銳盡失,各地反軍四起。
由於漢末以來,政治腐敗,朝廷奢華無度,地方搜刮盤剝
再加上豪強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經濟凋敝,所以人心浮動,政治危機愈演愈烈。王莽執政以來,為了獲取民心,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緩和社會矛盾政策,但也始終未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認為天下要恢復到孔子所宣稱的「禮崩樂壞」前的禮治時代,才可能實現政通人和。因此王莽當上皇帝后,企圖通過復古西周時代的周禮制度來達到他治國安天下的理念,於是仿照周朝的制度開始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王莽在始建國元年宣布的政策是:將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制;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均不得買賣。其後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國有。但由於這些政策只求名目復古,很多都是與實際情況相違背的,而且在推行時手段和方法不正確,在遭到激烈反對后,又企圖通過嚴刑峻法強制推行,使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違反法令而受重罪處罰者不計其數,加劇了社會的動蕩。人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項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因此導致天下各豪強和平民的不滿。
王莽對邊疆少數民族的境外政權也採取了一系列錯誤政策。他脅迫羌人「獻」出青海湖一帶的土地設立西海郡,以便與國內已有的北海郡、南海郡、東海郡合起來湊全「四海」。為了使這塊荒地像一個郡,必須強制移民,於是增加了五十條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萬的罪犯,滿足移民的需要。為了這個西海郡,王莽招來了最初的不滿。他將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又收回並損毀「匈奴單于璽」,改授予「新匈奴單于璽」;甚至將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名「下句麗」;各族因此拒絕臣服新朝。王莽又主動挑起了無謂的爭端,輕率地決定動用武力,不僅導致邊境衝突,還使數十萬軍隊長期陷於邊疆,無法脫身,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邊境戰亂不絕。
東郡太守翟義打出為國討賊,以安社稷的旗號,起兵十餘萬,立嚴鄉侯劉信為天子,三輔二十三縣十餘萬人起而響應。王莽聞訊后,連忙派關東甲卒前往鎮壓,鬧得首都周圍十分緊張,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將翟義等人的反抗鎮壓下去。居攝三年九月,期門郎張充等六人密謀劫殺王莽,擁立楚王,事發后被誅殺。新朝建立后,反莽活動仍沒有停止。始建國元年四月,徐鄉侯劉快率數千人起兵。真定人劉都等密謀舉兵造反,事泄被誅。這些反莽活動,開始十分微弱,且被相繼鎮壓下去,但卻表明,劉氏宗族及一部分地主官僚與王莽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與此同時,下層普通百姓的反抗活動也此伏彼起,層出不窮。
由於王莽改制不僅沒能緩和社會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劇烈動蕩,國庫也耗費殆盡無法撥款賑災,造成了民眾生存難以為繼。因此於天鳳四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飢荒四起,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及綠林大規模的反抗。地皇四年王莽在南郊舉行哭天大典。同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在王揖等護衛下逃往漸台,公卿大夫、宦官、隨從還有千餘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鬥,部下死傷略盡,也退至漸台。這時他的兒子、侍中王睦正想脫掉官服逃命。王邑將他喝住,父子倆一起守著王莽。最後隨從王莽的千餘人全部戰死或者被殺。王莽在混亂中為商人杜吳所殺,校尉公賓問杜吳王莽的屍身在哪,杜吳告訴他在「室中西北陬間。」公賓就斬了王莽的首級,懸於宛市之中,數十個軍士爭相殺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屍體。百姓們聽說王莽的首級在宛市,『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新朝滅亡,王莽的頭顱,被後來歷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遭大火,遂被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