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討漢檄文,三旨風雲
朝堂之上,氣氛肅穆,文武官員分列左右,低著頭,兩股戰戰。
只因龍位之上的天子正在大發雷霆。
劉宏雖貪圖享樂,賣官鬻爵,但他好歹也是大漢天子。古人云,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儘管這只是誇張的修辭,但也是眾大臣戰戰兢兢的原因。
劉宏的金案上,所有的物品都被他掃落在地,案上只留下金鑲玉的玉璽,還有一張黃紙黑字的文章。
黃紙頂頭,從右到左書寫著十一個大字:代黃天討逆帝宏及伐漢檄!
這是一篇檄文!
「自古無人可霸天下,上古治世,堯傳舜,舜及禹,此所謂古聖君也。及至夏殷,傳后立宗,是謂天更。天命者,中原煌煌之地,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反之。成湯討桀,武王伐紂,強秦代周,德漢替秦,皆如是也。
今,漢帝劉氏名宏,內失君王之德,外無天子之威。居後宮而生靡靡,亂朝綱而用宦閹。賣官而鬻之以爵,其人不思其政,而在百姓。百姓苦而不敢言,下不及州府,上不達天聽。白骨曝野,而饑民餓而食人,此之謂漢帝失德。
漢此一朝,以德而立,今失國之德,乃人怨及天爾,蒼天失德而死亡,黃天代之以正常。故南華有仙曰∶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漢失其德,故天降災而怒,是以大雪蒼蒼,冰封千里,乃黃天之怒也。
某,本為巨鹿一土夫,察民生疾苦,品世態炎涼,欲匡世濟民,奈何文武不就。幸黃天眷顧,得濟世之術,曉黃天之意,明朝堂之朽。不得見漢室作樂,百姓悲苦,故創太平道,以宣天意;創黃巾軍,以揚天威。
某代黃天告天下英雄,漢之不德吾反之,蒼天無道而黃天代之。今,為天下百姓開新朝而討逆帝,入吾黃巾,某當感激無盡。
聖賢誨訓,言猶在耳,天意伐賊,不就不歸。問諸君,同某戰不?」
洋洋洒洒近五百字,佔據了整張黃紙,一語道破朝堂之腐朽,漢帝之昏庸,如何讓劉宏不怒!
「好,好,好啊!」
劉宏冷笑著,目光如鷹般銳利,注視著一朝文武,牙縫中迸出絲絲鮮血,幾乎咬碎口中堅牙。
「張角,冀州巨鹿人,一月十三日,於巨鹿起義,當眾誅殺巨鹿太守溫奎。以土德立道,祭天地,占州府,號黃巾,攪動八州風雲。」
「如今黃巾聚集兵力兩百萬以上,於幽、冀、青、兗、豫、徐、荊、揚八州起兵,兵鋒直指司隸,你們還在這裡尸位素餐,難道真的想讓黃巾將朕的大漢江山覆滅?」
「還有,大將軍,你來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麼唐周明明三個月前就把太平道將反一事透漏給你,為何朕現在才得知此事?」
「陛下,臣……」吳獰面如土色,不知道如何回答。
總不能說他認為都是太平道一幫泥腿子,不足為慮吧?
也不能說他以為唐周在危險聳聽,被他暴打了一頓扔在了雒陽城的大街上吧?
「嗯?」
劉宏看他支支吾吾,結合了自己得到的情報,哪裡還不明白吳獰的心中所想?
這該死的東西!
「傳朕令,大將軍吳獰尸位素餐,乃失職之罪,知反不報,按漢律與反賊同罪,誅其九族,以正國法!」劉宏冷冰冰的給吳獰判了死刑。
「陛下——」
吳獰剛要懇請劉宏開恩,便被殿下的羽林軍捂住嘴,拉了出去。
天子之威,一言決定萬人生死,僅僅半個時辰之內,劉宏便審判株連了近二十名殿上大臣,牽連萬人。
等到他怒火稍歇,朝堂之中的大臣已少了接近十分之一,原本相對擁擠的崇德殿也多了不少空位。
「呼——」
此時的劉宏長出了一口氣,緩緩坐回龍位,淡淡開口道:
「黃巾叛亂,不知眾卿有何應對之法?」
一干大臣這才放下心中的石頭,各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臣有奏,吳獰失職,當另舉大將軍統領全軍,應對黃巾叛黨。」
半晌,司徒劉郃出言道。
劉宏微微點頭。
「那麼愛卿有何舉薦?」
「給事中何進,武力過人,可當此職。」
劉郃想著前幾日何進送到府上的歌女,出言道。
「不可!」
一旁的中常侍畢嵐出言反駁。
「何進出身屠夫,從未入過軍伍,怎可當此重任!」
畢嵐也有著私心,給事中位次中常侍,何進卻是中常侍呂強的手下,與自己乃是對立關係,自己當然要出言反對。
而坐在上首的劉宏卻想到了自己立了不到四年的皇后,何進正是皇后的親哥哥。
「此事,朕允了。」
有人立刻推了一把還在發懵的何進,何進頓時跪倒在地,謝主隆恩。
「陛下,黃巾來勢洶洶,而司隸駐兵不到五萬,臣建議,是時候解除黨錮了。」
中常侍呂強出言道。
「黨錮……」
劉宏的記憶彷彿回到了十六年前竇武挑起的大亂,一時間猶豫了起來。
「陛下,黃巾由八州而起,呈握拳之勢將司隸牢牢包圍在了中間,如果不儘早想到解決的辦法後果不堪設想。當務之急,便是要召集一切能夠召集的力量去鎮壓太平道的起義。」
「陛下,呂常侍所言極是,臣領大將軍,便是以保衛司隸為己任,但恕臣直言,以當今的情勢臣看不到半點贏得希望。」
新任大將軍何進在一旁附和自己的老上司。
「准了。」
劉宏猶豫良久,卻實在想不出解決的辦法,只能選擇解除黨錮。
於是,在張角發檄文討漢的十天後,漢帝劉宏連下三旨,昭告天下。
第一旨便是解除禁錮了大漢朝最後一批有才之士的黨錮之法,使得權力再次從宦官手中回到了文武大臣的手上。
第二旨是正式拜何進為大將軍,統領京都五萬羽林軍護衛司隸。廣徵司隸之兵,拜皇甫嵩為驃騎將軍,朱儁為車騎將軍,統領新募來的近五萬新兵討伐以李闖為首的豫州黃巾。同時拜盧植為北中郎將,命護烏桓中郎將宗員任其副手,率領北軍五校的將士,前往冀州平定以張角為首的冀州黃巾。
第三旨則是號召天下忠勇之士,各自招募兵馬,共同討伐黃巾逆黨。
三道旨意一出,原本被黃巾起義攪動的風雲便更加瘋狂,如同在一鍋燒開的熱油上撒上蔥姜,將中原這一口炒鍋變得格外熱鬧。
大漢十三州之內,風雲攢動,不知多少壯士投身其中,也不知會迸發出怎樣的英雄史詩……
。